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取暖 當心低溫燙傷和一氧化碳中毒

2020-12-20 瀟湘晨報

近幾日,在冷空氣作用下,我市氣溫降至個位數,不少市民直呼「好冷」。昨日,記者從城區各大醫院了解到,每年冬季降溫後,因烤火發生的一氧化碳中毒、低溫燙傷的患者就會增多,有的甚至釀成悲劇。醫生提醒廣大市民,冬季取暖當心低溫燙傷和一氧化碳中毒。

烤火易發一氧化碳中毒

去年12月初,國藥東風總醫院接診了兩名在家用煤炭烤火致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出診醫生向記者還原了救治經過。

當時,醫院接到一名男子的求救電話,稱其父母在家中暈倒,可能是一氧化碳中毒。他們趕到現場,將一對老人迅速接到醫院搶救,並快速給予高壓氧治療。30分鐘後,兩位老人逐漸清醒。原來,當天下午,兩位老人將門窗關得嚴嚴的,在屋裡烤火取暖,不料一氧化碳中毒。幸虧家人及時發現,送醫救治。

記者昨日從太和醫院、國藥東風總醫院、市人民醫院急診科了解到,眼下天氣剛變冷,醫院暫未接診因烤火取暖而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往年冬季,醫院都會接診因烤火、洗澡發生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10來例。」國藥東風總醫院急診科醫生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每到冬季,蜂窩煤、木炭、無煙煤等,是我市很多農村家庭取暖必備品。但是,這些東西在為人們禦寒的同時,也極易因不完全燃燒而產生一氧化碳,引發人們中毒甚至死亡。

根據市120統計,中毒群體中留守老人最多。留守老人常獨自在家,一旦發生一氧化碳中毒,很難自救或向外求助,而老人傳統的生活習慣及安全意識相對較低、對一氧化碳中毒危害性認識不夠,也是導致悲劇年年發生的主要原因。

冬季取暖小心低溫燙傷

記者採訪獲悉,天冷後「低溫燙傷」現象也值得注意,主要原因是不少市民使用取暖設備方式不正確。

市民胡女士非常怕冷,尤其是手腳。「一到冬天我的手腳就像冰塊一樣,晚上在被窩裡睡幾個小時都暖和不起來。」胡女士告訴記者,由於手腳冰冷,入冬以來她幾乎每天都要使用「暖寶寶」、熱水袋等。

去年冬天,胡女士將暖足貼貼在腳板上就出門上班了。時間一長,胡女士感覺腳底板有些燙,將暖足貼取下來一看,腳底出現了紅斑,還有一個水皰。經醫生診斷,她可能是因不合理使用或買到了「三無」產品的暖足貼,導致足底被低溫燙傷。

什麼是低溫燙傷?太和醫院急診科易醫生介紹,低溫燙傷是指雖然基礎溫度不高,但皮膚長時間接觸高於體溫的低熱物體而造成的燙傷。其中,嬰幼兒、老人、癱瘓病人、醉酒者或糖尿病人取暖不當易造成局部低溫燙傷。低溫燙傷創面疼痛感不十分明顯,僅在皮膚上出現紅腫、水皰、脫皮或發白的現象,雖然表面看上去不太嚴重,但創面深,嚴重者甚至會造成深部組織壞死。如處理不當,可能發生潰爛,長時間難以癒合。

如何防範低溫燙傷?易醫生提醒,「暖寶寶」的最高發熱溫度能達到65℃,直接與皮膚接觸5分鐘即可造成低溫燙傷。所以,市民千萬不能將其直接貼在皮膚上,應隔著較厚的保暖衣使用,且使用時間不宜過長。一旦發覺溫度過高,需立即撕掉。同時,使用「暖寶寶」後不要再使用其他取暖設備,以免局部溫度過高燙傷皮膚。

如使用電熱毯,溫度不要設置過高,可以在睡覺前一兩個小時打開,睡覺時關掉電源。人體不要直接接觸電熱毯,中間應隔一條床單或毛毯、薄棉褥等,防止電熱絲來回揉搓受損。

使用熱水袋取暖時,最好用布包裹隔熱,使熱水袋不直接接觸皮膚。如果用熱水袋暖被窩,入睡前最好取出。兒童的皮膚比成人更脆弱,更容易被燙傷,所以在給孩子使用熱水袋、「暖寶寶」時需格外小心。

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使用熱水袋、電烤爐等,儘量通過添加衣物、襪子、開空調等方法來取暖。

烤火取暖注意通風

採訪中,急診醫生提醒,冬季利用木炭、煤球等取暖,要注意室內通風,預防一氧化碳中毒。

烤火取暖時,最好不要將炭火帶入臥室,臥室門窗也不宜緊閉。

使用燃氣熱水器洗澡時,不要將液化氣瓶安放在浴室內,洗浴時窗戶不要緊閉,洗浴時間也不要過長。

不要使用淘汰的直排式熱水器和煙道式熱水器。安裝熱水器最好請專業人士,不得自行安裝、拆除、改裝燃具。

萬一有人烤火取暖中毒,應立即採用以下急救方法:

1、使用炭火爐的家中必須打開窗戶通風,保證空氣流通。

2、立即離開中毒現場,呼吸新鮮空氣,呼叫他人救助。

3、立即開窗,將中毒者抬離現場,松解衣扣,保持呼吸道通暢並保暖。

4、如果有嘔吐,應將中毒者的頭偏向一側,並及時清理口鼻腔內的分泌物。

5、用手掐中毒者人中、足三裡、內關等穴。如有窒息者,立即採取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臟按壓,並及時送醫救治。(記者 張貞林)

【來源:十堰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冬季取暖 當心「低溫燙傷」
    天津北方網訊:隨著氣溫越來越低,人們開始使用暖寶寶、熱水袋、電熱毯等取暖物品。據媒體報導,已經有不少人在使用暖寶寶等取暖物品時被燙傷。天津市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外科主任李蘭青提示,此類取暖產品的溫度雖然不會特別高,但如果使用不當,也很容易造成「低溫燙傷」。  低溫燙傷是指皮膚長時間接觸高於體表溫度的低熱物體所造成的燙傷。有研究報導,人體直接接觸到溫度在70℃左右的物體1分鐘時,接觸60℃左右的物體5分鐘時,皮膚就會起水皰,如果接觸得時間再長一些,皮膚上就會形成潰瘍。
  • 市應急局溫馨提示:冬季取暖 謹防一氧化碳中毒
    冬季天寒物燥,極端天氣較多,室內通風不良,易發生安全事故,是一氧化碳中毒地高發時段。今年入冬以來,全國各地已發生多起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再次警醒我們安全無小事,事事是大事。入冬以來,市應急局針對冬季群眾取暖安全實際,召開了防範一氧化碳中毒形勢研判會議,圍繞季節特點、場所人群、社會認知、行為習慣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我市防範一氧化碳中毒工作的基本形勢。制定下發了《關於做好防範一氧化碳中毒工作的通知》和《冬季安全取暖須知》,對防範任務、排查重點和責任要求進行明確。
  • 窗戶緊閉燒煤爐子取暖 連雲港爺孫倆一氧化碳中毒
    冬季天氣寒冷,家家戶戶張羅取暖,每年都會傳來揪心的消息,今年也不例外。12月10日一早,贛榆區63歲的許老先生和孫子雙雙暈倒在床,家人發現時,二人已陷入昏迷,一旁燒得通紅的爐子正散發著嗆人的氣味,家人立即將爺孫倆緊急送醫搶救。
  • 當心!冬季使用燃氣熱水器,謹防一氧化碳中毒
    據云安區消防部門介紹,每年的冬季,都會有人因使用燃氣熱水器不當而引起一氧化碳中毒的事件發生。而主要是因為群眾在使用燃氣熱水器洗浴時間過長,門窗緊閉不通風,而引起的一氧化碳中毒,即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煤氣中毒。
  • 謹防「冬季殺手」!一家三口使用木炭取暖,一氧化碳中毒
    由於近期天氣較冷,她們在家一直採用木炭進行取暖,20日晚上也不例外。「我們都提醒過她們,不要把炭火放到臥室裡,要注意通風」,王婆婆的兒子和孫女都表示,他們也曾專門提醒過要注意取暖安全。但是,還是發生了意外。
  • 冬季預防一氧化碳中毒
    隨著冬季的到來,天氣逐漸變冷,在取暖過程中總會發生不安全事件——一氧化碳中毒。家庭或生產場所等環境通風差的情況下,煤爐產生的煤氣、液化氣管道漏氣、工業生產煤氣或礦井中的一氧化碳吸入都可以導致中毒。在日常生活中,家庭用火、取暖、洗浴時缺乏預防措施,是導致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原因。
  • 警惕一氧化碳中毒!冬季洗澡取暖打火鍋一定要注意通風
    昨日,記者從廣西民族醫院了解到,日前南寧市有母女三人因一氧化碳中毒釀成1死2傷的悲劇。醫生再三提醒:冬季,一定要預防一氧化碳中毒。   廣西民族醫院高壓氧科主治醫師慕曉明告訴記者,12月11日凌晨,她正在家休息,突然接到醫院急診科電話,讓她趕到醫院打開高壓氧艙救人。趕到醫院後,她看到患者是母女二人。經了解得知,當天深夜,有母女三人在洗澡時因一氧化碳中毒。
  • 一周發生兩起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冬季取暖,要注意室內通風換氣
    記者從市120緊急救援中心了解到,從11月23日至29日,我市一周發生了兩起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急救專家提醒,冬季取暖,一定要注意保持室內通風換氣。 11月23日晚11點30分左右,市120急救調度指揮中心接到一名居民的求助電話。該居民發現家人在使用燃氣熱水器洗澡時,出現頭暈噁心嘔吐的症狀,懷疑是一氧化碳中毒。
  • 冬季取暖嚴防一氧化碳中毒,這些事情必須知道
    隨著燃氣熱水器、煤氣暖爐和農村燃煤取暖的使用率上升,煤氣中毒也進入了易發高發季節。提醒大家一定要重視煤氣中毒危害,掌握必要知識,嚴防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發生。一氧化碳中毒是含碳物質燃燒不完全時的產物經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
  • 取暖小心低溫燙傷!後果很嚴重!
    冬季是發生低溫燙傷的主要季節,相比於其他的燙傷,低溫燙傷損傷的組織層次深,皮膚的損傷狀況在初期表現的比實際情況輕,難以引起人們的注意而耽誤就醫,甚至可能會出現誤診,使得傷口遷延不愈,甚至感染形成潰瘍!那麼,造成這種燙傷的「罪魁禍首」究竟是什麼?
  • 天冷燒木炭取暖 4人一氧化碳中毒
    原標題:天冷燒木炭取暖 4人一氧化碳中毒 1月28日上午,蘇州4名男子在朋友的護送下來到了蘇州科技城醫院急診搶救室,經醫生檢查,竟是一氧化碳中毒惹的禍。由於天氣寒冷,前天夜裡,4人在戶外燒完木柴後便把炭盆端進了合租房內取暖。從深夜11點到凌晨3點,整整放了4個小時。
  • 當心「低溫燙傷」!暖寶寶和熱水袋千萬別這麼用
    天冷了, 不少人用上了暖寶寶和熱水袋, 但是要當心低溫燙傷, 嚴重時會傷及皮膚真皮深層、 皮下深部組織、燙傷嚴重時可深達骨質, 怎樣防止燙傷?
  • 冬季來臨,暖寶寶、電熱毯紛紛登場,取暖的同時小心低溫燙傷
    冬季到來,寒風瑟瑟,天氣越來越冷。大家趕緊從自己的衣櫃中翻出去年的電熱毯,還有某寶淘來的暖寶寶、熱水袋,準備這些神器來抵禦寒冷的冬天。神器是好,幫你過一個暖冬,但是弄得不好,可能導致"低溫燙傷"。低溫燙傷低溫燙傷是指身體長時間接觸高於45℃的低熱物體所引起的慢性燙傷,感覺遲鈍或睡得沉的一些人,比如嬰幼兒、老人、癱瘓病人或醉酒者,緊貼熱水袋的部分皮膚就容易造成局部燙傷。
  • 夫妻在家烤炭火取暖 不幸一氧化碳中毒
    垃圾要分類 生活要品位這幾天,南寧一直處在持續的低溫天氣裡,為了禦寒,市民也是想了各種方法。今天凌晨,廣西江濱醫院接診了一對夫妻,夫妻倆因為在家裡烤炭火取暖,沒有開窗通風,結果不慎一氧化碳中毒。交談中記者了解到,1月1日晚上六七點鐘,家住新村的莫先生與妻子農女士在家中燒炭取暖,期間,沒有開窗透氣,九點鐘左右,夫妻倆睡覺後,也沒有及時滅掉炭盆。到了晚上12點,農女士醒來上廁所發現,自己頭暈乏力,無法站立行走,懷疑是一氧化碳中毒,於是趕緊將丈夫叫醒,醒來後的莫先生也出現了和妻子同樣的症狀。
  • 5男子集體一氧化碳中毒,疑因燃氣熱水器引發 醫生:當心這個「冬季...
    隨著冬季來臨,一個常見的「冬季殺手」悄悄潛伏在身邊……12月2日,成都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接收了5名從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轉診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其中一名患者病情較為嚴重,出現了昏厥、抽搐等症狀,其餘4名患者也有頭暈、頭痛等典型的一氧化碳中毒症狀
  • 菏澤一農戶使用木炭取暖一氧化碳中毒,造成3人死亡
    近段時間,我省接連發生3起一氧化碳中毒,共造成13人死亡,教訓十分慘痛。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訓,以對黨、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政治自覺和責任擔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從維護廣大群眾生命安全的高度出發,把冬季取暖安全作為當前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內容來抓,做到認識再提高,措施再落實,力度再加大,切實防範和化解此類安全風險,消除相關隱患,保障群眾安全溫暖過冬。
  • 烤火取暖不當,雲南發生多起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進入冬季以後取暖可是頭等大事可是,取暖也是有風險的,這不,在怒江福貢縣,一家四口因取暖不當,導致一氧化碳中毒!民警初步估計四人是一氧化碳中毒,便迅速將四人送往福貢縣人民醫院救治。由於送醫及時,目前,四人已無生命危險。無獨有偶,前兩天,家住尋甸縣仁德鎮的徐先生家,也取暖不當導致一氧化碳中毒。
  • 幸虧民警路過 救下兩名一氧化碳中毒者
    許金貴和同事立即下車查看情況。民警靠近車輛仔細一看,發現小轎車前排座位上躺著兩名男子,且兩人面部潮紅。經過多次呼喊,車上兩人沒有任何反應。民警初步判斷這兩人處於深度昏迷狀態,駕駛座的男子出現陣發性痙攣症狀,疑似一氧化碳中毒。由於情況危急,許金貴立即施救並撥打120急救電話,並向分局指揮中心和支隊領導匯報。難道兩人喝酒了?
  • 它無色無味卻是「隱形殺手」 冬季謹防一氧化碳中毒
    冬季來臨,目前仍有一些老式結構住房採取燃煤取暖,冬季為了保暖效果良好,很多居民家中都是門窗緊閉。另外,塑料大棚、養雞廠等均用煤爐取暖,出現反常的低氣壓和低風速天氣,易造成通風不暢,引起一氧化碳中毒。所以人體接觸容易造成中毒不知不覺而死亡,是很危險的氣體。一氧化碳中毒的臨床表現主要為缺氧,部分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於昏迷甦醒後,經2—30天的假愈期後會再度昏迷,並出現痴呆木僵型精神病、震顫麻痺症候群、感覺運動障礙等症狀,又稱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遲發腦病。
  • 冬季預防一氧化碳中毒 安全知識普及
    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高發期,敬請廣大居民朋友注意使用燃氣、煤炭和燃氣用具安全,保持室內通風,謹防一氧化碳中毒,共創平安幸福。預防一氧化碳中毒年年講、年年防,可還是年年發生,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一些人對一氧化碳(煤煙)存在種種誤解。下面我們精心為您準備了預防一氧化碳中毒的安全知識,請您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