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網5月25日訊 「俺這兒挖出許多長有漢字的石頭,許多石頭上還有栩栩如生的壁畫,非常奇特。」今日上午,嵩縣田湖鎮一中的高老師打來電話,說他發現山裡的許多石頭上長著漢字和壁畫。
今日下午,在高老師帶領下,我們來到田湖鎮陸屯村東約800米的雲蒙山半山腰。據高老師介紹,此處是隋唐遺存三清洞景區。前幾日,他聽說山上採石時,發現了很多長著漢字的石頭,再往深處挖,又見了一些栩栩如生的「石壁畫」。
我們看到,在這些石頭的表面,有些漢字相當清晰,「女」、「盤古」、「母」等字很是規整。漢字與石頭融為一體,漢字多為紫紅色,長寬約為60釐米,字體筆畫寬2至5釐米,筆畫凸出石頭表面約5毫米。最小的「石壁畫」長約30釐米,呈正方形;最大的「石壁畫」有一人多高,面積約3平方米,從上到下,排列著各種圖案。
我們在此觀察時,附近經過的村民上前為我們一一指明壁畫的內容,他們還為壁畫起了名字:「古人耕作圖」、「歡慶場景」、「古人拔河」、「圖騰舞蹈」、「姊妹洗衣」、「羊狗搶食」等。各種動物、人物造型多達上百個,形態各異,栩栩如生。
據景區開發人員李瑞卿介紹,近年來,在開採雲蒙山時,挖出了許多長有漢字的紫紅色石頭,但字體難辨,多為「天書」。近期,又連續挖出許多帶有漢字的石頭,且字體清晰,尤其是「女」人石、「母」親石、「石壁畫」等,線條流暢,結構合理,耐人尋味。
「我們想尋求專家進行指導,看長出字和壁畫的石頭,是否具有研究價值?若有價值,我們將進行保護,沒有價值,就要當成基石進行填埋。」李瑞卿說。
就此事,我們採訪了嵩縣黃金管理局退休高級工程師、嵩縣河洛觀賞石學會會長王天聰先生,他與我們一起前往雲蒙山。經實地勘查後,王天聰解釋說,此山系屬中元古長城系熊耳群的中基性火山噴發巖,距今約1700百萬年(專家指導說此是專業地質年代單位,不能用「億年」表示);這些「文字石」和「石壁畫」的形成原因與火山熔巖沉積有關;此石俗稱「文字石」或「石壁畫石」,有較高收藏、觀賞價值。(高先生獲線索獎50元券)(記者 王學領 通訊員 李瑞卿 文/圖)
返回洛陽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