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礙模樣:偏執型、分裂型、邊緣型...

2020-12-17 騰訊網

《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將人格障礙歸類為精神疾病,並對其進行了明確的定義。

不同人格障礙的症狀表現可能大相逕庭,但作為人格障礙家族的一員,它們之間其實還存在一些共同的特徵。

人格障礙的共同表現包括難以應對正常的生活、工作或學習壓力,以及無法與家人、朋友、同學或同事形成正常的人際關係。

一個患有人格障礙的個體可能會迴避社交活動,而且往往認為生活中之所以會出現一些困局完全是因為外部世界的原因,而很少意識到他們自己可能也有一部分責任。(註:上述特徵只是人格障礙的充分不必要條件,不能作為臨床意義上的診斷標準。下同。)

任意類型的人格障礙都會導致患者出現某種特異的行為模式,而且這種模式一般嚴重偏離其本身所在文化環境中的社會規範。患上人格障礙後,個體可能會出現認知扭曲、性情大變、衝動易怒、社會功能失常等症狀。

如果家庭成員裡有人格障礙患者,那麼個體患上同類疾病的風險就會比一般人高,但這並不是必然的。精神疾病跟心臟病或糖尿病一樣具有家族聚集性,但即使個體的患病風險高於常人,也可能只是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才會發展成某種人格障礙。比如嬰幼兒階段在與重要他人形成依戀過程中出現了阻隔、偏移,或是成長過程中長期生活在不穩定的環境裡。

根據美國心理健康協會(Mental Health America)的分類標準,常見人格障礙共有10種,分別可被歸於以下三組:

A組(Cluster A): 以奇異或古怪的行為模式為特徵(偏執型、分裂型,以及分裂樣人格障礙)

B組(Cluster B): 以戲劇化、情緒化或反覆無常的行為模式為特徵(邊緣型、自戀型、表演型,以及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C組(Cluster C): 以焦慮恐懼表現為特徵(強迫型、依賴型,以及迴避型人格障礙)

DSM-5對上述提及的每一種人格障礙都有詳細介紹,下面是這10種人格障礙的一個簡要概覽。

A1. 偏執型人格障礙(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

患者通常從成年早期開始表現出信任問題,即反覆懷疑他人在欺哄自己、強行曲解他人的善意言行等。DSM-5中對這種人格障礙的定義是「對他人無差別的不信任與猜疑,以至於普遍將別人的一言一行解讀為居心不良的一種心理行為模式」。

即使是完全沒有惡意的對話,偏執型人格障礙患者也往往能「聽出」夾槍帶棒、話裡有話;在毫無根據的情況下,他們依然會認為對方在拐彎抹角地攻擊、侮辱自己,並因此記恨在心,久久無法釋懷。

A2. 分裂樣人格障礙(Schizoid Personality Disorder)DSM-5對這種人格障礙的定義是「脫離正常的社會人際交往,情感表達範圍受限」。儘管通過團體治療等手段,分裂樣人格障礙患者可以習得足夠的社交技能,但由於社交動機的匱乏,這類患者往往不會主動選擇接受治療。因此,也有人說他們就像是現代社會裡的隱士——無欲無求、獨來獨往。

A3. 分裂型人格障礙(Schizotypal Personality Disorder)

患者的特徵是存在社會交往困難,並伴有認知與知覺扭曲和古怪行為。患有分裂型人格障礙的個體可能會有不合常理的怪異信仰,或是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比如相信自己有千裡眼、讀心術等。 這類患者在與直系親屬之外的人交往時,可能會發生過度的焦慮反應。這一情況可以通過團體治療習得社交技能來改善,但與分裂樣人格障礙患者一樣,他們也往往不會主動尋求治療。

B1. 邊緣型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

患者典型的特徵是不能有效地管理情緒,行為衝動魯莽,有時有攻擊性行為,人際關係及親密關係不穩定。此外,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可能渴望親密,但他們強烈而不穩定的情緒反應往往會疏遠他人,造成自身長期的孤立感(詳見「我用光了所有表情,從人群中倉皇逃走」| 關於沉默型邊緣人格)。

需要注意的是,邊緣型人格障礙經常與雙相情感障礙混淆,它們的共同特徵是情緒不穩定。對於患有雙相情感障礙的人來說,情緒的變化會存在數周甚至數月;而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的情緒變化周期則要短得多,有的甚至短至一天。

B2. 自戀型人格障礙(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患者的典型特徵是對自我形象有不切實際的預估,並伴有誇大的自我認知,比如認為自己非同一般、天賦異稟,有別於普羅大眾的獨特存在。此外,患有自戀人格障礙的個體還有一個顯著特點是不善於與他人共情,因為他們往往過於傲慢而不屑於去了解並體諒別人的感受。

不僅如此,患者還可能存有偏離實際、高人一等的優越感,可以毫無愧疚地在人際關係中操縱、剝削他人,並認為自己理應得到特殊對待(詳見惡性自戀:愛子心切的父母和心理失常的孩子)。

B3.表演型人格障礙(Histrionic Personality Disorder)

「戲精」一詞可以很好地概括表演性人格障礙患者的特徵——即使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他們也常常「渾身是戲」。患者對他人注意力有著近乎病態的渴求,戲劇性的動作、浮誇的表情和不合時宜的性暗示言語都是他們博取關注的常用手段。

與此同時,患有表演性人格障礙的個體往往很容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也很善於捕捉他人的情緒線索並據此迅速「進入角色」。一旦察覺到自己不再是全場中心就會感到明顯不適,並更加用力地以出格的言行換取他人的關注。此類障礙的患者同時也可能患有BPD,個體通過辯證行為療法治療後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B4.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患有反社會人格障礙的個體的反社會行為往往從兒童期或青春期早期就初現端倪,而且會一直發展至成年期。患者具有一種無視他人意願、感受,肆意侵犯他人權利的認知、行為模式。他們的特點是富有攻擊性、行事衝動、善於操縱和利用他人、傷害他人而毫無愧疚之心、漠視一切道德法律,極具破壞性(詳見「良心是什麼?好吃嗎?」| 反社會人格障礙與心理變態)。

具體而言,反社會人格障礙患者缺乏與他人共情的能力,對他人的感受往往報以冷漠、輕蔑的態度;他們還可能十分高傲自負,有著誇張的自我評價,並且通過使用一些常人不熟悉的術語表現出一種流於表面的專業形象,藉此提升自己個人魅力。對於這類患者,目前尚未發現有效的治療手段。

C1. 強迫型人格障礙(Obsessive-Compul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

強迫型人格障礙的患者會表現出對細節、規矩、秩序的過分關注,有完美主義傾向。在工作中,他們可能十分高效、值得信賴並且頗有計劃性;在個人生活中,他們拒絕一切變化和意外事件,喜歡一些可預見的、高度程式化的生活,並傾向於嚴格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詳見OCD 與 OCPD : 跟有潔癖的人做朋友是種什麼體驗?)。

強迫型人格障礙不等於強迫症,但強迫型人格障礙患者卻可能同時也是強迫症患者。強迫型人格特徵如嚴責苛刻、完美主義和控制欲會使得強迫行為更難改變——因為外界的幫助和他人的幹預都意味著完美幻覺的破滅。

C2. 依賴型人格障礙(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

患者的特徵是過度地依附他人、有強烈的情感需求,並伴有與依附對象分離的恐懼。患有依賴性人格障礙的個體通常無法獨立承擔責任,一旦離開他人的支撐就會像是面臨世界末日一樣感到自己的生活即將分崩離析。由於害怕失去對方,他們不僅不敢表達與對依附對象相左的意見,還可能對其惟命是從,甚至不惜以犧牲自己尊嚴、健康等代價滿足對方的要求。

C3. 迴避型人格障礙 (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患者因為害怕會被別人拒絕而存在社交退避行為。患有迴避型人格障礙的個體可能常常覺得自己低人一等或能力不足,對負面評價非常敏感。因此,他們一般傾向於迴避需要與人打交道的場合,除非能確定社交環境足夠「安全」。此外,個體也許不會意識到自己是患上了人格障礙,但與他們走得很近的身邊人可能會注意到他們與常人的不同之處。

人格障礙患者同時也很容易患上抑鬱、焦慮,或是陷入藥物濫用的怪圈。雖然經過治療後,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控制,但問題在於患者往往並不認為自己有問題,更遑論同意接受治療。往往只有在病情嚴重惡化、情況危急的狀態下,他們可能才會勉強同意就診。好消息是,一旦進入治療程序,大部分人格障礙患者的不良心理、行為模式都可以通過社會心理幹預(Psychosocial Interventions)獲得改善。

(圖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宣美暴哭:5年前罹患邊緣型人格障礙 愛別人全因自己渴望被愛
    張筱涵/綜合報導韓綜《Running girls》( )找來宣美、請夏、Hani、Chuu和YooA聚在一起,5個在臺上都很有魅力又是許多女生的Wannabe的女星,內心都有獨自承受的苦痛,在最新一集中宣美就哭著坦承「我5年前輩診斷罹患邊緣型人格障礙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從「邊緣型人格」角度,解析影片的意義
    這就是典型的"邊緣型人格",擁有這類人格的孩子和成年人,他們總是充滿著矛盾和擔憂,極端而又卑微。今天讓我們從"邊緣型人格"的角度,和大家解析影片的意義。"生而為人,對不起"——為何愛著生活卻屢遭拋棄?松子的"邊緣型人格"特點松子的邊緣型人格最明顯的就是:只要你不拋棄我,那我怎麼樣都可以。1.
  • 新冠極限壓力下原形畢露,美國分裂型人格本質凸顯
    美國 人格分裂美國人自己多數和美粉始終堅持美國是強大、民主、自由、平等、博愛、追求普世價值的燈塔國。實際上美國是一個「人格分裂型國家」,兩種針鋒相對的評價都是美國,是美國這枚硬幣的一體兩面。咱們對美國的看法,不同時期向來是不同的。八國聯軍搶劫,美國下刀比較溫柔,分了贓款卻在北京建學校,這讓挨了刀子的咱們感激涕零一陣子。一戰咱們跟著勝利,北洋政府也是巴望著美國總統提攜,不過盼來的是歐洲列強不太買美國的帳。
  • 迴避型依戀人格:在戀愛中,你是否因此而煩惱?
    常常自己為此感到煩惱,其實,這是一種迴避型人格障礙。迴避型依戀人格狀態的提出:依戀理論是由精神分析學家約翰·鮑比根據嬰兒和養育人之間的依戀模式提出的,將依戀模式分成了三種關係,分別為安全型關係,焦慮—矛盾型關係,迴避型關係。
  • 迴避型人格:社交退縮,內心敏感不自信,害怕被拒絕
    美國《精神障礙的診斷與統計手冊》中對迴避型人格的特徵定義為: 1、很輕易因他人的批評或不贊同而受到傷害。 2、除了至親之外,沒有好朋友或知心人(或僅有一個)。 3、除非確信受歡迎,一般總是不願卷進他人事務之中。
  • 豆瓣9.1分的《卡比利亞之夜》:表演型人格的婚戀悲劇
    除了那個時代的社會結構、男權文化、經濟發展等因素之外,還有一點是不容忽視的,那就是卡比利亞本人的人格特質。縱觀影片的描述和刻畫,卡比利亞顯然符合表演型人格障礙(以下簡稱表演型人格)的表徵。一邊表演一邊抓取的人生表演型人格是美國精神病學會《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和《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CCMD-3)》中公布的人格障礙類型之一。
  • MBTI十六型人格測試,你是哪一種?
    很想突破自己但是又無從著手 好像很了解自己卻總是過得不開心 如果你足夠了解自己,也許人生中的迷茫就會結束的更快,就更容易找到改變現狀的突破口,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個早已風靡職場和心理學界的性格氣質測試——MBTI十六型人格模型
  • 疏遠型人格分析:對不起,我對「人」過敏
    作者:九霄雲客疏遠型人格的外在表現1、疏遠他人按照心理學家卡倫霍妮的研究理論,疏遠型人格典型的外在表現就是疏遠他人。3、缺乏社交動力疏遠型人格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在他們看來根本不需要別人的參與,也能夠很好的生活。他們沒有強烈的動機,驅使他們與身邊的人建立關係。事實上,他們不得不為了更深層動機,去尋求親密關係。但是他們很容易就把親密關係搞砸,他們內心充滿矛盾:既需要戀人的愛,又不願意建立親密關係。
  • 16型人格理論之性格測試
    「16型人格理論」,通過4個維度把人格分為了16種類型。下面作一個自測吧。1. E / I 維度你的能量的來源偏好。哪種方式讓你精力充沛?是一個人獨處(I),還是和更多人待在一起(E)?按照這四個維度的不同,人就被分為了16種人格,這就是16型人格理論。了解自己是哪路人了嗎?
  • 抖音貓性人格是什麼梗 貓型人格的女生有什麼特點
    抖音上貓性人格是什麼意思和梗?貓咪是一種自命清高的小動物,在他們心中,所有的鏟屎官都是他們在「照顧」的生物,鏟屎官們離開他們是存活不下去的,真傷腦筋。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下什麼是貓性人格。
  • 抖音貓性人格是什麼意思和梗 貓型人格女生性格特點
    抖音上貓性人格是什麼意思和梗?貓咪是一種自命清高的小動物,在他們心中,所有的鏟屎官都是他們在「照顧」的生物,鏟屎官們離開他們是存活不下去的,真傷腦筋。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下什麼是貓性人格。  抖音貓性人格是什麼意思和梗  貓性人格:有些人好像就是這樣,一邊說著沒對象沒朋友,
  • 榴槤型人格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表面帶刺內裡柔軟的人格了解一下
    榴槤型人格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表面帶刺內裡柔軟的人格了解一下時間:2020-08-01 18:52   來源:禮儀之家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榴槤型人格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表面帶刺內裡柔軟的人格了解一下 榴槤型人格: 一種常見人格,表面帶刺,內裡柔軟。 講話刀子嘴,實際是貼心人兒。
  • 內向型人格能做好保險銷售嗎?
    本文是「了不起的蓋比」第65篇文章這是很多想成為保險經紀人的candidates和同事們經常提出的問題先說結論,當然能我自己就是內向型人格(ISTJ/INTJ)內向的人傾向在獨處中獲得充盈,外向的人擅長從社交中汲取能量
  • 心理學:「享樂型」人格有五個特點,看看你是不是這種人格特徵?
    沒錯,這樣的人往往具備「享樂型」人格特徵,他們在九型人格中是屬於主導性思考者,隨波逐流往往與他們無關,他們時常會表現的自以為是,但真的不能否認他們才思敏銳,他們總有自己獨特的洞察力和解釋系統,創新思維就是給他們準備的,當別人拿出一個議題來闡述模式化的觀點時,他們總會表現出一種天真爛漫般的執著,他們不論是同不同意你的觀點,都會把自己的觀點闡述的詳詳細細明明白白
  • 16型人格:你的人格類型,怎麼決定了你的專業和擇偶選擇?
    原文 | 梁峰 圖:胡凌浩選編自《MBTI16型人格漫畫書》經出版社授權,謝絕轉載所以呢,選專業或者職業,不要光想著什麼賺錢多,也要考慮你擅長什麼、人格特質是不是匹配。今天八段錦就給大家介紹一下MBTI的來源、背景和16型人格,來看一下你是哪種呢?
  • 九型人格之完美型人格
    完美型人格特質1、基本欲望:做事力求完美(1號眼裡非黑即白,非好即壞。他認為做事情只有一種正確的方法。他是志向高遠的理想主義者,追求道德、公正、真理。他充分認識到自己的社會責任,並希望自己完美得無可挑剔。
  • 「迴避型人格」是孩子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家長越早重視越好
    但是,我卻看出,孩子這是「逃避型人格」。 「逃避型人格」會阻礙孩子獲得成功 說起「逃避型人格」,很多家長會感覺到陌生,不理解是什麼意思。其實,逃避型人格,就是以全面的社交抑制、對負面評價以及能力不足感為特徵的一類人格。
  • 自從了解了控制型人格,我就懷疑自己在操控別人
    原創: 時差大叔 心理0時差「大叔,我似乎就是控制型人格啊!」上周末,一位高中生在後臺留言,表達了對自己可能是控制型人格的深深擔憂。然而,在掀起了 「遠離控制型人格」 這股浪潮的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根據網絡上各種識別控制型人格的方法,對號入座,擔心自己就是這種人格。
  • 《不完美的她》:「討好型人格」的蓮生,乖巧懂事卻令人心碎
    而性格的主要種類也就那麼多,其中有一種卻是令人心碎,這種性格就是「討好型人格」。討好型人格的小孩在生活中從來都是不哭不鬧,許多人認為這是乖巧懂事的體現。這實際上真的是如此嗎?《不完美的她》:討好型人格的蓮生,乖巧懂事卻令人心碎《不完美的她》中的小女孩就是一個很典型的討好型人格的孩子,但是這個孩子活的並不高興。
  • 十年後看《蝸居》:依賴型人格決定了海藻的悲劇走向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海藻的這種由於原生家庭而帶來的性格扭曲,屬於典型的依賴型人格。1、成長背景造就了海藻的依賴型人格《蝸居》劇照不妨先來看看依賴型人格的心理學理論觀點:依賴型人格源於人類發展的早期。法國弗朗索瓦·勒洛爾,克裡斯託夫·安德烈在《無處不在的人格》中提到過一段關於依賴型人格的典型描述:我是一個非常喜歡交際的人。這就是我的問題,從心底裡說,我需要別人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