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限定菜單#
古人有詩讚曰: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國人總自嘲為吃貨,對於一樣事物由古至今的了解,更是能編成一部食譜。秋日幽香撲鼻的桂花難免也被放入了食譜之中, 變為了桂花茶、桂花酒,還有桂花糕,成了初秋時分賞桂的最佳伴侶。
秋季,紹興人必會到大香林觀賞那綿延數公裡延綿的古桂樹。在秋風的輕輕吹拂下,落下一陣簌簌的黃色花雨,裹挾著撲鼻的芳香。 如此美景,光是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鼻子聞, 雖然舒暢,但少了舌尖的參與,總覺得不過癮。
桂花茶和桂花酒,是帶著花香的飲品,啜飲淺嘗,滿口都是秋季的空靈與飄逸;而大香林的桂花糕,則和當地那幾株種植於宋代的古桂一般,頗有些歷史的厚重感。
在紹興人家中,往往有一些流傳下來的桂花糕印模,這些穿越了歷史長河的遺物, 雖然已經被歲月摩挲得失去了稜角,但依然能將前人們生活的痕跡,印刻進後輩們的日子裡,從而讓他們有根可尋,保留了那一股生動的人間煙火氣。
雖然說是糕點,但其實桂花糕的甜度並不大。它沒有充實的餡料,用來吸引人們,也也沒有入口即化的口感,來抓住味覺獵奇者的心,它的魅力來自於自身的那股幽香。
桂花糕的製作看似步驟繁多,但是門檻很低,因此每個秋天,只要家裡有一個人帶頭一呼,全家總是一擁而上,老少齊齊岀動,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將麵粉沾得到處都是,仿佛這是一場屬於節日的狂歡,而不是一道糕點的烹飪。
大家先把糯米粉和粳米粉攪拌均勻,然後放入已經泡製好的桂花糖水進行和粉,再捏成粉團搓圓,最後把它放入祖傳的桂花糕模子裡,壓實後取岀,一塊精緻美味的桂花糕就製作完成了。這些桂花糕多呈圓形或花瓣形,上面印有花紋, 新鮮中透露著幾分古樸。將這些桂花糕放入爐蒸,不消半個鐘頭,一鍋香噴噴的秋季糕點便出爐了。
拿在眼前看一 看,幾塊孩子製作的糕點造型滑稽,令人忍俊不禁;放在鼻子前聞一聞,一股桂花的香氣撲鼻而來,令人心曠神怡; 放在舌尖品一品,糕點柔彈飽腹,雖然恬淡,但是一種傳承生活的體驗。
真是人閒桂花落的一段悠閒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