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保君
編輯|蜜姐
提起醫保,很多人都知道。
繳了費用,平時存在感並不強,萬一生病了,通過醫保就能報銷很多錢。
在抗擊新冠肺炎過程中,醫保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截至3月15日,針對新冠肺炎的確診和疑似患者,我國醫保結算93238人次,涉及總費用103960萬元,醫保系統共支付了67734萬元。
希望仍在治療的患者都能儘快出院,同時我也不禁為我國的醫保體系感到自豪。
有同事問,咱們每月工資裡交的醫保,和城鄉居民醫保,老家的新農合,都有啥關係?
今天就來科普一下:
醫保到底分幾種?有什麼差別?
普通人交哪種更合適?
我一直鼓勵身邊的人,一定要加入醫保。
因病致貧的例子,相信你也聽過。有了醫保,就能減少疾病導致的經濟損失。
不過這些年以來,我國醫保體系不斷改革,出臺了城鄉居民醫保、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職工醫保等好幾種醫保。
這4種醫保,啥區別?
新農合:
即「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障的是農村戶口的人。
城鎮居民醫保:
即「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保障的是城鎮戶口的未成年人、無工作或未參保職工醫保的人群。
城鄉居民醫保:
2016年起,國務院要求各地逐步把「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兩項制度整合起來,形成城鄉居民醫保,它能保障絕大多數中國人,凡是沒參加職工醫保的人,不管老人、孩子,都能參保。
還有少兒醫保、學生醫保,也都屬於城鄉居民醫保。
職工醫保:
上班族經常提到的社保,包含「五險」,其中的醫療保險,就是職工醫保。
所以綜合看來,未來我國只有2種醫保,合併後的城鄉居民醫保,以及職工醫保,它們是一個戰壕裡的兩兄弟。
那這兩種醫保,到底有什麼區別?
我整理了一張圖,方便你對比:(信息來源於我國主要城市的醫保部門,供參考,因各地政策不同,實際請以當地政策為準)
內容比較多,我簡單說明一下主要的區別。
1.參保人不同
職工醫保,保障的是有穩定工作的人,以及退休的人。
而城鄉居民醫保,保障的是未參與職工醫保的所有人。
根據醫保局的統計,2019年全國醫保參保人13.5億人,其中約24.3%為職工醫保,約75.7%為城鄉居民醫保。
2.繳費方式不同
一般情況下,職工醫保是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承擔,按基數和比例繳費,並且每個月一繳。用人單位出大頭,個人出小部分。
假如是靈活就業人員,也可以用個人身份參保。
而城鄉居民醫保,是國家統籌,各地方政府主導,個人繳幾百塊,國家再補貼一部分,一年一繳。
3.報銷比例不同
由於各地政策不同,所以也不能一概而論。
總的來說,城鄉居民醫保的報銷門檻更低,但保障力度也低一些。而職工醫保相比而言,就更全面一些,報銷的比例總體都上了一個臺階。
以上海為例,在門診和住院的報銷比例上,有這樣的特點:
1.城鄉居民醫保的報銷門檻更低;
2.門診報銷上,從45歲開始,職工醫保的報銷比例更具優勢;
3.住院報銷上,職工醫保報銷比例更具優勢。
(以下資料整理自上海醫保局網站,供參考)
不過,無論哪個醫保,都是「保而不包」,個人還是要出一部分錢。
普通人究竟怎麼選呢?
1. 對於上班族
《社會保險法》規定了一定要繳社保,社保中就包括了職工醫保,它每月繳費,上班族只要讓公司保持繳納就行,千萬不要斷繳。
2.對於靈活就業人員
一些手工藝人、個體戶、小時工、小創業者、自由撰稿人、淘寶店主等,凡是沒有和企業僱主籤訂勞動合同的人,基本上都是靈活就業人員。
因為職工醫保保障更全,所以如果滿足參保條件,收入也能支持,優先推薦以個人身份參加職工醫保。
如果參加不了職工醫保,也一定要參加城鄉居民醫保。
諮詢當地社保部門,或者撥打12333(部分地區可撥打12345),就能查到當地的參保方法。
就上海而言,靈活就業人員的參保政策是這樣的:(來源於上海醫保局網站,供參考)
對於老人、孩子、學生,參與城鄉居民醫保(部分地區稱為新農合)就好啦。
當然,醫保只要選擇繳納一份就可以了,因為不能重複報銷。
好了,我們總結一下:
1.醫保是真正的花小錢辦大事,是國家給我們的福利,有能力一定要繳;
2.醫保主要分2類:城鄉居民醫保和職工醫保,職工醫保費用高一些,保障力度也大一些;
3.有穩定工作一定要爭取繳納職工醫保,靈活就業人員視當地政策及個人能力決定投保城鄉居民醫保還是職工醫保。
一個彩蛋
怎麼買保險,住院不花一分錢?
在上文的對比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到,不管城鄉居民醫保,還是職工醫保,報銷基本上都有一些條件限制,比如起付線、封頂線。
此外,醫保只能報目錄內用藥,一些進口藥、特效藥就沒法報了。
一旦住院,產生大量消費,個人還是要承擔不少部分。
那麼,有沒有辦法,住院不花一分錢呢?
有!
買商業醫療險做補充!
參考:
1.國家醫保局:2019年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快報
2.國家醫保局:以人民為中心,切實保障患者醫療費用
3.中國醫療保險:「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到底有什麼區別?
4.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新冠肺炎患者人均醫療費1.7萬背後 以人民為中心的醫保制度
5.上海醫療保障局網站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閨蜜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