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分黃瓜立枯病和猝倒病?建議從這4點入手

2020-12-07 付老師農業技術

農民種植黃瓜,在育苗的時候,黃瓜最容易發生立枯病和猝倒病,這兩種病害有些相似之處,很多不懂的農戶朋友,經常把二者農混淆,結果在防治時沒有對症下藥,造成防治效果差,病害沒有得到及時防治而造成損失。黃瓜猝倒病與黃瓜立枯病的症狀容易混淆,其實咱們可從以下幾點加以區分:

正常瓜苗

一、從症狀上加以區分

猝倒病幼苗尚未完全萎蔫和綠色時即倒伏在地,而感染立枯病的幼苗在枯死後仍然直立;

立枯病症狀

二、從產生的黴層上區分

在溼度大時,猝倒病苗在幼莖被害部及周圍地面會產生白色絮狀物,而立枯病則產生淺褐色蛛絲網狀黴層,區分還是比較容易的。

猝倒病有白色絮狀物

三、從發病時間上區分

猝倒病一般發生在3片真葉之前,特別是剛出土的幼苗最易發病,而立枯病則發生較晚;

立枯病發病枯死後直立狀

四、從發病溫度上區分

猝倒病發病時偏低溫,苗床溫度在低於28度時(一般在23-25度)發生的可能性大;立枯病偏高溫,在溫度關於28度時發生的可能性才大。

另外,猝倒病與生理性漚根也有相似之處。但漚根多是由低溫、積水引起。漚根常發生在幼苗定植後,如遇低溫、陰雨天氣,根皮呈鐵鏽色腐爛,基本無新根,地上部萎蔫,病苗極易被拔起,嚴重時成片幼苗乾枯。

瓜苗

猝倒病可以選用的藥劑有:68%的精甲霜*錳鋅600-800倍液,或25%吡唑醚菌酯乳油2000-3000倍液+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1000倍液,或69%烯醯嗎啉*錳鋅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

正常黃瓜苗

立枯病可以選用藥劑有:70%甲基硫菌靈800倍液,或50%多菌靈500倍液、或者50%異菌脲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3%多抗黴素懸浮劑500-1000倍液。

注意:猝倒病和立枯病在混合發生時,防治時可以結合兩種病害的藥劑同時防治。

相關焦點

  • 鼠尾草盆栽感染立枯病和猝倒病,學會四個辦法,就能輕鬆應對
    只要解決這兩個病害,基本上做到清香花開沒有太多懸念。那麼,鼠尾草盆栽立枯病和猝倒病是如何產生的?在發病的過程中有哪些症狀表現?怎樣去解決這兩種病害呢?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下這些問題,希望可以幫到大家。一、鼠尾草盆栽立枯病和猝倒病發生的原因:1、鼠尾草立枯病:作為一種真菌性病害,主要是半知菌亞門真菌中的立枯絲核菌引起的。它所產生的菌絲有隔膜,剛發生時看不到什麼顏色,到了後期就會逐漸變成淺褐色或老褐色。
  • 西芹猝倒病、立枯病及其防治方法
    但西芹病害的發生也隨之有不斷加重的趨勢,下面介紹西芹猝倒病、立枯病及其防治方法: 猝倒病猝倒病為土傳病害,在苗期發生,主要為害嫩莖、種子。
  • 黃瓜苗期「立枯病」危害嚴重,種植戶需要找準病因,綜合防治才行
    如何判斷黃瓜幼苗受到了立枯病的侵害呢?經過幾天後,幼苗開始大面積的枯萎,然後直至死亡,幼苗死後,幼苗的莖部會出現輪紋斑點,並且在根莖部出現一些白色的菌絲網。我們分析一下黃瓜發生立枯病的幾點原因1,黃瓜發生立枯病主要是因為土壤的病菌數量過多,導致土壤帶有病菌對於在黃瓜育苗和定植的時候,土壤裡的病菌存在是造成發生病害的一個原因,前面咱們也是講到了,受溫度和寄生土壤的影響,病菌會在土壤裡寄生3-5年以上,如果土壤的環境得不到改善,長期處於溼度高的話
  • 番茄苗期病害防治技術大全建議收藏
    苗床連續低溫、高溼是該病發生的主要條件,雨水較多或灌溉不合理會導致病菌蔓延和再侵染。苗床光照不良,通風透氣較差也會加重該病的發生。 立枯病 剛出土的幼苗和大苗均可受害,尤以中後期為主,病苗莖基部變褐色,後病部收縮細縊,莖葉萎垂枯死。
  • 7月份還能種黃瓜嗎?夏季育種黃瓜要注意什麼?苗期管理很關鍵
    黃瓜所含的水分高達98%左右,是夏季降溫解暑的常見果蔬。一般情況下,露天種植黃瓜多在春、夏兩季播種育苗;到7月份播種第二季黃瓜,控制好土壤含水量也是可行的。
  • 水果黃瓜越夏種植技術
    【1】選用優質品種近些年,水果黃瓜備受青睞,主要供應賓館、飯店。一般都是生長較短的果形,通常在15cm左右瓜長。所以選用優質的品種是保證高產的前提和基礎。【3】精種護苗由於目前水果黃瓜的價格相比平常的黃瓜經濟效益要好,大家對水果黃瓜進行的種植激情比較高。在種植的時候進行精細種植,採用優質的營養基質進行育苗,對生產優質瓜苗是非常有利的。播種時,還可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可用55度溫水進行浸泡種子4—5小時,撈出種子晾乾後進行播種。
  • 如何使用爛根死苗120防治枯萎病、根腐病、土傳病害
    >黃瓜;霜黴病、立枯病、疫病、灰黴病西瓜、黃瓜:枯萎病、蔓枯病、疫病、菌核病、立枯病、白絹病、灰黴病葉菜類:立枯病、根腐病、黑根病、菌核病辣椒:猝倒病、炭疽病、灰黴病、疫病林木、苗圃:立枯病、猝倒病等蔥
  • 水果黃瓜爽脆可口,可你會種植嗎?
    【1】選用優質品種 近些年,水果黃瓜備受青睞,主要供應賓館、飯店。一般都是生長較短的果型,通常在15cm左右瓜長。所以選用優質的品種是保證高產的前提和基礎。
  • 挑選黃瓜如何區分有沒有打「激素」?老農:牢記3點,輕鬆看出來
    挑選黃瓜如何區分有沒有打「激素」?老農:牢記3點,輕鬆看出來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完全離不開各種不同的蔬菜,每個季節都有著一些不同的蔬菜生長出來,有的時候我們會發現蔬菜的種類也是非常的多,黃瓜就是其中的一種,在春天黃瓜也是比較受歡迎的一種蔬菜,它不僅可以直接用來生吃,而且還可以做成涼拌黃瓜,醃製黃瓜等等一些吃法。
  • 這六點病因必須牢記
    為了避免發生漚根,苗期避免大水漫灌和陰雨天澆水,雨後及時排水,儘量不使幼苗期低溫和高溼同時出現於苗床。2、苗期常發生的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猝倒病初期在根頸處發生水浸狀病斑,逐漸變成黃褐色,後乾枯收縮,子葉尚未凋萎就猝倒。病情發生後由點到片發展。此病多在低溫多溼及通風不良時發生。
  • 木芙蓉和木槿如何區分?根據這3點,輕鬆區分木芙蓉和木槿
    木芙蓉和木槿如何區分?根據這3點,輕鬆區分木芙蓉和木槿導語木芙蓉的花色非常特別,木芙蓉在早上盛開的時候花朵顏色是粉紅色的,而中午的時候則會呈白色,等到傍晚就會變成深紅色,有這些特點的植物並不僅僅只有木芙蓉,木槿也具有這樣的特點,所以在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會把這兩種植物弄混,那麼木芙蓉和木槿要如何區分呢?
  • 如何區分黃瓜霜黴病、靶斑病以及角斑病?沒那麼難!
    黃瓜的霜黴病、靶斑病、角斑病是黃瓜生產上重要的病害,由於在病斑表現上相似,不好區分,農戶常因選用藥物不正確或不及時,導致病害蔓延,損失嚴重! 今天咱們聊一聊如何區分和防控這三類病害。 黃瓜霜黴病
  • 黃瓜打了「激素」應該如何辨認?菜農:學會這3招,一眼就能區分
    現在黃瓜大量上市,市面上到處都是新鮮水嫩的黃瓜,但是大家也都知道,現在的市場可以說是魚龍混雜,而且有一些激素黃瓜混雜其中,口味與健康都無法保證,所以買的時候一定要仔細挑選,黃瓜打了激素應該如何辨認?菜農:學會這招,一眼就能區分!
  • 做好以下4點,防治起來很簡單
    在患病初期莖基部會產生褐色的斑點,隨著病症的發展褐色的斑點會逐漸擴展,病斑的顏色也會由褐色變成黑褐色,並且患病部位會逐漸溢縮,辣椒植株吸收水分和養分的能力會逐漸降低,辣椒的葉片會變黃萎蔫,辣椒植株最終會死亡。注意:辣椒植株患了莖基腐病後植株不倒伏,這一點可以用來區分辣椒猝倒病。
  • 植物病害概論,教你如何區分病害
    植物病害從整體是否具有傳染性來看大體可以分成兩類,侵染性病害(又稱寄生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又稱作生理性病害)。侵染性病害是由各種病原體感染引起的,而且具有侵染其他植株和一定的傳播性。其中病原菌的種類主要包括真菌、細菌、病毒和線蟲,這三大類。
  • 黃瓜什麼時候種植最適合?需要注意什麼?
    黃瓜屬於葫蘆科植物之一,光飽和點為5.5勒克斯,適宜生長的溫度範圍在18~32度,在溫度24度左右,是最為適宜的溫度,黃瓜對光照的要求比較寬鬆,只要是溫度適宜,有足夠的散射光,也可以生長良好,因此,黃瓜可在冬季進行日光溫室保護地栽培,在一年四季當中均可栽培。
  • 越冬黃瓜栽培新技術
    種植黃瓜,首先要有好種子,要選擇抗寒,耐弱光耐低溫,抗病,豐產的優良品種,如津豐系列《凱旋》《寶來》等,尤其是精品《津豐》《金胚98》以高產,超強耐低溫,不封頭,長勢旺,耐弱光,抗病能力突出等優點,得到全國各黃瓜主產區菜農的認可。一、想種好黃瓜,先從底肥開始,底肥分為有機肥,糞肥和生物肥等,底肥應該測土施肥,做到缺什麼,補什麼,應均衡施肥。
  • 什麼是百香果猝倒病?應該如何防治?最佳種植時間?
    百香果猝倒病又叫倒苗,屬於真菌性病害,一般發生在百香果的苗期,造成幼苗的大量死亡,以下土地資源網詳細介紹猝倒病的症狀、危害、發病原因及防治方法,供網友們參考。 百香果猝倒病症狀及危害: 百香果幼苗的莖基部呈水漬狀變軟,使之迅速萎蔫,最後莖基部呈線狀縊縮。有時子葉尚未表現症狀即已倒伏,故名猝倒病,一般在土表處折倒,嚴重時會成片倒伏死亡。 百香果猝倒病傳播途徑和發病原因: 猝倒病病菌一般在土壤中越冬,通過灌水或土壤耕作傳播,並且生長適溫範圍較大。主要在幼苗生育狀況不良、抗逆性差時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