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而許多人更是憑實力踐行這句哲言硬生生將自己變成了吃貨,對於吃貨而言,人生最大的樂趣便是嘗遍不同的美食,而海鮮則是美食中的一大誘惑,據調查,近年來石斑魚成為了各大海鮮餐廳的一道必備美味,清蒸石斑魚、照燒石斑魚、紅燒石斑魚......這做法呀層出不窮,總能滿足各大吃貨的口腹之慾,但是呢,咱們總是習慣在餐桌上遇見它,你們知道嗎?石斑魚在海底的時候還真是不好惹呢,從它「鯊魚捕獲機」的稱號便能知曉一二,而這石斑魚究竟有多不好惹,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這天,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研究人員在海底尋找沉船殘骸時,偶然之間在沉船下面發現了一些騷動。沉船下面有11條狗鯊正在清理一條劍魚的屍體,這種狗鯊聚集的情況時十分少見的,而這條重約250磅(大約113公斤)的劍魚成功吸引了狗鯊們的注意力。狗鯊們不斷撕咬著劍魚,從外觀上並不能直接發現劍魚的死因,由於它的身上並沒有明顯的魚鉤痕跡或者其他刮痕,所以這條巨型劍魚很有可能是因為疾病,年老或者其他原因去世,甚至就是前幾個小時去世的,而這條巨型劍魚很明顯滿足了11條狗鯊的食慾。
但是引起研究人員們驚訝的不止是11條狗鯊的聚集,還有一條石斑魚對狗鯊的虎視眈眈。就在11條狗鯊正在劍魚身邊清理劍魚的屍體的時候,一條巨型的石斑魚悄悄靠近了狗鯊,並利用研究人員們的船為自己打掩護,在講目光瞄準向其中一條體型稍小的狗鯊後,石斑魚以掩耳不及盜鈴之勢衝向了狗鯊,用尖銳的牙齒直逼狗鯊要害,由於狗鯊和石斑魚之間體型實在是相差甚大,所以石斑魚輕鬆地將將狗鯊控制住了,隨後張開了大口將狗鯊吞下,由於石斑魚行動迅速,周圍的狗鯊僅僅受到驚訝而在周圍遊走,可能是石斑魚的戰鬥力著實驚訝到了它們,其餘狗鯊並不敢輕舉妄動,而石斑魚也如願以償飽了食慾。
石斑魚是一種硬骨魚,屬於海鱸魚科,它們有著大腦袋和寬嘴巴,一般體型都很大,廣泛分布於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熱帶和亞熱帶海域。而狗鯊屬於而狗鯊是軟骨性的身體。它們都是生活在700- 2000英尺深處的深海物種。石斑魚和狗鯊一樣具有肉食性,主要以其他魚類、甲殼類及頭足類為食。但是實際上,大型的肉食性魚類的食物從來不會局限在某一個範圍內,比如文中的這頭巨型石斑魚便成功地將鯊魚變成了自己的食物,這與它的體型和捕食能力息息相關。一般情況下,30%的石斑魚體長可以達到1米以上,超大體型的更是超過2米,而狗鯊一般只有60~120釐米,所以在石斑魚的面前,狗鯊並不是什麼大對手。
實際上,這並不是第一起石斑魚吃鯊魚的例子。去年,在佛羅裡達海岸捕魚的漁民偶然拍攝下了一段視頻,那就是一條重約500磅(227公斤)歌利亞石斑魚竄到水面,捕獲了一條4英尺長(1.2米)的鯊魚。而石斑魚更是成為了大家公認的「鯊魚捕獲機」,其中被石斑魚吃的最多的便是狗鯊這種小型的,只有超大體型的鯊魚才能避免成為石斑魚的囊中之物。
而在我們生活中,石斑魚卻總是作為四大名魚出現,經常在飯桌上與我們見面,畢竟石斑魚具有富含營養、肉質鮮美、低脂肪、高蛋白等特點,極高的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使得石斑魚在市場上十分受歡迎,更是成為了許多吃貨們的心頭好,現在想來,你口中吃的津津有味的石斑魚在海底居然是個連鯊魚都能降服的大BOSS,是不是感到很是奇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