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雲外攬月回 嫦五「挖土」歸來 - 東方今報數字報刊平臺

2020-12-20 今報網

    嫦娥五號回來了!帶著4斤月壤回來了!恰似一部追了23天的宇宙大片,人們期待著、盼望著,晝夜不息。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如同茫茫草原上的一顆流星劃破天際,驚起一團煙雲,以百米衝刺的姿態迫不及待回到地球,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九天攬月,這一刻,中國航天又創造新的歷史。

    【收官】

    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規劃如期完成

    12月17日凌晨,內蒙古四子王旗。在闖過月面著陸、自動採樣、月面起飛、月軌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多個難關後,歷經重重考驗的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採用半彈道跳躍方式再入返回,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

    探月工程總指揮、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宣布:「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嫦娥五號任務既是收官之作,更是奠基之作。」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裴照宇表示。

    嫦娥五號任務實現了我國首次月面採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攜帶樣品再入返回等多項重大突破,其成功實施標誌著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為我國未來月球與行星探測奠定了堅實基礎。

    【詳解】

    嫦娥五號探測器

    讓我們記住它們的名字吧

    嫦娥五號探測器重達8.2噸,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部分組成,任務實施由工程總體和探測器、運載火箭、發射場、測控與回收、地面應用等五大系統共同完成,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中「回」的主任務。

    這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然而因為任務需要,嫦娥五號「四件套」——上升器、著陸器、軌道器和返回器,經過6次組合、分離,最終只有返回器回到了地球,其他三部分伴隨著本次地月探測之旅的進程而相繼告別。

    著陸器

    ——默默無聞 「親情守護」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完成中國第一次月面採樣,首要靠的就是著陸器。攜帶著自動挖土設備的著陸器,通過表取和鑽取兩種採樣方式完成月壤採集封裝。之後,著陸器甘當發射塔架,自己則永久地留在了月球。

    上升器

    ——高光時刻 「太空之吻」

    脫離了著陸器的守護,上升器迎來了它的高光時刻。帶著封裝好的月球樣品,上升器化身為一支「小火箭」,完成了中國航天史首次月面起飛,飛行至月球上空找到軌返組合後,上升器進行了一場難度係數十顆星的無人交會對接——與返回器精準的「太空之吻」,將月球樣品轉運至返回器。高光時刻過後,上升器按照地面指令受控離軌,最終降落在月面經度0度、南緯30度附近的預定落點,使命也畫上了圓滿句點。

    軌道器

    ——不辭辛勞 「勤懇郵差」

    陪伴著上組合體飛往月球,在月球上空迎接上升器,再與返回器一同返航,其間穿插著繞月、繞地飛行,軌返組合中的軌道器堪稱本次地月任務最辛勞、最勤懇的「郵差」。功成之時,軌道器也迎來了退場時刻。在月地轉移軌道和返回器分離,軌道器進行規避機動,改變航向,繼續留在太空中,「不再回頭」。

    返回器

    ——承載希望 「帶貨」凱旋

    與軌道器分離,來不及「揮手告別」,返回器作為嫦娥五號「四件套」中唯一返回地球的部分,繼續了它自己的航行。

    經歷大氣層燃燒、降落傘減速、反推力減速……返回器最終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凱旋!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回顧】

    嫦娥五號23天太空之旅

    人們將永遠銘記

    從11月24日4時30分發射到昨日凌晨返回地球, 回顧嫦娥五號這舉世矚目的23天,人們一面為它驚險的太空之旅捏一把汗,一面為它不斷傳回的一條條捷報而欣喜和感動。人們將永遠銘記,2020年年底這次意義非凡的太空之旅:

    「驚天一落」扣人心弦

    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穩穩降落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月球風暴洋成為中國探月新地標。主動減速、快速調整、迅速接近、精準選點、穩步著陸……15分鐘內,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自主完成一系列複雜高難度動作,猶如一位在月球凌空漫步的仙子,婀娜多姿。

    「月球挖土」全民關注

    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的月面緊張工作,嫦娥五號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

    通過「表取」和「鑽取」兩種「挖土」模式,這臺中國「最強挖掘機」在全國人民的「雲監工」下,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

    「月面起飛」載入史冊

    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月面點火,約6分鐘後順利將攜帶月球樣品的上升器送入到預定環月軌道,成功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

    沒有一馬平川的起飛地,沒有成熟完備的發射系統。嫦娥五號月面起飛可謂困難重重,不確定性極大,但在航天科技人員的精心控制和引導下,完成了這一載入中國航天史冊的壯舉。

    「旗開月表」振奮人心

    經過科研團隊的數據接收和處理,12月4日下午,國家航天局公布了嫦娥五號在月球表面國旗展示的照片。

    五星紅旗月球閃耀,自豪激動溢於言表。這是繼嫦娥三號、四號任務後,五星紅旗又一次展現在月球表面,同時也是五星紅旗第一次月表動態展示。

    「太空擁吻」驚險浪漫

    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將月球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這是我國太空飛行器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這份中國最遠的「宇宙快遞」,在21秒內完成一「抱」一「抓」,用一次堪稱「教科書式的對接」,順利完成了月球樣品的轉移和接力,讓歷經千難萬險採集到的月球樣品,一氣呵成踏上來地球的路。

    綜合新華社、央視新聞

相關焦點

  • 九天雲外攬月回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尾焰噴薄而出,閃爍著多彩的光芒映透整個夜空。山坡上、海岸邊,人們歡呼、慶祝,目送長徵五號全力託舉嫦娥五號向著月球飛馳而去。23天後的12月17日凌晨,內蒙古四子王旗。在闖過月面著陸、自動採樣、月面起飛、月軌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多個難關後,歷經重重考驗的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返回地面。
  • 九天雲外攬月回!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尾焰噴薄而出,閃爍著多彩的光芒映透整個夜空。山坡上、海岸邊,人們歡呼、慶祝,目送長徵五號全力託舉嫦娥五號向著月球飛馳而去。 23天後的12月17日凌晨,內蒙古四子王旗。在闖過月面著陸、自動採樣、月面起飛、月軌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多個難關後,歷經重重考驗的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返回地面。
  • 東方今報數字報刊平臺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倪政偉 見習記者 邵顯哲/文圖    學習英語成為她的樂趣    6月16日,上午9點多,王子涵和同學們正在課堂上靜靜聽英語老師荊曉麗講課,她時不時記下老師講解的要點。    在英語老師荊曉麗眼中,王子涵在英語學習方面非常有天賦,知識點一點就透。而這,和王子涵從小接觸英語、喜歡英語有關。
  • 「嫦五」回家!萬萬沒想到,第一個找到它的竟然是…
    網友們紛紛驚呼這是嫦娥帶著玉兔回來了嗎搜救回收大隊找到嫦娥五號返回器手快的網友果斷送上祝福歷經23天嫦娥「挖土」歸來嫦娥五號返回器如同茫茫草原上的一顆流星、劃破天際以百米衝刺的姿態迫不及待回到地球一起來看看
  • 「嫦五」像串糖葫蘆?去月球「挖土」有多難?這場直播信息量真是...
    「嫦五」抵達月面後如何再次啟動返回地球?採回的月壤又對中國的太空探索有何種意義?央視新聞23日晚開始的「陪你追嫦娥」直播特別節目全都講明白了!  「嫦五」工作計劃表大公開!  而陪伴著走過的無數歲月  又像伴隨它們慢慢長大  對於出徵的「胖五」和「嫦五」
  • 九天雲外攬月回!——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紀實
    ▲這是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  嫦娥五號探測器重達8.2噸,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部分組成,任務實施由工程總體和探測器、運載火箭、發射場、測控與回收、地面應用等五大系統共同完成,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中「回」的主任務,是中國科技創新能力和決心的集中體現。  回顧嫦娥五號這舉世矚目的23天,人們一面為它驚險的太空之旅捏一把汗,一面為它不斷傳回的一條條捷報而欣喜和感動。
  • 嫦娥五號「挖土」歸來!多視角看返回器著陸(圖)
    海外網12月17日07:59原標題:嫦娥五號「挖土」歸來!嫦娥五號「挖土」歸來!隨著嫦娥五號返回器圓滿完成月球「挖土」,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回家,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嫦娥五號任務飛控現場旋即成為一片歡樂的海洋,大家紛紛歡呼、擁抱,互致祝賀。▲12月17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工作人員握手慶祝。探月工程總指揮、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宣布:「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小記者的可樂遊記 - 東方今報數字報刊平臺
    緊接著又被頭頂巨大的瓶蓋吸引住了,這個瓶蓋至少有五個人那麼高大。我們又從大廳走進了另一個房間,腳下有一個魚缸,裡面全是中水,中水是不能喝的,可以澆花、洗車,節約資源。    □鄭州市外國語牧歌小學三(5)班 羅敬淇      指導老師:楊芳芳    6月17日上午,管城回族區外國語牧歌小學的小記者們在東方今報全媒體老師的帶領下,又開展了一次有意義的參觀採訪活動。本次活動是走進太古可口可樂工廠,小記者們根據現場工作人員的講解和宣傳片,對平時大家都在喝的可口可樂飲料有了一個全新的了解和認識。
  • 平安建設收官 淇縣公安局碩果纍纍 - 東方今報數字報刊平臺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張學軍     通訊員 牛合保 10月27日,鶴壁市平安建設工作攻堅衝刺動員大會衝鋒號吹響,淇縣公安局聚全力投入年末歲首衝刺戰戰役,截至目前,破獲各類刑事案件480起,抓獲嫌疑人212人,打擊刑事犯罪工作成效顯著。
  • 返鄉創業共致富 小香菇圓大夢想 - 東方今報數字報刊平臺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於豔彬    李俊珂 通訊員 王欣悅    「這小小的香菇看起來不起眼,它可是俺們的寶貝!」
  • 「胖五」發射成功,「嫦五」成功奔月,你知哪些大學再立新功嗎?
    「嫦五」奔月,高校立功。本文小編帶大家揭秘嫦娥五號升空背後的「大學力量」。在「嫦五」奔月的任務中,國防科技大學科研團隊參與了多個重要項目的設計與研製,為嫦娥五號完成探月任務貢獻出科大力量。為嫦五「挖土」裝上「慧眼」嫦娥五號奔月成功,即將開啟「挖土」之旅,中國將實現首次機械臂表層月壤自主採樣。
  • 塗緩緩元氣新品已上市,成就國貨新勢力 - 今報網 東方今報官方網站...
    2020年9月,塗緩緩的身影又頻繁現身在淘寶平臺各大直播間,並獲得了內蒙大妞、麥麥-、艾米-素素等30餘位主播強勢安利。直播場均30000觀看量,觀看人次累計突破100萬......這些數字背後所代表的正是國民女性對塗緩緩品牌及產品的強烈認可與深度喜愛。
  • 「嫦五」:媽,我不冷!中國航天:不,你冷!
    「嫦五」返程「萌點」多!  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中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從降落到被送離著陸區,細心的網友在「嫦五」返程中發現許多「萌點」,在17日「刷屏」中國社交網絡。
  • 偶遇「玉兔」、貼暖寶寶、換迷彩服 「嫦五」返程「萌點」多
    從降落到被送離著陸區,細心的網友在「嫦五」返程中發現許多「萌點」,在17日「刷屏」中國社交網絡。工作人員在嫦娥五號返回器著陸現場作業。  畫面中,這隻動物身型小巧,動作敏捷,雖然只是與「嫦五」幾秒鐘的擦肩而過,卻成功吸引網友的注意。大家紛紛猜測,這個身影到底是哪個小動物。是小狐狸?是田鼠?「難不成是玉兔?」  在眾多猜測中,兔子莫過於網友心中最期待的答案,因為在中國神話中,確有一隻白兔在月亮上陪伴著嫦娥。
  • 茶旅融合風光好 美麗溮河全域興 - 東方今報數字報刊平臺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龔雪 通訊員 張俊煬/文圖    拓展產業鏈條    創新茶旅業態    2016年以來,溮河區委、區政府按照全域旅遊助力鄉村振興的總要求、「一城一環三極」總體布局,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總抓手,圍繞「毛尖故裡·山水溮河」旅遊品牌,積極探索「茶區變景區、茶園變公園、茶山變金山」實踐路徑,創新茶旅業態,實現了區域經濟的延鏈補鏈
  • 「胖五」就位 「嫦五」即將奔月採樣返回
    來源標題:胖五就位 嫦五即將奔月採樣返回 11月17日,被稱為「胖五」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
  • - 今報網 東方今報官方網站...
    油茶果生長曆「秋—冬—春—夏—秋」五個季節,能充分吸收天地之靈氣,日月之菁華。 農場堅守有機種植,禁止使用化學肥料和農藥,油茶果實果體純淨、飽滿油亮,散發著自然原生的清香。請登錄《今報網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撥打新聞熱線0371-65830000,或登錄東方今報官方微信、微博(@東方今報)提供新聞線索。今報網商務合作招募中,誠邀合作夥伴,聯繫郵箱:jinbw2004@126.com。本站部分內容系網際網路轉載,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 排除萬難,靜待歸來!嫦五返回器搜索首用外骨骼 無人機、天線都來助陣
    排除萬難,靜待歸來!嫦五返回器搜索首用外骨骼 無人機、天線都來助陣  Winnie Lee • 2020-12-16 14:18:44 來源:前瞻網
  • 嫦五回家路:太空打水漂歸來 嫦娥五號返回器著陸技術分解
    嫦五回家路:太空打水漂歸來 嫦娥五號返回器著陸技術分解 西陸網 快科技 I 發表於 2020-12-17 18:31:26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著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