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拍攝的老建築群位於哈爾濱市道裏區買賣街,現在這裡被商場圍繞,多數歷史建築荒廢。這棟建築有兩個歷史建築告示牌,原哈爾濱輸入組合舊址,磚混結構,折中主義建築風格。
四月份的時候我來這裡拍照還掛著銀行的牌子,現已拆除。現在已經八月份了,不知道這條路在修什麼還沒有修好。
哈爾濱輸入組合只是這棟樓裡面其中一個公司,1928年,東省特別區修建這棟二層建築作為燃料廠辦公樓。日偽時期這裡被三家公司使用,滿洲輸入株式會社,哈爾濱興信所,哈爾濱煤炭公司。
這棟建築保存得非常好,目前還在使用,是哈爾濱市一類文物保護建築,建築外觀可以看到多種元素設計,古典主義建築元素跟文藝復興時期建築元素相結合,成為買賣街最亮點的景色。
除了哈爾濱輸入組合舊址,其他的建築就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了。這張照片的建築是建於日偽時期,原為侵華日軍兵營舊址,磚木結構,現代建築風格。這棟老建築有著特殊的記憶,是日本侵華的有力證據,希望它儘早修復並對外開放展覽。
我拍了空中的視頻,可以看到房子的頂部已經沒有了,屬於危房了。
這棟建築是位於買賣街72號的,偽滿警察廳舊址,從外觀上看三層的建築似乎是後加蓋上去的。
建築建於20世紀30年代,磚混結構,仿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為主的折中主義建築風格。
外立面八個巨大的希臘愛奧尼柱,讓這座建築看起來格外高大。一層窗戶是方形,二層為拱形,建築的設計都是為了突顯樓體的高度,這樣的設計很像地段街的銀行,那棟建築也是偽滿時期建設,跟長春的偽滿中央銀行都是一個設計類型。
臺階是水磨石,現在的大門已經腐爛了,看起來不太大氣,應該不是原有的大門。
透過鐵門我們可以看到內部舉架很高,棚頂做成了拱形。往內部去的走廊也有兩處拱形門。這處歷史建築荒廢了真是可惜,偽滿時期的建築質量都不錯,重新利用起來應該不是問題。
遠處看這棟建築佔地面積很大,外面非常精美。左側的建築是新修建的商場,據說為了修建它拆除了不少老建築,現在看這座商場的熱度可以稱得上是一處敗筆。
這座不起眼的單層建築,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一年,磚木結構,俄式建築風格,是俄僑灌腸廠舊址。
小編查了一下,光緒三十一年就是1905年,可以說是這條街上最老的歷史建築了,那麼為什麼這棟最年長的建築還在使用,年輕的更壯更大的荒廢了。
牆面柱式上方發現了細節設計,四瓣葉子的花朵。
買賣街跟地段街的交叉口有一棟粉色的建築,這棟建築是修建於日偽時期,侵華日軍兵營舊址,磚木結構,現代建築風格,外面的窗戶也都不見了,明顯是荒廢了。
從大門往裡看,發現內部還有一棟建築,應該是四面合圍的院子。
買賣街跟地段街是哈爾濱最繁華的地段之一了,這裡人流量巨大,要是恢復這些老建築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肯定能造福哈爾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