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品牌食品建設安全幸福之城

2020-12-19 騰訊大粵網

南海召開動員會,部署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

打造品牌食品建設安全幸福之城

在大瀝鎮佛山市南海廣鐵三眼橋糧食貨場有限公司的糧油批發市場,工人正在將大米裝入包裝袋。

在大瀝食品集中加工中心,監控系統實時監控著各個燒臘點的生產情況。

紅晨豬紅小作坊的工作人員正在作業中。

昨日上午,市委常委、南海區委書記黃志豪和南海區區長鄭燦儒分別帶隊去大瀝、裡水考察食品安全。下午,南海又緊鑼密鼓地召開了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動員會。頻頻動作的背後,折射出南海爭當佛山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排頭兵的信心與決心。

自2012年以來,南海不斷探索肉製品冷鏈配送等新方式、新手段,積累了南海食品安全創新經驗。今年5月,佛山市成為全省唯一納入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創建的地級市,作為全市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南海敢於擔當率先開展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

黃志豪強調,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是城市發展的頭等大事,是建設品牌南海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最基本的要求,藉助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的契機,要以更大的擔當把南海打造成為美食之都、健康之城,宜居宜業的安全幸福之城。

創建部署

為佛山創建工作樹立標杆

昨日的動員會上,南海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範耀洪對《佛山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南海區工作實施方案》進行了解讀,裏水鎮、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南海區人民檢察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根據方案落實職責工作,助推南海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區。

聽完南海的工作部署,副市長王玲忍不住點讚:「南海的動員會開得非常及時,可以看出南海對落實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創建工作有思路、有舉措、有力度,充分體現了南海的信心和決心。」她表示,南海在食品安全工作上一直勇於創新,多次開創了省內乃至國內先河,希望南海能為佛山創建食品安全城市立標杆、樹榜樣、做示範。

不少企業表示南海召開動員會具有示範性作用,將督促他們進一步落實食品安全工作。可羅食品(中國)有限公司總裁Nils Ron-now說:「接下來我們將認真學習南海區有關食品安全的相關政策,加強食品源頭監管。」同時,公司將成立食品安全小組並組織各部門負責人參與其中,以便強化食品安全工作。

會上,南海還授予了414家食品生產、流通、服務企業食品安全示範單位稱號。佛山市南海旺閣漁村飲食服務有限公司是其中一家受表彰的企業,在抓食品安全方面具有獨特經驗。公司總經理吳榮開介紹,公司堅持嚴格把關食品安全源頭,從20年前就開始自行生產食用油和調味品,家禽等原材料也依靠自己養殖。

「南海這幾年來在保證食品安全方面積累了很多新嘗試,我們會將一些好的食品安全管理辦法引入企業。」吳榮開說,南海高度重視食品安全並出臺了工作方案,將有利於打造整個南海的食品加工品牌,進而提升南海食品行業的影響力。

曬成績單

多項首創成全省學習範本

距離佛山召開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動員會過去不足一月,南海就結合自身情況拿出了工作方案。詳細的部署、亮眼的成績讓不少與會人員感覺到南海「底氣很足」。

事實上,南海創建食品安全示範區的工作從3年前就開始了。2013年,佛山在省內率先提出建設食品安全示範城市的目標,南海也緊跟步伐,在區內推行了多項具有創新性和示範性的改革措施。

每一頭生畜都要進行嚴格「體檢」、定點屠宰,並採用全封閉冷鏈配送,車上裝配的GPS也讓相關部門實現了對肉製品的實時監管……此前,南海率先在省內實行肉製品「集中屠宰、冷鏈配送」的全鏈條封閉式監管,目前這種模式已成為全省學習的範本。

南海還首創性地建立了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管理模式,截至目前,已建成6個食品集中加工中心,共有138家小作坊進駐,日均銷量達到30.6噸。「我們進駐這裡之前只有20多個客戶,現在已經增加到接近110個了。」裡水仁誠食品加工中心負責人陳永華表示,廣記每天能出廠約5噸熟食,銷往禪城、廣州多地。集中管理小作坊,幫助食品企業做強做大,這種模式最終被寫進《廣東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條例》。

去年5月,南海發布了《南海燒臘》聯盟標準,在全省最早建立燒臘食品來源追溯機制,填補了廣東燒臘食品小作坊生產無標準、監管無依據的空白。南海的農產品「三檢聯動」體系更是得到國家和省的認可,而餐廚垃圾回收措施也走在全省前列。

由此可見,隨著多套「自選動作」成熟化,「南海模式」逐漸享譽全省乃至全國,同時夯實了南海創建食品安全城市的基礎。

傳承品質

打造美食之都和健康之城

南海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區的前景雖被看好,背後也存在嚴峻挑戰。作為全市唯一的「食品安全示範區」,隨著佛山提出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目標,對南海也有更高的期望和要求。

縱觀南海目前的食品安全工作,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南海區副區長陳紹文指出,南海需要監管的對象佔到全市三分之一,而當前監管人員配備存在較大缺口,而現有監管人員的專業性不足,檢測資源更是緊缺,這些都是南海亟待解決的難題。

南海擁有許多輻射珠三角地區的農產品、水產品、糧油、冷凍肉等大型批發市場,其龐大的體量和複雜的情況都提升了監管難度。「無照無證經營的問題依然突出,『四小』綜合整治難度大,網絡食品經營讓傳統監管模式面臨巨大挑戰。」陳紹文指出,這些重難點問題都是南海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中需要攻克的「攔路虎」。黃志豪提出,未來南海的發展要傳承品質、成就品牌,品牌建設包括黨建品牌、城市品牌和產業品牌,而這三個品牌都與食品安全相關。他指出,南海可以通過建設品牌黨建來推動食品安全,而食品安全則是創建城市品牌的頭等大事。「南海具有璀璨的食品文化,狀元及第粥、西樵大餅、鹽步秋茄等都是南海的老字號。」他提出,希望政府與企業聯手跨界創新,打造品牌企業、品牌食品,把南海打造成美食之都和健康之城。

現場

書記區長率隊檢查

食品安全檢查升格

昨日,黃志豪和鄭燦儒兵分兩路,到大瀝、裡水現場考察南海區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情況。

「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採取了什麼措施?」「食品安全工作中遇到什麼困難?」在佛山市南海廣鐵三眼橋糧食貨場有限公司的糧油批發市場,黃志豪對負責人進行了詳細的詢問。負責人介紹,每天員工都會對市場進行全面檢查,並將檢查結果進行溝通和記錄。此外,市場按照《佛山市批發市場標準》建設了檢測室,對批發市場所銷售的糧、油及其製品進行定性或定量檢驗。「這裡的產品進入千家萬戶,責任重大。」黃志豪叮囑,市場繼續做好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保證食品安全。

在大瀝食品集中加工中心,黃志豪穿上防護服,走進紅晨豬紅小作坊對盒裝豬紅的生產加工及運輸過程進行參觀。隨後,黃志豪又來到九龍燒臘小作坊,了解作坊的燒臘製作過程。在燒臘爐旁,黃志豪品嘗了新鮮出爐的燒鵝和叉燒後,點頭對燒臘的味道表示讚賞。

黃志豪表示,南海是廣佛都市圈的核心區,傳統的廣佛美食很有名氣,但在以前,商戶都是單家獨戶分散經營。市民要吃到廣佛美食要去到比較遠的地方。現在為滿足廣佛都市圈眾多市民的需求,南海採取小作坊集中加工的模式,並進行嚴格監管,希望廣大經營戶負起食品安全的責任,打造廣佛美食品牌。

鄭燦儒率第二組考察隊來到裡水檢查了和順銅鑼灣市場、裡水食品集中加工中心的廣記燒臘和佛山市松濤山莊酒店。

在和順銅鑼灣市場,鄭燦儒來到一個燒臘檔前了解熟食溯源情況。據了解,裡水各農貿市場銷售的燒臘熟食皆來自鎮內的集中加工中心,市民購買燒臘時根據檔主提供的溯源二維碼票,可以了解熟食從生產到銷售的全部足跡。鄭燦儒現場叮囑檔主:「要主動提醒市民索要二維碼票。」

在佛山市松濤山莊酒店,酒店大堂的醒目位置設置有顯示屏,酒店廚房各個角落都能通過視頻呈現在市民眼前。鄭燦儒點讚說,這樣廚師製作食物時將更注重安全衛生。

鄭燦儒表示,今後,南海對隱蔽的食品安全違法違規現象要加大打擊力度,同時要藉助社會輿論監督力量,推動南海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區,保障群眾食品安全。

媒體觀察

食品安全是

品牌南海的基礎工作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在河網密布、物產豐饒的南海,西樵大餅、鹽步秋茄、譚邊大頂苦瓜、九江煎堆……早已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本土美食品牌,被南海人視作大自然給南海珍貴的饋贈。

這些本土美食,是南海市民餐桌上的必備佳餚,也是外界認識南海的一扇窗戶。近年來,南海在食品安全工作上做的工作並不少:早在2013年佛山在省內率先提出建設食品安全示範城市目標時,南海爭先挑起重擔,在食品生產小作坊、燒臘熟食溯源機制等方面走在全市甚至全省的前列。2015年8月,南海更是被評為全市唯一的「佛山市食品安全示範區」。食品安全工作在省、市處於領先位置。

發力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創建工作,南海對食品安全的信心和堅持可見一斑。如果說南海的信心來源於在食品安全工作上取得的成績,那麼南海的堅持則是來源於南海將食品安全看作是發展的必爭之地。

南海要建設品牌城市,為市民營造生活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工程,食品安全工作更是重中之重。而對於外地市民而言,沒有了食品安全,南海的美食品牌便沒有了口碑,味道再好,也只可遠觀不可飽餐。

正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與市民息息相關的食品安全工作不容一絲懈怠。目前,南海食品安全在管控效能方面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食品安全檢測技術仍需繼續強化,與「網際網路+」、大數據的結合可以更加緊密,對於小作坊、小食品店、小餐飲、小攤販的管理監控仍未夠緊密……這些都需要南海在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的過程中逐個擊破。

食品安全築起的「防火牆」越高,南海「美食之都」「健康之城」的品牌影響力就越強。

數讀南海食品安全工作成果

(截至2016年8月份)

1

示範化建設:今年新增餐飲、流通、生產環節「食品安全示範單位」共123家,累計共建成414家;已建成2條省級食品安全示範街、1條市級食品安全示範街。

2

明廚亮灶:今年新增266家,完成進度180%,超額完成任務。目前全區累計共有1387間餐飲單位通過明廚亮灶工程驗收。

3

食品集中加工中心:已建成6個食品集中加工中心,進駐小作坊138家,日均銷量約30.6噸,在建中心1個。

4

食品抽檢:截至8月,全區共快檢46929批次,及時銷毀3450公斤不合格食品,全區食品監督性抽檢2061批次(份),合格率94.18%。

5

百日行動:今年共檢查「四品一械」企業1687家次,查處案件169宗。

6

「四小」專項整治:共檢查小食品店1902間,檢查小餐飲單位3391間。共建設臨時擺賣疏導點40個,共提供約1762個攤位給流動經營者經營。

7

餐廚垃圾收運:2016年基本完成餐廚垃圾處理廠建設,設計能力300噸/天。目前,餐廚垃圾收運處理量超過110噸/日。

8

肉品、水產品標識、「菜籃子」基地:實現牲畜產品統一配送率3個100%,7家定點屠宰企業無害化處理病害豬1610頭,病害生豬產品約12200公斤。水產品標識溯源擴大試點已完成由3種增至6種,可溯源水產品交易總量8473.30噸。共建成佛山市「菜籃子」基地6個。

9

組織400餘名市民參與11場食品安全「食品產業遊」活動。

10

投訴舉報處理情況:食藥監部門共受理投訴舉報1218件,舉報獎勵57宗,獎勵金額29838.81元。

相關焦點

  • 致力「美麗城鎮」建設 永嘉縣橋下鎮加快打造「時尚之城.玩具之都」
    橋下鎮圍繞縣域治理現代化總目標,抓好大建大美、小鎮創建、美麗城鎮、社會治理和美好生活創建五條主線,加快打造「時尚之城.玩具之都」,擘畫橋下高質量發展新圖景而努力奮鬥。  加快產業升級,搭建興業富民產業平臺  在加快產業升級上,圍繞「兩個健康」先行區建設,推動教玩具產業向學前教育裝備產業延伸、向百億級產業邁進。一是重抓平臺建設。
  • 深圳:創新打造食品安全工作城市品牌
    食品安全無小事,不僅關乎千家萬戶,也是人民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近年來,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深入貫徹落實關於食品安全工作各項決策部署,將創建食品安全示範城市作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來落實,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擦亮深圳食品安全品牌。
  • 深圳:創新打造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品牌
    食品安全無小事,不僅關乎千家萬戶,也是人民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近年來,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深入貫徹落實關於食品安全工作各項決策部署,將創建食品安全示範城市作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來落實,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擦亮深圳食品安全品牌。
  • ...加快無害化垃圾處理設施和幸福林帶建設 把大西安打造成清潔之...
    6月26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永康在調研江村溝垃圾填埋場、幸福林帶工程建設時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提高政治站位,加快無害化垃圾處理設施和幸福林帶工程建設進度,把大西安打造成清潔之城、綠色之城、宜居之城。
  • 株洲天元區神農城食品安全示範街揭牌
    黃芳一行參觀食品示範街。紅網時刻11月10日訊(株洲分站記者 鍾娉 通訊員 榮思情)今日,株洲市天元區神農城食品安全示範街揭牌儀式在神農城沃爾瑪前坪舉行。株洲市副市長黃芳,株洲市副秘書長潘才良,市安委辦主任、市食藥監局局長李餘糧,天元區副區長劉建南,市食藥監局副局長彭愛雲出席。
  • 實施「三新建設」打造「美麗烏當花園之城」——烏當區加快建設高...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省委十二屆六次全會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市委十屆八次全會的安排部署,切實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優勢,堅持高標準要求、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全力加快建設城鄉社會治理新樣板、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鄉村振興新標杆,奮力打造「美麗烏當·花園之城」。
  • 【新聞】九臺區舉辦「同創食品安全示範城 共享健康幸福生活」 猜燈謎慶元宵活動
    為慶祝傳統佳節元宵節的到來,進一步提高廣大幹部群眾食品安全知識的知曉率及食品安全滿意度,2月28日,我區在區政務服務中心舉辦「同創食品安全示範城 共享健康幸福生活」 猜燈謎慶元宵活動。楊麗敏指出,今年是長春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國家評審驗收關鍵時期,我區作為重點創城區,創建食品安全城市是建設「五個九臺」的重點民生工程。
  • 墊江:建設近悅遠來美麗之城
    墊江縣委、縣政府立足「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發揮「三個作用」,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環境,全力打造「山清水秀美麗墊江」,全面提升城市品質,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近悅遠來之城。生態宜居之城增強人民幸福感墊江東部新區,一座規劃面積10平方公裡的生態宜居新城正在拔地而起。
  • 2019首屆深圳食品安全美食節「美食 安全」讓生活更美好
    10月30日至11月3日,2019首屆深圳食品安全美食節精彩呈現。「美食 安全」的全新理念,傳遞「美食深圳吃的放心」的主題,融合食品安全科普等內容,為市民奉獻安全、美味、健康、環保的美食體驗,打造一個聚焦「食品安全」的美食節。
  • 從落後小縣到幸福之城
    民權波爾多風情街薛皓攝    □商丘觀察記者王平劉夢珂本報通訊員張增峰    初冬的晨風微微吹拂,一輪朝陽噴薄欲出,坐落在黃河故道沿岸的「幸福之城「民權城市建設如今進入了『高鐵時代』,城市美了,環境好了,更加宜居宜業了,作為民權人,我覺著幸福感『爆表』!」12月8日,在該縣東區民生廣場晨練的黨校幹部薛媛梅滿懷感慨地說。    民權地處豫東平原黃河泮,東鄰古都商城,南鄰睢洲水城,北鄰曹州牡丹園,西鄰東京汴梁城,有豫東花園之稱。
  • .| 一把手話「重點」(五)粥店街道:打造泰城新中心 建設幸福新粥店
    攻堅戰報 | 一把手話「重點」(五)粥店街道:打造泰城新中心 建設幸福新粥店 2020-04-02 1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菏澤:打造清真牛羊肉品牌 讓好食品走進千家萬戶
    為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發揮特色資源優勢,讓肉質鮮美的牛羊肉走進千家萬戶,菏澤市市場監管局花了很多心思,經歷多次探索,趟出了一條以集約化促進規範化、以品牌帶動產業發展的創新發展之路,在「牡丹之都」譜寫了一曲保障食品安全、服務經濟發展、帶動群眾增收的美麗讚歌。在菏澤,走進路邊小店,點了一碗羊肉湯、半份醬牛肉,羊肉湯色白似奶、水脂交融、鮮而不膩,醬牛肉色澤油潤、香味撲鼻。
  • 打造「甘味」!建設咱甘肅的知名農產品品牌
    為了持續推動這些特色農產品建立知名品牌,日前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兩個「三品一標」建設 打造「甘味」知名農產品品牌的實施方案(2019-2023)》,提出將以加強兩個「三品一標」建設為抓手,打造「甘味」知名農產品品牌。
  • 建言有福之州 共築幸福之城
    在網際網路時代,配送都可以留下相應的痕跡,因此建議通過技術手段,探索建立社區配送中心,進一步規範物流服務商配送環節,確保貨物安全及時地送達消費者手中,促進新業態健康發展。  鼓樓團代表陳林同時,建議在我市機場、地鐵、火車站、遊輪碼頭等公共場所設立野生動物影像公益宣傳窗口,展示幸福之城生態魅力的同時,增強群眾生態文明意識。  臺江團代表李貴生
  • 幸福西餅榮獲「2018年度食品行業最受網民歡迎品牌」
    【最受網民歡迎的十大食品品牌】三大標準,堅守舌尖安全在產品品質上,幸福西餅完善食品安全體系,打造標準化採購、標準化生產及標準化配送模式【幸福西餅的配送團隊】完善食品安全標準化體系,幸福西餅的直營和合作城市,全面開始實施食品安全標準化。
  • ——西寧市推進『愛老幸福食堂』建設紀實
    市財政部門制定 「愛老幸福食堂」補助資金使用管理細則,落實各項補貼資金。市場監督管理局與民政局聯合下發了《西寧市愛老幸福助餐工程建設指導意見》和《關於加強老年人幸福食堂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實施意見》,建立了「六公開」制度,將「愛老幸福食堂」納入日常監管的重點,通過隨機巡查、明察暗訪、抽樣檢測等方式保障了老年人「舌尖上」的安全。
  • 打造大灣區北部溫泉之城
    我們從佛岡縣近期頒布的《佛岡縣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方案》(下稱「方案」)可以看到,一張描繪未來佛岡全域旅遊的宏偉畫卷正徐徐展開,在不久的將來,佛岡將聚焦打造「佛臥山岡、溫泉之城」旅遊品牌,主動對接廣東省打造世界級休閒旅遊目的地和清遠市打造全域旅遊的清遠樣板、打造具有生態和主題公園特色的國際化旅遊城市的發展定位,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全域化戰略為路徑、品質化發展為保證
  • 打造產城融合示範區 建設現代化產業新城
    (原標題:打造產城融合示範區 建設現代化產業新城)
  • 茶山:創新驅動發展 打造食品企業的「創新引擎」
    謝錦波談及,茶山鎮要發揮作為食品專業鎮建設的排頭兵作用,要抓好「創新食品產業服務平臺、創新食品龍頭項目建設、創新提高食品企業競爭力、創新茶山食品策劃推廣、創新食品源頭安全監管」五個創新。  同時,茶山鎮投資建設生產力促進中心,通過打造創新服務平臺,建設產學研研發培訓中心,建設眾創空間,建設集中採購中心和地方特色食品商城、海外網絡連結體系,以及建設檢測中心,為該鎮企業提供多方位、多層次的高效優質服務,促進食品產業聚集、品牌聚集和效益聚集發展。
  • 小木子床頭櫃,中國南康國際家具城本土首個「幸福之家」系列品牌
    江西南康國際家具城,是南康最早建設的家具城之一,佔地總面積近8萬平米,初投資5億,目前是江西省最大的家具交易市場,經過十多年的歷史發展,在優越的市場環境下,誕生了眾多品質優秀的家具品牌,遠銷海內外。中國南康國際家具城作為南康國際家具城本土首個床頭櫃類單品系列品牌,小木子床頭櫃憑藉親暱可愛的名字,背後能帶來好運的品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