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四五,文武香貴。」喃喃自語,念念不忘。他什麼也不記得,什麼也不知道,卻仍記得自己愛的人,仍期盼兄弟姐妹春節團圓。這是電影《吉祥如意》的故事,也像我們每個人的故事。過去的一年我們有千萬種經歷,有千言萬語的感受,不如全部轉化為一首《常回家看看》。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呀,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每至年關,大街小巷必會循環播放的經典歌曲《常回家看看》,這次作為電影《吉祥如意》的主題曲,由隔壁老樊全新演繹,抒情旋律的改編配合隔壁老樊低沉溫柔、充滿故事感的嗓音,這份獨有的氛圍感成為所有漂泊在外的人的共情。寒氣抵不過家的溫暖,路遠擋不住對家的思念。這首飽含人間真情的歌曲,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炫技的雕琢、沒有花哨的修飾,音樂於日常中見真情,包含著對親人的關愛。「常回家看看」這句最樸實的話語對親情做了最真實的表達。既是歌曲的靈魂,又是點睛之筆。喚醒人們回家的願望。
電影原本是一個屬於導演大鵬的私人故事:一個傳統的東北大家庭,一次普通又特別的春節聚會,但它的情感關於你我。忘不掉的羈絆,是家人,無論身在何處,只要心在一起,就是團圓。團圓對於中國人是很重要的事情,它代表著血脈豐盈、福氣滿滿的意義和象徵。家庭是華人社會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團圓充分表現出家庭成員之間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密。家人的團聚也往往讓人們在精神上得到安慰和滿足,也最能讓人感受到家的溫暖。
一場「天意」促成的一段故事,「吉祥如意」是對「天意」的回應,也是最真誠和美好的祝願。年關將近,盼君團圓。當生活之風吹過時,最圓滿是吉祥如意。
此刻,趁還來得及,記得有空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