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于晏出道很早,2002年就拍攝了第一部作品《愛情白皮書》,2005年又參演了《仙劍奇俠傳》。後來又陸陸續續地參演了多部電視劇和電影,雖然2007年憑藉電影《基因決定我愛你》提名第4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演員,但無一例外都沒有掀起太大的浪花,直到2011年遇到《翻滾吧!阿信》!
從為什麼人家有那麼好的戲演的困頓小生,到認識到其實是自己不夠好的自律演員!
彭于晏是個有悟性的演員,在人生低谷沒戲拍的日子裡甚至還欠了一屁股債,雖然也曾抱怨,但很快醒悟過來認識到別人之所以成功有好戲拍,並不是因為別人運氣好,而恰恰相反是因為自己還不夠好。
彭于晏請纓參演《翻滾吧!阿信》時,導演林育賢雖然被彭于晏的精神打動,但對彭于晏的身體素質和180cm的身高還是沒有信心的。因為高大的身材並不適合練體操,相比身材小巧的運動員,身材過於高大會讓一些體操動作和如何保持身體平衡加大許多難度。
此時的彭于晏也迫於希望藉助這部電影走出自己的瓶頸期,於是他咬緊牙關每天堅持只吃水煮餐,然後跟著教練進行高強度的體能訓練,通過整整8個月的艱苦訓練他終於達到了該部電影的拍攝要求。有付出就有回報,《翻滾吧!阿信》上映後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同時這部影片日後也成了一部非常經典的勵志電影,彭于晏也因此提名第48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自律的回報是開掛的人生,越努力越幸運
拍攝《翻滾吧!阿信》的成功經歷,讓彭于晏找到了獲取好運氣的秘密通道,那就是極致的自律!通過自律彭于晏的好運也終於來了,《激戰》、《黃飛鴻之英雄有夢》、《破風》、《湄公河行動》、《邪不壓正》,一部部曾經讓彭于晏心心念念的好戲們紛至沓來,至此彭于晏已經足夠好,幸運也是必然!
結語: 行動上的自律不是精神上的自閉!
自律是我們對待生活和工作時表現出來的一種執著的行為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但絕不是說自律就要讓我們做一個精神上的孤獨者。正因為自律是一種艱苦的修行,所以我們也一定要堅持勞逸結合,有時可以自娛自樂,但更多的時候我們也要有意識地參與到集體生活中來,多與人溝通交流,只有這樣自律才能形成一種事半功倍的良性循環。願我們都能真正領悟到自律的真諦,切勿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