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7月28日電 (張雁晴)馬鈴薯向來就是全球的主要食糧之一。28日,馬鈴薯成功引來自美國、加拿大、俄羅斯等37個國家和地區的千餘名馬鈴薯領域專家學者相聚北京延慶共論薯業發展。同日,京冀之間籤訂了《馬鈴薯產業戰略合作協議》。
為期2天的2015北京世界馬鈴薯大會在世界第一大馬鈴薯生產和消費國——中國的北京開幕。中國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開幕儀式上表示,在中國,薯業已不再是「經濟不發達地區和窮人的產業」,而成為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和豐富人們餐桌的一大亮點。
世界馬鈴薯大會公司董事局主席大衛·湯姆森在會上指出,世界馬鈴薯大會第二次選擇在中國舉辦,是因為中國是世界上主要的馬鈴薯生產國,在未來更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這裡的建設也是全球第一的。」
馬鈴薯已成功「晉級」成為繼小麥、稻穀、玉米之後的中國第四大主糧作物。與2015世界馬鈴薯大會同期舉行的,還有第十七屆中國馬鈴薯大會、第六屆中國國際薯業博覽會、馬鈴薯主食產品及產業開發國際研討會,這四大「薯業盛會」更讓世界聚焦延慶。
記者了解到,中國國際薯業博覽會有來自11個國家和地區的196家企業參展,共設5大展區,本屆新增的主食品嘗特色展區,展示100多個品種的薯類食品,印證了「別把土豆不當乾糧」這句話。
薯條、薯粉早已司空見慣,在現場,馬鈴薯冰淇淋、馬鈴薯飲料等吸引了大量觀眾排隊品嘗,而紫色、白色的馬鈴薯饅頭、麵包,馬鈴薯粉等等食品秀色可餐。不過,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些食品暫不售賣,目前還處在研發階段。
展覽區、研討區外,北京市延慶縣副縣長劉明利、張家口市副市長賈利軍分別代表兩地籤署了《馬鈴薯產業戰略合作協議》,確定了延慶與張家口在馬鈴薯品種研發、科技攻關等5個方面的合作內容。
據了解,北京延慶處於馬鈴薯的黃金生長緯度範圍內,是生產優質馬鈴薯種薯和開展脫毒種薯繁育最理想的基地;同屬於全國馬鈴薯優質產區之一的張家口則擁有較為完整的馬鈴薯產業鏈條,未來發展重點就在馬鈴薯種薯繁育、生產、貯藏、加工等方面,將傾力打造國家馬鈴薯主食產品和產業開發試驗示範區。
延慶縣委書記李志軍指出,兩地攜手要做大做強,是立足於各自資源稟賦和產業的基礎上,走差異化發展道路,發揮好自身的比較優勢,才能共同打造輻射力、擴散力與競爭力更強的產業板塊。
據國際馬鈴薯中心預測,2020年中國馬鈴薯需求將達到1億噸以上,佔世界馬鈴薯總消費量的比例從目前的1/4增長到約1/3,必將帶動馬鈴薯品種研發、加工生產、流通銷售等產業鏈各環節市場的擴張,馬鈴薯種薯產業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