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眺柳梢堰溼地公園。(德陽經開區黨群工作部供圖)
近日,在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燃氣輪機整機試驗室,國內首臺F級50MW重型燃氣輪機達到滿負荷。(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供圖)
「十三五」收官在即,德陽經開區高質量發展再迎利好消息。
為全面貫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戰略部署,12月3-4日,德陽市黨政代表團到重慶開展專題調研,德陽經開區、重慶空港工業園區籤署了《共建示範園戰略合作協議》,將共同向兩省市經信部門申報川渝地區首批合作示範園區。
回望輝煌五載,展望前進徵程,此舉被稱為是「豹尾」和發展的「強心劑」。
過去5年,德陽經開區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力以赴抓項目、促投資、穩增長,加快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的發展成就。逐夢「十四五」,德陽經開區將馳而不息,向改革開放新高地、世界級重大裝備製造基地承載地、產城融合發展示範區、德陽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等發展目標不斷邁進。
聚力科技創新 「大國重器」續寫重裝輝煌
「開始升負荷!」顯示屏上,燃機功率數據從45開始穩定上升,46.5、46.7、47.8……50!11月27日,在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燃氣輪機整機試驗室裡,伴隨著經久不息的掌聲,國內首臺F級50MW重型燃氣輪機達到滿負荷。
滿負荷試驗是燃氣輪機研發環節最關鍵的驗證節點,也是電站長期運行前的最後一項性能試驗。此次滿負荷試驗的圓滿成功,標誌著企業對燃氣輪機自主設計、製造、試驗全過程能力的完整掌握,推動了我國自主燃機產業實現跨越。
5年光陰倏忽而過,「十三五」期間,科技創新的號角屢屢在德陽經開區吹響。一件件「大國重器」誕生的背後,德陽經開區緊扣時代脈搏。
國產大飛機C919關鍵部件、世界最大的核電汽輪機低壓轉子、國內首支CAP1400核電轉軸、全球首臺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華龍一號」半轉速汽輪發電機、國內首臺「華龍一號」核電機組、世界最重加氫反應器、白鶴灘世界首臺百萬水電機組……德陽「重裝之都」的「皇冠」上,來自經開區的一顆顆「明珠」屢添光彩。
成績厚植於制度保障。德陽經開區推進「大中小融通」雙創升級園區建設,整合升級各類科創資源,建設各類創新平臺;大力支持核心技術攻關、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打造集研發、中試、孵化、應用及產業化的創新生態鏈,打通科技創新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鍊。以此為後盾,越來越多的「大國重器」將在這方熱土「破繭」。
德陽經開區裝備製造龍頭企業注重科技成果轉化工作,以此推動企業乃至德陽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近期,東方汽輪機、東方電機、東方風電、二重裝備等企業在各自領域,相繼拿下華能正寧電廠4臺1000MW燃煤機組、廣州從化明珠能源站、國電滎陽600MW汽輪機通流改造項目、四川大渡河金川水電站4臺215兆瓦水輪機項目等大單,進一步奠定行業「領頭雁」地位。
以「中國製造2025」為抓手,德陽經開區圍繞打造世界級重大裝備製造基地,實施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推動工業經濟轉型升級、提質增效。2019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為684億元,是2015年的1.61倍,年均增長12.5%以上。
強化項目引領 「營商環境樣板」引鳳築巢
在深蘭科技西南總部園區內,登上AI熊貓智能公交車,伸出手掌,就能利用手脈識別系統完成上車掃碼。車載系統還可以實時檢測駕駛員的安全狀態,對駕駛過程中的分神、打電話、長時間閉眼等情況進行識別、記錄及提醒。目前,該公交車已獲得廣州、上海等地測試或商用牌照,並在天津、常州等城市試運行。
2018年11月,總投資100億元的深蘭科技西南總部項目籤約落戶德陽經開區後,就一直備受關注。近年來,德陽經開區高舉智能製造大旗,以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為切入口,打造全國裝備技術智能製造基地。
「十三五」時期,以項目為引領,德陽經開區創新發展不斷注入新動能。2016年以來,德陽經開區累計引進5億元以上項目52個,到位資金611.59億元,籤約貴州航宇科技、新城控股吾悅廣場、東方雨虹(德陽)西南總部基地及西南生產基地、深蘭科技西南總部、世界500強百事食品、德陽天立國際學校等一批重大項目。
一大批工業項目快馬加鞭建設並順利投產:東方雨虹、東鋼新材料、東飛機械、諧誠玻璃、同佳環保、二重新增160兆牛水壓機鍛造操作機、聯塑管材二期、紐克利新能源核電燃機……為工業經濟持續增長注入強大動力。
德陽經開區對項目的吸引力,究竟在何處?「營商環境」是投資方普遍認同的一個答案。
一組數據可以直觀體現:百事食品籤約後74個工作日全面開工;東方雨虹項目半年時間建成投產;新城控股吾悅廣場項目在18個月內全面封頂,預計今年底實現滿鋪開業……「我們要打通審批環節所有『梗阻』。」相關負責人表示,德陽經開區投資促進中心創新實施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推行投資方、投資促進中心、審批部門三方承諾制度和「容缺預審、一諾即辦」制,使具體問題及時得到解決。
目前,德陽經開區涉及審批服務事項231項,已100%開通網上申報途徑,100%納入綜合性政務服務大廳,100%實現「最多跑一次」。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3個工作日,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流程時限壓縮至60個工作日以內。
狠抓民生改善 「以人民為中心」書寫答卷
地面乾淨整潔、攤位整齊有序、功能分區一目了然——德陽經開區東橋市場新貌,讓不少市民感嘆「大變樣」。
據悉,德陽經開區主要農貿市場存在基礎設施陳舊、地面坑窪不平、環境衛生差等問題。今年來,經開區黨工委、管委會聚焦「做實民生」,投入1800餘萬元,出動6000餘人次工作人員,通過近50天連續施工,對東橋市場、東升市場、天山路市場、龍泉山路市場等4個農貿市場提質改造,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
「十三五」期間,德陽經開區城市建設展現新面貌,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規劃和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居民幸福感獲得感愈發凸顯。尤其是踐行公園城市理念,充分利用「山、水、林、園」等生態本底,規劃形成「一芯兩核、三帶多點」城市生態布局,完成景觀改造工程項目3個,面積約340畝;完成水系改造治理項目5個,總長度約14.8公裡;建成柳梢堰溼地公園(一期)和松花江路公園,建成面積1992畝。
同時,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推動社會民生邁向新高度。2016年以來,累計學位較「十二五」末期增加7045個,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81%。共建立和完善居民健康檔案67686份,家庭醫生累計籤約35291人。全區39戶110人建檔立卡貧困戶穩步脫貧,並全力幫助阿壩縣、中江縣馮店鎮決勝脫貧攻堅。德陽經開區黨建引領創品牌,全面落實統戰工作六大行動,獲得2019年度全省基層(園區)統戰工作創新先進單位。
「社區親民化改造,為我們帶來了『家』的味道。」德陽經開區旌東街道東山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緊鄰鐘鼓樓廣場,一樓設置了沙發、座椅、圖書角和辦事窗口,還免費提供茶水。社區在親民化改造中優化空間布局,把更多空間用作黨員群眾學習、活動、服務陣地,做到「辦公空間最小化、服務功能最大化」,受到廣泛好評。
這是德陽經開區強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答好高質量發展的民生答卷的縮影。在德陽經開區,樂安社區物業黨建聯建基層治理經驗被全省推廣,並被列入全國基層黨建創新案例;旌東街道城市管理調度中心創新整合市、區、街道三級34個部門單位資源,協調公安、城管、司法等12個執法部門下沉力量、集中辦公,調度執法人員近50人,建立日常管理、流轉交辦、聯動執法等制度,實現了「街道大統籌,城市微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