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談戀愛都是男生追求女生,微信主動聊天,說好話,送禮物打電話約出門見面,這些都是男生做的事,女生只要回應就可以。或者女生主動的時候要少一些,不必太主動,哪怕是很喜歡對方。
女生只要在關鍵的事情上把握住就行了,每天都主動會讓對方不珍惜。
小敏是個城市長大的女孩子,她父親是公職,母親開著一家小超市,家裡生活過得很寬裕,父母對她從小很疼愛, 她也非常乖巧。她小時候也是喜歡讀書的,還參加過興趣班。上了高中,她成績不怎麼突出,高考後只考了二本。
上完大學,她又回到了當地,參加了分配考試,順利地找到了一份事業單位的工作,
小敏上班大約兩年的時候,母親問她有沒有談對象,她說自己還小,不用著急。母親對她說,你都25歲了,現在不找等30歲了再找嗎?隨後母親託人給她介紹對象,之後就安排了一場相親。
小敏見到那個男生之後,感覺自己挺喜歡他的,那男生有1米7左右,看起來高高瘦瘦的,兩人就互相交換了微信和電話。之後介紹人說對方對小敏印象也不錯。
接下來兩人就開始在網上接觸了。開始幾天每天主要是打招呼問候,慢慢熟悉了之後話就多了,小敏問一個問題對方也能發一大段文字過來,但一直還是小敏找男生聊,男生很少主動發起聊天。
兩人都聊了一周時間了,男生也沒有邀請小敏出去玩,小敏覺得這個人對於這次相親不積極,心裡在犯嘀咕。
一起玩的女孩,她們的相親對象都是很主動地找女方聊天,主動請女孩去外面相見。她有一個朋友,也是和自己差不多的時間相親的,小敏每次和她說起相親的情況,朋友說說他們每次聊天都是男朋友先說話的,而且對方約她兩次了,她才答應和他見面。這個朋友還把和男友去公園玩的照片曬在了朋友圈。這個男生不是說過對自己印象不錯的嗎?為什麼現在對自己這麼冷淡?
男人找對象,除了對長相驚豔,見了面就打動了自己的女生非常上心之外,對其他女生會不會積極主動,就看女方了。
如果女方不主動,男生反而會很積極,主動地找女生聊天,找女生見面。生怕自己失去了這次相親的機會;但是如果女生主動,男生自己往往就放鬆了,因為他知道女生是喜歡自己的,所以沒什麼擔心的。甚至女生太主動,搞得他自己有些不適應。所以女生有時候是不能太積極的,太積極,反而會被對方吃死。
要改變這種局面,女生就要裝得高冷一些,不要每天找他聊他,晾著他,對他進行冷處理,才能控制住局面。等他自己著急了,再好好磨磨他,和他好好談談。
如果繼續是這個樣子,那就沒什麼好談的,放手算了。
女生談對象,一定要知道進退。在該主動的時候主動,不該主動的時候就要放慢腳步,往後退一點,看對方如何表現。
有些女生由於自身條件好,不缺追求者,也要學會識人,才能做出主動的選擇。有的女生條件一般,可能在相親時不太受歡迎,如果屢次被拒絕,那也是令人傷心的,這時女生也要做出判斷,選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那幾個人,然後主動爭取,抓住這次相親的機會。
女生在和對方相處的過程中,要對「了解對方」這個事足夠重視,要主動地了解對方,而不是別人請你去外面玩了就光顧著玩,別人請你吃飯了,吃完就完了,要能看透這個事情深層的意思,看他對你的滿意程度、看他的性格、他的行為方式、看他的家庭影響。
如果發現對方表現出的不好的苗頭,就考慮結束這場相親,不能一直拖下去,誰的時間都耽誤不起。
在兩人商量結婚的時候,往往會出現一些事,在置辦結婚用品、買房的時候,在彩禮的事情上,不要總是隨對方怎麼解決都沒有意見,要想出一個對自己有利的方案,對男方提出一些要求,而且一定要把它實現。
結婚是一個關鍵時刻,抓住了,以後就能把這個男人掌握住了,整個家庭免受男方原生家庭的禍害。這個事要靠女生完成,男生一般不會考慮這些,他在父母身邊生活二十多年了,他早就習慣和認可父母的任何做法了,而女生是希望結婚以後能過一種全新的生活,只有靠自己去實現。
女生在談對象的過程中看似是被動的,實質上還是主動的,不需要你出頭,只是在男生主動的時候把握好方向,就可以把所有的事情掌握住了。
但在兩個人相處過程中,表面看起來必須是男生主動,讓他請你出去玩、讓他找你主動聊天,女生主動,男生就會感覺沒有主動的必要了。
想起了一個朋友以前談戀愛的事,兩個人也是相親認識,開始那段時間是男生找女生,兩人在飯館吃個飯,在街上逛逛。後來女生覺得待在家裡很煩,就直接去找這個男生兩次,男生好久沒有來找自己,她覺得這個時候自己好像不受重視了,男生好像有種被女生追求的優越感。
一般來說,男生追女生才是一種正常的戀愛方式,男生自己也認為,就應該是男生追女生,他自己努力了,才像是談戀愛。都說太容易得到的東西都不會被珍惜,得不到的東西才是好東西。男生只有對用盡心思追求到的女生,才會視為珍寶。
所以談戀愛的時候,在兩人平時相處時,女生要製造機會讓男生來追求你,除了需要你發言的時候,你都不需要主動去找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