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鈣果蘊藏大產業

2020-11-26 黃河新聞網

  一串串鈣果掛在枝頭。

  【閱讀提示】山西農業大學的杜俊傑教授用了二十幾年的時間,從滿山遍野的野生鈣果中選育出我國第一個鈣果品種,將鈣果從野生狀態發展到人工栽培,並對其進行產業開發,讓一顆小鈣果發揮出它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也讓更多的人能享用到這顆渾身是寶的水果。

    1 藏在深山終被識

    在2015年的第四屆中國(山西)特色農產品交易博覽會上,山西農業大學展出的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引來無數參觀者讚嘆,其中有一種長得像櫻桃的水果,更是讓很多參觀的農民驚訝——「這不就是我們那兒山上野生的小果子嘛!只是這果實更大、味道也更甜些!」這種讓山裡農民似曾相識的小果子就是鈣果。

    鈣果,種名歐李,之所以稱其為鈣果,顧名思義是因為它含鈣量高。鈣果每百克鮮果含鈣高達45.53mg~58.00mg,並且它所含有的鈣元素80%是人體可吸收利用的。另外,它的果實酸甜可口,還富含胺基酸和各種維生素,鐵、鉀等礦物質元素的含量也均高於現有常見的果樹品種,是補鈣的高級保健水果。

    這樣好的一種水果,其實在我國北方的山區、草原和沙漠上已經生長了幾千年,它是我國特有的野生小灌木果樹,主要分布於我國長江以北的地區,其中以山西省和內蒙古自治區分布最多,我省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和呂梁山兩大山脈之中。民間也稱它為「牛李」「奧李」「鬱李」「酸丁」「赤李」「小玉」「玉子」,在我省運城也有稱「牛鈴核」的。但是野生的鈣果個小、口味酸澀,所以幾千年來並沒有成為人們所喜歡的水果。

    上世紀80年代開始,山西農業大學的杜俊傑教授就開展了對鈣果育種、栽培和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經過20多年的研究與開發,杜俊傑教授帶領他的研究團隊將鈣果從野生狀態發展到人工栽培,選育出了我國第一個鈣果品種,使鈣果成為人類利用的第501種可食植物,也是我國北方規模栽培的第20種果樹。由於鈣果具有高抗性、高營養、高保健等其他果樹不可比擬的特點,因此它與美國的藍莓、俄羅斯的大果沙棘等統稱為第三代果樹。

    目前,杜俊傑教授和他的研究團隊已經培育成了5個鈣果品種,對鈣果進行了全國26個省份不同生態區的適應性引種試驗,並收集到全國13個省份的野生鈣果資源,建立了世界惟一的鈣果種植資源圃,保存了200餘份鈣果種質資源,為鈣果的持續育種提供了豐富的物質基礎。

    2 經濟生態雙效益

    「鈣果的果實不但營養豐富,而且還具有結果早、產量高,耐寒、耐旱、耐瘠薄的特點,果實既可鮮食也可加工成果汁、果酒、果脯、果醬等多種產品。種植第二年就可結果,第三年即實現豐產,是適應我國中西部乾旱、半乾旱地區發展的生態經濟型灌木果樹,也是構建生態經濟型產業鏈的理想樹種。」杜俊傑教授向記者介紹,鈣果在第二年畝產量可達300kg~500kg,企業收購價4元/kg,畝收入可達2000元左右;第三年畝產可達800kg~900kg,畝收入可達3000多元;第四年產量可達1000kg~1500kg,畝收入可達4000元~6000元。2014年,北京一農場種植的採摘鈣果,一斤賣到80元。

    杜俊傑教授和他的研究團隊對鈣果進行了適應性引種試驗後,初步確定了其適合栽培的範圍為長江以北地區,他們研究了鈣果的栽培技術和加工技術,建立了鈣果的產業化生產基地,研發的鈣果飲料、鈣果蜜餞、鈣果酒等產品已相繼進入了市場,農民和企業均取得了較高的經濟效益。目前,鈣果加工技術已推廣到山西廈普賽爾、山西宇脯鈣爾、山西山裡紅等省內食品企業,加工規模為2萬噸,年產值可達10億元。省外企業有天津多吉果酒、遼寧彰武綠城食品企業等,並且企業產品均已上市,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鈣果渾身都是寶,果實除可鮮食或加工後食用,還可以提取色素,樹葉可以加工成茶葉,果實的核仁可以榨油,鈣果果殼還可以做成活性炭,採果後的枝葉和果渣可作飼料等等。除此之外,鈣果根冠比高達9∶1,成活率高,生物覆蓋快,生態與經濟兼用。「鈣果的樹木屬於灌木,很密,覆蓋面也很大,種植以後一下就把土壤覆蓋住了,風沙刮不進去,土壤流失不了,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杜俊傑教授介紹,鈣果以其耐寒、耐旱和耐瘠薄的生態特性、觀賞價值和較高的經濟價值,能夠在生態恢復的特定地域特色農業中形成產業優勢,可謂是一個優良的生態樹種。據山西水土保持研究所試驗,3年生鈣果林地保水率達25%,保土率達80%,果實收入達到每畝2300元,生態和經濟效益均十分顯著。

    3 產業發展待突破

    目前,全國鈣果的種植面積大約有5萬畝左右,分為生態種植和產果種植兩個類型。產果種植面積我省推廣0.5萬餘畝,遼寧、內蒙古、寧夏、甘肅、新疆等省區推廣1萬餘畝。生態種植面積我省0.5萬餘畝,其他省區2萬餘畝。

    果樹生產的技術核心是品種,但目前鈣果產業發展中普遍沒有認識到品種的重要性。全國鈣果的產量預計在5000噸左右,卻遠遠小於鈣果應達到的畝產量。究其原因主要是許多以產果為目的的規模種植基地採用實生苗、野生苗或劣質品種嫁接苗建園,導致產量低、果實品質差,果實無利用價值、銷售難,甚至死苗等問題發生,造成豐產不豐收。

    「鈣果的研究畢竟時間較短,而產業開發需要適合於各種要求的良種,如鮮食品種、釀酒品種、產油品種、色素提取品種等,國家應建立鈣果育種協作研究團隊,建立國家級的資源圃,加強育種研究,培育出更好的品種,滿足生產需求。」杜俊傑教授說。據了解,山西農大培育出的鈣果「農大7號」就是一個可以作為鮮食的優良品種,通過採摘體驗,農民畝收入可達上萬元以上。

    鈣果的果實貯藏期很短,常溫下5天後就開始腐爛,導致產後果實損失加大。而很多地方生產上往往忽視產後的加工,有些地方種植業已經開始發展,但加工企業卻缺少。由於缺乏鈣果加工企業和產業化開發,許多零散種植戶形成了「只種不管、不收」的局面,也是造成鈣果產量低的原因之一。對此,杜俊傑教授說:「必須加強鈣果的產業化開發與良種的推廣,各地在發展鈣果種植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加工和加工產品的出路。」

    「鈣果的研究道路還很長,一種水果的馴化要經歷好幾代人。像藍莓,其研究有將近200年的歷史,獼猴桃也有幾百年的歷史,山楂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而在我之前,鈣果基本沒有人關注和研究。但是,隨著我們對鈣果果實、種仁等器官中黃酮的開發研究,鈣果今後將成為人們認可的一種藥食同源的新興保健水果。」杜俊傑教授說。

相關焦點

  • 小鈣果帶來大效益
    日前,遼寧省遼陽縣河欄鎮裕興鈣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的中華鈣果採摘已近尾聲,前來回購的客商絡繹不絕,讓周邊的村民切實看到了增收的希望
  • 杜俊傑:27年鈣果馴化路
    據科技論文《歐李產業現狀前景問題與建議》介紹,自此,世界栽培果樹種類中便增添了一種新的栽培果樹,也是人類利用的第501種植物,是北方規模栽培的第20種果樹此樹種小灌木,結果早,產量高;抗旱、抗寒、耐瘠薄;本樹種作為果樹種植,管理簡單,收入早,收入高。是我國目前唯一的小灌木果樹,在第三代果樹中可與美國的藍莓、俄羅斯的大果沙棘媲美。
  • 【「最美」風採錄】李玉:小木耳蘊藏大產業
    【「最美」風採錄】李玉:小木耳蘊藏大產業 2020-12-25 19: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老兵脫下軍裝創業讓山地變鈣果「聚寶盆」
    新時報記者柴穎穎 通訊員於志敏 攝 李述平(右一)帶著鈣果亮相濟南市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  22日,在濟南市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上,一種在濟南乃至山東本地都少見的水果鈣果亮相,吸引了眾人目光。這種鈣果來自長清區首家退役軍人創業就業示範點鈣果莊園,而企業的創辦者,是退役軍人李述平帶領的「老兵」們。
  • 鈣果品種有哪些
    鈣果樹苗品種有哪些,黑珍珠大鈣果樹苗品種介紹,黑珍珠鈣果怎麼管理,黑珍珠鈣果口感怎麼樣,黑珍珠鈣果樹苗多少錢一株,黑珍珠大鈣果,新選育的鈣果鮮食品種,臨沂地區陽曆7月初成熟,單果重15克,最大20克,果面紫紅色,有光澤,果肉全紅,果似大櫻桃,
  • 鈣果種植讓大同南水頭村民由窮變富
    山西通林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簡稱:通林公司)鈣果產業扶貧匯報會暨賞鈣果花活動在這裡舉行。 「我們都60多歲了,和老伴在家門口能有活幹,勞動一天每人收入70-80元錢,非常好。」渾源縣南水頭村村民李福清、於連滿面春分地說,通林公司流轉了村民的土地種植鈣果,兩年多了,村民們都獲得了較滿意的收入。
  • 鈣果地是他們創業的「聚寶盆」 每畝竟然能收入一萬元
    鈣果地裡,老兵們暢想著未來的規劃。 新時報記者柴穎穎 通訊員於志敏 攝 李述平(右一)帶著鈣果亮相濟南市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22日,在濟南市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上,一種在濟南乃至山東本地都少見的水果鈣果亮相,吸引了眾人目光。
  • 【下茹越鈣果種植基地】
    ,薔薇科櫻桃屬,又稱鈣果,為我國所特有的第三代水果,具有抗寒、耐旱、耐瘠薄、適應性強的特性,生態價值較高。 歐李果實色豔、風味獨特、營養豐富,也具有較強的保健功能,被讚譽為「超級水果」,與美國藍莓、俄羅斯沙棘並稱三大高級貴族水果。
  • 人稱「鈣果」,外形像小番茄,30元一斤,大多數人沒吃過!
    這種水果名叫鈣果,鈣果外形漂亮,看上去就像縮小版番茄,但卻更加精緻,它常生於山地灌叢、陽坡砂地之中,家庭林園栽培也常見,為可食用可觀賞水果植物,在我國的遼寧、黑龍江、吉林、河北、內蒙古、山東、河南一帶較為多見,其果實酸甜可口,營養豐富,尤其是鈣與鐵含量在水果之中排名居首,據統計鈣果每100克新鮮果肉鈣含量為
  • 山野鈣果、滷汁土雜雞
    美麗的夏縣有著各式各樣的特色產品:「補鈣之王」——山野鈣果、「晉星牌」——滷汁土雜雞。山野鈣果「鈣果」,原名歐李,是北方丘陵地帶常見的野生植物,是一種神奇的植物,是自然界經過千百萬年的演化、歷練而選擇的物種。在長期的自然選擇中,嚴酷的生長與自然環境造就了鈣果頑強的生命力,頑強的屹立於高山的砂礫碩石和荒漠原野之中。
  • 農村承包10畝地,種植鈣果,畝產量3000斤,一年純收入18萬
    鈣果的生長特點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種漂亮的果子,叫做鈣果,它屬於櫻桃的一個品種,和櫻桃有點像,在我國的東北、河南、河北、山東等地都有種植,它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果子,所以被人們稱為鈣果。鈣果的植株比櫻桃樹要矮一些,只有0.6~1.2米,果實是圓形,花期在3~4月份,開花的時候,整棵樹上都布滿了白色的花朵很漂亮,到了7~8月份果實成熟就可以採摘。
  • 石家莊首個鈣果基地喜獲豐收 採摘遊客絡繹不絕
    市民王女士採摘鈣果。王軍永 攝  長城網石家莊8月25日訊(王軍永 記者 解哲琳)「這裡的鈣果個個飽滿,顏色鮮豔,香氣宜人,吃一粒,酸甜可口,還有一絲絲野果味兒,這個地方叫什麼?我回去要告訴朋友們……」市民王女士拿著一串鈣果興奮地說。
  • 農村常見的植物,被稱為「高鈣果」,長得像紅燈籠,是水果之最
    農村常見的植物,被稱為「高鈣果」,長得像紅燈籠,是水果之最現在幾乎每個人都會喜歡吃水果,不管是種植的水果還是野生的水果,幾乎大多數來自於農村,很多事,農村野生植物,覺得我還有一些事,農村的果農們專門種植用來出售的。
  • 農村這種水果,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含鈣量高被稱為「鈣果」
    鈣果又可以稱之為歐李,是我國特有的一種矮生果樹,具有著抗乾旱、抗旱等優點,比較適合在我國的北部地區特別是在西北土壤沙化比較嚴重的地區來種植,是具有著社會、生態、經濟效益的果樹。那麼種植鈣果苗的成本和效益大概是多少呢?
  • 「小書屋」蘊藏「大智慧」
    城市書屋自運行以來,先後舉辦了「環境保護我先行,垃圾分類我能行」「古琴鑑賞」「賞中華詩詞,探詩史之真,承傳統之美」等活動,既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又滿足了不同階段孩子們的知識需求,可謂「小書屋」蘊藏「大智慧」。
  • 果如其名的鈣果,被人們稱為「補鈣之王」,一斤只賣幾塊錢
    這世間有一種水果被人們稱為是「補鈣之王」,而這水果的價格可是非常親民的,一斤也就幾塊錢,所以喜歡吃的人都能夠時常買上一點解解小饞。對於這種水果來說的話,不僅僅可以作為吃貨眼中的一道美味,還能夠讓喜歡藝術的人作為他們觀賞的一件藝術品。而這種水果名為「鈣果」,真的果如其名啊。
  • 果實比李子漂亮,還是天然補鈣果,目前價值可觀,認識嗎
    除此之外,也有幾位來自城裡的小夥伴們也是同樣的問題。接下來我想跟大家科普一種植物,也是一種果樹,希望對喜歡盆栽或者有需要盆栽的小夥伴們能夠有所幫助,也希望能夠解決你們的問題。那麼為什麼小編會跟大家科普果樹,而不是花卉?
  • 莊戶人歐李採摘季:野生鈣果在北京平谷實現量產
    南宅莊戶村自2012年起,響應號召發展「一村一品一產業」,充分利用平谷本地野生苗木資源並和山西農大合作,在村南建設了160餘畝,集研發、育苗、種植、生產、推廣、深加工為一體的現代化歐李種植試驗園區。未來兩年裡,莊戶人歐李園的發展目標是加快一體化綜合發展進程,堅持特色果品的多樣化,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確保產業發展有規模,成體系。
  • 這個果子味道不好,40元一斤被稱為「鈣果」,名字還很洋氣
    這個果子味道不好,40元一斤被稱為「鈣果」,名字還很洋氣其實,很多人都喜歡吃一些山上的野果子,尤其是一些外出爬山的,或者是放牛的農民,在附近山上割草的時候,把手裡拿的水吃完,直接在山上找些野果子就吃了這種果子還稱之為「鈣果」,但是這種果子雖然價值高,並且產量大,但是它的味道實際上不是很好,有一點苦味兒。但是,現在人比較追求健康、營養,對於這些苦味,都可以忽略不計,畢竟苦瓜都那麼受歡迎。而且,又是經過科學驗證的,所以它的價格非常高,仍然有很多人購買。
  • 兒時常當零食吃的野果,如今20元一斤成高鈣果,農民卻不願種
    有一種兒時常當零食吃的野果,如今市場價20元一斤成高鈣果,農民卻不願種,這是為什麼呢?它的果肉上面有很多非常細小的小尖刺,而因著這層原因,各個地區對它的稱呼也有所不同,有提腳龍、水湯泡、紅地茄、地吉桃等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