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蘇東坡,了解他的吃貨歷程,才明白「東坡肉」並不簡單!

2020-12-23 桑葉功效

常聽朋友們說「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事實上也正是如此,這個世上有趣的靈魂確實不多。思來想去,還就想起來了歷史上有這麼一個有趣的人,他就是蘇東坡。沒錯,就是那個因為被貶,然後開啟了吃貨歷程的蘇東坡。

蘇東坡因為才華惹禍上身,從黃州被貶到惠州,最後到海南島。遭遇人生中如此大的變故,在蘇東坡的身上看不到悲觀,能看到的就是他睡得好,吃得好,玩得好。尤其是在吃方面,蘇東坡更是頗有心得,並且還有了一列的東坡菜系,什麼東坡肘子、東坡肉等等,都是讓人垂涎三尺的美味。被貶的這一路上,蘇東坡在世俗之中享受著「民以食為天」的樂趣,並且也坐實了他是個大吃貨的本質。

咱們一起來看看蘇東坡這個吃貨歷程,在黃州的時候,他把「價錢如泥土」「貴族不肯吃,貧者不解煮」的豬肉經過精心的加工處理後,做成了色香味俱全的「東坡肉」。並且經過後人的不斷研製改良,使得東坡肉流傳至今。據說蘇東坡在杭州的時候也露了一手,囑咐廚師按照他的方法把豬肉燒好,然後連著酒一起送給百姓,結果廚師理解錯了把豬肉和酒一起燒了。陰差陽錯,帶有酒味的豬肉更加味美,從此「東坡肉」也就成為了杭州的名菜。

蘇東坡59歲的時候被貶到惠州,生活拮据又愛吃肉的他,就找屠夫買官宦人家不要的羊脊骨。把羊脊骨買回家之後先煮熟,然後塗上酒和鹽,再放到火爐中烤,羊脊酥香無比。(本以為蘇東坡會做一頓羊蠍子火鍋呢!)後來蘇東坡在惠州又發現了一種美食,就是荔枝。並且還高興地吟詩一首「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再後來蘇東坡又被流放到了海南,此時的他品嘗到了生蠔的鮮美,據說他還為此給兒子寫了封信:兒子,在海南這有一種特別好吃的海鮮,你自己知道就行,千萬別讓讓朝中大臣知道……

這就是有趣的蘇東坡,雖然生活艱苦,但是他能做到苦中作樂,並且對生活充滿著希望。他很容易滿足,只要生活中能吃飽喝足就行,其他再無所求。

這就是有趣的蘇東坡,了解他的吃貨歷程後,才明白東坡肉並不簡單。東坡肉有黃州東坡肉、杭州東坡肉以及開封東坡肉,至於四川眉州東坡肉則是因為蘇東坡出生於眉州,並不是蘇東坡創作的東坡肉。

黃州東坡肉以及杭州東坡肉的來歷剛才給大家分享了,河南開封東坡肉是蘇東坡最早創作出的東坡肉。開封東坡肉又叫做清湯東坡肉,是蘇東坡親自烹調竹筍和五花肉作為主要原料的美食,經過蒸煮的烹調方法做成菜餚。這道開封東坡肉讓北宋的仁宗皇帝都吃得眉開眼笑,並且賜名「清湯東坡肉」,由此在開封飛速傳開……

最後給大家奉上東坡肉一種常見的做法:

食材:五花肉、冰糖、八角、花椒、桂皮、丁香、香蔥、姜、老抽、生抽、料酒、

做法:

1、五花肉洗淨,冷水下鍋,加料酒,撇去浮沫,煮4、5分鐘撈出,切成約4、5釐米的方塊。

2、香蔥、姜、八角、花椒、桂皮、丁香備好。

3、將香蔥均勻鋪在砂鍋底部,姜塊均勻放好,肉皮朝下碼齊,加入香料,倒入料酒、老抽、生抽、冰糖,加溫水不要沒過肉,大火燒沸,轉至最小火,蓋燜約兩個小時,後期入鹽調味。

4、最後將肉塊輕輕翻面,肉皮朝上,用文火再煮半小時即可。

相關焦點

  • 東坡肉,大文豪蘇東坡的心頭愛,你了解多少呢?
    一代大文豪蘇東坡,唐宋八大家之一,不僅在詩詞造詣方面是首屈一指,也是一個忠實的吃貨,偉大的美食家,在官場上蘇東坡並沒有很大的建樹,官職很小,薪水微薄,在官場上鬱郁不得志的蘇東坡,除了詩詞作畫,把很多的時間都用在了烹調美食上面,蘇東坡經常會邀請他的朋友,一起飲酒作樂,下酒菜大多數都是蘇東坡自己親自下廚烹調出來的。
  • 蘇東坡與「東坡肉」
    蘇東坡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而且對烹飪和飲食很有研究,既會吃,又會做,有不少美味佳餚以其名字「東坡」命名。其中,「東坡肉」流傳最為廣泛,成為享譽古今的一道歷史名菜。相傳,蘇東坡在任杭州刺史期間,治理了西湖,使得當地風調雨順,杭州四鄉的莊稼得了個大豐收。老百姓感謝蘇東坡治理西湖,到過年的時候,大家就抬豬擔酒來給他拜年。
  • 想了解蘇東坡,東坡肉是不是真的是他發明的?他是個美食愛好者...
    想了解蘇東坡,東坡肉是不是真的是他發明的?他是個美食愛好者?除了這道菜,還有別的嗎? 蘇東坡不僅僅是一個美食愛好者,在中國飲食文化史上蘇東坡是最閃亮的那顆星,作為文學界的頂級美食家,烹飪界的金牌技師,他留下的東坡美食系列至今仍然是無數人的最愛。東坡肉好似藝術品,蘇東坡是該作品的原始版權所有者。初到黃州蘇東坡一邊感慨「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轉荒唐」,一邊為生計打拼。隨後蘇東坡發現黃州豬肉便宜,當地人卻不會製作,於是經過琢磨他解鎖了製作豬肉新方法。
  • 吃貨蘇東坡與他的東坡肉
    要想了解東坡肉的由來,那還要從「東坡」兩字的由來說起。影視作品中的蘇東坡形象那麼很顯然,「東坡」這個詞是在蘇東坡「元豐三年二月一日至黃州」之後才有的,但是據《在回贈肉得名之後,蘇東坡被貶謫去了黃州,並在黃州寫下了結合其人生態度和審美情趣的著名的打油詩《豬肉頌》,這首詩盡顯蘇東坡的吃貨本色。「盡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 蘇東坡其實是美食家?他的一句詩,詮釋了「吃貨」的最高境界!
    飄著乳白色泡沫的清茶、簡單的蓼菜蒿筍等等蔬菜。簡單的田園野餐,被蘇東坡寫就卻是鮮美可口,吃貨的喜悅之情也躍然紙上!尤其是最後一句的「人間有味是清歡」,更是直接道出了「吃貨」蘇東坡此刻所感:有味即是清歡!這才是吃貨的最高境界。美食靈感來源今日拜讀餘秋雨先生《山居筆記》中提到了蘇東坡在黃州時的生活狀態,在那個把是非曲直、忠奸善惡混染成一色的特殊時期,蘇東坡遭遇著難掩的孤獨。
  • 蘇東坡,東坡肉,紅燒肉
    大家一定要記住東坡肉一定要用小火慢慢的燉,然後加少量的水,加多一點的酒。東坡肉為五花肉,也就是一半為肥肉,一半為瘦肉,但是東坡肉肥肉吃到嘴裡時,並不會感覺到肥肉很油膩,而且東坡肉帶有濃濃的酒香味道,特別的美味。可以養心安神,除去煩惱。東坡肉,我們大家都知道是北宋詩人蘇東坡蘇軾所創作的。因為蘇東坡是四川眉山人,所以這道菜是應屬於四川的特色美味。
  • 「東坡肉」,這道經典川菜,是不是蘇東坡發明的?
    ,愛生活,他首先是一個生活家、美食家,然後才是作家。  雖然愛吃、懂吃,但蘇東坡並不擅長做飯。他用大麥煮粥,舂得不淨,煮得太硬,兒女難以下咽,戲稱「嚼蝨子」。他還參照古方,用蜂蜜釀酒,可惜發酵過度,酒漿酸敗,導致「飲者則暴下」,喝過的人都拉肚子。
  • 蘇東坡是個詩人也是個大吃貨,不僅發明了東坡肉,還發明了東坡魚
    倘若說起蘇東坡,世人都會想到那個才情過人的大詩人,想到他的各種著名詩歌。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東坡用自己的文採徵服了許多人。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蘇東坡除了文學水平突出之外,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吃貨,最為經典的例子便是東坡肉了。
  • 大文豪蘇東坡:「人間有味是清歡」,寫出了「吃貨」的最高境界
    考究一下,蘇東坡是四川人,所以說他的吃貨是本能,作為吃貨蘇東坡可是最專業的。比如這道「東坡肉」,宋人周紫芝在《竹坡詩話》中說:蘇東坡最喜歡吃豬肉了,而且還很會吃豬肉。由此才能發明出這道「東坡肉」。那麼蘇東坡到底有多愛吃豬肉呢?
  • 蘇東坡的拿手好菜「東坡肉」怎麼做才好吃?他留了一首詩告訴你
    因為生活條件不好,蘇東坡開始自己種地,第二年收成還不錯。蘇東坡就請了一些當地的朋友來家裡吃飯,同時因為當地豬肉便宜的特點,他讓鄰居來燒黃州紅燒肉宴請來赴宴的朋友。客人吃完之後和蘇東坡說出了自己的評價:這個肉燒得很不錯,但是就是太膩了。
  • 蘇軾何時成為了蘇東坡?東坡肉和蘇東坡又有什麼關係?
    蘇軾,(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人都叫他「蘇東坡」。蘇東坡祖籍欒城,出生於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時為眉山城)。北宋著名的官員、書畫家、詞人、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八位散文大家,蘇家就佔了三位。
  • 蘇東坡最愛的美食,尚堯帶你吃!這才是真正的「吃貨」!
    現在的年輕人愛稱自己是「吃貨」,言辭中有調侃炫耀意。但在尚堯看來,想要成為一枚合格「吃貨」,卻並非易事。今天,尚堯來給大家講一位歷史上真正有名的「吃貨」。 古往今來,愛吃的人們千千萬,但真正將其愛吃的美食說上一番的並沒有幾人。而蘇軾,蘇東坡,卻是少有的一位。
  • 蘇東坡最愛的美食,尚堯帶你吃!這才是真正的「吃貨」
    現在的年輕人愛稱自己是「吃貨」,言辭中有調侃炫耀意。但在尚堯看來,想要成為一枚合格「吃貨」,卻並非易事。今天,尚堯來給大家講一位歷史上真正有名的「吃貨」。古往今來,愛吃的人們千千萬,但真正將其愛吃的美食說上一番的並沒有幾人。而蘇軾,蘇東坡,卻是少有的一位。溫婉時,他吟「正是河豚欲上時」;高興時,他喊「日啖荔枝三百顆」。
  • 蘇東坡因何創東坡肉?東坡肉是怎麼創造出來的?
    這種大眾化的美食就是「東坡肉」,蘇東坡因何創造東坡肉?東坡肉是怎麼被創作出來了呢?小編這就跟你說說。謝謝關注!蘇東坡算是宋朝時候較為全才的人物。他在詩詞、散文、繪畫等領域都有建樹。蘇東坡雖然後來做了官,他做官後因為對當時的官場風氣不是很適應,後來被貶官到黃州做團練官員。他在黃州做團練副使的時候創造出來了後來被大家廣為流傳的東坡肉。
  • 蘇東坡不僅發明了東坡肉,還寫出了一首《豬肉頌》
    可見,古代一些達官貴人和士大夫最喜歡吃的還是牛羊肉,牛羊肉儼然成了高大上的代名詞,而豬肉和雞肉都是窮人才吃的食物。直到北宋第一大吃貨蘇東坡的出現,才扭轉了豬肉尷尬而低賤的身份。話說,蘇東坡由於「烏臺詩案」被貶到黃州之後,成為一個戴罪之官,沒有了薪水,生活可謂無比艱難,可一家老小還要生活。
  • 「東坡肉」真是蘇東坡做的嗎?
    在一個盛夏的中午,蘇東坡來到了永修境內一個叫艾城的地方。天氣異常炎熱。路邊剛好有一棵大樹,根深葉茂,遮天蔽日,正是個乘涼的好地方。「太好了,終於有個陰涼的地方。」說著,他就放下行囊,正準備坐下來好好休息一下。突然,一陣陣哭聲傳過來。
  • 好吃的蘇東坡與「東坡肉」
    好吃的蘇東坡與「東坡肉」   以人名菜,不算新鮮,但如「東坡肉」這般名動天下的,卻極其少見。
  • 「吃貨」蘇東坡:他的一生就是一部《風味人間》
    他就是蘇東坡。  五花肉切見方,煮熟洗淨,放入砂鍋,加白糖、醬油、黃酒,微火燜酥,撇去油,將肉皮面朝上裝入小陶罐中,加蓋置於蒸籠內旺火蒸30分鐘。  一道「東坡肉」就可以出鍋了。  這是今天「東坡肉」的諸多做法之一。在經過各種複雜到甚至有些繁瑣的步驟後,一塊塊豬肉被烹調得色如瑪瑙、軟而不爛、肥而不膩。
  • 吃起來香噴噴的東坡肉,大家除了知道和蘇東坡有關,還知道些什麼
    吃起來香噴噴的東坡肉,大家除了知道和蘇東坡有關,還知道些什麼我國是一個文化源遠流長的國家,特別是古代的很多詩人詞人,其中在宋朝,要說誰最有名氣的話,那肯定是蘇東坡了。雖然一生遭到多次貶謫,但是蘇東坡樂觀豁達的心態,的確值得我們後人敬佩,蘇東坡不僅是一個近乎完美的詞人,同時也是個十足的吃貨,往文雅的方面來說,就是一個美食家。
  • 吃東坡肉可不是吃蘇東坡的肉
    東坡肉,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這不僅是到美食,還是由一位名人所創。因為貶謫,蘇東坡的生活也十分拮据,自己還給自己規定,日用不得超過一百五十文,每個月初就把四千五百錢的工資分成三十份,掛在屋梁上,每天用叉子叉下來一份來用,然後就把叉子收起來藏好,免得違反規定超額消費,當天用不完的,就用一個大竹筒裝起來,以備賓客來時請客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