27日,「復興號」運行中的時速顯示
「復興號」體驗運營紀念車票
7月27日,「復興號」在京滬高鐵正式上線運營「滿月」之際,中國鐵路總公司發布消息,預計今年9月,「復興號」提速至每小時350公裡。值得期待的是,提速後,京滬兩地將縮短至4個半小時左右,比現有最快高鐵還要快20分鐘左右。
就在當天,現代快報推出一條H5產品,並通過ZAKER南京、現代快報網、新浪微博等多個平臺分發,吸引數十萬網友登上「復興號」,點讚大國速度。
計劃9月提速至350公裡
京滬兩地縮至約4.5小時
7月27日,「復興號」在京滬高鐵開展時速350公裡體驗運營。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今年6月26日,「復興號」在京滬高鐵正式上線,按照時速300公裡運營。到7月27日,「復興號」上線已「滿月」。中國鐵路總公司表示,預計今年9月,京滬高鐵實施新的列車運行圖後,組織「復興號」按時速350公裡正式上線運營。這如同鐵路部門送給「復興號」的一份「滿月禮」。
目前,京滬高鐵是中國和世界上設計建設標準最高的高速鐵路,設計時速350公裡。「復興號」提速至350公裡後,京滬高鐵全程運行時間將縮短至4個半小時左右。而目前,最快的京滬高鐵全程要4小時49分鐘。
與此同時,南京到北京、上海也將更快捷。例如:南京到北京1023公裡,現在一站不停是3小時40分鐘。提速到350公裡,一站不停的話是3小時10分鐘左右。因為進出站速度慢,中間還有限速的地方。
網友點讚快報H5
稱「厲害了,我的國!」
在「復興號」提速消息發布的同天,現代快報推出「復興號」H5產品,帶領數十萬網友登上「復興號」,領略中國標準動車組運用的高科技。
「厲害了,我的國」「復興號,更酷更快」……H5推出後,吸引大批網友點讚。
從1881年中國製造出第一臺蒸汽機,到2017年6月26日「復興號」在京滬高鐵正式上線運營,H5產品通過復古的畫捲風格,將中國機車100多年的發展史娓娓道來。網友看了,紛紛表示「漲知識」了。
為了增加互動性,H5的設計還增加了「點擊登上穿越列車」的環節。打開H5,點擊屏幕,網友的社交所用頭像就會出現在火車上。隨著歷史的變遷,網友乘坐的火車會從蒸汽機逐漸變為內燃機,再到電力機……很多網友將帶有頭像的頁面截圖保存,然後在朋友圈裡「炫」。
H5中,最後的「復興號」亮相更是驚豔了朋友圈。「復興號」250多項重要標準中,中國標準佔84%;人均百公裡能耗下降17%;增加了WiFi和USB接口……一些還沒乘坐過「復興號」的網友紛紛表示,這樣「乘坐」復興號「超帶感」。
記者體驗
時速350公裡!復興號「達速」成功
昨天上午8點38分,中國標準動車組「復興號」駛出北京南站,瞬間提速。4個多小時,它在京滬高鐵北京與徐州間實現往返。一路上,「復興號」最高時速352公裡。時隔六年,中國高鐵迎來了這次「達速」試驗,預示著中國高鐵350公裡時代即將回歸。
飛馳中的體驗如何:12分鐘後時速352公裡!
8點38分,「復興號」駛出北京南站。列車顯示屏上的時速數字一路爬升:僅僅不到8分鐘,達到232公裡;10分鐘,達到315公裡。12分鐘後,讓人期待的數字出現:352公裡!
車內洋溢著興奮的情緒,不少人紛紛拿出手機記錄這一「翻開中國高鐵發展新篇章」的數字。在這列「達速」體驗運營列車上,有300多名「特殊」的乘客,他們包括來自相關部委的工作人員、院士專家、企業員工和鐵路職工。
作為體驗運營的紀念,每位乘客都拿到了兩張特殊的車票:一張是紅色的北京南站-上海虹橋站,車次是G350727;一張是綠色的徐州東—北京南,車次是G727350。車票上都寫著「京滬高鐵復興號350km/h體驗運營紀念」。
在席位上方,席位號顯示屏增加了新功能:席位號旁邊的三個小點是紅色時,顯示席位已佔用;黃色代表已經預售,下個區間將會有乘客;綠色代表車票還未售出,席位沒有佔用。列車上,乘客還可以使用CRNet-WiFi無線上網。不過由於在測試期間,網絡信號還不夠穩定。
鐵科院研究員張波表示,京滬高鐵實測結果顯示,在350公裡時速下「復興號」與「和諧號380」相比,總能耗下降了10%,意味著京滬高鐵往返一趟能省5000多度電。聽噪聲,「復興號」司機室和列車連接處測試為76分貝,低於79分貝「優」等線。此外,脫軌係數、輪重減載率等安全性指標也同樣達到「優」的等級。
「達速」是否安全可靠:一路上倒立的礦泉水瓶都沒倒
記者所乘坐的車廂雖是二等座,但座位十分寬敞舒適,以350公裡時速運行的列車也相當平穩。記者特意拿了一個礦泉水瓶進行倒立試驗,一路上礦泉水瓶都穩定不倒。
高鐵跑350公裡有沒有問題?這是自降速以來,中國高鐵常常被問到的問題。
這也是作為行業負責人,中國鐵路總公司總經理陸東福時刻需要面對的問題。「『復興號』在京滬高鐵按時速350公裡運營,從技術安全性、可靠性、舒適性上講是沒有問題的。」陸東福告訴記者。
6年來,中國高鐵積累了更加豐富的運營經驗。目前,中國鐵路投入運營的動車組已有2700餘組,居世界首位,安全運行裡程超過50多億公裡。
去年7月15日,兩列自主研製的中國標準動車組「金鳳凰」和「海豚藍」在鄭(州)徐(州)高鐵上分別以420公裡的速度「親密相會」。眨眼間,乘客一秒飛過117米。世界最高速的動車組交會試驗,中國標準動車組經受住「大考」。
中鐵總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何華武表示,中國標準動車組完成了整車60萬公裡運用考核,歐洲一般只有40萬公裡,其性能指標實現較大提升,設計壽命由現在的20年提高到30年。
熱點問題
是否會全面推行350公裡時速?
今後將根據各線路的達標條件逐漸提高時速
何華武告訴記者,高鐵全面提速需要一個過程。「中國要形成高鐵系列產品,從250、300到350公裡的速度等級,350公裡是其中等級最高的,但不代表全部。要根據不同的出行需求、不同地區的經濟條件綜合考慮,確定開行什麼樣的時速是比較合適的。」何華武說。
何華武表示,中國已建成運營的2.2萬公裡高鐵,約有三分之一是按350公裡時速設計建造的,今後將根據各線路的達標條件逐漸提高時速。
提速後票價會有什麼變化?
目前不會調整,以後會按情況逐步進行調整
高鐵降速時,票價也相應下調。此次提速,票價會有什麼變化呢?「提速初期,考慮到社會也需要一個適應期,目前不會調整票價,以後會按情況逐步進行調整。」何華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