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的天!西湖邊每天撈起半噸「海瓜子」!吃貨們激動了:蔥油還是紅燒啊?)
天氣炎熱,
西湖引水也是馬力全開,
這幾天小編聽說,
西湖引水玉皇預處理場的沉澱池裡,
每天能打撈出
500斤到2000斤的「海瓜子」!
想必此時吃貨的腦子裡,
已經腦補了海瓜子18種吃法了吧,
要小編說嘛,當然還是蔥油第一啦!
網絡配圖
不過,根據錢報記者從現場發來的圖片,
這些打算溜進西湖的「海瓜子」長這樣
這是啥????
面對錢報吃貨記者,
西湖水域管理處的工作人員偷笑表示,
「海瓜子」是他們私底下叫叫的,
具體學名叫什麼,
他們也不清楚呢
從長相看,倒有點像縮小版的淡菜。
而且這些「海瓜子」個頭小,肉少,
恐怕是上不了餐桌的
得請記者幫忙想想,
有沒有養鴨場之類的單位
可以收留這些「海瓜子」
淨水工正在傾倒過濾網中的海瓜子。 林雲龍 攝
但是吃貨還是想問,
叫啥啊?能吃嗎?好吃嗎?
能吃的話,還找什麼養鴨場啊
我們幫你呀!
錢江晚報記者把「海瓜子」照片發在了朋友圈,
大部分吃瓜群眾說,這個就是淡菜的小時候
而且大家說,只要是活的,就能吃!
也有台州臨海的漁民留言說,
這個在他們當地的土話叫潮上蛤蜊,
家住海邊的人是不會去撿的,
所以這種蛤蜊通常在海灘上自生自滅
浙江省自然博物館的錢周興教授表示,
這個物種應該叫「突殼肌蛤」,
也叫「尋氏肌蛤」,
漁民也稱之為海瓜子、薄殼等,
屬於軟體動物貽貝科。
重點是,它能吃!
小編搜索了一下,尋氏肌蛤的肉長這樣 圖源:互動百科
但是吃貨們也不要高興的太早,
西湖水域管理處工作人員表示,
今年的「海瓜子」產量增多,
並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不及時攔住它們,
讓它們進入西湖,
就會影響到西湖的水質
錢教授也表示,
突殼肌蛤的繁殖能力超強,
一個個頭2釐米,可以產20多萬枚卵
正因如此,
在九曜山腳下的這道關鍵攔網,
每天都由幾名強壯的淨水工人「把守」,
阻擋這些小傢伙從錢塘江溜入西湖
▲淨水工正在拉過濾網。 林雲龍 攝
除了「海瓜子」,
還有哪些小東西想順道「溜」進西湖呢?
錢報記者跟著淨水工人拉攔網的這一天,
看看,收穫了幾條銀色的小魚,
還有兩隻小螃蟹!
盧站長說,這幾樣已經是攔網常客啦,
有時候,還能撈到蛇、青蛙呢
「娘子,小青,是你們嗎?」
不過,淨水工人們最害怕的漂浮垃圾,
還是要屬一次性塑料杯,
「真不知道哪來那麼多塑料杯,
攔網基本上攔不住它,
每次都要費好大勁打撈上來!」
盧站長也表示很無奈。
所以吃貨們,在想著吃吃吃的同時,
一定不要忘了保護好我們珍貴的水源!
不要亂扔垃圾!
好了,接下來我們討論一下,
怎麼燒了這半噸的「海瓜子」吧!
小編提議,蔥油!!!!
網友評論
@ 可可的小頌:不要慌!吃起來!
@ 七個白:看餓了!蔥油好還是紅燒好?在線等挺急的……
@ rush麥:神馬?這玩意兒多了會對水質有影響?那還是看我的吧,我保證能拯救整個西湖!
@ 長智齒的小核:哈哈哈有意思!不過吃水產還是要注意食品安全,一定要燒熟燒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