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媒報導稱,解放軍軍機最近加大繞臺頻率,同時解放軍也舉行了多場演習,這些行動讓臺軍"倍感壓力"。對此,臺灣當局竟然想到把二戰時期的古董榴彈炮搬出來演練,結果被臺網友吐槽……內容極度精彩,咱們繼續往下看!
具體情況是這樣的:臺陸軍「馬祖防衛指揮部」近日依計劃進行203毫米口徑榴炮射擊演練,炮陣地是馬祖北竿地區的短坡山營區,這裡也是臺陸軍「馬祖防衛指揮部」北高守備大隊混炮連的據點之一。
就是這種炮
過去這裡曾有重兵駐守,各項軍事設施也遍布整座山頭,其中的203毫米榴炮是馬祖地區僅次於240毫米口徑的大炮,最遠射程可達16.8公裡,也是當年1958年的金門炮戰的「反擊利器」,絕對爺爺級的武器,博物館的藏品。
演練倒是沒啥特點,結果被臺媒一報導引起不少網友關注,報導稱,該榴彈炮射程可達16.8公裡,馬祖與大陸最近距離僅為9.25公裡,所以這個射擊演練可"遠達福建沿海地區",對解放軍行動具有"嚇止壓製作用"。
沒想到的是,網友個個都是軍事專家,直接看圖就扒出來火炮參數和性能。據資料顯示,臺軍擁有的這款203毫米榴彈炮是美軍在二戰時大範圍使用的M115榴彈炮。1945年二戰結束後,美國就停產了這種榴彈炮,並將其作為軍援大量提供給其他國家和地區使用。當年估計就是當藏品賣的, 不因為美國專家指出,臺灣的老式榴彈炮,已經不能適應現代戰爭的節奏了。
為此,小編也查了一下資料,這榴彈炮就是美國陸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的,也確實曾經把軸心國的混凝土防禦工事粉碎成瓦礫。《第二次世界大戰武器百科全書》中也寫了:"只要戰鬥是機動性的,就沒有人會想要使用此類武器,因為它需要太長的時間來準備射擊、或在戰鬥結束時撤出,但當它們被使用時,其重達163千克的高爆炸彈就成了毀滅性武器。"
就連臺媒也發文稱,解放軍的戰力如今大大加強,能夠在比傳統火炮更遠的距離上作戰,因而20世紀40年代的這種笨重的榴彈炮基本上已經失去了意義。對此,島內網友們表示榴炮射擊演練對解放軍演訓沒有任何作用,「還嚇阻?嚇阻個鬼啊。」「重溫二戰攻守陣法?現代打法是衛星定位飛彈精準致命打擊呀!」「現在是吹哨壯膽給自己爽嗎!兩岸開戰你們就成『標靶』。」
最後,再來一組解放軍遠火射擊的場面對比一下,咱們這個也不算太遠,輕輕鬆鬆300多公裡,需要再遠點咱們就下單「東風快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