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熬夜」、「別久坐」、「多喝水」······這些勸告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但什麼算多,什麼算少?這些模糊的度量詞讓我們難以把控。其實健康的標準並不難把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01
睡多晚算熬夜?
熬夜的判斷標準——
①23點以後入睡在傳統醫學看來,每天在23點以後入睡可以算作熬夜。
②不規律的睡眠周期有些人每天都在23點以後入睡,上午自然醒,擁有足夠的7~8個小時睡眠時長,體內的生物鐘逐漸適應之後,就不算是熬夜了,只能說是晚睡。
但若是有時十點睡,有時十二點睡,有時睡5小時,有時睡10小時,生物鐘不規律,會導致內分泌紊亂,這就算是熬夜了。
③長期睡眠時長不足
有些人雖然每天規律睡覺,但晚上很晚睡,早上卻起得早,每天只睡五六個小時,這也算熬夜。專家表示,如果一周內睡眠時間低於35小時,那麼不管每天幾點睡,都屬於熬夜。
熬夜會增加以下疾病風險:
專家提示:
成年人建議每天睡夠7~8小時,除了時長,還要看第二天是否精力充沛。
02
掉幾根頭髮算脫髮?
正常情況下,頭髮本身就有一個生長和衰老周期,自然生理性的掉發每天都會發生。但面對梳頭掉發、洗頭掉發,甚至於早上醒後枕頭上還有不少掉發,就不免心生擔憂,這是脫髮了嗎?
■ 一般而言,每天的掉發量超過100根時,就屬於「脫髮」了。
■ 發量不多的人,每天掉發超過50根時,也要警惕「脫髮」。
■ 早晨睡醒後,枕頭上有30根以上的頭髮,則預示嚴重脫髮。
數字較難數,也可以用「拉拔試驗」測試一下↓
洗完頭後的第二三天,用五指夾住一撮頭髮,用力緩緩下拉:
■ 若牽拉下來3~5根,則有脫髮隱患;
■ 超過5根的,很可能是脫髮;
■ 10根以上,說明嚴重脫髮。
專家提示:
出現脫髮建議去醫院皮膚科治療,最好不要亂試各種產品和偏方,有可能對頭皮和頭髮帶來不可逆轉的傷害!
03
坐多久算久坐?
目前還沒有一個絕對的久坐的定義,但一般來說,符合以下任意條件都可算為久坐 :
1、每天坐姿超過8小時;
2、經常連續1.5小時沒有起身活動。
常年久坐可增加以下疾病風險:
專家提示:
每天起碼要有20~40分鐘的運動鍛鍊來抵消一部分久坐的傷害!
04
喝多少水算多喝水?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同樣建議,成年人每天飲用7~8杯水(1500~1700毫升)。這裡的杯,大致指常用的一次性紙杯左右的大小。
喝水需注意:
1、短時間內不宜喝太多的水(如1小時內超過1000毫升);
2、泌尿系統結石、痛風患者每天最好喝2000毫升以上的水;
專家提示:
平時可以通過尿液的顏色判斷自己是否缺水,經常顏色深黃就要積極補水。
05
喝多少酒算適量?
新研究成果表明,只要喝酒,全因死亡率就會增加,因此最好是不喝酒!
喝酒會增加以下疾病風險:
寬泛些來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裡雖然沒有給飲酒的推薦量,但是給出了限制量。飲酒限制量為:
1、成年男性一天飲用酒的酒精量不超過25克;
2、成年女性一天飲用酒的酒精量不超過15克。
那麼15克和25克酒精換算成酒是多少呢?
專家提示:
根據新研究成果,不存在所謂的「適量飲酒有益健康」!
06
放多少油多少鹽算清淡?
鹽建議每人每天不超過6克(大致裝滿一個普通啤酒瓶蓋,其中包括其他食物中的鹽);烹調油每人每天25~30克,低脂飲食則最好在20克以下(大致2勺普通白瓷勺)。
少鹽少油,但保持滋味的方法:
1、多利用醋調味;
2、多利用蔥姜蒜等調味料;
3、多利用辣椒、香辛料等。
專家提示:
研究表明,換低鈉鹽,每年可以減少約45萬人死亡!
07
一天吃多少量才合適?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一個普通成年人,每天需要攝入這些量的食物:
對食物分量沒概念,這吃飯難不成還得帶個稱嗎?其實方法很簡單!具體該吃多少,和你的手或身邊的物品對比一下就知道!
①谷薯類:兩個拳頭的量;
②蔬菜:兩手併攏,一捧可以託起的量大概100克,每天吃3-5捧;
③水果:一個拳頭大小的量;
④肉類:一個手掌心大小的量;
⑤一個雞蛋+一杯牛奶;
⑥堅果:抓一把不漏;
⑦烹飪油:普通白瓷勺2勺;
⑧鹽:一啤酒瓶蓋。
專家提示:
「民以食為天」,吃對食物,吃夠量量,不僅有益身體健康還不會發胖哦~
08
重多少斤才算胖?
很多人對自己的身材都充滿誤解,特別是減肥,有些人明明體重在正常範圍,卻天天嚷嚷著減肥,甚至越瘦的人越想減肥;但有些已經「肥胖」的人卻還覺得自己身材還算勻稱,繼續肆意地吃喝。
那到底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肥胖呢?看看以下三個指標:
①標準體重:(身高cm-100)*0.9,超出這個計算數值的話,則需要減肥了。
②BMI指數:體重(kg)÷身高的平方(㎡),正常範圍為18.5~24.99。如果結果為25~28,預示過重;28~32預示肥胖;高於32預示非常肥胖。
有些人雖然體重和BMI數值都在正常範圍,但是可能肚子較大或者臀圍很粗,存在局部肥胖的現象,就需要再計算腰臀比了↓
③腰臀比:腰圍(cm)÷臀圍(cm),如果男性>0.9,女性>0.8,可能預示隱性肥胖,內臟脂肪超標,也是需要減肥的。
肥胖會增加以下疾病風險:
專家提示:
減肥不止是讓自己更好看,同時也是在延長壽命!
來源:京醫通、丁香醫生
實習生:宋守正
【來源:上海長寧】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