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傳桃的回憶文章:我愛承德我的第二故鄉

2020-12-27 老羊鏟史

承德是我的第二故鄉

燕山山脈,風光無限的美好,譽嬴中外,舉世聞名。避暑山莊,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坐落在燕山腹地一一承德。

我是六十年代初,從張家口六十五軍調到河北省軍區承德軍分區工作的。從那時起,承德地區的山水,人文景觀,詩畫一般的層巒迭嶂,奇峰怪石美不勝收的迷人風景,留下了深刻印象。

有戰友問我:你家在哪兒?我回答說:我有兩個故鄉?一個在湖北,承德是我第二個故鄉。每年在承德的湖北老鄉聯誼會上,我的發言,都要讚揚人傑地靈的承德,讚揚湖北老鄉在承德成家立業,建立美滿家庭,讚美湖北人在承德創業大顯身手的先進事跡。

到了七十年代初始,我被調到河北省軍區獨立一團政治處工作,團部就駐承德縣上板城鎮,從那時起,我與全團戰友擔負著守衛承德從興隆縣境內至平泉縣境內京承鐵路沿線的鐵路隧道和橋樑的任務。團部指揮室裡,承德地圖上用紅色鉛印,刻記下各警衛守護目標的編號,如青石嶺隧道,夾馬石隧道,承德鐵路大橋,車輪滾滾急馳奔騰,列車滿載著旅客,貨列滿載著為祖國經濟建設所需貨物,向祖國四面八方奔去。

守衛在京承鐵路沿線,當列車通過時,承德人民熟悉的子弟兵一一1765部隊戰士,手持鋼槍,以雄偉的英姿,向過往列車行注目禮,目送列車從自己的哨位駛向遠方。承德人民對這支原1765部隊的子弟兵十分熟悉,四十多年過去了,至今,仍沒忘記這可愛的人的形象,在那沿京承鐵路線上,戰士們助民、愛民、搶險一件一件動人的故事。

我們團政治處電影隊,每到一個執勤點,都要為當地山區村民奉獻一場電影,場院裡擠滿從鐵路附近各山溝村來的大人小孩,老少歡騰的人群,擠著向前去與放電影的戰士握握手,表示對這當兵人的愛戴,下小雨時,村民們搶著為戰士遮把傘,繼續放電影,村民們享受這難得解放軍送來的快樂時光。

「解放軍可愛,放電影戰士好親,遞支煙他都不抽,下次再來村演電影,我想好了,掰下地裡青棒子,動員大夥,解放軍不收不讓走!" 一位來看電影的大爺這麼高聲在人群裡喊著,這是多麼動人的埸景,軍民魚水情至今難忘。

千裡布兵,承德戒備森嚴,全團官兵遍布承德,與承德人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大約在一九七四年或一九七五年間,澇窪煤礦不幸發生瓦斯爆炸,我團六連官兵駐在灤平縣澇窪村,置生死不顧,積極投入搶救工友的戰鬥場面,至今深深印刻在澇窪煤礦工人和澇窪村民心中。

六連幹部戰士爭搶下礦井,搶救工人兄弟,從本地區隆化縣入伍的戰士王尚明 ,和從寬城縣入伍的尤獻民二位戰友,在這次掄救煤礦遇險工人時,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部隊在獅子溝火葬場為王尚明和尤獻民二位戰友舉行了向告別儀式。參加告別儀式的戰友們,久久不願離去,浸沉在悲痛之中。

承德是我們團全體官兵的第二故鄉,來自全國四面八方的年輕人,在承德這塊土地上無私無畏奉獻青春年華,一千多官兵,他們有的守衛在監獄,擔負起看守押送罪犯的任務,有的心向北京天安門,守衛在峻嶺高山,擔負著對霧靈山最高峰處的省廣播電臺的警衛,有的擔負著對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幹擾臺守護。京城鐵路線上有我們近二十餘處守衛執勤點,分別標示為423、404、406、407、408隧道。青石嶺,夾馬石,和419、350,以及平泉6603戰備油庫等,他們在這艱苦環境裡,奉獻著青春,也深受承德人民愛戴,感受了承德黨和政府的關懷,為承德的經濟建設和文明建設做了很大的貢獻,直至軍改整編,他們完成了歷史賦予的使命,編制序列撤銷了,又奔赴新的崗位,接受新的任務。

靜心思往事,隨筆寫芬芳。

第二故鄉情,熱血融冰霜。

我在獨立團期間,享受了不盡的歡樂。比如去霧靈山上執勤點檢查工作,早晨從興隆縣城出發,徒步爬山,要到下午約兩三點才能到蓮花池營地,因為七十年代初,山上沒公路,只能爬山,渴了就喝山溝的水,那水是甜的味道,被山上長的各種藥材消毒後流入山溝,喝了也不壞肚子。夜間與戰士們睡在木板通鋪上,夢也格外香甜,見到戰士們坐在鋪板上有的寫家信,有的寫日記,有的在擦心愛的槍,我也在其中享受不盡的我是一個兵的感情... ...。

這山上常風雲突變,「臉」也變得快,一會風起雲湧,一會電閃雷鳴一一 一會藍天白雲晴空萬裡。我曾親身見到一個炸雷,一團火球落地瞬間,把一個電話匣盒蓋打飛了,我們的這些勇士般的戰士,都習以為常了。

我要下山了,在下山前我登上霧靈山最高峰,向北京方向眺望一一北京!北京!我們是1765部隊全體指戰員,向中南海敬禮,向天安門廣場烈士紀念碑默哀,敬禮!

我要下山回營了,我將戰士們委託我把他們家中書信帶下山,並投入山下郵局郵箱裡... ...

那些年,我和陳忠友副參謀長去執勤點,去密雲水庫遊泳訓練場,大家都知道我倆是湖北人,愛吃辣椒,他們就端上一盤戰士們自己種的辣椒,至今品味猶在,回味無盡。一次,獨立團開運動會,我也與各營、連參賽隊,一同參加萬米賽跑,我雖然榜上無名,但也到達終點,戰友們見到我跑完全程,又享受我是一個兵的掌聲。

這亊四十多年過去了,我己是老翁白髮「出門三步要人扶」的過往者,當年一起生活戰鬥過的戰友,也過天命之年的老人了,但發生在第二故鄉的故事,至今不忘!

以此文慰藉戰友們,以此文感激我們和承德人民群眾的魚水深情。

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

憶第二故鄉隨筆。

夕陽白傳桃寫於2020年12月11日

相關焦點

  • 返璞歸真,幸福縈繞——故鄉,我一切幸福回憶的發源地
    ——題記黃昏時候的氛圍總讓人生出幾分懷舊的情思,我在夕陽中悠悠的憶及故鄉,記憶中的故鄉像相片一樣定格在了美好的兒時——那是我一切幸福回憶的發源地。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亮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我的童年,和故鄉密不可分 。我愛它的清晨、它的午後、它的夜晚,它的每一分每一毫。
  • 【寫故鄉的作文】我愛故鄉的四季
    我愛春天,它充滿活力。我愛夏天,它熱情洋溢。我愛秋天,它詩情畫意。我愛冬天,它格外美麗。 冬天好像一位匆匆的過客,厚棉襖剛穿了沒幾天,小燕子就千裡迢迢趕回老家告訴我們:春天來啦!小草沉睡了一個冬天,剛醒來就聽到春姑娘光臨的消息,它高興地一個勁往上冒。小花做為春姑娘最重要的飾品,怎能只在旁邊湊熱鬧?它努力地綻放著,盡情炫耀著自己的美麗。 送走了春姑娘,迎來了夏娃娃。
  • 我愛故鄉的竹
    我的故鄉在攀枝花米易。故鄉的天空湛藍,山林毓秀,草木繁盛,安寧河舒緩流淌、清澈明淨。故鄉的山水讓我魂牽夢縈,但我獨愛故鄉的竹。   蜀地多竹,農舍的房前屋後常被一叢叢的茂林修竹環繞。我到過很多地方,見過很多風景,但每次行走在故鄉的竹林下,心境都倍感寧靜。
  • 小學中段習作模仿練習——模仿《我愛故鄉的楊梅》
    作者:魯彥我的故鄉在江南,我愛故鄉的楊梅。(第一段:寫我的故鄉在哪兒,我愛故鄉的什麼。)細雨如絲,一棵棵楊梅樹貪婪地吮吸著春天的甘露。>我愛家鄉的沙果習作者:宥任我的家鄉在漠南,我愛家鄉的沙果。《我愛家鄉的沙果》不論在內容上還是在寫法上,都仿照《我愛故鄉的楊梅》。這樣模仿,對於小學初學作文階段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大有幫助。這就好比習字中的臨摹。
  • 土生土長臺灣人張簡珍:上海是我的第二故鄉
    中新社上海8月30日電 題:土生土長臺灣人張簡珍:上海是我的第二故鄉  中新社記者 繆璐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我有很多選擇,因為我在倫敦、洛杉磯、東京、臺北、高雄等一些地方都有家,但我選擇回上海的家,到現在都沒有離開過。」上海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長張簡珍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說。
  • 小羅:巴塞隆納是我第二故鄉,巴薩球迷在我心裡最深處
    巴塞隆納一直對我特別好,非常尊重我,我真心感謝大家的留言和愛戴。普約爾一直很關心您,您在巴西國家隊的前隊友們比如大羅等也一直給您發信息,您是否意識自己有多麼受歡迎?我們(和普約爾)的關係很特別,我們在巴薩和所有隊友們在這場足球的冒險中度過了多麼美好的時光。我踢球是出於熱愛和職業,他們很了解我,也知道這段時間不容易。
  • 我和妻子的第二故鄉——美麗的莫家洲
    我和妻子的第二故鄉——美麗的莫家洲 作者:王鳳寶 今年端午節的一場新雨,莫家洲的景色格外美麗動人,一道亮麗的彩虹掛在天子山邊,山坡上一排排樹木愈發顯得青翠欲滴。
  • 我的第二故鄉烏魯木齊
    烏魯木齊是我除了東北老家之外的第二故鄉。我在這裡生活了二十多年,漸漸的從一個地地道道的東北人變成了東北新疆人。我們東北那嘎達人喜歡吃小雞燉蘑菇,酸菜燉粉條,小蔥蘸大醬,這些我還是一樣不拉的都喜歡,除此之外我還喜歡咱們新疆的大盤雞,抓飯,涼麵,辣子雞,炒米粉,拌麵,清燉羊肉,紅燒鵝,烤羊肉串,薄皮包子,饢和烤包子等
  • 我愛故鄉的楊梅
    我的故鄉在江南,我愛故鄉的楊梅。細雨如絲,一棵棵楊梅樹貪婪地吮吸著春天的甘露。它們伸展著四季常綠的枝條,一片片狹長的葉子在雨霧中歡笑著。端午節過後,楊梅樹上掛滿了楊梅。我小時候,有一次楊梅吃得太多,感覺牙齒又酸又軟,連豆腐也咬不動了。我這才知道,楊梅雖然熟透了,酸味還是有的,因為它太甜,吃起來就不覺得酸了。吃多了楊梅再吃別的東西,才感覺到牙齒已經被它酸倒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6月第1版
  • 與貴陽——我的第二故鄉握手道別
    此時此刻,我坐在貴陽火車站,準備乘上北去的列車,但還要等到十八時三十分列車才開走。我在候車室裡坐著,回想從前在貴陽打工的歲月。我稱省城貴陽是我的第二故鄉,是因為我在這裡呆了六年。六年的時光,全部傾注在民辦學校的講臺上,全部奉獻給講臺下那些渴求知識的孩子們,奉獻給那些來自不同地方的農民工子女們……在教育教學戰線第一線的點點滴滴,我凝結成了一篇教育隨筆《我的教育教學之路》,這裡勿須贅述。在那六年裡,我也曾參加貴陽市南明區民辦教師進修學校「三新一德」培訓結業。何謂「三新一德」?
  • 承德慄花香,我入慄花夢
    人不同的是我,常常與歲月賽跑,途中遺失了青春和熱情,出發時,期望的滿載而歸呢?兩手空空,還要什麼回答。不變的,只有故鄉的慄花香。時間越久越鮮豔,時間越久越清晰,時間越久越芳香……板慄是我家鄉河北承德的特產,也是當地農民主要經濟來源。每當進入五月,就開始隱隱約約聞到慄花香。漫山遍野,香飄四溢,蝴蝶、蜜蜂開始忙碌起來。
  • 沁陽,我的第二故鄉,你還好嗎
    昨日,與戰友的聊天,將我的思緒拉回到沁陽。沁陽,是我當兵的地方,是我的第二故鄉。那年12月,一份鮮紅的入伍通知書,就將我和沁陽緊緊地相連在一起,從此,也深深地刻在我的記憶裡。故鄉,是生我養我的地方;第二故鄉是我人生成長的地方,在沁陽多年,認識了許多天南地北的戰友,也熟悉了沁陽這塊熱土,熟悉了沁陽人說話的味道。可以說是部隊 讓我留在了沁陽許多年,也是沁陽讓我有了家的感覺。
  • 美麗揭西——我的第二故鄉
    當代精英文學2019(236)//首屆全球華語詩文20萬大獎賽797號殷芳群散文文/ 殷芳群美麗揭西——我的第二故鄉 「此心安處即吾鄉」,我經常用這句話寬慰自己。不知不覺,在揭西生活了22年之久,竟與我在家鄉湖南邵陽從出生到大學畢業的時間相等,定居揭西以後,那個生我養我的故鄉,已經回不去了。而揭西——我的第二故鄉,亦是我一生眷戀的地方。揭西地處蓮花山支脈大北山南麓,榕江南河中上遊,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近年來致力於打造生態旅遊產業——「綠色崛起,幸福揭西」。寒暑往來,揭西的山山水水,留下了旅人我的足跡。
  • 承德第二屆金山嶺杏花節開幕在即
    4月12日,「金山嶺酒業」承德第二屆金山嶺杏花節將在灤平縣金山嶺風景區隆重開幕。歷時10天的杏花節將帶您領略「萬裡長城,金山獨秀」的美麗景色,同時,一系列的體育健身、文娛活動也將為杏花節期間的文化氛圍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 快 跟著我去承德避暑吧
    古往今來,多少人在談論這個問題,多少文章在闡述人生的道理。其實,人生說來也很簡單,它不過是一次單程旅行。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今年氣候反常,熱的過分,天天看天氣預報,幾乎都是高溫,於是萌生了消夏避暑的想法,本來我喜歡旅行,是我自尋的消遣方式,找個意趣盎然的地方去自我放逐一下,其樂無窮,自然承德成為首選,承德歷史上曾是清王朝鼎盛時期的京師陪都,民國和解放初期為原熱河省省會,去承德相當現在的國家領導人去北戴河
  • 我的故鄉恬靜靜美
    我走在黔東南的七月,清水江蕩清波,我登上那月亮山的山頂,聽遠古的傳說——題記每次聽到阿幼朵的這首《黔東南的七月》禁不住地想起了故鄉。都說外出的孩子從踏上大巴車的那一刻還沒有意識到,從此後,故鄉只有冬,再無春夏秋。
  • 我的第二故鄉——湖南益陽
    之前剛認識我老公的時候,聽他說跟家裡人打電話說益陽話,簡直就像聽天書,反正就是聽不懂,時間長了還慢慢聽懂了一些只是簡單的詞語例如「qia ,wan 「就是(吃飯),「xi gao」就是睡覺,「shang ,gai」就是上街,但是第一次去他們家的時候我還是懵了,家裡的親戚朋友來了很多人,我婆婆給我一一介紹,我給她們打招呼,這個叫「舅媽
  • 席慕蓉新書憶故鄉:大自然是原文,我是翻譯
    《我給記憶命名》是臺灣詩人席慕蓉的一本回憶之書,從她年輕時的日記中摘取人生諸多時刻。近日,席慕蓉來京,就這本新書接受記者專訪。席慕蓉以一顆詩心感性地捕捉周遭一切,回憶童年、父親,她落淚不止;談論故土、友情,她一往情深。童心不老,76歲的席慕蓉如同一個美好的小女孩一樣,敏感、知性、坦然。
  • 故鄉讓我與眾不同
    難以割捨的故鄉情懷,對大美青海別具慧眼的認識、發現和思考,以及對藏民族性格氣質、文化心理的準確把握和描寫,令龍仁青的作品有了鮮明的草原文化特色和屬於他自己的獨特的書寫風範。為進一步推進我省文學創作,本報「江河源」副刊特約請龍仁青撰寫了他的創作心得與體會,並在此一併刊發我省評論家卓瑪和李靜對龍仁青作品的兩篇評論文章,請讀者朋友撥冗一讀。
  • 我和我的故鄉:回不去的心靈港灣
    離開家鄉已經三十年了,而且已經幾年都沒有回過養我的那片土地。近鄉情更怯,讀到閻海軍主編《崖邊:吾鄉吾民》時就有這種感覺。文中的點點滴滴,把我拉回我的童年,拉回我的故鄉。嚴格意義上來說我有兩個故鄉,小時候,我出生在黑龍江的某縣城邊緣的小村莊,黑山一隊,很具有東北特色和時代感的名字。我在那裡生活了八年,出生後最初的童年就是在那裡度過。記憶已經模糊,但及膝的大雪,清澈的河流,遠處的小山,這些還隱隱留著記憶中時長的懷念。離開三十多年了,再也沒有回去過,隱隱的傷痛留存心間,有一種無根之萍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