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說:「今年電影是張譯年。」
因為自電影院復工以來,在接連上映的四部大片裡,每一部都有張譯。
《八佰》、《我和我的家鄉》、《金剛川》、《一秒鐘》,每一部都是精品,而張譯的表演更是可圈可點。
在《八佰》裡,張譯飾演的是不討喜的老算盤,但超高的情緒爆發力,連導演管虎都感動哭了。
《八佰》上映後,內地票房超過31億,這也讓張譯成為繼吳京、黃渤、杜江、沈騰、鄧超之後,第六位百億票房影帝。
在最近正在熱映的《一秒鐘》裡,張譯飾演的是張九聲,不惜越獄穿越萬裡黃沙,只為見已逝女兒「一秒鐘」。
他的一秒落淚,讓人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他的悲傷。
有人說,看完《一秒鐘》,張譯可能真的要拿影帝了。
有人問:如果說誰是演員,你首先想到的會是誰?
——張譯。
看了這些超高的評價,你絕對想不到,「醜」、「不會演戲」這樣的評價幾乎充斥著他的整個學藝生涯。
不被錄取、被女友分手、長達10無戲可演……
很多人都看不下去了,紛紛勸他:「不要演戲了,轉行吧。」
可張譯卻偏不信邪,你們都說我不行,我就偏要證明給你們看。
於是,他拼了命的學,拼了命的練……
而今年,張譯的成績,就是他逆襲的最好證明。
如今的張譯,再也不會讓人聯想到「醜」、「不會演戲」了,相反,一說起他,就會讓人忍不住對他豎起大拇指。
影帝、戲瘋子、演技派……這幾個詞,已經成了他行走的名片。
張譯,用他的努力和實力,讓我能看到了逆襲之後的人生有多霸氣。
01
被嫌棄的張譯的前半生
高中時,張譯一直夢想能考上北京廣播學院,但考了兩年,都沒有考上。
第一年,他的專業課考了第一,但因為不是高三考生,沒有資格參加高考,於是與北廣失之交臂。
第二年,專業課和文化課都考了很好,綜合排名第一,但因為一個少數民族考生有加分資格,於是唯一的一個名額被那位考生佔了。
接連兩次的受挫,讓張譯心灰意冷,他委屈道:「我不考了!」
剛好那一年哈爾濱話劇團要招表演班的學生,在父親的勸說下,張譯進了哈爾濱話劇團。
剛開始,張譯對表演並無興趣,直到半年後,他看了兩部話劇《一人頭上一方天》和《地質師》。
看完之後,他被震撼了,他才知道,原來表演還可以這樣的。
於是,他愛上了表演。
那段時間,張譯有事沒有就往劇院跑、琢磨劇本,他還經常鑽進圖書館,研究了中外2000多個話劇劇本。
老師看出了他的熱愛,就建議他去北京闖闖。
聽了老師的建議,張譯開始穿梭在北京的各大表演院校,可解放軍藝術學院評他營養不良,沒有錄取。
考中戲時,因為長相不突出,老師委婉拒絕說:「你為什麼不去考文戲和導演系?」
那時的張譯,幾乎快要絕望了,一個朋友建議說:「你為什麼不去考戰友文工團。」
張譯去了,可那人對他說:「你主要是聲音不錯,其他都差點意思。」
所以最後他只拿到了自費的名額。
差點意思的張譯,進了戰友文工團,也逃脫不了被嫌棄的命運。
當時,班上選了三個最醜的男同學,張譯位列其中。
領導來看他們班的表演,說到張譯,搖了搖頭說:「班裡16個人,就他一個不會演戲。」
一個表演課的老師喜歡張譯,特意為他寫了個劇本,可最後參與劇本的三個演員、編劇、導演都拿獎了,就張譯一人沒拿。
評委評價他說:「這個演員的表演,太不討喜。」
一次又一次的打擊,將張譯的自信心徹底擊垮。
導致後來他每一次上臺都很緊張,也每一次都辦錯事,於是上臺的機會就更少了。
因為長相,他不僅事業不順,感情也受到了波折。
談戀愛時,被女友的媽媽知道了,卻嫌棄他說:「你不像演員,臉像被人一屁股坐過似的。」
於是沒過多久就分手了。
一次,團裡要拍《紅領章》,導演看中了張譯,要他演男三號,可團裡的人個個都質疑導演的選擇。
領導甚至直言:「我們看上的演員她不用,不會演戲的,她倒用了。真是王八瞅綠豆,對眼兒了。」
沒過幾天,導演就被開除了。那時,張譯在團裡看到人都躲著走。
在團裡那幾年,張譯幾乎都處於被否定階段,團裡的領導甚至還苦口婆心的勸過他:「別再走演戲這條路了,你演戲就是個死啊。」
所以,在文工團裡,同學們都在演戲,可他做的卻是場務、場記、做會議記錄、寫公文記錄、寫劇本……幾乎所有與表演無關的事他都幹過。
為了證明自己還是個演員,他一次次穿梭在各個劇組中,給每個導演發簡歷,可每一次,得到的回覆都是:「你長得沒特點,我不能用你。」
那段時間,他有長達五六年無戲可拍。
2005年,張譯在《喬家大院》跑龍套時,導演胡玫對張譯說:「一個男演員,要是過了28歲還沒出來,那就得洗洗睡了。」
這一年,張譯27歲,離28歲還差一年。
面對無數的否定和拒絕,張譯也曾一度對自己產生了懷疑,他多次問自己:這條路還要不要繼續走下去?
可放棄,從來就不是張譯的選擇,越是被否定,他就越要證明自己。
沒戲可演,他就自己偷偷背臺詞;等其他同學的話劇排練結束了,他就自己一個人在舞臺上,把話劇演一遍。
他默默觀察別人演戲,認認真真的做筆記;一遍遍的翻劇本,將劇本中每個人物都做標註,寫人物傳記。
相對於其他演員來說,張譯或許不帥,對演戲也沒天賦,可他認真不服輸的勁,卻不輸任何一個演員。
02
一個個精湛的演技,
打破了別人對他的否定和質疑
這樣的人,機會一旦出現,就將會是他逆風翻盤的時候。
張譯得知《士兵突擊》劇組正在選角,他立馬就給導演寫下了一封3000字的自薦信,詳細列舉了自己適合許三多這個角色的16點理由。
導演當天晚上就給他打了個電話:「許三多不行,史今你想演嗎?」
「當然演啊!」張譯開心瘋了。
2006年,《士兵突擊》播出,張譯飾演的溫厚敦良、有血有肉的班長史今圈粉無數。
他退役時的那場戲,讓人至今難忘。
車子路過天安門的時候,從驚喜激動,到不舍,再到最後難過痛哭,張譯將這複雜的情緒演的入木三分,讓人看了都忍不住共情。
這一年,張譯剛好28歲。
度過被人排擠、被否認、被拒絕的歲月,張譯終於熬出頭了。
從此,張譯的人生就好像開了掛一樣。
在《我的團長我的團》中,他飾演的士兵孟煩了,再一次讓他被大家喜愛。
在《親愛的》中,他飾演丟失孩子的悲情大款韓德忠,只有十分鐘的戲份,但他卻憑藉精湛的演技驚豔四座,最終獲得金雞獎最佳男配角。
在《雞毛飛上天》中,他是義務商人陳江河,在火車站上,他偶遇了尋找了八年的初戀,那段從震驚,到驚喜,再到緊張的情緒被他飾演的淋漓盡致。
他也因此獲得了最具分量的視帝——白玉蘭最佳男主角。
在國慶檔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他飾演的科研工作者高遠,雖然大半的戲份都帶著口罩,沒有一句臺詞,但他卻用他那出神入化的眼神戲,撐起了每一場戲。
緊張、心虛、隱忍、無奈、痛苦……讓觀眾看了都忍不住揪心。
從無人問津到如今的「百億演員」,張譯用一個又一個的角色打破了之前受到的非議和質疑。
今年,更是張譯的收穫年,《我和我的家鄉》、《金剛川》、《八佰》、《一秒鐘》,四部口碑俱佳的好電影齊放映。
粉絲觀看後評價:「有張譯的片子,一定不會差。」
大家都好像約定俗成,只要有張譯的名字,電影質量就有了保證。
卻沒人知道,為了打破了大家對他的質疑,他幾乎是拼了命的去做的。
03
如今的成績,都是他拼了命掙來的
張譯不是個有天賦的演員,如今他所有的成績,都是靠自己一點一點拼出來的。
張譯每次拿到新的劇本,都會研讀一遍,然後寫個人物小傳,縷清人物關係,分析人物性格,剖析人物的每一種情緒。
這是他做演員的規矩。
他說:「演員首先要想一件事,就是你和這個角色有多少接近值,有多少自身的特質可以提供給這個角色,有多少能力可以對這個電影的最終呈現提供幫助。」
所以每次面對一個新角色時,張譯都做足了準備。
在拍攝《紅海行動》時,張譯意外骨折,但為了呈現更好的表演,他堅持不用替身,拖著打著石膏的腿完成一個又一個高難度的動作戲。
在《攀登者》裡,為了呈現真實感,他在零下二十多度的雪地裡光著腳登雪山,腳都凍麻木了。
就算這樣,還是拍了一條又一條,直到滿意。
為了拍好《金剛川》中的高射炮手,他特地去部隊學習炮手訓練,甚至連吃飯都在上面。
在拍攝時,通宵拍攝更是常有的事,在炮火聲中他經常需要嘶聲吶喊,體力達到極限的他經常暈倒在炮臺上,儘管如此,醒來之後說的第一句話還是「再來一條」!
在《一秒鐘》裡,為了貼近「勞改犯」的身材和皮膚狀態,他剃光了頭,整天在戈壁攤上頂著烈日跑步,即使臉上曬傷了,也還是拒絕工作人員的打傘。
短時間內,他就暴瘦了20多斤,就連張藝謀看了都說:「你完全像一個當地人。」
面對每一個不同的人物,張譯都會先把自己揉碎、重塑,直到完全契合到劇本中的人物。
所以,陳凱歌說:「張譯是一個戲比天大的演員。」
賈樟柯說:「張譯,能行。」
吳京說:「張譯是用生命在演戲。」
每一個和張譯合作過的導演,都對他讚不絕口。
張譯,通過自己的努力做到了:「張譯,誰用誰爽,一直用一直爽。」
摸爬滾打度過了十年龍套時間,張譯特別珍惜每一個來之不易的機會,於是拼盡全力去抓住它們。
他不會投機取巧,所以只要攝像機一打開,他就會用自己全部的力氣去演好每一場戲。
而最終,他也用自己的努力和實力,讓自己從一個人人嫌的「丑角」逆襲成一個人人誇的「百億影帝」。
04
我是一個演員,不是一個明星
離開了大熒幕,生活中的張譯就像一個親切的鄰家哥哥。
沒有任何一點架子,非常的隨和、接地氣。
他很喜歡貓,在家裡養了7隻貓,不拍戲時,他可以和貓待在一起一整天。
他喜歡看書,偶爾也會寫寫文章,出過一本書叫《不靠譜的演員都愛說如果》。
寫日記是他的一個習慣,他喜歡記錄自己每天發生的簡單有趣的小事。
偶爾也會在知乎上回答各種清奇的問題,比如「如何在非洲的陽臺上種菜?」
洋洋灑灑的一大篇,記錄了自己在非洲拍戲時種菜的經歷。
身為娛樂圈中人,張譯卻總是和這個圈子若即若離,除了作品,在他身上,幾乎沒有任何話題。
當其他演員都去參加真人秀,以求更多曝光的時候,張譯卻始終拒絕。
他說:「我是一個演員,不是一個明星。」
他始終覺得,他不是一個能夠去娛樂大眾的人,他只想守好自己的本行,將自己更多的精力和時間都花在表演上。
這些年來,張譯獲得過2個視帝,3個影帝,在演藝圈也算小有成績。
張藝謀、陳凱歌、管虎、馮小剛、陳可辛、許鞍華……他與眾多的名導演都有合作,打破了以前無人用他的魔咒。
從十年龍套到演繹男主,從無戲可拍到熒幕霸屏,從被否定到影帝,張譯憑實力活出了自己的漂亮人生。
而他的經歷也告訴我們:人生不被定義,只要你足夠努力,人生就可以足夠精彩。
如今,42歲的張譯,早已擁有了不被質疑的實力,也有了可以挺直腰板的底氣,但他卻始終謙卑,一如既往的對表演保持熱愛和敬畏之心。
不炒作、不傳緋聞、不耍大牌、矜矜業業的演戲、認真專研每一個角色……
我相信,這樣的演員,未來一定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