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有些朋友在洗完澡之後,會出現皮膚瘙癢的情況;是不是沒有洗乾淨呢?是不是皮膚出現問題了呢?可是我洗澡已經算是洗的很全面了,這是怎麼回事呢?為何洗完澡還會皮膚瘙癢?並不是沒洗乾淨,主要跟這6點有關!
■為什麼洗完澡會身上發癢?醫生說原因在這裡:6個因素別忽視!
●可能是洗澡時間過長:
日常生活中,有不少的朋友洗澡時,經常會洗很長時間;然而長時間的洗澡,很容易導致皮膚表面的脂肪以及水分,會由於過熱而大量流失,最後就很容易導致皮膚出現瘙癢,甚至是起紅疙瘩的情況。通常來說,我們洗澡的時間最好是控制在15分鐘左右即可,洗澡水溫不可過高,一般在37-40℃就行。
●可能是患上膽鹼能性蕁麻疹:
日常生活中,膽鹼能性蕁麻疹一旦遭遇到熱之後,就很容易會引起蕁麻疹問題。身體長期處於悶熱環境,洗熱水澡,很容易讓周圍的溫度突然升高,在運動時大量出汗或是攝入太熱的食物、精神過度興奮等等,很容易會導致體內的血液流通過快,導致大腦體溫調節中樞遭受到刺激,這個時候也會興奮膽鹼能性神經,同時釋放出大量的乙醯膽鹼成分。而膽鹼能性蕁麻疹就是由於身體對於乙醯膽鹼物質過癮而導致的皮膚病問題,導致身體瘙癢難耐和出現紅疙瘩。
●可能是皮膚過於乾燥:
日常生活中,倘若皮膚過於乾燥,那麼就會由於皮膚缺乏水分而導致不適感,皮膚會出現較為明顯的緊繃感,局部會出現乾燥脫皮,洗澡後渾身瘙癢等情況。而導致皮膚出現乾燥的因素還是有很多的,像是氣候問題、年齡問題、過度疲勞、睡眠不足、洗澡水溫過高、使用鹼性洗護用品等等。
●可能是過敏性皮膚:
日常生活中,過敏性皮膚稍微遭受到外界刺激之後,就很容易會出現皮膚紅腫、瘙癢、脫皮、過敏性皮炎等問題。像是接觸花粉、塵蟎、劣質化妝品等等。洗澡後皮膚出現瘙癢或是出現紅疙瘩,這極有可能是洗澡水溫過高,或是沐浴露刺激而造成的。
●可能是洗澡用力過度:
日常生活中,在我們的皮膚表面有一層角質層以及皮質,很多人洗澡時間會很容易的搓啊搓,但是這樣用力的搓就會導致皮脂以及角質層丟失,降低身體的抵抗力,這樣就很容易導致皮膚局部出現發炎的情況,繼而導致皮膚瘙癢的情況出現,在洗澡的時候切忌不要用力搓洗。
●可能是沐浴產品使用不當:
日常生活中,洗澡的時候所使用的沐浴產品不當,這樣就會很容易導致皮膚瘙癢,並且會出現紅疙瘩的情況。平時我們儘量選擇偏弱酸性或是較為溫和的沐浴乳,不要使用強鹼性的香皂,避免對皮膚造成一定的刺激。
結語:日常生活中,平時一定要控制洗澡的頻率,每天洗澡一次就行了;在每次洗完澡之後,記得給身體及時塗抹潤膚乳,這樣就能夠給皮膚鎖住水分,從而避免由於乾燥而導致皮膚瘙癢的情況出現。在皮膚出現瘙癢期間,一定要記得避免攝入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清淡的飲食,保持樂觀穩定的情況,適當的運動來提高身體抵抗力;倘若皮膚瘙癢的情況長時間持續存在,那麼為了保險起見,最好是能夠去醫院進行就診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