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歷來最好、第一往往存在爭議,宋朝嚴羽《滄浪詩話 》中說崔顥黃鶴樓七律第一,明代胡應麟在《詩藪》中搬出了杜甫的《登高》,他說杜甫的這首詩不僅僅是唐朝七律第一,而且是古今七律第一。
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認識,所以說:
古人寫過年最好的詩是哪一首?
這個問題的答案一定是五花八門。古人不但」每逢佳節倍思親「,而且」每逢思親必吟詩「,古人高興時寫詩,不高興時更要寫詩,只要是逢年過節都少不了作詩。
至於這些過年的詩那首最好,老街也不知道。這裡有快樂的、有痛苦的、有思念的、有悼亡的、內容上有尋常百姓的、也有皇宮貴族的....下面老街就分門別類的列舉幾首關於過年的詩詞。
一、最廣為人知的一首 屠蘇到底是什麼?
雖然最好有爭議,不過我相信,不一定最好但是一定最廣為人知的是王安石這首: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元日》
王安石的詩是一首七言絕句,其中關於」屠蘇「有不少爭議,老街以前專門寫過一篇文章《一棵小草的發跡史,宋人早說過春風送暖入屠蘇的屠蘇到底是什麼?》。
有人認為是屠蘇酒,宋朝的向子諲是南宋的詞人,他在一首詞的序言中寫到:
荊公除日詩云:「爆竹聲中一歲除。東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爭插新桃換舊符。」東坡詩云:「老去怕看新曆日,退歸擬學舊桃符。」古今絕唱也。呂居仁詩有「畫角聲中一歲除。平明更飲屠蘇酒」之句,政用以為故事耳。薌林退居之士年,戲集兩公詩,輒以鄙意足成浣溪沙,因書以遺靈照
向子諲說,王安石和蘇軾的除夕詩都是千古絕唱,呂本中(字居仁)的詩用了王安石的蘇東坡的」故事「,寫出了「畫角聲中一歲除。平明更飲屠蘇酒」之句。可見呂本中認為屠蘇是屠蘇酒,向子諲也是這樣認為的。
不過另一種說法也很有市場,不少人認為屠蘇是房子,明朝楊慎解釋到:「屠蘇本草名,畫於屋上,因草名以名屋。」
元日,是大年初一,王安石這首寫的是春節這一天。
二、唐詩中的爆竹 唐代名相張說《嶽州守歲》
王安石的《元日》第一句就是:
爆竹聲中一歲除.....
據說爆竹有2000年的歷史,具體起源於什麼時候老街不知道。不過在唐朝過年時,宮廷和民間都要燃放爆竹。不過這時的爆竹不是火藥,而是真去燃燒竹竿,據說竹子的爆裂之聲可以闢鬼去邪,同時家家門上還要懸掛桃符以避邪。唐代名相張說有一首《嶽州守歲》寫的就是唐朝人過年的情形:
桃枝堪闢惡,爆竹好驚眠。歌舞留今夕,猶言惜舊年。
門上掛桃枝,門外放爆竹,歌舞之中度過了除夕之夜。
三、白居易和元稹 互相唱和次韻的過年詩
白居易過年時給元稹寄了一封信《除夜寄微之 》:
鬢毛不覺白毿毿,一事無成百不堪。共惜盛時辭闕下,同嗟除夜在江南。家山泉石尋常憶,世路風波子細諳。老校於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
元稹次韻回了一封信:《除夜酬樂天 》
引儺綏旆亂毿毿,戲罷人歸思不堪。虛漲火塵龜浦北,無由阿傘鳳城南。休官期限元同約,除夜情懷老共諳。莫道明朝始添歲,今年春在歲前三。
詩人開始喜歡次韻作詩,就是白居易和元稹開的頭。大家注意兩首詩的五個韻腳:毿、堪、南、諳、三,次序完全一樣。
除夜就是除夕,也是寫的大年三十。
四、悲傷的過年詩
《除夜》(唐·元稹)憶昔歲除夜,見君花燭前。今宵祝文上,重疊敘新年。閒處低聲哭,空堂背月眠。傷心小兒女,撩亂火堆邊。
每年三十的下午,老街也一定去給逝去的親人上墳。祭奠亡靈不免悲傷,元稹詩是也。以前除夕的時候,咱們夫妻二人都在月夜花燭之下,如今只剩下了我自己一個人,眼見火爐邊的小兒女,更加覺得悲痛而留下了眼淚。
這是大年三十的悼亡詩。
五、過年期間的羈旅詩
冬除夜書情(唐·盧延讓)兀兀坐無味,思量誰與鄰。數星深夜火,一個遠鄉人。雁翥天微雪,風號樹欲春。愁章自難過,不覺苦吟頻。
在外的遊子」每逢佳節倍思親「,盧延讓是也。驛站之外,風雪中寒雁哀鳴,數星深夜火,一個遠鄉人,寫盡了客子他鄉的孤寂之感。
這是寫在大年三十的羈旅詩。
人日思歸詩(隋·薛道衡)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人日,是每年農曆正月初七 。傳說女媧造出了雞狗豬羊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
這是寫在正月初七的羈旅詩。
六、熱鬧的過年詩
唐朝詩人王建在《宮詞》中記錄皇宮中過年:
金吾除夜進儺名,畫褲朱衣四隊行。院院燒燈如白日,沈香火底坐吹笙 。
儺是古代臘月驅逐疫鬼的儀式 ,金吾是負責警衛與治安的武職官員,第二句畫褲朱衣四隊行很有儀式感。第三、第四句描繪了一幅熱鬧忙碌的除夜畫面。
這首詩寫了皇宮中大年三十的場面。
辛棄疾有一首詞也很著名,寫的是過年時的元宵節,《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首詞中的警句還被王國維稱為人生三種境界中的最高一層: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詞的上闋是南宋元宵之夜的盛況:夜放花千樹、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一夜魚龍舞。老街讀這首詞,仿佛又回到了小時候看花燈的熱鬧場景,今天科技發達了,各種聲光電讓人眼花繚亂,反而沒有以前的那種氣氛。
這首詞寫的是元宵節時期民間的熱鬧場面。
七、除夜、除夕、歲除
在古代,除夕也叫除夜、歲除,就是我們所說的大年三十。除夕一詞最早來自於晉周處 《風土記》:
至除夕,達旦不眠,謂之守歲。」
1、除夜
不過唐朝詩人大多以除夜為詩題,《除夜》(唐·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歲,老心多感又臨春。火銷燈盡天明後,便是平頭六十人。
2、除夕
宋朝用除夕作詩題的才漸漸多起來。例如紅杏尚書宋祁的絕句《除夕》:
曆尾無餘日,更籌促曙躔。持愁剩殘歲,將老入新年。
3、歲除
唐朝也有人用《歲除》作詩題,例如羅隱的《歲除夜》
官曆行將盡,村醪強自傾。厭寒思暖律,畏老惜殘更。歲月已如此,寇戎猶未平。兒童不諳事,歌吹待天明。
白居易《除夜》和宋祁《除夕》都是對於歲月流逝的感慨,羅隱的就深刻一些,寇戎未平,不耽誤孩子們快樂的生活。這種反襯之法在古詩裡常見: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結束語
過年期間的詩有悲傷、有快樂;有羈旅他鄉的思念、有失去親人的悼亡;有民間的熱鬧、有宮廷的奢華;有歲月如波的感慨、有時局動蕩的擔憂。題目有人用除夕、有人用除夜,有人說初一、有人說三十、有人說元宵.......
您最喜歡哪一首呢?
@老街味道
什麼是孤平?格律詩中不允許出現孤平,允許孤仄嗎?
填詞難還是作詩難?10分鐘給您說說為什麼是這個答案
古人作詩也有公式嗎?一篇短文10分鐘看懂起承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