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球銀行業或迎金融危機後最艱難年份!中長線仍有黃金...

2020-12-27 匯通網FX678

11月17日(周二),標普全球評級(S&P Global Ratings)警告稱,全球銀行業可能面臨全球金融危機餘波以來最艱難的一年,目前對全球約三分之一的銀行持「負面」展望。不過,該機構警告稱,全球銀行業未來將面臨四個主要風險:疫情對經濟的破壞程度比預想的還要嚴重、針對銀行和借款人的短期支持措施「長期羈留」、負債率和企業破產率大幅上升、以及房地產市場疲軟。

考慮到疫情造成的衝擊,標普全球評級下調多數銀行的展望

標普全球評級目前對全球約三分之一的銀行持「負面」展望,很多銀行評級遭下調是因為考慮到今年年初疫情和油價暴跌的衝擊。標普全球評級分析師Emmanuel Volland表示:「12個月前,在新冠肺炎爆發之前,銀行們相對平靜地準備迎接新的一年,但邁向2021年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對於許多銀行系統來說,我們認為要到2023年甚至更久,該行業才能恢復到疫情爆發前的水平。」儘管標普全球評級的分析師預計,2021年銀行盈利能力仍將低迷,復甦步伐將緩慢、不確定且地域差異較大,但他們表示,與2009年相比,銀行整體狀況更加強健,能夠抵禦風暴。該機構強調,政府強有力財政支持正使銀行受益,融資市場依然寬鬆,銀行一直在大幅撥備準備金,以應對不斷走弱的資產質量。標普全球評級分析師Gavin Gunning表示,支撐銀行和借款人生存的措施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即使經濟開始復甦,預計2021年逐步取消此類支持,也將顯示出銀行基礎資產質量的更真實情況。 全球銀行業面臨的四個關鍵風險

標普全球評級的基本預測是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將出現大幅反彈。在周二發布的一系列報告中,該機構表示,這些因素加上「強勁的銀行資產負債表、當局對零售和企業市場的支持,以及監管機構的靈活性」,應該會限制明年進一步下調評級。過去一周新冠病毒疫苗試驗的積極消息進一步支持了這一基本情況,輝瑞和Moderna報告各自疫苗的效率評級均超過90%。在最新發布的報告中,標普全球評級也強調了到2021年年中普及免疫接種對信用前景的重要性。不過,該機構同時也警告稱,任何偏離這一假設的情況,比如經濟反彈較弱或延遲,以及進一步動蕩,都可能導致進一步的負面信用評級行動,特別是在目前正經歷第二波疫情感染並實施新封鎖措施的地區。分析師強調的另一個擔憂是,如果政策制定者過早撤出財政措施,對銀行和借款人的短期支持可能會脫離「較長期的威脅」。標普全球評級的經濟學家Gunning和Volland在報告中稱:「由於經濟大幅波動波及到銀行借款人,支持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對銀行信貸的影響。」他們補充稱,當局在2021年採取概念明確、時機恰當的行動將是關鍵。如果貨幣和財政刺激措施過早消失,那麼很可能出現曠日持久的復甦。這可能對家庭和企業的資產負債表——進而對銀行造成更大損害。 報告警告稱,與此同時,預期中的槓桿率上升可能會讓位於企業破產率的飆升,進而對銀行的貸款損失撥備構成壓力。標準全球評級在報告中提到的最後一個風險是房地產市場可能走弱,如果該行業在疫情危機後遭受的損害大於預期,這將進一步加劇違約風險和銀行信貸質量下降。匯通網提醒,標普全球評級目前對全球約三分之一的銀行持「負面」展望,且強調其面對的四大風險。這樣看來,全球銀行業明年處境可能會比2020年還要艱難,也反映了未來全球經濟前景的困難局面,這仍有望在中長線給金價提供支撐。(現貨黃金日線圖)北京時間11月18日11:29,現貨黃金報1876.85美元/盎司。

相關焦點

  • 大摩2021年全球策略:看多美股,看空黃金
    前文《高盛:2021年的全球十大交易》發布以來,報告提到的看好大宗商品(比如銅)、看好周期股、看空美元、美股風格輪動等觀點已得到市場印證,其客戶也是獲利頗豐。至於文中的其它觀點,目前還動靜不大,仍有待時間檢驗。 在高盛報告發布的一周後,老對手摩根史坦利也發布了自己的《2021年全球策略展望》。該報告同樣圍繞經濟復甦展開,其大類資產觀點也與高盛存在相通之處。
  • 大摩:2018年將成為金融危機以來最動蕩的一年
    2018年將成為金融危機以來最動蕩的一年——摩根史坦利分析師在周一發布的一份報告中如此寫道。該報告指出,與全球股票、債券和貨幣的「期權市場當時所預示的情況」相比,大摩將「大動作」定義為一種意想不到的單日巨幅變動。
  • 全球六次金融大危機:起源、導火索、傳導機制、影響及應對(上)
    股票、債券、黃金同步大幅下跌,市場恐慌性追逐流動性,美元指數快速上漲,流動性危機爆發。同時,由於金融市場的傳染與關聯性,危機衝擊全球金融市場。  美股暴跌,10天內4次熔斷,恐慌指數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最高點,全球股市均大幅下跌。1)美股:3月9、12、16、18日,四次熔斷,創歷史紀錄。道瓊工業平均指數、納斯達克指數、標普500指數最低點較最高點跌幅均超30%。
  • 小微企業如何與銀行業共迎市場恢復期的「增浪」
    對此益博睿還有更多的優秀解決方案,用於對整個信貸生命周期的監控,對風險的監控和報警以及後點催收方面的解決方案。「我們也在與金融機構加強合作,希望把整個信貸全生命周期的監控解決方案呈現給國內金融機構,幫助他們更好地控制信用風險的蔓延。」
  • 法媒:次貸危機十年後 全球金融再次「在火山上跳舞」
    參考消息網8月18日報導 法媒稱,許多讀者無疑都已熟知馬克·吐溫的這一名言:「10月是炒股最危險的月份。但其他危險月份還有7月、1月、9月、4月、11月、5月、3月、6月、12月、8月和2月。」這位《湯姆·索亞歷險記》的作者不僅僅是著名作家,他還徵戰股票市場,兩次在股市發家,然後又輸得精光。
  • 反思韓國模式:亞洲金融危機、對外開放與財閥
    據統計,前30家大財閥有半數因為金融危機被迫走上了破產、清算和合併重組的道路。作為曾經的韓國第二大企業,大宇集團的倒閉更是見證了韓國政府破除信用擔保的決心。危機前的大宇集團經營範圍包括外貿、造船、重型裝備、汽車、電子、通訊、建築、化工、金融等,有系列公司29個,國外分公司30多個,手下職工高達26萬。
  • 去槓桿、國企違約、實體經濟復甦…2021如何挖掘大金融領域投資邏輯?
    但考慮到歐元區各國銀行業普遍較高的不良貸款率水平,債務危機惡化的潛在負面影響仍不容忽視。但整體而言,對土耳其的債權在歐元區銀行業資產總規模中的比例仍然較低,我們仍認為土耳其危機的潛在惡化對歐元匯率的整體影響將逐步弱化。
  • 金銀相當亮眼,黃金2021年或創歷史新高
    隨著全球疫情爆發,市場避嫌情緒逐漸高漲,隨之,流動性危機導致美元走高,黃金一度受挫。後因各國央行迅速推出寬鬆的貨幣政策,全球主要經濟體大規模釋放流動性,美聯儲和美國國會大量印鈔,美元流動性危機得以解決,黃金價格獲得避險需求支持,一路高歌猛進,在8月份創下歷史新高。
  • 花旗銀行:後YQ時代,將加速傳統銀行業的大洗牌!
    花旗銀行目前資產規模達2.2萬億美元,最雄心勃勃的未來項目進入銀行的網際網路數位化,在中國,花旗銀行已經為客戶處理的付款中有近70%是通過阿里巴巴產生的支付業務支付寶完成的。花旗銀行的數字支付技術還出現在LINE和微信等其他流行的社交消息平臺上。
  • 苦難的2020年進入尾聲 細數2021年新興市場九大主題!潛在風險真不...
    雖說疫情爆發引發的動蕩,已經讓位於人們對疫苗和慷慨的中央銀行將維持復甦的樂觀心態,但是有一些主題很可能會繼續主導發展中經濟體--它們合計經濟規模30萬億美元,約佔全球總量的34%。本文列出了2021年新興市場的九大主題,供投資者進行參考。
  • 朱光耀: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後 G20體制發揮了重大作用
    來源:新浪財經12月5日,由瞭望智庫、財經國家周刊主辦的「2020第五屆新金融論壇」在北京舉行,主題為「非常時期的金融責任與擔當」。財政部原副部長朱光耀出席並發表演講。朱光耀朱光耀表示,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後,G20體制發揮了重大的作用,在G20體制下,金融穩定理事會對G20政策的協調和在全球的推廣政策、宏觀經濟政策發揮了重大的建議和引導作用,因為最終金融穩定理事會的建議要經過G20領導人的批准,所以金融穩定理事會在這種特殊危機的情況下,他對完善改革全球金融危機以後的這種國際金融體制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 外媒:九大跡象或預示下一場危機正醞釀,羅傑斯:最壞情況做準備?
    軟銀創始人兼CEO孫正義也在日前的線上活動中表示,我們要為今後兩到三個月可能發生任何災難而做好最壞的準備,可能只要一家銀行就能釀成2008年雷曼兄弟式的金融危機,全球最大對衝基金橋水的創始人達利歐也指出,現在的金融市場和經濟環境都和上世紀30年代世界經濟大蕭條時期的相似,他預計美元周期影響會削弱,而其他貨幣會崛起,這在當前的市場趨勢中得到了印證。
  • 谷燕西:2021年,美國加密數字金融市場發展的十個預判
    美國的加密數字金融在2020年第4個季度出現了快速的發展。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趨勢是美國機構對比特幣的大幅買入。同樣在12月,Diem協會宣布,它已經向瑞士FINMA提出了申請,現在正在等待FINMA的批准決定。最早在2021年1月就有可能率先發行基於美元的Diem穩定幣。
  • 黃金2020年再度回歸「避險之王」 金價刷新歷史新高 能否在2021年...
    原標題:黃金2020年盤點:重新加冕「避險之王」 但王者風範或難持續  在全球疫情大爆發、各國央行重啟量化寬鬆(QE)、美國大選等因素衝擊下,黃金2020年再度回歸「避險之王」,金價刷新歷史新高。在避險情緒最濃厚的時候,全球金幣、金條一度脫銷,實物黃金持續供不應求。
  • 薦讀:《壓力測試——對金融危機的反思》
    2020的艱難開局下,一些企業消失,一些企業被迫暫停業務仍在加速失血,還有一些企業雖然迎來了短期爆發增長,卻在巨大的需求壓力下勉力維持。但就像開篇提到的,「混亂是階梯。唯有這把階梯是真實的,攀爬則是其中的全部。」如何度過這次生存挑戰現在沒有標準答案,但僅針對現狀而言,13年前的金融危機或許是一個值得反思的樣本。蒂莫西·蓋特納(Timothy F.
  • 又一國家深陷危機
    而華爾街商品大王、億萬富翁吉姆·羅傑斯認為,在龐大的債務問題重壓下,美國面臨著比2008年金融海嘯還要嚴重的一場危機,受美國債務及美股高估值的影響,美元資產(美股為代表)或將成為威脅。其實不只是美國,就目前而言,全球債務超過250萬億美元,全球債務與GDP比重創下歷史新高,達322%。
  • 全球矚目巴菲特投資動態 股神今年能否複製金融危機期間神跡?
    來源:金融界網站我們都知道億萬富翁投資者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是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幫助恢復市場信心的關鍵人物,但在2020年的經濟低迷期間,他卻保持了相對沉默,這讓許多人對他的下一步投資舉措感到疑惑。
  • 推動銀行業持續優化金融消保服務
    江西銀監局2017年以來,江西銀監局積極引導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以「端盤子」的服務精神,牢固樹立「以客戶為中心」「服務創造價值」理念,勤勉盡責、富有成效地改進工作方式方法,做到「端得好、端得穩、端得及時」,並且不斷豐富「菜品」,切實提升金融消保工作質效。
  • 切實提升銀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質效
    切實提升銀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質效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4.09.02 星期二     歷次金融危機後,對消費者保護工作的不足均被認為是導致危機發生的重要原因。
  • 聯合國警告2021年可能爆發災難性人道主義危機:2.7億人面臨飢餓
    雖然2020年可能是創紀錄的一年,但聯合國卻發出了新的警告稱2021年可能會出現人道主義災難。據報導世界糧食計劃署(WFP)負責人大衛-比斯利(David Beasley)周五在聯合國大會會議上就病毒大流行的再次出現以及由此引發的人道主義危機發出了警告。比斯利說一場人道主義災難正在發展,約有2.7億人正走向 "飢餓 "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