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悚的萌感 3d藝術家創作的卡通人物頭骨化石

2020-12-19 北極光科技網

一些知名的動畫角色,按照解剖學原則,他們的頭骨會是什麼樣子的?

捷克3D藝術家Filip Hodas,結合動物學、解剖學,對此還原了「「卡通化石」

該過程中最難的部分是要參照原始動物的頭骨。老鼠的頭骨和鳥的頭骨製作起來特別困難,它們骨頭間都是小孔、縫隙和精細的細節,很難想像它們在 3D 中的形狀。菲利普盡了最大的努力使這些卡通頭骨看起來像是根據現實生活中的頭骨製作的。不過,他還是加了一些創造性的內容,「顯然,老鼠的頭骨不會有耳朵,也不會有拱形部分以突出眼睛的形狀,但是如果沒有這些,根本就不像卡通。」

「我所追求的整體氛圍是創造一種懷舊感,重建被遺忘已久的世界和願景,並將它們與我兒時的想法融合在一起。」 菲利普說。

大力水手

海綿寶寶

高飛狗

米妮

唐老鴨的叔叔史高治

Canaria Tweetea

相關焦點

  • 海綿寶寶、唐老鴨、大力水手…博物館驚現卡通人物頭骨
    一位來自布拉格的藝術家用一系列仿真骨骼化石來紀念他最喜歡的動畫片。在Filip Hodas的卡通化石系列中你可以看到海綿寶寶、大力水手、唐老鴨等熟悉的卡通人物的頭骨,甚至列出了他們首次出現在熒幕上的動物學名稱,例如 Anas Scroogius、Homo Popoculis、Mus Minnius 等等。
  • 當卡通人物變化石,原來海綿寶寶也有頭骨
    還好現在科技很發達,除了網絡上可以搜尋的到,連虛擬想像出的也能藉由3D技術實現,捷克的3D藝術家Filip Hodas創造出的下面這些卡通人物的化石,他們的特徵都很明顯,真的是化成灰也認得啊~▼米妮▼海綿寶寶
  • 《春暖花又開》原型創作Q版卡通人物上線 反派神轉成萌王
    近期,新中國夢女性情感現實勵志大劇《春暖花又開》在山東衛視與江西衛視黃金檔19:35熱播,隨著收視率的與日俱增和話題的熱度飆升,以角色原型創作的Q版卡通人物率先驚喜上線。­  意外圈粉成焦點 反派神轉成萌王­  這一萌力十足的作品,作為人物素材製作出了首款全主創Q版人物海報,二次元的卡通偶像,戳中了觀眾內在少女心的Q萌殺,其中反差萌最凸顯的當屬金釗飾演的白城葉。
  • 3D藝術家將卡通角色,變成真實世界的模樣,小豬佩奇有點萌
    我們每個人都看過許多經典的卡通片,這些卡通片的角色形象主要以動物為原型,例如:以老鼠為原型的米老鼠、以熊為原型的維尼、以狗為原型的史努比等等。雖然,這些動畫片都是以動物為主角,但是,它們的模樣並不是真實的模樣,而是一位位動畫師,從這些動物提取特徵,再將它們變成像人類一樣思考和行動的卡通角色。你有沒有想像過,假設這些卡通角色到了現實生活中,會是什麼模樣呢?
  • 卡通創意:美食藝術家創作卡通形象,讓兒子愛不釋手
    然而,對於美食藝術家拉雷·莫美迪(Laleh Mohmedi) 來說,這只是小菜一碟。這位來自澳大利亞墨爾本的媽媽用健康的食材和一點創意,以她4歲兒子最喜歡的動畫角色為靈感,製作美食。因為兒子一直不願意吃她做的煎餅。她做了一件非常充滿創意的事,她把煎餅烤成獅子的樣子,給了他。雅各布很喜歡它,很快就把它吃光了。事實上,他愛上了這種食物。因為他的母親創作的卡通人物實在有趣,令小孩愛不釋手。
  • 重慶藝術家創作美食卡通雕塑 泡椒牛蛙酸菜魚等亮相重慶天地(組圖)
    四川美術學院畢業的青年藝術家唐自豪和六位同伴準備為
  • 3D藝術家將卡通角色,變成真實世界的模樣,小豬佩奇最醜
    我們每個人都看過許多經典的卡通片,這些卡通片的角色形象主要以動物為原型,例如:以老鼠為原型的米老鼠、以熊為原型的維尼、以狗為原型的史努比等等。 雖然,這些動畫片都是以動物為主角,但是,它們的模樣並不是真實的模樣,而是一位位動畫師,從這些動物提取特徵,再將它們變成像人類一樣思考和行動的卡通角色。
  • 異常完好的380萬年頭骨化石,會改變我們對「露西」起源的理解嗎?
    這塊頭骨不僅罕見而且驚人地完整,它可能會改變我們對人類最著名的先祖之一「露西」的起源的認知。2016年,科學家在衣索比亞發現了這具幾近完整的南方古猿湖畔種(Australopithecus anamensis)的頭骨化石。| 圖片來源:Dale Omori/美國克利夫蘭自然博物館。
  • 卡通人物米老鼠,表演能力巨強,這也太喜歡了
    表演能力巨強人物,充滿奇思妙想的性格,表演的那麼出色精彩,讓觀眾記憶深刻,快來一起追劇吧。表演能力巨強人物,米老鼠和唐老鴨,表演的那麼出色精彩,獲得最佳動畫片短片,一起分享童年的快樂吧。經典卡通萌星之一,米老鼠也太聰明了,表演的那麼出色精彩,真是讓人意向不到,快來一起追劇吧。卡通人物米老鼠,暴躁的唐老鴨,絞盡腦汁創作的故事,平靜又冷靜的心情,一起分享童年的快樂吧。卡通人物米老鼠,米老鼠和唐老鴨,給人帶來了很多樂趣,平靜又冷靜的心情,快來一起追劇吧。
  • 合肥景點變身Q版卡通人物(圖)
    前段時間,全國各地的擬人化形象紅遍網絡,將當地最知名的元素穿戴在Q版卡通人物的身上,代表著一個省份的形象。最近,這種萌畫在合肥也開始流行起來,寧國路、蕪湖路、徽園、天鵝湖、磨店美食街、包公祠等合肥著名景點都化身一個個可愛的卡通人物,躍然紙上。仔細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這些萌萌的Q版景點擬人畫都出自合肥一個小夥,在他的筆下,人生百態可以繪成一幅幅超萌漫畫,尋常生活裡那些讓人欣喜感動的亮點盡顯。
  • 臺灣高鐵彩繪列車「萌度破表」 卡通人物化身列車長服務旅客
    臺灣高鐵彩繪列車「萌度破表」 卡通人物化身列車長服務旅客   臺灣高鐵近日推出彩繪列車,讓很受年輕人歡迎的卡通人物"P助"和"粉紅兔兔"陪著旅客一起出遊。未來10個月,當地民眾搭乘高鐵,都有機會看到萌度破表的"P助"和"粉紅兔兔",化身列車長和服勤員來服務旅客。
  • 120萬年前猿人頭骨化石現身,專家經過檢測,對進化論提出質疑
    不過在我國的考古歷史上,最最古老的就是170萬年前的元謀人化石,再近一點的就是藍田人,大概距今115萬年,不過由於這兩段歷史都太過久遠,出土的化石也都不完整,所以一直沒辦法復原這些古人的樣貌,保存最完整的就是北京人的頭骨,但是在戰爭年代也遺失了,所以對於人猿的考古,我國的進度不是很樂觀。
  • 史前巨鼠重現人間,大小堪比一頭牛,頭骨化石跟臉盆那麼大
    上世紀60年代的時候,考古人員才在烏拉圭發現這種動物的化石,直到80年代,才發現「國父水豚」的完整頭骨化石。就是這個頭骨化石震驚了考古學界,它的長度竟然達到了0.53米。足足抵得上一隻臉盆。但非常奇怪,發現這隻頭骨化石後,考古學界對這一史前巨鼠的研究突然停止了。直到2007年,烏拉圭才對外公開了這種巨大的嚙齒類頭骨,並向外界公布了「莫氏國父水豚」的生物種名稱。
  • 將便當作成立體卡通人物,她的料理有著讓人幸福的魔力!
    手作料理雖然費時費力,但對許多人來說卻是熱情所在,好比家中的媽媽堅持替孩子親自做便當,為了傳遞心意甚至絞盡腦汁創作,只希望我們打開的那一刻能抱著興奮的心情用餐
  • 組圖:倪妮分享迪士尼拍攝花絮 與卡通人物俏皮合影少女感滿滿
    新浪娛樂訊 1月9日,倪妮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了一組近期在迪士尼拍攝的花絮,照片裡她換了好幾套很有民族風的服裝,與迪士尼的卡通人物親密互動,笑容明媚,少女感滿滿。倪妮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了一組近期在迪士尼拍攝的花絮新浪娛樂訊 1月9日,倪妮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了一組近期在迪士尼拍攝的花絮,照片裡她換了好幾套很有民族風的服裝,與迪士尼的卡通人物親密互動,笑容明媚,少女感滿滿。
  • 潮流藝術家劉子豪專訪:藝術創作中的「紀念意識」
    在展覽即將落下帷幕之際,特別邀請「大力水手棋子系列」作者——雕塑藝術家劉子豪來一起了解他的創作歷程。此次專訪將跟隨藝術家劉子豪的雕塑、版畫、影像等多種作品形式,共同探討雕塑與觀者的情感共鳴。 你的樣子系列 水泥 尺寸可變 2014 作為藝術家,在創作中捕獲人們遺忘的記憶,喚起觀者曾經看到的畫面
  • 卡通畫和植物的完美CP組合創意萌呆了
    趙瑜瑾就是一個善於畫龍點睛的諸暨萌妹紙。在紙上寥寥幾筆,配以植物點綴,卡通人物、小動物的靈氣躍然紙上,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先來看幾幅她的創意作品,是不是覺得很有趣。趙瑜瑾說自己對植物很感興趣,看到一些花花草草都會上前觀摩一番,她發現許多植物和畫中形象十分相似,有了靈感就有了創作的衝動。比如哆啦A夢,她說其實小學時就覺得有一種植物長得很像機器貓的竹蜻蜓。
  • 陶藝家創作"卡通毛澤東" 頭大身小難覓五官(圖)
    陶藝家創作"卡通毛澤東" 頭大身小難覓五官(圖)   (記者蔣太旭 通訊員李雨若)用藝術作品表現偉人並不新鮮,可你見過像卡通人物一樣的陶藝毛澤東嗎?前日晚,在武昌曇華林半畝園美術館二號館開幕的《浴——陳飛現代陶藝展》上,藝術家陳飛用他的陶藝作品,為觀眾呈現了毛澤東的「另類」形象。  年近天命之年的陳飛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瓷藝術專業,現為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教授、湖北開明畫院副院長,為我省中青年著名陶藝家。
  • 藝術家為著名的「卡通人物」繪製新形象,讓他們重獲新生命
    來自芬蘭的藝術家JirkaV t inen和來自智利的Fernanda Suarez決定將迪士尼著名卡通人物重新繪製,結合新的創意重新製作一系列逼真的迪士尼英雄和反派人物照片。 1.小美人魚——女主的父親
  • 歷史和卡通人物如果是現代人,竟然長這樣,蒙娜麗莎神還原
    在藝術領域,之前還有很多人保持樂觀,幾年前,馬雲還在一次演講中提到,未來最具潛力的就是藝術和創意領域,他認為這種職業人工智慧不能替代,但是僅僅幾年之後,就出現了眾多機器人「畫家」,甚至很多人工智慧創作的繪畫作品還賣出了很高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