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動中國市場的奶酪?

2020-12-13 騰訊網

押注奶酪(也被中國消費者稱為芝士、乾酪等)市場的大公司又多了起來,伊利、蒙牛這兩家乳製品市場「雙雄」也來了。但中國奶酪市場目前還是以進口品牌為主,本土的伊利、蒙牛目前都還是個挑戰者的角色。

伊利在今年11月開始了在奶酪市場的新動作。11月12日,伊利旗下專業乳品業務發布新Logo,同時推出兩個新的產品系列:東方靈感,選用伊利國內牧場奶源,也就是國產產品;環球甄選,前身是伊利收購的紐西蘭乳企威士蘭(Westland Milk Products)旗下的牧恩品牌(Westgold),也就是進口產品。

圖片來源:伊利

所謂的專業乳品,指向的是黃油、奶油、奶酪這些深加工的奶製品原料,通常是乳企面向企業客戶提供這些原料以及配方方案。在這些深加工奶製品原料中,奶酪是主角。

按照計劃,伊利將在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個城市投建客戶體驗中心,明年將在北京先落地。所謂的客戶體驗中心主要為餐飲客戶提供產品開發、演示、品鑑,以及行業熱點分享等服務。

這是乳企大公司在專業乳製品市場的新動作,這意味著大公司在奶酪市場上的新一輪投資開始了。蒙牛、光明、三元等公司在2000年前後就有了奶酪業務,但受重視程度遠不及今天。新一輪對於奶酪市場的投資開始於2018年。同年,伊利、蒙牛先後設立單獨的奶酪事業部,隨後在產品創新、組織架構、投資併購上開始了新一輪的動作。

伊利之外,蒙牛近期在奶酪市場的大動作也頗多。2019年3月,蒙牛入股奶酪第一股妙可藍多;同年,蒙牛派遣大將負責奶酪業務。原蒙牛常溫事業部市場管理中心總經理宋繼東轉任愛氏晨曦零售奶酪公司總經理,他此前是蒙牛旗下特侖蘇、純甄、未來星等品牌產品的主要負責人。隨後,蒙牛在2020年1月與阿拉福茲(Arla)成立合資公司,將旗下奶酪業務注入合資公司。

在伊利、蒙牛兩大公司外,地區型的乳企也跟進了。北京地區乳企三元在今年也更重視奶酪業務。2020年7月,三元設立了特渠事業部,旗下擁有以奶酪為主的全乳製品產品線,主要面向餐飲、學校、西式快餐、烘焙、茶飲市場提供一站式乳品採購方案。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奶酪市場上主要是進口品牌,包括百吉福、安佳(恆天然旗下)、樂芝牛(貝勒旗下品牌)等。近期更重視奶酪市場的伊利、蒙牛呈現出本土「挑戰者」的姿態,它們如何挑戰這些進口大品牌?前期的產業鏈布局,對於本土雙雄有多大助力?

乳企投資的奶酪市場有多大?

在中國乳製品市場上,以超高溫滅菌乳(UHT奶)為主的常溫白奶增長放緩已經多年。根據歐睿諮詢的數據,自2016年起,這種可以常溫保存、保質期通常在6-12月的牛奶產品的銷量在不斷下滑。市場規模的提升主要依賴於產品價格的提升拉動。

乳製品的結構化升級成為了乳企們新的探索,這包括巴氏鮮奶、酸奶以及奶酪。在常溫酸奶產品的推動下,酸奶逐漸成長為乳製品市場最大的單一品類,而巴氏鮮奶則是乳企們大力投資的快速市場。至於奶酪,這是乳企們新近看中、但發展還較為早期的細分市場。

從產品上而言,奶酪可以說得上是乳製品消費升級的最終產物。奶酪常常稱為「奶黃金」,主要是原料需求大、製作成本高,但是營養價值和產品價格也隨之增加。原奶製作奶酪的產出率為10:1,奶酪的蛋白質和鈣含量是牛奶的8-10倍。

在中國乳製品市場上,奶酪是個規模小、增速高的細分品類。中國的奶酪市場規模小同時指向兩個方面:

其一,奶酪市場在中國4000多億的乳製品市場中最小。根據歐睿諮詢的數據,2019 年奶酪市場規模增長65.5 億元,接近巴氏鮮奶規模的1/5,佔據乳製品市場1.5%的份額。但2019年奶酪市場規模同比增長12%,這是是中國乳製品細分品類中增幅最大的。

其二,與飲食習慣相近的國家相比,中國奶酪在乳製品市場中的佔比也小。在與中國相鄰、飲食習慣相近的日韓國家,乳製品市場結構逐漸趨向於加工程度更高的乳製品,奶酪的佔比也相對較高。2019年,日本奶酪佔乳製品消費比例為18%,韓國的比例數字在47%,遠超中國市場的比例數字。同時,日韓兩國的奶酪消費量仍然在上升,可能會接近歐美市場的狀態:奶酪佔乳製品市場的比例普遍在50%左右。

中國奶酪消費與成熟市場的差距,可以更直觀地反映在人均奶酪消費量上。2018年,中國人均奶酪消費量0.28kg,僅相當於日本1966年的水平。根據經合組織(OECD)數據,日本市場2018年人均奶酪消費量相當於中國的8.2倍,韓國相當於中國的10.4倍。

中國市場與其他國家間的差距,很可能就意味著奶酪在中國的發展前景,而這種規模前景可能有至少10倍左右的空間。這種可能性的基礎在於,日本的乳製品市場已經經歷了一個完整的發展周期,從常溫奶、巴氏奶、乳飲料逐步發展到奶酪,可以作為中國奶酪市場的參考對象。

目前,奶酪在中國的發展態勢也與日本在1950-1980年的情形相似:消費者收入增長、西式飲食習慣的影響等因素推動了日本市場奶酪市場的發展。日本奶酪市場在這段時期以進口品牌為主,以再制乾酪為主,這些市場特點都與中國市場目前的情形相似。中國市場上Top10的奶酪品牌中,百吉福、恆天然(主要品牌:安佳)、貝勒中國(主要品牌:樂芝牛)、拉克塔利斯(主要品牌:總統)以及卡夫食品(主要品牌:卡夫)佔據了54.1%的市場份額,這些都是進口品牌。

再制乾酪在中國市場受到歡迎的比例相當高。根據歐睿諮詢數據,中國市場在2019年銷售的奶酪中有84.9%都是再制乾酪。但在英國、法國、澳洲、紐西蘭等歐洲國家中,主要銷售的都是天然奶酪。中國市場的再制乾酪包括芝士片、奶酪醬或者奶酪棒。市售用於製作三明治的包裝芝士片、兒童奶酪棒,實際都是再制乾酪。

再制乾酪在中國市場的流行,有口感、保質期等原因。所謂的再制乾酪,指的是乳企在新鮮奶酪的基礎上再加工製成的產品,通常目的是改善口感、降低成本以及增加保質期。按照營養師李園園的說法,通過對天然奶酪進行粉碎、熔化以及乳化,甚至增加例如芝士粉等配料,乳企可以在再制乾酪上獲得更好的質地、風味以及不同的功能特性。

限制新鮮奶酪在中國市場銷量還有來自食品安全的監管要求,這是更大的影響因素。由於現行國標對於微生物有嚴格限制,導致海外生產的大量新鮮奶酪無法進入中國市場。荷蘭皇家菲仕蘭中國董事長高瑞宏就曾表示,目前該公司有20多種奶酪產品進入中國市場,但更多產品由於現行乾酪國標的限制而未能進入。

目前,限制新鮮乾酪進入中國的乾酪國標開始修訂。今年10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再制乾酪和乾酪製品》(徵求意見稿)第二次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這份徵求意見稿刪除了「再制乾酪」的定義,同時將微生物限量範圍從原國標中的7種減少到菌落總數、大腸菌群2種。

如何在奶酪市場創新?

即便中國的奶酪市場看上去尚有巨大的增長空間,但中國本土乳企進入這個市場的門檻沒有想像中容易。甚至,伊利蒙牛在全球市場的布局、擅長的消費者營銷等資源,有可能不如過去奏效。

最直接的原因在於,中國市場上的奶酪產品主要通過餐飲渠道,而非面向終端消費者直接銷售。根據歐睿諮詢的數據,在過去十多年時間裡,中國超過70%的奶酪都是面向西式餐飲、烘焙麵包等企業客戶銷售,消費者在商超、電商、便利店等零售端渠道購買的奶酪產品的佔比不到30%。

面向餐飲端客戶的奶酪市場門檻不低,也與中國本土乳企熟悉的消費者市場差異較大。百吉福、恆天然等公司將奶酪與使用奶酪的配方方案打包銷售,將奶酪解決方案、消費者的口感與品牌形象綁定。餐飲客戶可以調整食品飲料的配方,但大幅改變原料與配方,可能直接影響消費者對於產品的興趣,進而可能導致消費群體的流失。

最典型的案例是恆天然。恆天然通過安佳品牌旗下產品+配方方案+五個產品應用中心的機制,向餐飲客戶提供解決方案。恆天然的企業客戶主要在烘焙、茶飲(比如奶蓋茶)以及中式餐飲領域,旗下安佳餐飲服務業務覆蓋全國350個城市。根據恆天然的說法,中國人每吃掉兩個比薩或每消費兩塊乳脂蛋糕,就有一塊用到了恆天然的乳製品;使用安佳產品製作的奶蓋茶2017年銷量達到2億杯,2018年增長至5億杯。

在短期內,進口奶酪品牌在餐飲端的地位難以撼動,但市場變化也在發生:伊利、蒙牛在餐飲端與零售端的雙管齊下。

面對餐飲端的進口品牌,伊利、蒙牛可以憑藉的資源在於全球布局、熟悉電商,以及對於網際網路營銷路徑更熟悉。比如伊利依靠的是併購而來的牧恩品牌,蒙牛則有歐洲乳業大公司Arla的品牌助力。

但伊利、蒙牛都想依靠網際網路營銷在餐飲端形成競爭差異點。伊利在今年11月的發布會上就提到,伊利將向專業乳品業務開放集團在大數據雷達、會員營銷系統和開發跨界聯名品牌等方面的資源,差異點在於營銷。

例如今年8月,伊利專業乳品聯手美團點評以及85度C、COSTA、皇冠幸福裡、漫咖啡、思特堡和質館咖啡6個品牌,推出主打「新國潮風」的產品。伊利聲稱,活動在微信、微博、抖音、小紅書四大社交平臺及大眾點評上獲得總曝光量達近3億次。蒙牛也是類似的做法,曾與餓了麼、巴黎貝甜等烘焙品牌開啟品牌聯合營銷,主推產品是旗下的LURPAK黃油粒。

至於在零售端,伊利、蒙牛可依賴因素是電商和兒童奶酪,兒童奶酪同樣屬於上文提及的再制乾酪的一種。隨著中國乳企在低溫鮮奶上的持續投入,奶酪可能會帶來協同效應。保質期更長的奶酪產品可以藉助乳企現成的低溫產品渠道,提高經銷商的利潤。

兒童奶酪是最近幾年零售端的大品類,它幫助乳企打開了零售端的市場。根據歐睿數據顯示,2018年,兒童奶酪在奶酪零售端佔比達50%。這個細分市場上湧進了包括妙可藍多、蒙牛、伊利、三元、光明等中國乳企,與百吉福、樂芝牛、安佳等進口品牌形成了混戰。受益於兒童奶酪這個細分市場的快速爆發,2018年6月推出兒童奶酪產品的妙可藍多的市場佔有率從2017年的1.9%增長為2019年的4.8%。

兒童奶酪市場增長迅速,也為奶酪市場培養了新的消費者。相較於成年人,兒童的消費習慣更容易養成。而這背後,兒童奶酪品類的增長,主要受益於中國家庭對於兒童營養的關注,家庭消費能力的提升等因素。

伊利、蒙牛在餐飲端與零售端的雙管齊下能走多遠,還是未知數。但是進口品牌也在反攻。例如恆天然在今年進博會上推出了新品醇易雪頂稀奶油,這是恆天然在中國市場上第一款可以常溫保存的奶油產品。這意味著,在伊利、蒙牛擅長的常溫乳製品市場,恆天然也發起了反攻。

作者:徐弢

編輯:鍾睿

相關焦點

  • 社區團購、到底誰動了誰的奶酪……
    坐標成都,我想問一下、社區團人家賣0.99有沒有利潤(只是薄利多銷)、老百姓該不該享受0.99一斤的水果、可我們去菜市場水果店最便宜的都是10塊錢三斤、那麼幹嘛不要人家來賣0.99一斤的、本來就爛地裡沒人收了、你們自己看一下價格、到底誰動了誰的奶酪、可以0.99買的東西為什麼要老百姓花三塊錢一斤去買
  • 是誰動了法國的奶酪?
    法國盛產奶酪,產量是世界第一。法國人向來以奶酪品種繁多和人均年消費量大而自豪。  但是,法國奶酪在全球的市場份額正在下降:去年,法國出口了25億歐元奶酪,比2008年下降了4.3%;總出口量為60萬噸,同比下降了1.7%。法國奶酪的主要競爭對手德國的出口量卻增長了5.3%。
  • 陳春秀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陳春秀就是一個農家女,她能動誰的奶酪?若是動也是別人動她的奶酪,正如她當年考上的大學,然後,被別人給頂替了一樣。冒名頂替的事情,再次刷新了人們的認知……正是如此多的冒名頂替者被曝光了,山東的冒名頂替上學案,也就在中國的大街小巷流傳開來了。現在山東的冒名頂替者,還有當年為冒名頂替者大開綠燈的人,他們肯定都是瑟瑟發抖的,他們都在擔心自己的烏紗帽不保了吧,都要擔心有牢獄之災了吧。
  • 誰動了我的奶酪
    誰動了我的奶酪By 如蓮靜心早餐同樣是雞蛋,同樣是麵包、奶酪,同樣是青豆玉米胡蘿蔔,不一樣的造型,吸引了小朋友的眼球。原料:吐司、雞蛋、奶酪、胡蘿蔔、青豆、火腿腸、玉米。
  • 《大長今》動了誰的奶酪?
    但持相反意見的國內著名導演兼演員張國立聽到《大長今》收視不俗稱:「中國電影、電視劇、戲劇越來越缺乏感動,全在講商業運作、情節和畫面的漂亮,而它們是空洞的。中國人一直認為自己的文化底蘊厚重,以前也拍一些厚重文化底蘊的戲,為了適應市場,改——加快節奏,情節曲折;後來,又改——開始打,打得不亦樂乎。我們內地的電視劇現在被香港導演和臺灣導演弄得支離破碎。
  • 小米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這是一個引子,也許就是這種不會錢發愁的情況下,雷總心裡更清楚的是,下沉市場的巨大潛力,又能有多少人這輩子做到所謂的財富自由?為了老百姓做出來的產品才是真產品!也許這才是雷總為小米打出了性價比的強悍標籤的初衷!大家看到了,是性價比,而不是低價!
  • 2001年,《誰動了我的奶酪?》讓中國人摸到了進入商業文明社會的...
    《誰動了我的奶酪?》這本探討變化的小書也變成了很多人的讀物,只不過它是那種心理自助(self-help)類的暢銷書,試圖幫助人心理建設,更好地面對變化,帶有勵志色彩。來自:亞馬遜三年後,《誰動了我的奶酪?》在中國出版,銷量很快超過了 100 萬冊,迄今已經超過千萬冊。不過,同樣是暢銷,中國和美國的背景卻不太一樣。
  • 誰動了我的奶酪 奶油奶酪蛋糕
  • 3Bangz新歌diss易烊千璽 動了誰的奶酪?
    3Bangz新歌diss易烊千璽 動了誰的奶酪?時間:2019-01-31 10:5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3Bangz新歌diss易烊千璽 動了誰的奶酪? 馬上就要過年了,大家都在積極籌備著過年,rapper也不例外。前兩天海爾兄弟就為歌迷奉上了新歌《恭喜發財》。
  • 豐田章男,動了誰的奶酪?
    該番不僅在國內外也引發了熱烈討論,而這其中不乏對豐田章男的諷刺挖苦,在外界看來,他動了造車新勢力和傳統車企激進轉型的奶酪。歐日兩大汽車市場,政策急遽左轉,開始為禁燃設定時間表的大背景下,不管是造車新勢力和傳統車企都霍霍磨刀,準備再電動汽車領域大幹一番,國內有蔚來、小鵬、理想等,國外的特斯拉、Rivian、Arrival、Lucid Motors等代表造成新勢力,都風頭正盛;傳統企業中,國內的比亞迪、長安、奇瑞、北汽新能源為代表也在打電動汽車中高端市場的主意,而在國際上,寶馬希望到2023年,推出25款電動汽車
  • 社區團購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社區團購到底動了誰的奶酪?網際網路發展到今天,確實給我們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比如網上購物,可以讓人足不出戶就可以買到喜歡的東西。眼見拼多多從社交電商冒了頭,淘寶和京東不得不想對冊,於是淘小鋪和京喜就這麼來了,估計兩家巨頭確是從其中獲得巨大利潤在社區團購的時候就要開足馬力,錢誰都有,而且是閒了很久的錢,關鍵是看誰燒得久。但是,這場社區團購的盛宴到底是動了誰的奶酪呢?
  • 九三集團全國建連鎖店 要動誰的奶酪
    九三集團全國建連鎖店 要動誰的奶酪  記者 胡軍華 發自上海  國內最大的大豆加工企業打算建立自己的糧油銷售渠道。  與益海嘉裡集團、中糧集團相比,九三集團加工能力突出,在糧油市場的品牌影響力上則差距懸殊。益海嘉裡旗下的金龍魚等品牌佔據小包裝食用油40%左右的市場份額,中糧集團旗下的福臨門等品牌佔據10~15%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位。九三集團的食用油等產品在東北等區域市場有一定名氣,要成為全國性品牌還有一定難度。  制約九三集團成為全國性品牌的一大障礙是零售渠道的開拓。
  • 「冰雪女王」動了誰的奶酪?
    讓韓國人如此緊張的「冰雪女王」艾莎動了誰的奶酪?周五,國內院線與北美同步上映了《冰雪奇緣2》,同樣是中國不少家庭觀眾的首選,加之檔期內沒有重磅影片與之競爭,22日《冰雪奇緣2》全國首日排片佔比高達36.4%,周六周日更是飆升到48.2%及54.6%。這是國慶檔以來進口片陣營最強的一次出擊,它大大壓縮了同日登場的幾部新片的生存空間。
  • 2021,Model Y會動誰的「奶酪」?
    短短四天,特斯拉用屬於它獨特的傳播節奏,甚至可以稱作「白嫖」的營銷方式,成功打響了2021年身處中國新能源市場的「第一槍」。  其實,早在2020年初特斯拉國產Model 3的下線儀式上,就曾強烈感受過類似「獨狼入華,誰是綿羊」的疑問。此刻,隨著Model Y的到來以及後續的大規模交付,狼群的整體實力又得以大漲。所以在這大盤艱難熬過黑天鵝過境,終迎強勢復甦的時刻,不禁再次反問:全新一年,Model Y究竟會動誰的「奶酪」?  是Model 3嗎?
  • 順豐、夏暉強強聯手,欲動誰的奶酪?
    來源: 驅動中國
  • 誰動了孕婦的奶酪
    哪有那麼多的為母則剛,如果生活無憂,誰不願意活成被人疼愛的模樣? 2、被無情「稀釋」的奶酪美好的婚姻是天堂,不幸的婚姻就是地獄。6月18日,備受關注的「中國孕婦泰國遊玩墜崖」事件,出現了驚天逆轉。原來,孕婦並不是因為頭暈,自己不小心墜崖的,而是被身邊的丈夫推下34米高崖。
  • FoodiMas | 誰動了我的奶酪
    # FoodiMas # Vol. 03 誰動了我的奶酪   #2到底有多少種奶酪?奶酪的種類真的很多,我也常常被弄的暈頭轉向。奶酪的歷史超過8000年,全世界的品種加起來超過2000種。一般按質地分為:  軟奶酪(Soft Cheese)中軟奶酪(Semi-soft Cheese)中硬奶酪(Semi-hard Cheese)硬奶酪(Hard Cheese)
  • 從手機、5G設備到進入「黑名單」,華為動了誰的奶酪?
    本以為華為安全風波就此告一段落了,但是近日華為及其子公司還正式進入到了美方「黑名單」,致使其他美國市場企業也無法為華為供應任何零配件。那麼華為究竟動了誰的奶酪呢,我們不妨來看一組數據。根據此前Iplytics發布的數據,截至2019第一季度,中國公司已申請了全球5G專利高達34%左右,而韓國申請的專利佔25%,美國和芬蘭各佔14%。瑞典近8%,日本近5%。中國的5G標準專利申請數量已從4G時代大幅增長,增長幅度高達50%。
  • 殺死章瑩穎的犯罪分子犯罪行為,動了誰的奶酪?
    布倫特.克裡斯滕森的犯罪行為,動了誰的奶酪?第一,布倫特.克裡斯滕森的犯罪行為,特別是殺害章瑩穎,動了被殺害人家屬的奶酪。這種犯罪活動,殺害受害人,讓受害人的家屬不得不承受痛失親人的悲痛。第四,布倫特.克裡斯滕森的殺人犯罪活動,動了美國社會向現代文明進軍的整個美國的奶酪。近代史上美國的崛起和繁榮,離不開不斷流入美國打拼的外國人。今天的美國維持發展和繁榮,走向未來,同樣必須依靠大量的外來人口。
  • 中國奶酪新勢力——吉士汀奶酪強勢發力,奶酪市場即將大洗牌?
    吉士汀聯手分眾,撬動奶酪市場? 奶酪市場即將「大亂」? 行業或將迎來新的領導者? 百吉福和妙可藍多雙足鼎立的局面或成過去? 眾多新品層出不窮,究竟誰才是最終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