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父母不在身邊,把我放在爺爺奶奶家。爺爺要忙著種地幹農活,奶奶身體不好,陪伴照顧我的只有我的小姑姑。
在童年的記憶裡,姑姑是我見過的最美的女孩子,窈窕的身段兒,齊腰的烏黑長髮,雪白細膩的皮膚,大大的眼睛總是笑意盈盈的。當時姑姑是我們那十裡八鄉出了名的美人兒,因為姑姑不僅人長得美,而且心靈手巧,精於女紅,擅長廚藝,出了名的聰慧賢淑。
我八歲的時候讀小學二年級,十九歲風華正茂的姑姑走到哪裡都能吸引很多傾慕的目光,為姑姑說媒的人也絡繹不絕,可是心氣兒高的姑姑卻始終沒有點頭。
一天放學回家,看到村長和一個眉清目秀的男孩坐在我家堂屋的火爐邊,從大人們言談之間和姑姑一臉嬌羞中,我隱約猜到,村長是要給我姑姑說媒的。
我的姑姑終於答應了這門親事。從鄉親們閒談之中得知我未來的姑父可不得了,他是鄰村的一個大學生。姑姑找了個大學生,這在當時可是一件非常榮耀的事。因為在那個貧窮落後的小山村,很多人家的孩子都沒有上過學,很少有讀書識字的。就連我美麗聰慧的姑姑和她身邊的一些玩得好的姐妹也都因村人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從來沒有進過校門,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
目不識丁的姑姑居然找了一個名牌大學生的男朋友,這個消息讓小山村沸騰了。人們茶餘飯後總是會一臉豔羨地說:「李家那俊姑娘可真是好福氣啊!」我也替姑姑感到無比的驕傲自豪。
在一個槐花飄香的的午後,姑姑帶著我拎著竹籃去後山坡地打豬草。姑姑把我帶到一個僻靜的濃蔭下,小心翼翼地從口袋裡取出一個鼓鼓囊囊的信封,她滿臉羞紅地說:「姑姑不識字,你幫我念信好嗎?千萬要保密哦,不能對任何說喲。」說完,姑姑像變戲法一樣攤開掌心,剝開彩色的糖紙往我嘴裡餵了一顆糖。
「嗯,我誰也不告訴的,不信咱們可以拉鉤喲。」嘴裡含著甜甜的糖果,我鄭重其事地點點頭,伸出小拇指和姑姑拉鉤了。「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
姑姑和我坐在老槐樹下的石頭上,金色的陽光透過槐樹低垂的綠蔭柔柔地射了下來,清涼芬芳的山風一陣陣地吹過,潔白的槐花花瓣兒隨風飄落下來落在姑姑的如水的青絲和素潔的衣襟上,綠草如茵像毯子一樣在腳下鋪展著,遠處有蟬鳴聲聲入耳……我看到姑姑臉上紅暈漸染,一雙大眼睛嬌波流慧、熠熠生輝、分外動人。在姑姑的催促下我開始給她讀信,信就是姑姑那個大學生男朋友寫的,四五頁信紙都是含蓄的思念、關心和問候。
那時的我才讀小學三年級,識字並不多,讀信時遇到很多不認識的字,只好讀半邊或者乾脆直接「跳」過去。一封信我磕磕巴巴地費了很大勁兒讀了很長時間,因為有些字不認識,讀不通順,所以還要靠姑姑自己去根據前後的字句去猜測信中話的意思。當我漲紅著臉憋足一口氣,讀完姑姑的信時,心裡充滿了內疚。雖然我每次考試都是第一名,但是現在才發現我其實很差勁的。我還有很多字都不認識,連一封信都都不通順算什麼本事?姑姑對我這麼照顧,對我這麼信任,我連幫她讀信這點小事都做不好……當時就在在心裡暗暗對自己說,一定要好好讀書,多識字。
從這以後我上課聽講格外認真起來,還借來了高我一年級表哥的課本,對著拼音自學漢字,向同學借來一些課外的書籍如饑似渴地閱讀,看到不認識的字不再敷衍地「跳」過去,而是積極地去請教老師和同學。
每個月,姑姑的情書都會如約而至,因為那個時候他們還沒有手機電話,寫信就成了這對異地情侶表達情意溝通感情的唯一方式,我成了姑姑的專職讀信員。在我堅持努力自學一段時間之後,我認識的字越來越多了,所以給姑姑讀起信也越來越順暢起來。姑姑誇我進步很大,但每次幫姑姑讀完信我的心裡既開心又傷感。開心的是,我有能力幫姑姑讀信了;傷感的是,我那麼美麗聰慧的姑姑居然不識字,真的很遺憾!這麼美的姑姑卻沒有文化,連自己的情書都讀不懂,這是多麼悲哀啊!當時我就在心裡暗下決心,我將來一定不能做像姑姑那樣文盲,一定要好好念書,要像我姑父那樣當個人人羨慕有文化有知識的大學生。
時光如水蜿蜒流淌,老槐樹的葉子綠了又黃,黃了又綠,姑姑收到的情書越來越厚了。在幫姑姑讀信的過程中漸漸意識到,雖然很多字可以我認識,但是信中有很多詩句和成語對於才讀小學的我來說,實在琢磨不透是什麼意思。我和姑姑常常絞盡腦汁猜測那些詩句的意思。
姑姑為了激勵我好好學習,拿出自己賣金銀花的錢給我買了一本字典,為了讀懂姑姑的情書,我在老師的幫助下學會了查字典,每次讀信的時候遇到搞不明白的詞語就翻開字典請教這個「不會說話的老師。」與此同時我閱讀了大量的課外書籍,帶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讀了所有我可以借閱的課外書籍,看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高爾基的《母親》甚至囫圇吞棗地讀完了磚頭厚的《薛剛反唐》《薛仁貴徵西》等書籍。
幫姑姑讀情書約兩年之後,我學會認識很多字。加之課外時間讀了很多書,所以寫起作文總是文思泉湧,很多好詞好句都信手拈來,每次作文的分數都是最高的,經常被老師當作範文在班上宣讀。看著同學們羨慕的眼光和老師讚許的微笑,我心裡甜滋滋的,心裡有了這樣一個信念:我將來一定要上大學,不僅要識字,還要讀很多很多的書,要寫出很多很多好文章。
記得那是姑姑和姑父鴻雁傳書的第四個冬天,當姑姑聽我念完姑父的來信後神情黯然,碩大晶瑩的淚珠從她美麗的眼眶中溢出來了。他們本來定好了過年結婚的,可是姑父來信卻說因為單位有事,要推遲婚約。
蕭瑟的寒風一陣陣呼嘯地刮過山崗,老槐樹上的黃葉像蝴蝶一樣迎風起舞,風兒吹亂了姑姑烏黑的長髮,她一句話也不說坐在那棵陪她讀了四年情書的老槐樹下淚如雨下。她怎麼能不傷心呢,她將一腔真情和痴心全都交付給了那個春閨夢裡的情郎,她盼了多少個日日夜夜漫長的等待,她一心一意痴痴地等著心上人來娶她的,連嫁衣都已經做好了,親戚朋友都等著喝他們的喜酒,他卻不能履行婚約,她的心都碎了……
看著姑姑如此難過,我不知道該如何安慰她,只好伸出手輕輕替她拭去眼淚,勸說姑姑不要傷心。
可是,姑姑的眼淚像開了閘的水龍頭一直流個不停。我看得心疼極了。
「姑姑,我們給姑父寫一封回信吧!他不能回家肯定心裡也很難過,對你很愧疚的,我們給她寫封信安慰一下他吧,相信他看了回信一定會非常驚喜高興的。」實在不知道怎麼勸說姑姑,我突然靈機一動,這樣說道。
「回信?可是我都不識字,怎麼寫信呢?」姑姑淚眼朦膿地說。
「你不會識字,但是你有一個讀書識字的侄女啊,你可以把你想說的話告訴我,我幫你寫下來不就行了嗎?」我眨罷著眼睛調皮的看著姑姑說。
「你?你還是一個小學生呢,你也沒有寫過信,你……你能行嗎?」姑姑半信半疑地看著我。
「相信我吧,雖然我沒有寫過信,但是我識字多,讀的書很多,再說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啊!我沒有寫過信,可是我讀了很多信,自然知道怎麼寫信啊!」我當即拍著胸脯很有信心地對姑姑說。「放心吧,這事兒包在我身上。」
第二天一放學,我就和姑姑偷偷跑到了我們的「秘密根據地」——後坡的老槐樹下,鋪開姑姑特意買來的精緻信紙,趴在石板上開始給姑姑寫情書。姑姑像做賊一樣很不好意思,通紅著臉,一會兒望望天,一會兒扯幾片葉子捏在手上,手足無措地樣子,我慢慢試探著問她,她慢慢地打開話匣子開始絮絮叨叨地說,我就刷刷地寫。在姑姑的那封情書裡,我窮盡了一個小學生腦海裡所能想到的所有和愛情、浪漫、思念相關的詞句。時隔多年,我依然清楚的記得在代姑姑寫的第一封情書裡,我用了一些在當時自我感覺很有文採的幾句話,如「思念如燈,明滅無息,歲寒天冷,多多珍重!」還引用了一句當時非常流行的電視劇《還珠格格》裡的歌詞「你是風兒,我是沙,纏纏綿綿繞天涯。」甚至還寫了一句從課外書上看到的詩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雖然當時我對這些句子的意思都還似懂非懂,但是我覺得我能把從書中學到的詞彙句子終於派上了用場,心裡很是自豪。
飽含真情的信寄出之後。一天清晨,姑姑打開門看到了姑父挾裹著漫天飛雪風塵僕僕地站在門外,看到朝思暮想的人終於回來了,姑姑忍不住抱著姑父「哇——」的一聲哭了起來。
那年冬天,我的姑姑終於如願以償地嫁給了她苦等四年的大學生,迎空漫舞的潔白雪花當了姑姑的伴娘。我的姑姑比任何時候都要美麗。
多年之後我才知道,那年姑父寫信推遲婚約是另有原因的。當時姑父的一個同班的女同學非常傾慕姑父的才學,面對大膽率真才貌雙全的的女同學,姑父有些動搖了。據說正是我代姑姑寫的那封真情實感的回信,打動了我的姑父。當他看了姑姑的回信之後,被姑姑的滿腔柔情和細膩體貼所感動,心懷愧疚的他馬上回家準備婚事。
而今,我的姑姑和姑父有情人終成眷屬,他們組成了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有了一對可愛乖巧的兒女,一家人和和美美地過日子。我也通過自己的努力成了村裡走出去的第一個女大學生,讀了很多書,發表了一些文章,成了鄉人眼中的「女狀元」。
多少次在夢裡,夢中我又回到了童年,在後山坡的那棵老槐樹下,我和我的姑姑捧著遠方的來信,槐花潔白的花瓣兒落滿了姑姑的衣襟,她一臉的嬌羞眼中滿是柔情……那段遠去的歲月都成了親切美好的回憶。
(文章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學語文」)
【作者簡介】李微,90後女孩,鄖西馬安人,湖北省十堰市作家協會會員。在《散文百家》《新青年》《遼寧青年》《齊魯文學報》《河北日報》《洛陽日報》等報刊雜誌發表作品百餘篇,榮獲全國及地方徵文比賽獎項比賽獎30餘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