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結善緣,感恩有您點點「關注」吧!此文字數「一千三百餘字」閱讀時長預計需要4分鐘!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十法界一切眾生!
「信佛、學佛、念佛」
那麼何謂「信佛」呢?
經云:「入佛法海,以信為本;渡生死河,以戒為船筏。」
由此可知,學佛者,必須先要「信佛」。
而這個「信」也必須是深信不疑,不能有猜忌之心。
如此方能算是「信佛」;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以戒為船筏」。
但一說起「信佛」,
世人腦中聯想到的,可能並不是
「度生死河,了脫諸苦,得大自在」。
那麼聯想到的會是什麼呢?
往往都是「封建迷信」,或是「好吃懶做」!
因此也就造成了,自己不僅不信佛,還會做出勸告他人也不要去信佛。
為何會如此呢?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其實都跟「風氣」和自身「無明」息息相關。
那麼何謂「學佛」呢?
有詩云:「人間學佛知多少,浄盡心花只有師。」
學佛,也就是修學佛法或是學習佛法。
在此之中,我們首先要知道的就是「什麼是佛」。
那麼什麼是佛呢?
「佛」這個字是由古印度的梵語翻譯而來的,
它的意思是「智和覺」,智是什麼呢?覺又是什麼呢?
智可以說是智慧,也可以說是「體」;覺可以說是覺悟,也可以說是「用」。
而在佛教之中的「佛」,
也是智慧圓滿、福德圓滿的覺悟者。
所以呀,學佛在無明眾生眼中,其實就是學做人;
而在知曉佛法佛理的佛弟子眼中,則是為了求證。
求證什麼呢?
求證「人能究竟解脫諸苦、煩擾和生老病死輪迴之法。」
也就是開悟見性,成就菩提道果,成佛度眾。
所以,在佛教中常常會提及「出離心、慈悲心、斷惡修善、自利利他、慈悲度眾、覺行合一」等等,一切眾生學佛修行的根本。
那麼何謂「念佛」呢?
念佛,其實就是「佛教的諸多修行法門之一」。
若信佛、學佛、那麼必然是要去念佛的。
為何呢?若我信佛、學佛,但可以不去念佛嗎?
不行!為何呢?因為信佛、學佛者,念佛之法,就必須要去修學。
經云:「若能念佛心不動,則常睹見無量佛。」
什麼意思呢?就念佛之法,能夠攝受其心,減少雜念,增加正信、正見、正知等。
而這種種,其實都是因為減少了雜念,而修行有得,所得到的利益,所以經中由此一言。
若你信佛、學佛,但不去念佛,
那麼能得到這些利益嗎?並不能!
所以說,信佛、學佛、就必須要去念佛;
若不能念佛,那麼不僅愚痴難減,雜念也會增多,無明也會越來越多。
無明多了、雜念多了、那麼如何能夠說是「學佛」呢?
這不僅不能說是學佛,反而讓它成了一個迷惑你的障礙。
所以說,無論信佛還是學佛,念佛之法都理應要去學修,不為別的,就為減少障礙。
開悟的祖師大德曾說;
念佛之人,縱然是愚痴卑賤的不淨凡夫,
但一念佛,也能成為「大白蓮花、妙好人、最勝人」。
為何會如此呢?
就是因為通過念佛,能夠與阿彌陀佛一體,
被阿彌陀佛的光明常加照攝,被諸佛團團圍繞而護念、被諸菩薩緊緊相隨、
被善神所擁護,那麼自然也就能夠免除一切障難,消災延壽。
所以說呀;為什麼要念佛?念佛能有什麼用?當你看完,可能就心知肚明了!
凡人本是塵間物,心有不甘而頓悟。
問緣能有幾分福,禪來禪去皆是空。
歡迎分享、評論、收藏!南無阿彌陀佛!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只是臨時作為文字輔助作用,絕對不會用於商業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