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6 23: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金秋時節,一片片馬鈴薯地承載著滿滿的收穫,碩大的薯塊鼓起了地表,裸露在外的馬鈴薯露出了金燦燦的笑臉,在秋高氣爽的陽光照耀下,格外耀眼。放眼茫茫田野,一幅幅豐收的景象,浮現眼前,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小康的畫卷正徐徐展開,走進了我們的新生活。眼下,正是金黃的土豆收穫時節,繁忙的勞動場景如火如荼地開展,轟隆作業的拖拉機帶著起土豆機在一塊塊地裡緩緩地抖動著一堆堆鏟挖起的馬鈴薯來回移動,緊隨其後撿拾馬鈴薯的人們三個一夥,兩個結伴,分工協作,互相配合,眨眼功夫地裡到處是林立著裝滿的袋子,須臾之間,又裝進了大貨車,拉出了地裡。緊張有序的作業,愉悅歡快的說笑聲在田地裡奏響了生動的勞動讚歌,催人奮進的節奏,掛滿笑容的面孔,展示出了脫貧奔小康的真實寫照,金黃的馬鈴薯鼓起了地皮,也鼓起了勤勞農民的腰包。
種薯增產精神爽 脫貧致富展笑顏
負責回收馬鈴薯的內蒙古全豐薯業公司董事長祁有富說:「今年的合作是愉快的,按當初大小一律0.50元的訂單收購價預計,農戶戶均每畝可純收入1000元到2000元。」
正在地裡搬袋子的貧困戶田瑞忙得不亦樂乎,談起今年種植的馬鈴薯,臉上洋溢著滿滿的喜悅。他說:「今年超乎想像,沒花錢得到好品種,像我種十畝馬鈴薯,如果購買這些的好種子,需要花兩三萬元;以往這時起刨下,不好賣且費力費工還得拉回地窖裡,第二年賣時再費力費工從地窖裡取出來,從現在放到第二年春季賣,份量還會減少。而且今年都不用花僱傭起刨馬鈴薯機器的費用,如果顧用機器的話,光費用每畝就得一百元。以往我們都只能賣個頭大的馬鈴薯,小的賣不上價錢。這個種子特別好,幸虧種了這個種薯,如果繼續種以往的種子,遭遇到今年春季的乾旱,那就收入沒保障了。」老田的言語表達裡流露著對這場產業扶貧的感激之情。像老田這樣的貧困戶,在這場種薯產業扶貧中惠及有十幾戶。
激發群眾內生動力 實現產業扶貧引進來走出去
縣委書記雲霖瓊曾在脫貧攻堅動員會上特別強調,產業扶貧是根本之策,一定要保障好、跟蹤好後續動態,讓產業扶貧真正發揮「造血功能」。
清水河縣聚焦產業扶貧,積極鼓勵引導,激發群眾內生動力,以產業發展帶動群眾積極性,激活致富動力源泉,噴薄蓄勢激發的力量,讓產業形成鏈條,群眾聚在鏈上,用收穫詮釋產業是脫貧的根本保障,幸福是用奮鬥創造出來的。
今年春季開始,韭菜莊鄉開始了一場「種薯脫貧」行 動。經韭菜莊鄉老黨員、退役軍人丁樹根牽線搭橋,內蒙古全豐薯業有限公司響應號召,董事長祁有富帶領團隊幾經實地考察,最後決定在韭菜莊鄉北槽碾村委開展產業扶貧項目——種植馬鈴薯。在春耕期間,該公司前後免費為北槽碾行政村等四個自然村三十幾戶農戶(其中有近一半是貧困戶)發放了價值30多萬元的優質馬鈴薯微型種薯,同時為農戶提供抗旱專用肥,秋收時按高於去年同期市場價格回收。此舉效果良好,農戶們熱情高漲,十分積極,爭先恐後與公司籤定種植訂單。
內蒙古全豐薯業公司董事長、土豆大王祁有富從創辦薯業公司以來,一直秉持誠信經營、服務三農的理念,致力於脫毒馬鈴薯種薯培育、引進與推廣,以優質的服務和品質在廣大客戶中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市場認可。在此次脫貧攻堅中,其公司更是以創造社會價值,帶領群眾奔小康為己任。為農戶免費發放優質馬鈴薯微型原原種,並與種植戶籤訂了保底價收購合同,即秋收時無論大小每斤價格不低於0.50元進行回收。對此,祁有富表示,一富不算富,眾富才算富。讓大家一起過上好日子,我們盡力依靠產業帶動大家增收,讓村民們少擔風險,多致富,也算企業為社會盡一份綿薄之力。
馬鈴薯種植,種子選用很關鍵,選好種子才能種植出優質馬鈴薯。以往由於種薯原原種昂貴以及調運不方便,當地農戶更換種子及品種的比較少,種薯逐年退化,因此每年在馬鈴薯種植這塊兒,總是達不到有效增產。特別是今年春耕時期,我縣經歷了嚴峻的乾旱考驗,優質原原種薯在這種形勢下,優勢則脫穎而出,表現出了頑強的生長力、耐抗旱力、高抗病毒性。同日種植,全豐公司發放的種薯,基本滿出苗率,早早破土而出,努力生長,茁壯成長,薯苗深綠,長勢迎人。未進行更換種子,仍沿襲原有超代種子的,不是稀稀拉拉就是萎靡不振,隨著乾旱的持久而朽苗耷拉。而且,以往農戶秋起收馬鈴薯,會受市場的衝擊,賣不上價錢。去年秋起馬鈴薯時,四兩起步的塊頭四毛八分錢,時下市場收購價才四毛錢。發展產業,讓農戶聚在鏈上,農戶只管種植好,收穫後由公司大小一併收購,銷往全國各地,公司也有盈利,實現互利共贏。這樣不僅解決了農戶銷路難的問題,就連包裝馬鈴薯的袋子都由公司提供,在地裡直接由公司的車拉走,農戶省去了費力搬運入窖的環節,省工又省力,還避免了馬鈴薯堆放地窖裡長時間的份量損失。
火車跑的快 全靠車頭帶
解決急盼愁 補上短板破瓶頸
小小馬鈴薯,要實現由點到面的輻射。如何保障好這一產業的持續,相關配套設施要跟進,傳統的耕作起收方式顯然是不能滿足的。發展農業的首要出路要靠機械化,根本出路在於種地有利可圖。為此,老黨員丁樹根積極爭取政府扶持,賣牛賣豬,向友人借錢籌措資金購買拖拉機、打央機、起土豆機,為農服務,提供便利,免費為貧困戶提供服務。董事長祁有富馬不停蹄四處考察,跑銷路、談合作。二位還共同邀請內蒙農科院專家、博士,馬鈴薯項目實施負責人郭景山、趙沛義等深入韭菜莊鄉考察,洽談大有可為,前景可觀,計劃立項,深度合作,將來大面積帶動農戶種植,鞏固脫貧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
行穩致遠需扶持 康莊大道才敞亮
韭菜莊鄉黨委書記喬升表示,脫貧攻堅在於如何有效調動群眾的積極性,讓群眾充滿脫貧致富的激情,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我們培養鼓勵致富帶頭人,依託地域和氣候特徵發展產業,形成輻射面,我們做好保障服務,最終走穩定可持續的路子。
在當地老黨員的帶動下,北槽碾村的貧困戶們相互幫助、合作勞作,從春耕到秋收田地裡人頭攢動幹的熱火朝天。可以說,韭菜莊鄉因地制宜、精準施策,以點帶面,發展產業,讓產業扶貧真正發揮「造血功能」。興旺了產業,讓聚在產業鏈上的農戶實現了致富,也為鄉村振興開了個好頭。
這正是,凝聚合力齊致富,小康路上並肩行。不誤農時抓春耕,優質種薯迎豐收。以點帶面成產業,鞏固脫貧有保障。縣委政府為人民,鄉鎮舉措落實好。扶上馬再送一程,百姓幸福展新顏。
來源:青城先鋒微信公眾號
原標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清水河:聚焦產業扶貧黃金薯讓老百姓走穩小康路》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