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魚大肉吃多了,長輩們總會在飯桌上勸人多喝湯,說肉煮了那麼長時間,營養都煮在湯裡了,喝了順順肚子,還有助於消化。中國有那麼一句俗語:飯前一口湯,不用進藥房。在長輩們眼裡,沒事多熬湯喝,病痛不會找上門。事實真的如此嗎?
相信喝雞湯對於剛生產完孩子的寶媽們並不陌生,家庭條件好的,月子裡整天喝雞湯魚湯,一是補充自己的體力,而是擔心寶寶會不能良好的吸收奶水。也許是來自家人對產婦的關愛吧,喝湯就成了月子裡每天必須做的一件事。為了不給寶寶造成腸胃負擔,湯裡不加鹽,連肉都很少放,或者不放。
看著油亮的雞湯,為了孩子,不得不大口大口的喝下去,一個月下來,寶媽問到雞湯味,就想吐,長輩們讓喝雞湯少吃肉,那麼這雞湯和雞肉哪個更有營養?看完之後,孝順的網友勸媽媽多吃肉。
雞肉裡的營養真的融入湯裡了?
雞肉燉煮,會有部分雞肉脂肪。鈣質、維生素被溶解到湯裡,但是正常燉煮,也只有約佔總量的10%的胺基酸、維生素、蛋白質會進入湯裡。肉質密度大,一到兩個小時候的熬煮是不會輕易就被融入湯裡,絕大多數的肉質營養還被鎖在雞肉裡,只喝湯不吃肉,吸收的營養可以說寥寥無幾。
雞湯為什麼比雞肉喝起來更有味道鮮美?
雞肉燉煮時間一長,雞湯就越有味道,那就是雞肉部分脂肪、鈣質溶解,再加上各種油鹽以及其他食材一起作用,湯汁才會越久越好喝,雞肉如果沒有切段,整隻雞放進去,不容易被湯汁吸收,所以有時候放鹽放少了,還不一定鹹。這多少也跟噸煮的時間有很大的關係。
喝雞湯還容易給身體造成負擔,增加健康風險。
中國人吃飯講究晚上吃好的,一般在家裡吃雞,都安排在晚上了。雞湯放鹽多一些,雞肉才會有味道,喝很鹹的雞湯,口渴半夜起來喝水,一旦喝多了水,晚上勢必會對身體造成負擔,起夜上廁所,直接影響睡眠質量。
上面也講到了,雞湯很油,那是有大量的雞肉脂肪溶解在裡面了,經常大量飲用,脂肪含量多了,增胖長膘那都是分分鐘的事,想減肥可就太難了。
最後,夏天到了,那些靠喝湯減肥的人,很容易會造成營養不良,葷素搭配,營養均衡,多運動才是王道。下次家裡媽媽在端著雞湯給你喝,就說,少喝湯可以,媽媽多吃肉,相信媽媽聽了這句話心裡一定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