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漁,以科技服務助力脫貧攻堅——四川同心專家團·內江師範...

2020-12-21 水產養殖網

授人以漁,以科技服務助力脫貧攻堅——四川同心專家團·內江師範學院分團扶貧工作紀實

2020-09-30 14:4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四川在線        瀏覽量: 2058 次 我要評論
「今年的鯰魚、鱸魚經過科學管理,長勢好,病害少,收益可觀,這全靠內江師院專家的幫扶。」9月11日,資中縣泰之源水產養殖有限公司負責人潘鄧武喜滋滋地向記者介紹自己的特種魚養殖前景,鯰魚和鱸魚預計能提高几個點的總產值。在潘鄧武的朋友圈,他還展示了自己鱸魚滿塘歡跳的視頻。「國慶節即將到來,第一批成魚也會在大假期間上市,估計收益不差。」潘鄧武說,「吃水不忘挖井人,我的豐收與內江師範學院的專家團隊連續幾年的幫扶分不開。」



說起內江師範學院的專家們,潘鄧武的話匣打開了。潘鄧武是江西人,先在長江中下遊平原、珠江平原等多地魚米之鄉搞過水產養殖,後到資中縣銀山鎮金紫鋪村(2018年9月10日)搞特種魚養殖至今,整整3年。潘鄧武的魚場讓金紫鋪村流轉了土地的村民穩定了收入,也讓多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增了收。潘鄧武說起當初為什麼來內江,他認為資中鯰魚產量高、鱸魚銷路好,特別是內江各級專家的熱情幫扶,是潘鄧武動心的根本原因。「四川同心專家服務團·內江師範學院分團」(以下簡稱內江師院同心專家團)就是其中最常來的一支實力團隊。



定點幫扶興產業

內江師院同心專家團成員來自該校九三學社內江師院支社、民進內江師院支部、民盟內江師院基層委員會等民主黨派,並吸納了長江上遊魚類資源保護與利用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生命科學學院、化學化工學院、資產公司等部門專家近20人。

2012年3月,經四川省人民政府審批建立的校、地共建實驗室——長江上遊魚類資源保護與利用四川省重點實驗室,主要依託內江師範學院的技術力量,堅持走「產、學、研」結合的道路,主要研究長江上遊魚類。這,也是幫扶產業發展的智力資源。



近3年來,內江師院同心專家團以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實現「同心、同向」目標,以科技和專業知識積極服務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助力村民脫貧致富的步伐闊步向前,先後幫扶內江市、自貢市、廣元市等多地水產、教育等多個行業。潘鄧武的水產養殖企業能入駐、站得穩、收益高就是其中一個縮影。

內江師院黨委統戰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內江師院同心專家團緊緊團結在統一戰線的旗幟下,以科技服務助力脫貧攻堅。該團多次指導隆昌市普潤水產專業合作社進行黃顙魚繁殖,並助力隆昌市聯豐水產開展臺灣泥鰍、雜交泥鰍的人工繁殖和養殖;其成員先後奔赴眉山、樂山及內江各縣(市、區)為養殖企業(戶)義務開展黃顙魚腹水病、加州鱸諾卡氏菌病的診治工作,為養殖戶和水產企業挽回了逾百萬元經濟損失。九三學社內江師院支社社員、同心專家團成員、高級工程師黃澤金義務幫助貧困戶陳家憲、張義、練彬等檢測水質20餘次,科學地制定了調水方案;義務幫助簡陽養殖貧困戶謝曉東、資中養魚戶劉坤雲、內江養魚戶王友兵處理魚病,為養殖戶挽回經濟損失數十萬元。

深入行業做服務

黃澤金是一位資深水產高級工程師,他按照內江師院黨委統戰部的部署,主動將崗位前移,成為自貢老養殖戶董灼華夫婦的貼心人。

60多歲的董灼華夫婦在自貢市貢井區橋頭鎮團結村6組從事水產養殖,養殖面積佔地53畝,主要有鯉魚、鯽魚、草魚、鰱鱅魚等常規魚。黃澤金了解到,他們由於年紀大,文化低,接受新型的科學養殖技術困難。近幾年,魚市行情低迷,其養殖利潤更加微薄,產業舉步維艱。2019年,董灼華被診斷出患嚴重前列腺疾病,每月藥費要數千元。在養殖處於低谷時,他們連購買飼料、魚藥等生產資料都要向供應商賒欠,返貧跡象明顯。



為了幫助董灼華夫婦脫離困境,黃澤金多次來到董灼華的養殖場,為他們提供水產養殖技術支持。今年春季,黃澤金髮現他們魚塘的水質出現了問題,於是和同心專家團成員帶去專業設備,到現場提取每一口魚塘的水樣進行檢測。根據檢測結果,黃澤金制定了科學的魚苗放養方案、優質水調控和疾病預防、合理投餌等管理措施,使水產養殖生產得以順利進行。

通過專家們的持續幫扶,董灼華夫婦接受了科學水產養殖的新方法、新技術,使魚病得到及時控制,成本降低,養殖效益得到大幅度提升。目前,董灼華已經出售各類成魚123527斤,產值741604元,毛利潤260450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加26%、31%、52%。「我還有一部分成魚未出售,等到年底價格高起來,再賣好價錢。」董灼華說,「覃主任和他的團隊是我養魚的技術保障,預計到年底各指標還有10%~20%的提升空間。」

覃川傑既是長江上遊魚類資源保護與利用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的負責人,也是內江師院同心專家團的負責人,在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的相關領導協調下,他得知廣元市利州區三堆鎮龍池村當地的野生木葉子魚(學名尖頭鱥)需要家養培育,希望提供技術支持,他主動組織專家團隊前往協助。



「說實話,此前我們對木葉子魚了解並不多。」覃川傑和專家們研究認為只有深入現場,與魚「面對面」,才能「近水知魚性」。

龍池村離內江四五百公裡,單邊行程要五六個小時,路途遙遠,費時費力。「為了能幫助養殖戶,助力脫貧攻堅,再遠的路我們都能抵達。」覃川傑說。

第一次去龍池村,覃川傑和內江師院水產專家胡鵬博士早上6點出發,到達目的地時已是下午兩點左右。龍池村第一書記任剛強告訴專家們,當地黨委和政府希望大力開發木葉子魚養殖,形成產業優勢,成為村民脫貧增收的養殖品種。深入了解發現,木葉子魚體側扁,有黑色小點,嘴尖口大,似長條型鯽魚,素棲於陰暗的水流中,喜歡清潔無汙染優質水,力大遊速快。經過一兩天調查,覃川傑和專家們根據各家養殖戶特點,提出了中肯的改造養魚池的建議。



覃川傑和專家團隊第二次去龍池村時,採集到了木葉子魚親本,了解了該魚種的生活習性。根據魚的特性,專家們提出以當地農家樂為示範點,並制定了實施規劃、指導新建了魚塘,確定了木葉子魚的養殖方案。

此後,覃川傑、胡鵬等專家,多次去到龍池村,進行養殖指導,完善了木葉子魚的養殖培育流程。專家們還與廣元市水產部門對接,擴大了技術力量,形成了野生木葉子魚親本轉化家養的「一條龍服務」。今年春天,木葉子魚進入繁殖期,胡鵬博士駐紮龍池村近10天,與當地養殖戶吃住一起,完成了木葉子魚的人工繁殖工作。「脫貧攻堅無地界,作為水產專業人員,哪裡需要我們,我們就是哪裡的『漁民』。」覃川傑說。

目前,木葉子魚種的市場價格在100-150元/斤,發展前景好。

3年來,覃川傑、胡鵬、黃澤金3位專家現場駐地指導青川縣龍洋漁業有限公司的多鱗白甲魚人工繁育工作,幫助村民培育20餘萬尾的多鱗白甲魚幼魚,使苗種的孵化率提高到70%左右。據了解,為了擴大扶貧力量,專家們還深入簡陽市、眉山市、樂山市、涼山州等地,為當地養殖戶提供服務,解決了一個個技術難題,備受社會各界稱讚。

授人以漁助增收

人們常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句話用在內江師院同心專家團身上恰如其分。

近年來,同心專家團團員王平代表民進內江師院支部,參加市中區脫貧攻堅督查組,強化對市中區脫貧攻堅工作的民主監督;覃川傑等多位專家協助當地黨委、政府在資中漁科技川渝合作專家大院、甜城果漁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示範園(貧困村)進行業務指導;專家團還遠赴涼山州越西縣依洛地壩鎮樹且村等地,開展冷水養殖規劃、養殖品種選擇、推薦銷售渠道和聯繫方式等工作,為當地村民提供「漁」幫助,備受當地黨委政府肯定。



千山萬水的足跡,深深烙在養殖戶心間;千方百計的幫扶,點亮脫貧攻堅的星星之火。付出的是汗水,收穫的是真金百銀。

內江師院統戰部負責人表示,對於科技工作者來說,脫貧攻堅只有起跑線,沒有休止符。「內江師院同心專家團授人以漁的腳步,將永遠跋涉在綠水青山之間,讓統一戰線的科技力量成為助力增收、鄉村振興的最美風景。」

(內江市委統戰部、內江師範學院&nbsp供稿)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自嗨鍋走進重慶,從源頭上助力脫貧攻堅!
    近日,自嗨鍋走進重慶市永川區陳食街道雙河口村,不僅通過贈送愛心物資等直接的方式,還通過捐資建造「致富路」、扶持當地種植產業等公益活動從源頭上幫助當地脫貧攻堅,為當地村民送上了冬日裡的一份「暖心暖胃」的大禮包。俗話說「要致富先修路」,此次自嗨鍋的第一個公益活動就是,捐資10萬,幫助當地修建一條「致富路」。
  • 鎮巴有個博士碩士科技鎮長團 用農業科技助力脫貧攻堅
    西部網訊(記者石永波)7月5日,「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陝西在行動」網絡主題活動來到了鎮巴縣小洋鎮魯家壩村。記者遇到了正在鎮巴科技鎮長團工作站坐班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化學中藥學碩士生、小洋鎮掛職副鎮長王寧,他是鎮巴科技鎮長團的第二批成員,今年3月份剛剛到小洋鎮掛副鎮長,主要負責農業、科技、人才等工作,每周會來工作站兩次,在當地開展農業技術普及等工作。
  • 天津南開:魚漁同授,舉全區之力助受援地區脫貧攻堅
    -12-03 第03版:京津冀協同發展 大 | 中 | 小
  • 團蒙城縣委:凝聚青春力量 助力脫貧攻堅
    團蒙城縣委:凝聚青春力量 助力脫貧攻堅 2020-12-17 15:14:11   來源:安青網
  • 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巴中3人入選脫貧攻堅「四川好人榜」
    近日 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 公示了 脫貧攻堅「四川好人榜」 上榜名單50人 這其中,巴中有3人上榜
  • 融創鄉村振興方法論: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
    經過8年持續奮鬥,中國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然而,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十四五」時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力期,要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逐步把國家「三農」工作的重點從脫貧攻堅轉移到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上來。
  • 山東用「繡花」功夫精準扶貧 授人以「漁」造血脫貧
    山東用「繡花」功夫精準扶貧 授人以「漁」造血脫貧 2017-10-、先進個人代表座談會在濟南舉行,會議通報表揚了脫貧攻堅35個先進集體和60名先進個人,並邀請全國脫貧攻堅獎獲得者分享扶貧經驗。
  • 授人以魚更授人以漁,雲集電商扶貧結碩果
    近日,國家公布了一條振奮人心的消息:經過8年精準扶貧、5年脫貧攻堅戰,中國脫貧攻堅戰取得重大勝利,960多萬民眾完成易地扶貧搬遷、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經過8年持續奮鬥,我國已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在扶貧過程中,作為一支特殊的力量,電商扮演著其重要的角色。
  • 四川營山:「夕陽紅」 脫貧攻堅「長青樹」
    新華社成都11月2日電 深秋,四川營山縣駱市鎮千佛村營鑫竹筍種植基地,成片竹林鬱鬱蔥蔥,10多名工人在竹林間忙著採收今年最後一茬新鮮竹筍。這是記者2日在該種植基地見到的秋收場景。營鑫竹筍種植基地業主李世能喜悅之情溢於言表:「感謝縣老科協將千佛村綠竹筍產業列為科技服務對象,指定兩名技術專家負責技術指導。
  • 團蘭州市委「青春扶貧」六大行動助力脫貧攻堅
    在就業援助行動中,團蘭州市委落實「六保六穩」工作要求,聚焦貧困家庭青年就業需求,為青年轉移就業提供線上線下精準服務。舉辦了「團團幫就業」共青團助力復工復產網絡招聘會,組織在線招聘企業305家,發布就業崗位3100餘個,達成就業意向783人,幫助求職者線上挑選工作崗位,在線進行面試審核,全程零接觸完成招聘求職流程。
  • 「脫貧攻堅民主黨派在行動」致公黨省委會:恪守「致力為公」 助力...
    近年來,致公黨四川省委會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眾,累計落實各類物資1.57億元,惠及涼山、瀘州等市州10餘萬群眾,省委會辦公室榮獲「全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
  • 【地方篇】24四川省宜賓市高縣科協:黨建帶動科普 助力脫貧攻堅
    亮點導讀高縣科協通過開展「三聯繫三服務」「科普專家進農民夜校」等活動,把黨建工作融入科普助力脫貧工作中,以黨建帶動科普,用科普引導農民轉變思想觀念,激發農民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把創新的動能擴散到田間地頭,有效破解了科技工作者服務脫貧攻堅「最後一公裡」問題。
  • 同心助脫貧 聚力「拔窮根」———漢濱區總工會助力脫貧攻堅側記
    創新載體,促產業發展「加速度」「勞模是各行各業的傑出代表,只要有平臺、有保障,勞模在脫貧攻堅戰中大有可為。」漢濱區總工會主席王衍柏說,勞模在助力脫貧攻堅行動中當先鋒、打頭陣、作表率,不僅具有強大的自身優勢,還能激發全區決勝脫貧攻堅的昂揚鬥志。
  • 「授漁計劃·平安成長」精準扶貧暖春行動走進湖北宜城
    中國青年網北京12月24日電(記者 劉尚君)12月21日,「授漁計劃·平安成長」精準扶貧暖春行動宜城公益活動在湖北省宜城市人民會堂舉行。授漁計劃攜手各社會組織、單位以及近百家愛心企業在宜城市資助500名困境青少年學生。
  • 瀘縣推廣種植竹香稻助力脫貧攻堅
    人民網成都7月27日電 7月26日,瀘縣天興鎮召開優質水稻種植技術培訓會,主推優質水稻竹香稻,助力脫貧攻堅。村社幹部、供銷社、家庭農場主進行了田間觀摩、會議交流、現場品嘗等,見證了竹香稻的田間種植表現及突出優勢前景。
  •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石林大可鄉依託一村一品實施產業脫貧
    巖子腳村委會滿山遍野的枇杷水尾村委會是石林縣的省級檔立卡貧困村委會,目前共有各級建檔立卡貧困戶133戶、貧困人口294人。在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中,水尾村委會發現村子周邊的山上能生長野花椒樹,再加上個別村民零星栽種花椒均有收成,就結合當地實際決定發展花椒產業實現脫貧致富。
  • 北京油雞助力蔚縣脫貧攻堅
    本報訊 劉華貴 近期,為進一步做好京冀對口幫扶工作,積極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北京油雞養殖科技扶貧工作落實,應河北省蔚縣人民政府扶貧辦邀請,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畜牧所劉華貴研究員、李永清研究員、王海宏副研究員與北京市畜牧獸醫學會的專家一同前往蔚縣開展科技扶貧工作。
  • 「授人以漁」增技能 「扶志扶智」提信心 自主脫貧的「精氣神」有了!
    原標題:自主脫貧的「精氣神」有了!(聚焦網絡扶貧④)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
  • 助力脫貧攻堅 58同鎮華東首個信息扶貧中心落地安徽潁上
    對於58同鎮潁上縣信息扶貧服務中心的落成,安徽省扶貧辦副調研員夏俊在致辭中表示,服務中心運用58同鎮平臺的信息整合分發優勢,幫助貧困地區求職就業、農產品銷售等,將很好助力貧困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潁上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吳建軍指出,服務中心的成立掛牌,體現了58同城對潁上精準扶貧的關心和支持,為服務「三農」打通最後一公裡,搭建了全方位多層次的信息平臺。
  •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周超 ‖ 脫貧...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周超 ‖ 脫貧致富領頭人——記威遠縣新場鎮聯豐村駐村… 2020-12-19 08: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