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羊羊與灰太狼》這部曾經輝煌過的國產動畫,當初從2005年開始到現在,已經不知不覺經歷了14年,當時看他的小孩子的,很多都長大了,如今討論喜羊羊的聲音有著許多,而這些聲音的來源,大多數都是當時喜歡看喜羊羊的小孩子,因為當時的他們並沒有發言權,如今長大的了,能夠為當時作為童年回憶的喜羊羊發聲了。
那我們就來看看《喜羊羊與灰太狼》從輝煌到現在人氣大不如前之間經歷過了哪些波折,「烤羊事件」並不是壓垮喜羊羊的最後一根稻草,而是這些原因。
我們先來看看當時喜羊羊的輝煌時刻,在2005年,《喜羊羊與灰太狼》登上熒幕出現在我們的面前,主題曲《我只是一隻羊》當時也是相當洗腦,此時的國內動畫環境正是處於開始的階段,而喜羊羊就剛好碰上了這個環境,於是兩者發生劇烈的反應,加之喜羊羊當時所面向的市場是全年齡段,以低幼齡為主,加上新奇的內容,很快就有了很高的人氣和大量的粉絲,因此《喜羊羊與灰太狼》也給國內動畫日後發展的指明了方向,那就是低齡化的市場。
喜羊羊憑藉著前期積累的人氣,迅速推出《古古怪界大作戰》系列,講述羊狼一起穿越時空到地底世界古古怪界發生的有趣事情,編劇的腦洞也是相當的大,而《古古怪界大作戰》也成為喜羊羊的巔峰系列,直接將喜羊羊推向了國產動畫第一的王座,之後迎接2008年的北京奧運,推出了《羊羊運動會》系列,其中還包含著一些運動知識的科普,得到許多好評。
《喜羊羊與灰太狼》的目標不止於此,直接面向了一年一次的賀歲電影,當時相繼推出《牛氣沖天》、《虎虎生威》、《兔年頂呱呱》等賀歲電影,打算將十二生肖出個遍,在前幾部的賀歲電影中取得的票房和口碑也是相當不錯的。
但從「烤羊事件」後,喜羊羊開始慢慢走下坡路了,「低俗、暴力」這些標籤在國產動畫界中猶如「洪水猛獸」,一旦被打上了這些標籤的動畫,輕則停播整改,重則直接下架,而喜羊羊正是處於風口浪尖上,「烤羊事件」後又被一些人舉報,製作方也是先停播,對後面的動畫進行了大量個改動再重新播出。
真正導致喜羊羊直接跌下動畫王座的,應該就是製作組的改動和競爭對手的出現,原本作為導演,有著「喜羊羊之父」的黃偉明因為內部分歧而離開了,導致後面新的製作組對於喜羊羊的後續製作只是「啃老本」,沒有創新。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相信這個道理大家都懂,而喜羊羊想要重新登上動畫王座的時候,卻發現上面早就坐著另外一部動畫,那就是《熊出沒》,作為競爭對手出現的《熊出沒》,在喜羊羊走下坡路的時候,取而代之的登上了國產動畫第一的王座,雖然也經歷過整改,但對《熊出沒》來說影響不大。
而喜羊羊直到這幾天連續上兩次熱搜,這部當年的童年回憶才重新回到了我們的視野中,回顧喜羊羊的種種,宛如有種經歷了一個王朝的衰敗和更替,不過慶幸的是,童年有喜羊羊陪伴過。看完文章的小夥伴有什麼想說的,不妨在下方留言分享你們的看法,喜歡本文的小可愛,那就給我點讚收藏關注支持下吧,碼字不易,感謝你們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