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好四十年前,一個小生命大約在冬季降臨了。
然而三歲那年,跟所有野生大熊貓的習性一樣,小生命離開母親,獨自遷徙到離「家」幾十公裡以外的另一片竹林,準備開始新的生活。可是,一場「自然浩劫」卻改變了這個小傢伙的一生。
1983年的冬天,小傢伙賴以生存的家園遭遇了大約60年為一周期的箭竹開花。對竹子來說,花籽入土,是為了重新生長新鮮的竹子。可是對這個不滿4歲的小生命來說,卻意味著它剛剛開始的獨立生活要因為「斷糧」而匆匆結束。
在這個未知的世界裡,小傢伙不得不隨著野生大熊貓群,下移到低海拔範圍,尋找新的棲息之所。
天,越來越冷。
飢餓難忍的小生命,憑著求生的本能,四處尋找食物。它發現了一條河,寒冷的河水,成為了它可以充飢的瓊漿玉液。可是沒有竹子,不能滿足體能的需要,小傢伙越來越消瘦,它必須再去尋找可以吃的食物。
不知不覺中,小傢伙接近了一個村落。此時正是1984年的正月時節,家家戶戶都在忙著過新年,小生命聞到了食物的味道,它忘掉了危險,一步一步地向著村子走去。
村落裡的村民每家都養獵狗,獵狗們對於這個不明身份的外來者,發起了圍攻。這讓這個4歲的小生命驚恐萬分,它拼盡全力,反身奔跑,憑著自己靈敏的嗅覺,一路朝著那條熟悉的河邊奔去。
天真的小傢伙以為到了河邊就能安全,卻是身子一歪,落入了河水之中。刺骨的河水讓小生命瑟瑟發抖,它再也沒有力量控制平衡,與河裡的冰凌一起順水漂去。
身處絕境,是大自然給予生命的最大考驗。要麼,活下去;要麼,死亡。
就在離死亡一步之遙的時候,小生命得到了命運的眷顧。一雙溫暖的手,將它從冰冷的河水中救起,抱在懷裡,升起火堆,為它取暖。
小生命,睡著了。
從睡夢中醒來,它一口一口地吃著專門為它煮的玉米糊,吃飽了,舔了舔嘴,這才想起來抬頭看食物的來源。當它看著眼前為它吃飯的人時,卻突然像嚇著了似的,想要逃跑,因為它知道眼前這個人不是媽媽,它感到害怕。
為了不讓這個小生命再次遭遇危險,救起它的人決定把這個極度營養不良的小生命送到蜂桶寨自然保護區進行全面調養。
臨別時,「救命恩人」不舍地摸了摸小傢伙,說:「你圓圓的腦袋,圓圓的耳朵,是大熊貓中的小美女呢,我給你起個名字吧。」一個名字,寄予著美好的心願,她想起救小傢伙的那條河,名字叫做「巴斯溝」。巴斯,在四川方言中是「美好」的意思。於是,決定以「巴斯」給小傢伙命名。
從此,「巴斯」這個名字伴隨著這個小生命一起成長;從此,「巴斯」開始旅行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