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克薩之戰,讓囂張的沙俄也不得不低頭認罪,展示出大清的威嚴!

2020-12-18 壹刀令

俄羅斯現任總統普京說過:「俄羅斯國土雖大,但沒有一寸土地是多餘的!」。的確,俄羅斯確實是全球國土面積最大、範圍最廣的陸地強國,其領土面積多達1709.82萬平方公裡,比第二名的加拿大足足多了700多萬平方公裡,是當之無愧的世界「領土大國」。

俄羅斯國土面積

但如果把俄羅斯再往前推個幾百年,回到16世紀初期,俄羅斯也只不過是歐洲一個面積不大的公國而已,後來才經過一點一點的侵略擴張、對外殖民,有了如今廣袤的國土。但俄軍在前進侵略的步伐中,也並不都是一帆風順、 平平坦坦,完全按照他想的那樣進行。康熙年間清軍對沙俄的雅克薩戰役,便使沙皇俄國囂張的氣勢一度大加收斂,最終不得已通過談判的方式,來解決彼此的領土爭端!

17世紀40年代,沙皇俄國趁明廷軍隊與清八旗兵在東北火拼之時,以及清兵入關無暇北顧的機遇,先後派遣哈巴羅夫等將領,公然入侵我國黑龍江流域,越過外興安嶺強佔我國雅克薩城; 另派一路大軍越過貝加爾湖,向我國東南地區進犯,於順治十五年(1658年),強佔了我國尼布楚地區!俄軍所到之處無不燒殺搶掠、蹂躪我大清國民,激起了我國各族人民的強烈義憤。

雅克薩之戰

康熙初年,早就對沙皇俄國的侵略野心「看在眼裡、想在心裡」,隨時做好與之一戰的準備。康熙十年(1671年),康熙大帝第一次前往東北地區巡行,召見寧古塔將軍巴海,了解當時東北地區的情況,並囑咐東北的士兵加緊操練兵馬,隨時做好準備打擊沙俄。

但令康熙沒料到的是,1673年爆發了那場持達八年之久的「三藩叛亂」,因此為了解決國內叛亂,康熙不得不暫時停止了對俄的作戰部署,取之以外交途徑來解決沙俄入侵。但沙俄囂張的氣勢,非但對外交途徑法置之不理,還乘清國內亂之機,變本加厲的擴大侵略範圍,在精奇裡江一帶修建了許多城堡,加強軍事力量。

中俄戰爭

沙俄此等做法,令幾億國民怎能忍他人之辱,又更是康熙大帝能容忍的,在1681年剛剛平定了「三藩」叛亂之後,便立即著手準備抗擊沙俄、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1682年,康熙再次巡行,前往東北都城——盛京。在回京之後,康熙一面調換士兵,前往東北邊境偵察敵情; 另一方面,同時讓東北地區的官員修建戰船、建立城堡、儲備糧食、開闢道路,隨時做好戰鬥準備!

在一切準備就緒之後,於康熙二十四年,康熙親命都統——彭春率領水陸大軍15000餘人,浩浩蕩蕩的殺向雅克薩城,把城裡的俄軍圍的個水洩不通。起初,城裡的俄軍憑藉自己主場的優勢,加上牢固的城堡,久久僵持,誓死拒不投降。

彭春等人在視察了當地的地形後,巧妙的採用「聲東擊西」的戰術。在雅克薩城南邊築起許多土山包,讓其士兵在山包上向城裡射箭,以吸引敵軍注意力。果然,城中的俄軍以為清軍在城門南發起總攻,便把士兵調入城南進行集中防守,而忽視了城北地區,讓城北防守一片空虛。清軍見時機成熟,便立馬引爆了早先埋在城北的炸藥,展開猛烈的進攻。

戰爭

清軍的紅衣大炮使城堡北部燃起熊熊大火,為了給俄軍「添油加醋」,清軍又把事先準備好的柴火,用兵車推往城角,準備用大火燒城!守城的士兵見火勢兇猛、直竄城頂,頓時嚇得臉色煞白、慌了手腳,在別無選擇之下,只得舉城投降!

統帥彭春見狀,便按照康熙之前的指示,沒有無情的清殺投降的俄軍,而把他們全部釋放了,強令他們回歸本土。在俄軍撤走以後,彭春也帶著清軍回到了瑗琿城,沙俄見清軍並沒有在雅克薩城駐軍,於是又死性不改、很快就捲土重來,再次在雅克薩城築起了堡壘,調遣士兵,加強軍事部署!

《尼布楚條約》

此消息以「八百裡加急」傳到京畿都城——北京,令康熙勃然大。康熙再次下令:血洗駐紮在雅克薩城的俄軍。這一次清軍在經過第一次交戰之後,對敵軍情況也有所了解,準備得也更加充分。俄軍多次的拼死反撲,都被清軍一一打退,就連俄軍的指揮頭目託爾布津也被炮彈瓦片擊中,當場身亡!城裡的800多名俄軍,在幾番交戰之後,最後只剩下100來號活口。當前方作戰的消息傳到沙俄政府耳中,沙皇不得不乞求和談,急派使者來到北京談判,這才讓康熙帝稍微消了消脾氣,事後才下令清軍停止攻擊!

1689年,沙俄政府派戈洛文與清朝代表索額圖進行談判,在經過雙方多次的磋談中,最後籤訂了中俄平等條約——《尼布楚條約》:

條約的主要內容是:①從黑龍江支流格爾必齊河到外興安嶺、直到海,嶺南屬於中國,嶺北屬於俄羅斯。西以額爾古納河為界,南屬中國,北屬俄國,額爾古納河南岸之黑裡勒克河口諸房舍,應悉遷移於北岸。②雅克薩地方屬於中國,拆毀雅克薩城,俄人遷回俄境。兩國獵戶人等不得擅自越境,否則捕拿問罪。十數人以上集體越境須報聞兩國皇帝,依罪處以死刑③此約訂定以前所有一切事情,永作罷論。自兩國永好已定之日起,事後有逃亡者,各不收納,並應械繫遣還④雙方在對方國家的僑民「悉聽如舊」⑤兩國人帶有往來文票(護照)的,允許其邊境貿易⑥和好已定,兩國永敦睦誼,自來邊境一切爭執永予廢除,倘各嚴守約章,爭端無自而起。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日

康熙大帝

《尼布楚條約》的籤訂,即維護了中國主權利益,又保衛了祖國邊疆,是清朝對歷史功績的又一大貢獻。而雅克薩之戰,讓甚是囂張的沙俄不僅收斂了許多暴躁脾氣,還讓俄軍初次嘗到了清軍的苦頭,展示了我大清王朝的威嚴!康熙在維護民族尊嚴面前,毫不示弱、英勇無畏,展示了他身為帝王應有的氣魄與膽量!

正所謂:「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康熙在抗擊沙俄中便是活生生的體現。

相關焦點

  • 雅克薩位於外東北,但雅克薩之戰中,康熙為何調集500福建兵
    1685年正月,為了消除沙俄侵略,康熙帝命令都統彭春趕赴愛琿,負責收復雅克薩城,兵力主要是薩布素率領的寧古塔兵1500人、盛京兵500人、福建藤牌兵500人,共計2500人左右,隨後爆發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中俄雅克薩之戰。
  • 雅克薩之戰到底是勝了還是敗了?為何很多人不承認此戰的歷史意義?
    雅克薩之戰,作為我國和俄羅斯的第一次交鋒,雖然規模不大,但無論對我國還是俄羅斯都有著劃時代的意義。對於俄羅斯而言,這是在亞洲南下遭遇的第一次重創,從此他們不得不繼續等待150多年;而對於我國而言,此戰是我國首次和中華藩貢體系之外的國家交戰,標誌著清朝開始融入國際社會,同時籤訂的《尼布楚條約》也標誌著清朝從古典王朝開始向近代政府轉變。
  • 雅克薩之戰,清軍與俄軍的較量,贏得勝利的方式讓人哭笑不得
    而我國地大物博更是吸引周邊國家,早在17世紀時,沙俄就經常與清軍發生衝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雅克薩之戰,結局眾所周知是清王朝獲得勝利,只不過獲得勝利的方式讓人哭笑不得。雅克薩戰爭發生於康熙二十四年,當時中國剛平定了三藩,又有準噶爾之亂。沙俄趁虛而入雅克薩,康熙得知消息,立馬派朋春將軍率領3000人馬前去奪回城池。
  • 雅克薩之戰中,大清就嘗到了西方武器的厲害,為什麼還不引進呢?
    這是因為清朝一直以天朝大國自居,雅克薩之戰,雖然領教了西方武器的厲害,但最終清朝還是打敗了俄軍,取得了最後勝利,所以這一戰沒有把大清徹底打醒。第二次雅克薩之戰是一場攻堅戰,俄軍首領託爾布津死守雅克薩,雅克薩城經過俄軍修復後,非常堅固,清軍用大炮轟了半天沒什麼效果,於是清軍計劃在城外修築城壘炮臺,把炮架起來,炮彈就能直接打到雅克薩城裡,俄軍看出清軍意圖,當然不幹了,託爾布津率俄軍出城阻止清軍,爭奪戰打得十分激烈,俄羅斯軍隊裝備了當時比較先進的燧發槍,清軍用得是火繩槍
  • 當年沙俄與大清存在爭議的尼布楚,現在在哪裡?
    1689年,大清首席全權代表「中國大聖皇帝欽差分界大臣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索額圖奔赴尼布楚代表中國與俄方代表籤訂了中俄尼布楚條約,明確規定了中俄兩國的東段邊界,兩國以額爾古納河、格爾必齊河以及外興安嶺為界,明確了中國對外東北地區的主權,位於西邊的尼布楚劃入俄國。
  • 雅克薩之戰:清朝初期中俄的衝突
    順治年間,沙俄勢力進抵黑龍江的北岸,佔據了雅克薩、尼布楚二地。並且在1645年,沙俄以雅庫次克為據點,侵擾黑龍江流域。清朝對此採取武力抵抗,1658年,沙爾虎達在鬆化江口痛擊沙俄侵略軍。這是清朝抗擊沙俄侵略以來取得的第一次重大勝利。1660年,入侵黑龍江地區的沙俄殘部被基本肅清。這也可以稱為中俄衝突的開端。1681年之後,隨著清朝平三藩、收回臺灣,大清朝的軍事實力、綜合國力等硬體條件逐步提高。康熙帝決定以武力驅逐沙俄侵略者。
  • 雅克薩之戰,700多沙俄俘虜怎麼處置的?
    起先他們並未引起滿清的注意,但很快這些被稱為「羅剎鬼」的哥薩克人就表現出極度兇殘的本性。持續不斷的掠奪和蠶食終於讓遠在京城的康熙皇帝深感震怒,於是以黑龍江將軍薩布素為先鋒的「雅克薩戰爭」最終打響。哥薩克自恃有先進的火槍和堅固的城寨,所以並不為遠道而來的清朝大軍感到擔憂,但很快他們就發現這次的對手並非一群只會舞弄冷兵器的「武裝農民」。
  • 斬沙俄克蒙古,來自臺灣的清朝特種兵為何能刀槍不入
    康熙二十四年,大清帝國和沙俄在東北爆發了著名的「雅克薩之戰」。此戰駐守在東北的索倫八旗一戰成名,然而來自臺灣,殺得俄國人魂飛膽破的特種部隊卻被世人所遺忘。沙俄入侵黑龍江後,康熙深知單憑步兵之力,殊難克敵制勝。當得知沙俄用水陸運糧增兵後,當即決定在黑龍江組建一支精銳水師,配合陸軍作戰。鄭家艦隊曾制霸大洋,水師統帥的人選於是被鎖定在鄭軍投誠,且在三藩之亂中立有大功的老將林興珠身上。康熙二十三年,林興珠被招進宮中商議抗俄大計。
  • 十八九世紀清朝衰弱,沙俄為何不入侵,卻進攻強大的奧斯曼帝國?
    而在俄羅斯西進的道路上,橫梗著波蘭,奧斯曼土耳其,這兩頭兇猛的攔路虎,所以這牽扯了沙俄絕大多數的精力,而在遙遠的東方,他們和滿清政府沒有太大的仇怨,就連著名的雅克薩之戰,對於沙皇俄國而言,也抵不過始於邊境衝突級別的戰爭,根本談不上有什麼刻骨仇恨。
  • 雅克薩之戰,弓箭與火槍的較量,一場不該勝利的勝利
    您先別著急反駁我,1685年的中俄雅克薩之戰,已經給了我們答案。一、背景:俄羅斯擴張不可避免,中俄碰撞已成定局俄羅斯,在雅克薩之戰以前,已經開始了殖民擴張。俄國的擴張模式是近代工商殖民體系,具有不可逆轉性,所到之處終結了採集遊牧模式。
  • 國之殤,當吉林擁有的上萬裏海岸線變為零
    幾個世紀前,當沙俄的觸手越過白令海峽,佔據阿拉斯加之後,便把目光向南投向了大清帝國。當時正值三藩之亂,清朝無暇北顧。三藩平定之後,清軍反擊,通過雅克薩之戰,迫使沙俄坐到了談判桌前。雅克薩之戰很不巧的是,蒙古準噶爾部的噶爾丹又叛亂了。為了避免兩線作戰,清朝做出了很大的讓步,與沙俄籤訂了《尼布楚條約》。
  • 大清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哪個更強,如果單挑誰會贏
    文/寂寞的紅酒提起大清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也許人們都不陌生。兩國可以稱得上難兄難弟,一個被諷刺為東亞病夫,一個被譏諷為西亞病夫。兩國的遭遇是如此的相似,都曾稱雄一時,又都同樣遭到了西方列強的侵略,成為列強欺壓的對象。
  • 沙俄彼得大帝改革後在歐洲縱橫捭闔,同時期的康熙在做什麼?
    在彼得一世大刀闊斧改革的時候俄羅斯的版圖也在迅速擴大,沙俄不但在新取得出海口建立新都,而且為沙俄成為近代強國奠定了基礎。而此時的康熙也取得了除鰲拜、平三藩、收臺灣、剿滅葛爾丹的戰績,而且在雅克薩之戰中擊敗沙俄終止了對方對於東北的蠶食和覬覦。雖然兩位君主都可以稱得上大帝,但是兩人的危機意識讓兩個王朝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 這就是歷朝三相的馬齊勾結沙俄、出賣清朝的價格!
    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大清王朝西北最大的邊疆隱患準格爾汗國國力在經過數十年的發展達到了鼎盛時期,其軍隊數量一度達到30萬之眾,在其汗王阿拉布坦的帶領下數次擊敗清朝軍隊。而此時正在大力推行改革和追繳國庫欠款,急於恢復大清國力和經濟發展的雍正皇帝無暇顧及這西北地區的戰患,只能暫時退讓。就在這個特殊時期,清朝北方最大的勁敵沙皇俄國看準了清朝不敢對準格爾汗國大舉用兵的當口,認為此時的清朝更需要自己的支持而不敢違拗自己的任何要求,於是便囂張的向清朝提出議定《尼布楚條約》未約定完全的中俄兩國邊界和通商、外交等問題。
  • 雅克薩之戰時就嘗到了燧發槍的厲害,但清朝為何沒有大規模裝備?
    雅克薩之戰給清朝的震動並不大,因為戰爭勉強打贏了。 雅克薩之戰一共兩次,第一次俄國人少槍少,而且主要是火繩槍,裝備上跟清軍沒差別,清軍以優勢兵力進攻,加之還有火炮優勢,俄軍難以抵擋,所以打不過就跑了。清軍撤回後不久,俄軍捲土重來,再佔雅克薩。
  • 清朝為何不佔領遠東,反讓沙俄撿了大便宜?大清:既不想也不能
    清朝為什麼不佔領遠東,反讓沙俄撿了大便宜? 後金建立的時候,沙俄已經到了西伯利亞東部的勒拿河流域,並且建立了據點,就在明清交替之際,沙俄已經侵入到了黑龍江流域。
  • 沙俄為何沒有侵佔朝鮮半島?
    明朝時期,朝鮮王朝在莊重場合下,也自稱為「有明朝鮮國」,後來到了清朝,在國號之前,也會加上「大清屬國」四個字。由於聯繫緊密,朝鮮半島的命運,也和我國休戚相關。中原王朝強盛時,朝鮮半島則可以高枕無憂,比如明朝萬曆年間,倭寇入侵,明朝直接發兵,幫助朝鮮王朝趕走了倭寇。但中原王朝衰落時,朝鮮半島失去保護,也會陷入被敵人群起圍攻的尷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