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記者 蘇金遠 陳莉霖 撰文 攝影
「全國網絡媒體新疆行」採訪團的記者們在新疆各地採訪時,均受到新疆各族人民的盛情款待,品嘗了大量美食,對新疆飲食文化留下了深刻印象。
維吾爾族家庭待客的點心和奶茶
本網記者正在品嘗奶茶、酸奶、
拌麵、烤羊肉串「四合一」快餐
「民以食為天」,飲食是人類物質生活最基本的內容之一。新疆各族人民中,部分從遊牧民族轉為定居農業民族,但在他們的飲食文化中,至今仍保留著許多遊牧民族特有的風俗。在一般情況下,大多數人仍然以麵食為日常生活的主要食物,喜食肉類、乳類,蔬菜吃的較少,夏季多拌食瓜果。
新疆人民的主食種類很多,不下數十種,並善於用肉製作各種具有民族風味的食品。主要有下列一些品種。
一、饢。維吾爾族群眾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最主要的食品,也是維吾爾族飲食文化中別具特色的一種食品。維吾爾族食用饢的歷史很悠久。饢是用饢炕(吐努爾)烤制而成,呈圓形。
二、油塔子。維吾爾族群眾喜食的一種面油食品。它色白油亮,層次很細,香軟油多而不膩。油塔子的製作十分講究,先用溫水加酵母把面和好,發約一個小時,然後將面平鋪在案板上擀薄拉開,越薄越好,抹上羊尾油,入籠蒸。油塔子不僅是維吾爾族待客的一種上乘主食,也是街頭的風味小吃,在新疆城鄉這種麵食到處可見。
三、抓飯。新疆維吾爾、哈薩克等大多數群眾最喜愛的傳統食品之一,維吾爾語稱「婆羅」,是用大米、羊肉、胡蘿蔔、洋蔥、食油等原料作成的飯。因吃這種飯時多用手直接抓著吃,故俗稱「抓飯」。抓飯的種類很多,除用羊肉做抓飯外,還有用牛肉、雞肉、葡萄乾、杏幹、雞蛋、南瓜等作輔料做成的抓飯,都有不同的特色。抓飯味道鮮美、營養豐富,不僅是維吾爾族群眾家裡常吃的美味佳餚,也是婚喪嫁娶、逢年過節用來招待親朋好友的理想食品。
四、拉麵。維吾爾族日常主食之一,深受維吾爾族人民喜愛,維吾爾語稱「來格曼」,是用水和面,拉制而成,呈圓條狀,拌菜吃。拉麵的面柔韌細長,圓潤滑爽,吃起來別具風味。
五、湯麵。維吾爾族日常的麵食之一,品種很多,最具特色的是銀絲擀麵,維吾爾語稱「玉古熱」。這種飯和面時要放雞蛋,面要擀得很薄,然後切成細條,一般用羊肉湯下麵,另外將肉切成塊或作成丸子,下到湯裡,並放一些西紅柿和香菜,這種湯麵湯鮮、面軟,容易消化,具有色香味俱全的特點,能消除疲勞,增進健康。
六、曲曲兒。深受維吾爾族人民喜愛的傳統風味小吃,類似漢族的餛飩。先將肥羊肉切成小肉丁,再加洋蔥末、鹽、胡椒粉、孜然粉和少許的水拌和成餡。將和的面擀成薄片,切成方形片,將肉餡包在面片裡。然後將曲曲兒下到肉湯裡,湯裡放些揉碎的薄荷葉或香菜末。皮薄餡嫩,散發出特有的香氣,風味別具特色,十分爽口。
七、 沙木薩(烤包子)。是維吾爾族喜食的傳統食品,是逢年過節,招待親朋好友的佳品,也常用來作為紅白喜事時互相饋贈的禮品。在新疆廣大城鄉巴扎的飯館、食攤隨處可見,不僅深受維吾爾人的喜愛,也深受新疆其他民族的喜愛。沙木薩是在饢炕裡烤制的,用未經發酵的面做皮放餡四邊折合成方形。餡用牛羊肉丁、拌少許洋蔥、孜然、精鹽、胡椒粉和水拌勻而成。將包好的「沙木薩」貼在饢坑裡,十幾分鐘即可烤熱,皮色黃亮,入口皮脆肉嫩,味鮮油香。
八、帕爾木丁。是維吾爾族傳統的風味食品。它的餡同「沙木薩」,做皮的面裡要摻雞蛋和油。皮擀成圓形、放餡包成馬鞍形,沾醋貼在饢炕裡,烤約20分鐘,烤熟後色澤金黃悅目,皮酥脆,肉鮮嫩,嚼之香酥爽口。薄皮包子所用的原料與烤包子差不多,包子皮擀得十分薄,蒸熟後透過皮幾乎可以看到裡面的餡,其特點是皮薄肉嫩油多,吃時猶如包子皮溶化在嫩肉油香中一般。
九、薄皮包子。除單獨食用外,還常和抓飯在一起混合吃,稱為抓飯包子,這是維吾爾人上等飯食之一。維吾爾族還有一種風味獨特的薄皮包子,叫「卡瓦曼塔」(葫蘆包子),餡用葫蘆(這種葫蘆,脖子長、皮呈醬黃色、略帶甜味,是維吾爾族喜食的蔬菜)、牛羊肉拌少許洋蔥、精鹽、清油及胡椒粉等佐料,皮同薄皮包子。這種包子餡裡汁多,咬一口其汁順嘴往下淌。每當這種葫蘆上市,維吾爾族便開始做這種包子,秋季還儲存葫蘆,以備冬季食用。
十、烤全羊。維吾爾人利用烤、燉等方法,可以用肉製作出多種各具特色的風味儀器。烤全羊,是維吾爾族的一大傳統名餚。在烏魯木齊、喀什、和田等地的巴扎爾都可聞到它特有的香味。烤全羊不僅是街頭的風味小吃,而且也是維吾爾人招待貴客的上等佳餚,現在也成為高級筵席中的一道佳品,倍受中外客人的青睞。
十一、烤羊肉。維吾爾族將烤肉稱為「喀瓦普」。維吾爾族烤肉的種類很多,主要有「孜合喀瓦普」(烤肉串)、「吐努爾喀瓦甫」(饢炕烤肉)、「塔瓦喀瓦甫」(饢託肉)。其中烤羊肉串,是維吾爾族最富有特色的傳統風味小吃之一,既是街頭的風味快餐,也是維吾爾族待客的美味佳餚。這種肉食不僅深受新疆各族群眾喜愛,也深受關內一些地區漢族群眾歡迎,現在關內很多地區都有烤羊肉串了,可以說烤羊肉串以它獨特的風味成為風靡全國的一種小吃。
十二、清燉羊肉。維吾爾族最具原始風味的傳統飲食之一。將新鮮羊肉剁成大塊,下鍋燉,水沸後去浮沫,一般只放一些鹽和洋蔥,不放其他佐料。為了增加口味,有時也放一些黃蘿蔔、恰馬古(蔓莆)、西紅柿以及芫荽等,這樣燉的肉,湯更加鮮美。通常維吾爾族群眾在吃完羊肉後,還要喝上一碗肉湯,以佐消化。
十三、面肺子、米腸子。維吾爾族群眾不僅能用牛羊肉做出種類繁多的風味食品,而且還能以羊的內臟作原料,烹製出鮮香異常的美味來,灌面肺、灌米腸就是代表。面肺和米腸是維吾爾族人民喜愛的傳統風味小吃,也是待客的佳品。現在這種獨特的風味小吃深受新疆各族人民的喜愛。其作法是,首先將羊肺、羊腸洗淨,羊肺裡灌清油、麵漿、雞蛋等,腸子灌用羊肝、羊心、羊腸油加佐料與大米攪拌加水的餡,用水煮熟即成。灌面肺軟嫩、灌米腸糯鮮,香噴可口,風味獨特。
十四、清燉羊頭、羊蹄。維吾爾族帶有原始風味的一種小吃。它的製作方法十分簡單,取新鮮羊頭、羊蹄、燒去全部羊毛,洗乾淨,去掉羊角和羊蹄殼後,放入鍋內不加任何佐料煮,熟後蘸鹽吃。它以風味獨特深受新疆各族群眾的喜愛,在新疆廣大城鄉到處可見到這種小吃。
十五、闊爾達克。維吾爾族用羊肉、黃蘿蔔、土豆等燉的一種菜,是維吾爾族在喜宴、逢年過節用來招待親友的一種理想食品。將羊肉垛成小塊,放鍋裡炒,放少許洋蔥、花椒、姜等調味品,然後放入黃蘿蔔、土豆,炒至7成熟,倒水燉。這種菜味美,香氣四溢,色彩豐富,一般常用饢來就這種菜吃。
十六、饊子。維吾爾等民族的節日食品。是將用花椒水、熟油、蛋清等和好的面搓成細條,放油鍋裡炸,使其形狀呈大半圓狀,炸至金黃色時撈出擺放在盤內,圍擺成多層圓柱形,形狀美觀、色澤黃亮、酥脆爽口。
維吾爾族傳統的副食肉類主要有羊肉、牛肉、雞、雞蛋、魚等,特別是吃羊肉比較多。另外,過去也經常能捕獵到一些野生動物,例如黃羊、鹿、盤羊、羚羊、石雞、野雞、鵪鶉、松雞等補充肉食的不足和改善一下口味。奶製品主要有牛奶、山羊奶、酸奶、奶皮子等;蔬菜主要有黃蘿蔔、卡瑪古、洋蔥、大蒜、南瓜、蘿蔔、西紅柿、茄子、辣子、香菜、藿香、青豆、土豆等。
手抓肉
濃稠香美的自釀酸奶
紅燒胡椒羊蹄
大名鼎鼎的「艾曼克」--片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