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方便麵走俏螺螄粉躥紅 「宅經濟」催生方便食品新風口
本報記者 孫杰
今年以來疫情陰影籠罩,方便麵卻再度走俏,成為不少人居家應急甚至剛需的食品。這不僅加速整個行業的復甦,也讓方便麵企業賺得盆滿缽滿。不光方便麵,螺螄粉、自熱火鍋等新型方便食品正在大量湧現,並受到資本青睞。業內認為,方便類食品有望迎來新一輪風口。
方便麵巨頭半年業績大增
疫情期間到超市購物,除了買生鮮,很多人可能還會來到方便麵貨架前,把「五連包」或幾桶方便麵放到購物車裡。曾是「國民食品」的方便麵,前幾年一度遇冷,被消費者「看不上」。而今受疫情影響,吃起來方便,還便於儲存的方便麵堪稱應急食品的首選,因而再度走俏。消費者這一習慣的悄然改變,大大拉動了方便麵市場的快速回暖。
這從方便麵企業半年業績報告可以看出端倪。方便麵巨頭統一近日發布的中期業績公告顯示,上半年收益為118.17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升3%。食品業務收益佔比上升,其中「老壇酸菜」「湯達人」方便麵收益均呈現兩位數增長,實現收益52.07億元,同比增長22.0%。儘管另一巨頭康師傅尚未披露上半年經營情況,但業內預計,其業績暴發將是大概率事件。
日清食品是僅次於康師傅、統一的方便麵企業。根據8月5日日清食品在港交所發布的上半年業績預告,公司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30%,尤其是二季度,中國業務分部銷售淨額115.12億日元,經營溢利16.07億日元,同比分別增長19.5%和91.6%。
國內另一方便麵品牌白象食品也是如此,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將近40%,「電商特別厲害,基本上翻倍往上漲。」
疫情催生方便麵新機遇
突如其來的疫情,卻為方便麵行業開闢出新機遇,這是業內的普遍看法。
對上半年業績增長,日清食品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宅經濟」讓優質即食麵的需求上漲。統一也在公告中表示,「上半年方便麵行業在應對全球突發衛生狀態中,起到了很好的應急作用,其安全美味讓消費者對方便麵有了新的認識,行業增長明顯。」
「疫情導致大量飯店無法開業,所以很多人選擇方便食品,另外居家出門減少,不少人就在家備一些方便麵解決吃飯問題。」白象食品相關負責人分析,正常上班後雖說有些飯店開業了,但人們對到餐廳就餐,甚至點外賣仍有一些擔憂,所以在辦公室用方便食品代餐的情況比較多。
業內人士表示,2019年方便麵行業就已經在復甦,今年疫情讓方便麵的復甦節奏加快。食品行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如果沒有疫情,方便麵行業也會出現增長,但會相對平緩一些,不會這麼高。
方便麵成為剛需,除疫情暴發的特殊背景外,還跟企業這些年主動調整產品結構有很大關係。「原來的方便麵大家都覺得比較單一,其實現在品種和品類都有很大改變,品質也有很大提升,所以大家也更願意接受方便麵或方便食品。」一位方便麵企業人士表示,企業也在積極去方便麵化,創新產品,推出包括方便麵、掛麵、快鮮面、自熱面等更多品類,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
方便類食品新風口來臨?
疫情期間走俏的並非只有方便麵,更多新型方便類食品也在迅速躥紅。
在電商熱銷榜上,螺螄粉、速食米粉、自熱火鍋等常常名列前茅,「螺螄粉、自熱鍋為何還不發貨」更是一度成為社交網絡的熱搜話題。
朱丹蓬認為,這兩年隨著「宅經濟」和「懶人經濟」的效應不斷發酵,方便類食品正迎來新一波的增長紅利。方便類食品出現產銷兩旺的局面,這其中既有消費端的因素,新生代消費者更青睞方便食品,也因為產業端在不斷創新與升級。
方便食品賽道上雖已巨頭雲集,但仍不乏新的闖入者,希望分一杯羹。「媛娘娘」就是其中之一。近日速食麵品牌「媛娘娘」宣布獲得來自青松基金的近千萬元人民幣Pre-A輪投資。這家公司成立於2016年,前3年致力於醬製品牌「媛家醬」的研發,去年孵化出全新子品牌「媛娘娘」,致力於打造一個好吃、好看又好玩的新國潮速食品牌。目前已開發火雞面、乾拌麵、杯麵三個系列,口味上則包括鹹蛋黃蔥油味、奶油咖喱味、椒麻味、芝士味等。
「存量意味著一個巨大的固有市場,大池塘裡才能養大魚。」對於為什麼要選擇巨頭雲集的方便速食賽道進行創業,「媛娘娘」創始人馬媛表示,速食食品存量市場規模約3500億元人民幣,市場增速6%,線上增速大於50%。尤其疫情以來,「方便麵」在天貓的搜索量增加了200多倍,京東除夕到初九更是售出1500萬包方便麵,「消費新人群的消費方式與消費渠道的改變,使得這個傳統的行業具備改變的基礎。」
朱丹蓬預計,從未來的角度看,隨著新生代人工紅利不斷疊加,方便類食品會有5到6年的高速增長期。
(責編:嚴遠、軒召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