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閩東地區的東部,有一座名聲在外的沿海小城,她擁有480公裡長的海岸線,灘涂面積全國最大,每年吸引世界各地數十萬攝影愛好者慕名前來攝影創作。
這裡享有「中國十大風光攝影勝地」「中國最美麗的灘涂」等美譽,是全世界攝影愛好者心中的神殿。↓
小皓東山@王清生
這裡是「福建夏威夷」,在這裡你可以縱情沙灘,隨手咔嚓就是大片↓
大京海灘
這裡是「海上威尼斯」,四季的潮汐變化、天光雲影、海上勞作,使這一片海美麗神奇且瞬間迥異↓
漁家燈火
這裡就是福建霞浦,有福建最早開發的對臺貿易口岸,擁有「中國海帶之鄉」、「中國紫菜之鄉是」,素有「閩浙要衝」、「魚米之鄉」的美譽。大海、沙灘、古堡、美景、慢時光……來到這個海濱小城,有的是安逸生活。
攝影天堂,攬中國最美海岸線
灘涂| 攝影師追逐的地方
小皓灘涂
霞浦的小皓海灘是很多攝影愛好者的第一站。小皓,是個傳統的漁村,它是霞浦攝影最能出片的地方之一,灘涂面積大,左右二面都有山坡,地形位置十分有利俯視拍攝灘涂。在攝影人眼裡,小皓的日落更是絢麗得無以倫比。
小皓海灘每天呈現出不一樣的五彩斑斕,就算是一樣的潮水,一樣的勞作,但是卻有著不一樣的光影,不一樣的心情,在這裡攝影者能夠拍攝出非常精美的作品。
Tips:
門票:無
地址:位於霞浦縣東部,距縣城18.7公裡,距三沙古鎮約3公裡
北岐灘涂
北岐是霞浦沿海的一個小漁村,有魚港和肥沃的灘涂,寬闊的海面。
霞浦北岐是攝影者眼中最美的灘涂之一,因為那裡面積大,視野廣,還有一個山頭可以拍照,北岐也是整個霞浦灘涂離縣城最近的,所以去的人也比較多。
漲潮的時候,忙碌的船隻穿梭在竹竿之間,退潮的時候,海灘上的紋路非常清晰,勤勞的漁民走在虎皮灘上,讓這片灘涂變得更有韻味。
藍色的天空加上灘涂,有種微妙的感覺,遠遠看去,不知道是海還是山峰。
在灘涂上,一定要穿鞋子,因為柔軟的地面裡面,有很多小石子和破碎的貝殼,回頭看岸邊,色彩斑斕的屋頂,矮矮平平的房子整齊的排列著,真的很好看。
霞浦的北岐海邊風光就像是一幅畫,2012年被列為「中國最值得拍攝的80個絕美地」之一。
無需刻意追求時刻光影,隨著日升日落,潮漲潮息,這片神奇的海域瞬息萬變,像是一個夢幻般的世界,那灘涂風光,美得令人窒息。
楊家溪
@何興水
楊家溪依山傍海,景色宜人,環境幽靜,素有「海國桃源」之譽。
@何伏朝
在霞浦,最有名的是楊家溪古榕樹群。古榕樹群裡,最古老的樹齡已有900多歲左右,最年輕的也有140多歲。
這裡還有被喻為「中國奇景,江南一絕」的榕楓林,其中有江南最大的楓香林(面積250多畝,1. 1萬株),全球緯度最北的古榕群(北緯27°),全國最大的小葉榕(樹齡近千年,樹幹周長12.6米,冠幅佔地3.06畝)。
還有沿溪綿延18公裡的國家二級保護珍貴樹種天然香樟。景區冬暖夏涼、氣候宜人,是理想的旅遊、攝影、度假、避暑、遊泳、垂釣勝地。
Tips:
門票:無
地址:太姥山西南側、霞浦縣牙城鎮西北部
大京沙灘| 人行青山碧海間
大京筆架山
大京沙灘
大京海灘在霞浦縣長春鎮東南部,東衝半島近陸端,屬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性氣候, 素有「福建夏威夷」、「閩東北戴河」之美譽。沙灘長3000米,寬200多米,並有明代古城堡等名勝古蹟和神話傳說相襯託.
大京古城堡@鄭德雄
除了海島的水上活動,小夥伴們還可以走進大京沙灘邊的古堡,去感受那份舊時光。大京古堡,已經歷700多年的風風雨雨,現如今城堡內大多是古民居,百年甚至幾百年老屋鱗次櫛比。
大京沙灘@鄭戈
煙波浩淼的大海、廣闊無垠的藍天,清澈見底、細沙如銀的海灣生活著螃蟹、貝類、遊魚。既可揚帆出海撒網捕魚親身體驗漁民勞作過程,又可縱情沙灘玩耍。
Tips:
門票:無
地址:霞浦縣長春鎮東南部
尋古探幽,訴說古村的故事
半月裡古村 | 把生活過得像詩
說起霞浦小夥伴們第一在腦海中浮現的,肯定都是攝影聖地霞浦灘涂,其實霞浦還有很多牛x哄哄的地兒正如這個坐落於半月形山灣中的村子,祖先給她取了個美麗的名字,叫半月裡。
放下攻略,放下地圖,任憑自己在古村落中迷路,穿越於歷史與現實間。霞浦是畲族的聚居地,因而畲族村落眾多,半月裡便是其中之一。
一進村,首先看到的就是一棵有著300多年歷史的老榕樹,枝葉繁茂,山環水繞,無不散發著靜謐祥和的氣息。
半月裡因村居形如月牙,故得名半月裡。因交通不便,造訪半月裡的遊客並不多,沒有過度的商業化,讓它保留了最開始的味道。村落並不大,在這裡不需要地圖,不妨憑著本能去發掘每個轉角處的美好。
Tips:
門票:無
交通:包車城關到半月裡來回約120元-150元左右,行程1小時。霞浦汽車南站坐到溪南(不上高速)班車,在厚首下車,車費12元,再從厚首徒步或者搭乘摩託車到半月裡。
舌尖上的霞浦,吃貨的天堂
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味道,霞浦味道就是萬千山海交融的味道,山珍魚鮮,四時三餐,霞浦滋味,便在這珍與鮮的調和中,傾瀉而出。
霞浦美食| 美味融到你的骨子裡
鮮是霞浦美食的代表。這些鮮美的食材已經像基因一樣深藏在霞浦人的骨子裡。
海鮮就不必多說,任何一家館子進去都好吃!今天主要跟大家介紹幾道當地的小吃。
▼地瓜杯
地瓜杯是霞浦的特色小吃之一,大多是小攤販推著移動推車在賣,又或是得到老城區的巷子裡才能夠找到。時段則大多是在午後,早餐時段並不出現。
地瓜杯顧名思義是以地瓜為原料,地瓜蒸熟壓成泥狀,加入雞蛋、澱粉、香油等,塑形時放入模具中,弄成小杯子狀,再加入肉末做成的餡料,上鍋蒸熟。口感表皮十分軟糯Q彈,與鹹香的餡料著實是絕配。一個2元,恰好做午後的小點心。
▼糊湯包
糊湯有些類似閩南的面線糊,做法簡單。把新鮮的米粉掰碎放進鍋中,一邊煮一邊慢慢倒入用水調好的澱粉,拿大勺順時針方向攪動,再放入香菇、鴨腸、魷魚片、魚乾、蝦米即可,起鍋時再撒上一小把滷過的大腸碎。煮出來的湯汁濃稠鮮美,搭配上鹹香的肉包,的確是絕配。
▼肉皮湯
肉皮湯做法類似糊湯,油炸後的豬皮、血塊、竹筍加入澱粉煮的湯,為了提味和去腥,煮的時候還會放入辣椒、酸醋,湯汁的味道是酸酸辣辣的,十分開胃,所以也叫做酸辣湯。
▼煎閩南糊
口感有些類似海蠣煎,表皮被煎得酥酥脆脆,咬下去內裡則是Q彈有韌性,加的餡料是花生、香菇、瘦肉、蝦仁等,味道非常喜歡,但是一個人吃一份稍微有些膩,兩個人一份剛好。 1份15元。
▼米餃
霞浦米餃是霞浦的特色小吃,曾上過央視。餃皮是糯米粉做的,還會加入地瓜、紫薯等,做出黃色、紫色的鮮豔餃皮。餡料有甜味也有鹹味,甜味是花生白糖餡,鹹味則是蘿蔔餡。
蒸煮的時候以山姜葉子為底,一起蒸煮,蒸好的米餃會帶上一些寫山姜葉的辛辣,表皮軟糯,略有些黏牙,我個人更偏愛鹹味,甜味稍微有些膩。
霞浦拍攝小tips:按月份規劃
3月至4月:此時海上撈魚苗、掛海蠣的時節,楊家溪榕樹很美;
4月至6月:一年中拍攝題材最豐富的季節,海上撈魚苗、海帶豐收、白鷺;
7月至9月:颱風多發季,同時也是非常涼爽的季節,還可以拍到罕見的天光雲影;
10月至12月:紫菜勞作、楊家溪的楓葉,別有一番風情。
交通:
如果坐火車,從寧德火車站到霞浦火車站,只要15分鐘左右。霞浦火車站可到福州、廈門、杭州等重要城市。
如果要坐汽車,到寧德汽車站,買車票(參考價格28元),抵達霞浦福寧長途汽車站即可,大概40分鐘。
去霞浦,在灘涂的餘暉間採風攝影,靜觀海天一色;
在山水的畫境裡品讀詩意,細啜生活之味;
在淳樸的民風中回歸鄉野,體會田園之趣;
在俯仰之間遇見最本色的美好,探尋最浪漫的情懷!
山海畫境,行攝霞浦——霞浦,歡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