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欣剛生完寶寶一個星期,這是她打出來以來最難熬的時期。別人月子期間都是有婆婆或者親媽侍候,但她沒婆婆,媽媽也在幾年前去世了,請月嫂太貴捨不得,就只能自己照顧自己了。她沒想到新生兒那麼難護理,兩三小時餵一次奶,白天還得忍受著傷口的疼痛自己做飯,晚上還要起來四五次。然而最讓她頭疼的是新生兒表現出來一些症狀,她不知道是正常還是異常。最近幾天她家寶寶睡覺老愛一驚一乍的,然後突然哇哇大哭,弄得六神無主。
不少細心的父母跟嘉欣就樣,發現小寶寶睡著睡著愛突然抽動,手腳亂蹬,好像被什麼嚇到了一樣。部分寶寶因此而受驚大聲哭起來。其實這是驚跳反射(也叫莫羅反射)的表現,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為,是正常的生理現象。通常是因為寶寶聽到了比較大的聲響或者突然被家長改變睡姿或者突然改變位置而產生。據說這項原始反射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留下的「產物」,因為遠古時代的人類是生活在樹上的,是為了防止墜落時保護頭部與身體的本能反應。
新生兒睡覺突然手腳亂蹬咋回事,啥情況表明不正常?家長要多學習
①如果寶寶驚跳反射很弱或完全沒有(特別是生後半個月-1個月內沒有的),則有可以是核黃疸影響腦功能所致,特別是有黃疸1個月仍未消退,奶量少或者發燒現象的,要及時送寶寶去醫院。②從懷孕28周左右驚跳反應就開始出現了,所以打出生開始小寶寶就有這種反射,隨著小寶寶日漸長大,神經系統逐漸發達起來,驚跳反射一般在生後3-4個月時逐漸消失,要是過了段時間,不但沒有逐漸減少,反而更多更嚴重,就要及時諮詢醫生了。
寶寶睡仰臥睡覺一驚一乍怎麼辦?
你們是否發現,無論你怎麼努力為寶寶營造一個良好的睡覺環境, 寶寶仰臥睡覺時在熟睡中突然抽動,手腳亂蹬,要頻繁起床安撫他才慢慢安靜下來?如上所述,小寶寶的神經系統尚未成熟,為了減少這種情況的發生,寶寶睡覺前我們給他包上襁褓,用一條溫暖柔和的毯子或者輕薄型的抱被把他包裹起來,模擬寶寶呆在子宮裡的樣子,讓寶寶睡得更踏實更安心。
步驟一,把毯子呈菱形那樣鋪好,把毯子的頂端摺疊下來,毯子的角對於另一邊的毯子角並讓它保持在毯子的中間處。
步驟二,把小寶寶抱過來,放在毯子中間,手臂放於身體兩側,寶寶的頭部在毯子摺疊邊緣以上的地方,肩膀放在毯子摺疊邊緣以下的地方,讓寶寶把整張臉露出來。
步驟三,把毯子左側的角卷過來壓在寶寶的右手臂下,然後底部的角摺疊起來放在寶寶的身上。最後把右側的毯子的角卷過來壓在寶寶左手臂底下。
注意不要包得太緊以免影響寶寶發育。包完後把寶寶靠近寶媽的左側,因為寶寶在胎裡的時時候經常聽見媽媽的心跳聲與血液流動的聲音,而心臟剛好在左側,當寶寶聽見以前無比熟悉的聲音,會感覺到安心,所以很快就能安靜下來。
你家寶寶會有這種反應嗎,發現寶寶有這種表現是不是有點兒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