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在中國是美石的同義語。古人視玉為寶,早在八千多年前就有了各式玉器,並不間斷地延續到現在。古人佩玉,不只是簡單地作為裝飾,更是自我修養的體現。
玉的種類很多,中國最常見的是翡翠(硬玉)、和田玉(軟玉)、瑪瑙、岫玉、獨山玉、四大名石等,顏色也是多種多樣。
中國古代對玉色歷來頗有爭議,玉有幾色?何色為貴?各有看法。明代周履靖《夷門廣牘》中說:「于闐玉有五色,白玉色如酥,冷色、油色及雪花者皆次之。黃玉如慄者曰甘黃玉,焦黃次之。碧玉色青如藍靛,即今深青色,或有細墨星者、色淡者皆次之。墨玉色如漆,又謂之墨玉。赤玉如雞冠,人間少見。綠玉深綠色,中有飯糝者尤佳。甘青玉色淡青而帶黃。」
《玉紀》雲,玉有九色:元如澄水曰瑿,藍如靛沫曰碧,青如苔蘚曰,綠如翠羽曰瓐,黃如蒸慄曰玵,赤如丹砂曰瓊,紫如凝血曰璊,黑如墨光曰瑎,白如割肪曰瑳(玉以雪白為上,白如割肪者,又分九等),赤白斑花曰瑌。
那麼玉的顏色到底有哪些分類呢?
紅
古代流傳著一句諺語:「玉石掛紅,價值連城」。中國人對於紅色的追求一直十分熱衷,無論是瓷器還是玉器,紅色都是高貴典雅的代名詞。
清·紅玉手串 北京北緯2009秋季拍賣會 成交價:16,500元
紅玉分為紅玉原石和紅沁玉,日常所說的紅玉一般指紅沁玉。天然的紅玉是玉石由氧化鐵等礦物質滲透沁入形成的,顏色主要以暗紅和酒紅為主,質感如鮮血般流動自然,玉石內部如植物纖維一般緊密有致。而人為紅玉由高溫燒色,通體黑紅,外表粗糙,內部結構比較疏鬆乾燥。
古人形容紅玉:「豔若雞冠,油脂光澤,其紫紅處如凝血、赤紅處如硃砂,質地細膩溫潤,硬度高」。在古代,紅玉只流傳於宮廷貴族,民間只聞其名不見其影。
紅玉花開富貴手把件 寶港國際2016春季拍賣會 成交價:79,107元
紅玉十分稀少罕見,甚至在故宮博物院玉器庫房所藏的三萬餘件玉器中,沒有一件是和田玉紅玉。果真是應了一句「物以稀為貴。」
紅玉仿古龍件 廣東保利2013冬季藝術品拍賣會 成交價:138,000元
獨籽紅玉府上有龍掛件 山東世紀華夏2013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成交價:156,800元
紅玉豔麗的色澤,使其成為近年來收藏界競相追逐的奇珍異寶。不過,上品的紅玉難得一見,收藏時一定要注意真假別被騙了~
黃
如今的玉石愛好者尚白喜綠,事實上,黃玉曾經傲視過羊脂玉。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箋》中提到:「玉以甘黃為上,羊脂次之。」明代士大夫玩玉、賞玉,都以黃玉為貴。
黃玉溫潤、細膩,其聲若金磐之餘音,絕而復起殘聲遠沉,徐徐方盡。和田黃玉,是新疆和田玉的四大主色玉之一。其基質為白玉,因長期受地表水中氧化鐵滲濾在縫隙中形成黃色調。能稱為黃玉的必須是肉質也被沁色為黃色,內外色一致,不露白。黃玉稀有罕見,是玉中的珍品,產量很少,可與羊脂玉相媲美。
黃玉的黃色含蓄而內斂,自古以來就象徵著尊貴與靈氣。在清代,由於黃玉與「皇」諧音,又極稀少,經濟價值一度超過羊脂白玉,其身價不匪,儼然成為皇室貴族專用之物。
黃玉色質溫潤而不豔麗,氣質淡雅而不鋒利,與中國人推崇的「君子之道」相符,因此備受收藏界喜愛。
白
白玉又稱「中國玉」,是和田地區的典型玉石。其質地十分細膩,用手觸摸有滑感,是由粒徑小於0.01毫米的纖維狀透閃石-陽起石晶體交織在一起的集合體。
上好的白玉被稱為羊脂玉,晶瑩潔白、細膩滋潤、毫無瑕疵,是玉中極品,非常珍貴。在古代,帝王將相才有資格佩上等的羊脂玉。
如今很多人稱羊脂玉為羊脂白玉,事實上,羊脂玉的重點不在於「白」,而在於「脂」。羊脂玉並非純淨的白,而是帶了一些米黃色,在陽光下仿若凝脂,溫潤柔和。上好的羊脂玉最好能「白如截肪」,即好似剛剛割開的肥羊肉脂肪。
羊脂白玉不但象徵著「仁、義、智、勇、潔」的君子品德,還象徵著「美好、高貴、吉祥、溫柔、安謐」的世俗情感。其以其白、細、潤、溫、糯五種特徵而聞名於世,是可遇不可求的上等佳品。
碧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從賀知章的《詠柳》中可以窺見碧玉之色究竟有多美,春意黯然,沉靜優雅。碧玉是由蛇紋巖侵入基性火山巖等圍巖後形成的軟玉,質地堅韌、光澤溫潤、色澤絢麗、組織緻密而透明、聲音舒揚致遠。
碧玉在清朝宮廷中極為盛行,由於其顏色與青銅器相近,被製作成了不少仿照青銅器樣式的玉器,紋飾精細、款式別致。
雖然碧玉不如白玉受關注,但在玉石愛好者眼裡卻十分受寵。這得益於其產量大、顏色豐富。沉穩的菠菜綠、明快的陽綠、鮮嫩的蘋果綠、淡雅的鴨蛋青……碧玉雖然被稱為碧玉,但碧色間的差異給人以完全不同的感受。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翡翠價格日益高漲的環境之下,碧玉憑藉其不輸於翡翠的色澤、更勝於翡翠的縝密細潤,衝進了玉石愛好者的眼中,成為一匹當之無愧的黑馬。
青
青玉的歷史悠久,從商、周至戰國,青玉始終是和田玉中最受歡迎的玉石品種。由於其玉質細膩,顏色沉穩,富有「基業長青」的寓意,備受帝王喜愛,成為國璽材質的不二之選。代表清王朝最高皇權的清二十五方寶璽中,有13枚都是青玉玉璽,玉器專家都稱和田青玉為「帝王之玉」。
青玉是和田玉的五大類別之一,在和田玉中硬度最高,產量佔據整個和田玉產量的80%左右。青玉成因與白玉一樣,都屬於接觸變質成因形成,只因含微量元素鐵而呈現出差異。因此,價格相對較低,成為玉器收藏界最廣泛的收藏品類。
故宮的國寶級藏品《大禹治水圖》玉山為青玉所制,整器高2.24米,寬96釐米,重達5噸。
出土於漢代的金縷玉衣,其主要玉料是和田青玉。
對於產量較高的青玉來說,收藏時要特別注意玉器的品質。品質最好的青玉,其顏色為純青色,質地細膩堅韌,呈油脂光澤,結構完美無明顯綹裂,是收藏時最好的選擇。
紫
《宋書·符瑞志下》中提到:「黃銀紫玉,王者不藏金玉,則黃銀紫玉光見深山。」南朝梁國劉勰的《文心雕龍·正緯》中亦有:「白魚赤鳥之符,黃金紫玉之瑞。」在古代,紫色被認為是祥瑞之色,所謂「紫氣東來」就是如此。
清·紫玉茄形鼻煙壺 紐約佳士得2012年春季拍賣會 成交價:55,204元
紫玉產量稀少,顏色特徵明顯區別於其他玉種,瑰麗的粉紫色在軟玉中實屬少見,因此十分珍貴。據《文房四寶圖書》中記載:「此玉罕得,粉紅潤澤。多作刀靶環子之類,少有大者。」
不過,古代關於紫玉的記載很少,紫玉又十分罕見,因此紫玉在玉的種類中較為低調。
紫玉闢邪吊墜 廣東古今2011冬季藝術品拍賣會 成交價:13,800元
天然紫玉平安扣吊墜 香港皇廷·2017秋季瑰麗翡翠珠寶專場拍賣 成交價:293,595元
新疆玉中的佼佼者就有丁香紫玉,是20世紀70年代末在我國新疆魔鬼城發現的一個玉石新品種。它由緻密的鋰雲母巖組成,因顏色呈丁香花般的美麗而得名。這種玉石質地細膩、顏色純正、呈半透明狀,具有珍珠般的光澤。其硬度較低,易雕琢拋光,加工成工藝品後色澤柔和,光澤奪目。
墨
在玉石收藏領域中有著「一紅二黃三墨四羊脂」的說法,墨玉漆黑如墨,色重質膩、紋理細緻、光潔典雅,比羊脂玉更加珍貴。
墨玉的「墨」是石墨的意思,它的主要成分是碳。和田墨玉首先要達到白玉甚至羊脂玉級別,在形成過程中,跟石墨礦發生了接觸,被石墨浸染進去,這時候的白玉才能夠叫墨玉。也就是說,含石墨的玉才叫墨玉,否則不論顏色有多黑,都不叫墨玉。
很多人經常將其與墨碧玉弄混淆。黑碧玉是碧玉在漫長的時間下,因為宇宙射線的作用慢慢變黑形成的,本質上是一種墨綠色。
墨玉與墨碧玉在肉眼下看或許都是黑色,但在強光的照射下,墨碧玉會透出綠色的光,而墨玉則會透出白色的光暈。因此,墨玉也是人類無法輕易仿造的玉類。
從收藏角度來看,玉石的色彩與其價值的關係是多樣化的,並非簡單的只要是單一顏色就好,玉石的價值與色彩的稀有性、色彩與質地的和諧程度、色彩與玉雕的表現形式是否能夠達到藝術統一都有很大的關係。
「黃金易得玉難求」,想要一塊好玉,不僅需要機緣,還需要獨到的眼光,否則就只能與好玉擦肩而過了。現在玉石市場上魚龍混雜,不良商家常以次充好,愛好玉石的朋友們在收藏時一定要擦亮眼睛,前往別被忽悠受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