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工業百強縣:包郵區有多猛?東西差距有多大?

2020-12-14 財經網

經濟學家張五常曾斷言,以縣際競爭為代表的地區間競爭,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迅猛發展的根本原因,並且是他所知道的「最有增長效率的制度」。

作為國民經濟的基本單元,縣域經濟的活躍度,歷來被視為國民經濟的風向標。2019年,全國經濟百強縣以佔全國不到2%的土地、7%的人口,創造了全國約10%的GDP。目前,已有33個縣域邁入千億GDP俱樂部。

強縣崛起背後,工業作為主引擎的帶動作用不容忽視。數據顯示,無論規上工業增加值還是第二產業增加值及增速,經濟百強縣都遠遠超過廣東、江蘇、山東和浙江等發達省份平均水平。

那麼,具體到工業經濟,全國上千縣域孰強孰弱?未來發展趨勢如何?

近日,中國信息通信院發布《中國工業百強縣(市)、百強區發展報告(2020年)》(下稱《報告》),繪製出一份可供參考的縣域經濟最新圖譜。

蘇浙魯佔「半壁江山」

自秦「廢分封,立郡縣」以來,我國縣級行政單位沿襲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是多級行政區劃中最穩定的行政建制。

據統計,全國(不包括港澳臺)除市轄區和林區、特區外,共有1879個縣級行政區劃,區域面積853.5萬平方公裡,佔全國土地面積89%。截至2018年末,全國縣域生產總值達33.21萬億元,約佔全國生產總值1/3;縣域戶籍人口8.23億人,佔全國總人口59%。

其中,頭部強縣實力尤其突出。

賽迪顧問《2020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研究》顯示,2019年,經濟百強縣以佔全國不到2%的土地、7%的人口,創造全國約十分之一的GDP;以佔全部縣域不到3%的土地、11%的人口,創造縣域約四分之一的GDP。

在GDP突破千億的33個縣域中,「排頭兵」崑山和江陰雙雙突破4000億大關,甚至超過蘭州、呼和浩特等省會(首府)城市,與太原、貴陽等實力相當。

從各地縣域工業經濟表現來看,這一趨勢同樣明顯。

根據信通院《報告》,全國工業百強縣分布於17個省(區、市),其中,江蘇、浙江、山東三省佔據56席,分別入圍23個、19個和14個,三省合計超過全國其他省份入圍總和。

除蘇浙魯外,河南拿下10個席位,其餘13省份均只分得個位數名額。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前十位中,工業強省江蘇斬獲6個名額,佔比過半,前三強——江陰、崑山、張家港無一例外均出自江蘇。

作為全國經濟大省,蘇浙魯的亮眼表現並不意外。不過,經濟實力最強的廣東,卻只有普寧一個縣級市入圍工業百強,且僅排在全國第99位,位於榜單倒數第二。

對比同時公布的工業百強區名單,廣東上榜21個,比入圍總數最多的江蘇少3個,排在全國第二。前十強中,廣東更是將前六強悉數收入囊中。

為何會有如此反差?

事實上,在近年來的行政區劃調整中,廣東陸續推動實力較強的縣(市)改區或升格併入地級市。劃為地級市後,一些縣(市)原本管轄的區域往往就變成了「鎮」。

這在加速廣州、深圳等大城市邁入「無縣時代」同時,也順勢推動強區、強鎮崛起。如今,位於珠三角地區的廣州、深圳、佛山、珠海、東莞、中山6市已全部成為「無縣城市」,東莞和中山更是全國少見的「直筒子市」,連市轄區都沒有。

另據統計,廣東目前共有20個縣級市、34個縣、3個自治縣。57個縣級行政區劃中,只有12個位於珠三角。廣東在工業百強縣榜單中存在感不強,也反映出省內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

基本來自各大城市群

從省份擴大到區域範疇,我國縣域工業經濟版圖呈現什麼特徵?

眼下,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報告》顯示,在區域融合深化背景下,工業百強縣基本都處於各大城市群覆蓋範圍內。

具體來看,在2020年中國工業百強縣中,可劃入城市群或經濟圈的多達96個。其中:

40個位於長江三角洲城市群,11個位於海峽西岸城市群,10個位於中原城市群,10個位於長江中遊城市群,9個位於山東半島城市群,7個位於淮海經濟區,6個位於呼包鄂榆城市群,2個位於京津冀城市群,1個位於遼中南城市群。

「隨著城鎮化的快速發展,處於中心城市和城市群輻射範圍的縣(市)加快要素聚集,活力旺盛。」《報告》分析,被納入城市群或經濟圈的縣(市)通過共享中心城市產業輻射帶動和經濟溢出效應,同時加強周邊地區要素共享、產業互補合作,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資源、產業和人口的協同發展。

比如,在上海帶領下,蘇錫常腹地已成為我國城鎮空間最密集、縣域經濟最強大的地區。

未來,隨著區域一體化深入推進,人口與經濟總量佔全國七成以上的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將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空間載體,其輻射帶動作用也將更加凸顯。周邊縣市積極融入城市群、圍繞中心城市承接高端要素外溢,參與產業鏈重構,也將進一步獲得發展紅利。

以工業百強縣榜首——江陰為例,其擬向北加強江陰-靖江組團,跨江融合開拓發展腹地;向南加速錫澄一體,積極融入蘇錫常都市圈;向東對接上海大都市圈,承接外溢高端要素資源;向西對接寧鎮揚,融入揚子江城市群,正是縣域積極融入城市群和都市圈協同化發展的一個明顯信號。

不過,縣級行政區作為我國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紐帶,目前仍然存在綜合承載能力不強、治理能力不足等問題。

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印發的《2020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明確提出,要增強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綜合承載、資源優化配置能力,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

東西部實力依然懸殊

如果將視角進一步擴大,不同地區之間縣域工業經濟的發展仍然分化嚴重,東西部地區實力懸殊尤其明顯。《報告》將這種格局總結為 「東多西少、南強北弱」,呈梯次分布。

中國工業百強縣四大板塊分布變化圖 數據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數據顯示,2020年工業百強縣基本形成四個梯隊:前1~6名構成的第一梯隊格局最為穩定;7~30名構成的第二梯隊基本穩定;32~62名構成的第三梯隊與63~100名構成的第四梯隊,級差較小,內部排名調整活躍。

其中,第一梯隊全部出自蘇浙閩三省,江蘇獨佔4席,福建、浙江各1席;第二梯隊仍以東部縣(市)為主,佔比達到80%;三、四梯隊則東西分布相對均衡,中西部縣(市)約佔4成。河南、湖北、安徽、江西等省份百強縣(市)全部落入三、四梯隊。

中國工業百強縣四大板塊輻射圖 數據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就縣域數量而言,從全國來看,河南、山東、湖南、湖北、內蒙古等省份位居前列,基本在80個以上;福建、浙江、江蘇等東部省份則均不足60個。 

但從工業強縣入圍比例來看,強縣本地覆蓋面大的省份,卻都在東部地區。比如江蘇,全省40個縣級行政區劃中,工業百強縣佔比接近60%;浙江這一比重也接近40%。

而河南、湖北、湖南等省份,工業百強縣佔全省縣級行政區劃比例不足10%,且幾乎都位列第三、四梯隊,呈現出「多而不強」的態勢。

總體來看,除東部外,中部地區入圍工業百強縣23個,較上年增加6個;西部入圍9個,與上年持平;東北地區入圍1個,為新進成員。

此外,山西、四川、雲南、西藏、甘肅、青海等中西部省份均未能獲得工業百強縣「入場券」。

「2020年東部入圍縣(市)數量雖然較上年減少7個,但依然是最重要的強縣聚集地,合計達到67個,超過百強總數三分之二。」《報告》指出,近五年江蘇、浙江百強縣數量總體呈上升態勢,新動能集聚助力競爭力提升成效明顯。

同時,河南、湖南、湖北、安徽等省份百強縣數量增多,顯示出「中部省份承接產業轉移、工業提質增效有所突破」。

反觀西部,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及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等一系列機遇疊加之下,要實現追趕和突破,顯然還任重道遠。

相關焦點

  • 全國工業百強縣首次發布:江陰市排名第一,江蘇佔據超過20席
    來源:華夏時報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劉詩萌 北京報導12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成果發布會:《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報告(2020)》暨全國百強縣案例報告」在北京舉行
  • 2020年全國百強縣市排名名單出爐 全國百強縣GDP一覽表
    12月1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主辦、《華夏時報》協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成果發布會:《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報告(2020)》暨全國百強縣(區)報告」在北京舉行。《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報告(2020)》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縣域經濟課題組組長呂風勇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與《華夏時報》共同發布。
  • 全國百強縣2020榜單,陝西唯一一個上榜知道是誰嗎?
    2020年百強縣排行榜有沒有找到自己所在的縣市呢,這裡的百強縣包括了縣級市,縣級市就不是地級市,和縣是同一級的。我們總喜歡升級,要比別人等級高,這樣就有面子了。當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經濟水平人口規模變化了,就會要具體方面展現出來它的變化,就有了各種升級,包括縣升級為區或市。我們就可以毫不猶豫的說,我現在是市民了,不是縣城的。我來自陝北,行政區劃為陝西,從這個榜單,我看了以後,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 晉江全國第4!福建6地上榜全國百強縣!
    2020年全國百強縣名單發布 福建6地上榜! 其中 晉江的經濟實力高居全國第4位! 福建6地上榜 2020年全國百強縣 7月28日,由工信部下屬的賽迪顧問縣域經濟研究中心編制的《2020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研究》正式發布。該研究從經濟實力、增長潛力、富裕程度、綠色發展四個方面對縣域經濟發展進行評價。
  • 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排名全國百強縣第75位:已屬於長三角的邊緣
    在全國百強縣的排名當中,長三角地區的縣、縣級市往往佔據著優勢地位。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在全國百強縣排在第75位。全國百強縣之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下面的表格全國百強縣的排名,寧海縣位列第75位。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的地形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是一個有湖、有海、有江、有山的地方,其景色也是別具特色。
  • 上海「出名」的兩個區,差距到底有多大,崇明區有望「逆襲」麼?
    文/小露陪你遊世界(原創文章) 歡迎轉載分享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和靈魂總得有一個在路上。提及上海,其不論是經濟實力還是城市魅力都深深地吸引著我們。上海目前有16個轄區,並且這些轄區都發展得很不錯,並且在上海市區的黃浦區更是出色。可是在這些轄區當中,就有一些轄區顯得有些「掉隊」。上海「出名」的兩個區,差距到底有多大,崇明區有望「逆襲」麼?浦東新區在因處在「母親河」黃浦江的東面而得名。
  • 新疆這個「雞屁股」究竟有多大? 看了你就知道為什麼不包郵了!
    新疆這個「雞屁股」究竟有多大? 看了你就知道為什麼不包郵了!時間:2016-08-31 13:00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新疆這個雞屁股究竟有多大? 看了你就知道為什麼不包郵了! 沒去過新疆,你都不知道新疆有多大,今天來告訴你,為什麼他不包郵!
  • 全國最富最窮城市都在這裡!同一個省地方經濟差距能有多大?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了除直轄市外經濟最發達的4個省份——廣東、江蘇、浙江和福建的所有地市2019年人均GDP,發現廣東的均衡度最低,有2/3地市人均GDP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浙江和福建相對均衡,其中福建所有地市人均GDP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不過浙閩蘇內部均存在一定南北差距。
  • 陝西神木韓城上榜2019年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
    最新公布的2019年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區)名單顯示,蘇浙魯三省百強縣(市)數目佔62席,陝西有神木、韓城兩個城市上榜。蘇浙魯三省百強縣(市)數目佔62席12月6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成果發布會於北京召開。
  • 社科院發布全國百強縣榜單 你的家鄉上榜了嗎?
    報告在全國近2000個縣域經濟單元中遴選出400 強樣本縣(市),原則上根據地區生產總值、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三項標準進行分析研究比較。《報告》中包括兩個榜單,即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100強排名和全國縣域經濟投資潛力100強排名。
  • 解讀全國百強縣中的山東省棗莊市滕州市:魯西南地區的強大縣級市
    根據全國百強縣的排行榜,山東省棗莊市下屬的滕州市的GDP總量排名全國第19位,而它在全國百強縣的總排名卻是第34位。山東省棗莊市滕州市位於魯西南地區,這個地區相比濟南附近、膠東地區,並不算是經濟發達的地方,但滕州市本身的實力還算比較強大。
  • 福清與長樂的差距越來越大:不進則退,加速撤縣設區才是出路
    今天由於寫文章的需要,言知君無意中查看了福州市下屬的長樂區和福清市2019年GDP的數據,有個驚人發現,跟大家分享下:2019年長樂GDP為930億元,福清GDP為1200多億元
  • 全國百強縣中,中國三大最牛縣級市厲害之處在哪?
    中國百強縣江蘇獨佔1/4,中國三大最牛縣級市厲害之處在哪?近日,賽迪顧問發布了《2020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研究》,百強縣人均GDP達到11.09萬元,遠超全國平均水平,已達到高收入國家水平。從區域分布觀察,百強縣的分布呈現東多西少的現象,其中東部地區佔了68個,大約佔比70%;中部地區佔了21個,大約20%;西部地區佔了8個;東北地區佔了3個。百強縣前十名中,江蘇佔了5個,在全國100名中,江蘇共有25個,佔比25%,成為上榜數最多的省份。浙江和山東分別佔了18個和15個。
  • 全國「百強縣」江浙兩省佔近一半,蘇州、無錫、南通下轄縣(市)全部...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胡金華 上海報導在今年的《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報告(2020)》暨全國百強縣(區)報告中,長三角地區江浙兩省再次榮登榜首和「榜眼」。12月3日,《華夏時報》記者梳理這份報告發現,長三角地區的浙江和江蘇分別獲得全國百強縣(市)24個和23個,江浙兩省佔全國百強縣(市)榜單近一半。
  • 廣州各區綜合實力不容小覷,十一區中六區進入全國百強!
    廣州市的區,綜合實力如何?國慶假期後,「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區」「2018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區」「2018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區」等榜單公布,廣州市11個區,黃埔、番禺、增城、花都、南沙、白雲六區入選綜合實力百強名單。另外,廣州有15個鎮進入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名單,排名最高的增城區新塘鎮名列第四位。足以證明,廣州的區鎮實力不容小覷。
  • 社科院發布2018全國百強縣榜單(附名單)江蘇浙江山東三省居多
    報告在全國近2000個縣域經濟單元中遴選出400 強樣本縣(市),原則上根據地區生產總值、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三項標準進行分析研究比較。  報告原則上根據地區生產總值、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三項標準,在全國近二千個縣域經濟單元中遴選出400 強樣本縣(市),作為分析研究比較的基礎。報告構建了縣域經濟競爭力和投資潛力指標體系,對2018年400個縣(市)的經濟競爭力和投資潛力指數進行了實證研究。
  • 抗美援朝時,中國和美國的差距有多大
    那麼當時中國和美國的差距有多大? 在工業方面,美國是世界第一工業強國,工業產值世界第一。所以當時雙方的差距完全可以用懸殊來形容。至於飛機和坦克,還沒有美國的零頭多,而且幾乎都是繳獲和蘇聯援助的。後勤補給更是和美國人沒法比,別說武器彈藥,連最基本的食物和藥品我們都不能及時充足的供應,和美國人的後勤補給水平根本沒法比。當然,中國也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軍隊數量多,中國的軍隊數量高達500多萬,而且擁有數量龐大的民兵和預備役,後備源源充足。同時,經過戰火錘鍊的中國軍隊政治思想堅定、戰鬥力極強,是當時世界上最優秀的輕步兵。
  • 重慶與成都的差距在哪裡?有多大?
    重慶靠著直轄市的經濟、政治紅利,經濟上有了飛速的發展,雖然重慶有太多的不足,好在一直在發展。成渝兩市是我國西部大開發最重要的首位城市,兩地發展起來,必然會帶動成渝城市群的發展。我認為重慶與成都的差距是:重慶是直轄市,成都不是;差距有多大?重慶一把手是副國級,成都一把手是副省級。成都很在乎重慶的直轄市地位。
  • 2020全國百強縣終於出爐:江浙亮了!
    2020年全國百強縣終於出爐了,期待已久啊!在2020年全國百強縣中排在前十強的縣市,江蘇佔了6個,浙江佔了2個,其餘兩個分別是福建和湖南各佔一個!令人遺憾的是廣西今年還是沒有縣市上榜,可惜了!!從2020年全國百強縣的數據可以看出,江浙地區的縣市佔了大部分,說明了江浙兩省經濟發達。其中崑山依然位居全國百強縣榜首,而百強縣前四位同樣被蘇南四小龍所佔據(崑山、江陰、張家港、常熟)。雖然福建的晉江在經濟總量方面超越了常熟,但在各類縣市榜單中,依然不如常熟。也就是說,GDP是非常關鍵的指標,但並不是唯一的指標。
  • 2020年中國工業百強縣排名 前十江蘇佔6席
    [ 工業百強縣(市)以全國3.5%的縣級行政區劃數、6.5%的人口以及超過12%的從業人員,貢獻了全國10.5%的GDP。  中國信通院日前發布的《中國工業百強縣(市)、百強區發展報告(2020年)》(下稱「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工業百強縣(市)含78個縣級市、18個縣和4個旗,GDP合計達到9.4萬億元。從具體省份來看,江蘇、浙江、山東合計佔據56席,超過其他省份百強縣(市)數量的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