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可謂家喻戶曉,有美就有醜,既然有「四大美女」,也就有「四大醜女」。只不過相比起前者,後者最出名的,就屬東施,畢竟「東施效顰」的典故流傳太廣了。
在另外的三位醜女中,有一位就叫做鍾離春,雖然容貌奇醜,但卻是歷史上少有的具有很強政治才華的女子。在四十歲時自請見齊宣王,陳述了齊國的四點危難,被齊宣王所採納而立為王后,自此之後令齊國大治。
以前有一部電影《鍾無豔》,就是以這位鍾離春為原型,結合一些民間傳說而拍攝而成的。
在這些傳說當中,最為令人稱讚的有兩個——隱語諫齊王和陣前退敵軍。
傳說鍾離春自小習武,能夠將一把百斤的桑鉤耍得得心應手,而且還會法術,比如說隱身術。她一家人生活在齊國的無鹽邑裡,倒也安居樂業。
只不過那時候的齊宣王,整日沉迷於酒色當中,根本不理國政,就連自己國家的城池被趙國佔領了半年,也不聞不問。
直到趙國的爪牙伸到無鹽邑,鍾離春忍無可忍,就跟她父親說要去王宮進諫,希望能夠讓齊宣王改掉昏聵的作風。
說幹就幹,她一個人來到了王城臨淄,自稱要充後宮侍奉齊王。只不過齊宣王聽到是一個醜女,別說見她了,差點沒笑岔氣。
還好的是,眾大臣當中還是有正直之士,這便是淳于髡。在他的建議下,齊宣王同意見一見這個鐘離春。
不過,齊宣王一見到鍾離春,立刻就被她的容貌嚇到,頓時產生厭惡之感。要不是淳于髡,她幾乎連話都說不出口就被趕走了。
她也知道淳于髡的為人,兩人雖不明說,但都知道彼此的心思——因為淳于髡當初也曾以隱語諷諫。
在淳于髡的幫助下,齊宣王同意聽聽她有什麼好說的。於是她先是揚眉,然後是切齒,再是兩臂前揮,口裡說到「殆哉,殆哉」。
齊宣王自然不知道這是何意,便將目光投向了淳于髡。
淳于髡雖然知道,但清楚解鈴還須繫鈴人,鍾離春出的隱語,自然要她自己來解,所以就故意地說:「遠望邊邑,切齒佞臣蒙蔽君王……這個還是請姑娘自解吧。」
鍾離春點了點頭,就正色道:「趙國已經攻陷我國城池半年,大王卻一點都不知道,還整天沉迷酒色之中,國家已經陷入到深深的危險當中了!如果不想國家滅亡,還請大王儘快驅除俳優,奸佞之臣,重用賢德之士,收復城池、讓國家長治久安。」
淳于髡很配合地拍手叫好,說:「金玉良言啊,金玉良言啊!」
齊宣王一時受到感動,賜座之後說:「前幾樣我都可以做到,但收復城池這件事情,寡人也是力不從心啊!」
鍾離春等的就是這句話,聽到此立刻起身說到:「民女不才,也懂得些槍棒,在無鹽邑還有三百姐妹可以為用。如果大王願意,我請命與趙軍決一高下。」
此時又是淳于髡,站出來說:「此計甚好,大王如果能夠命令無鹽邑的守軍也聽命於鍾姑娘,並讓微臣作為監軍,破趙收復城池之事,可以成功。」
有了淳于髡做保證,齊宣王立刻就下了命令。趙軍收到消息後,趙軍守將白元卻不以為然,認為一個女子,憑藉著口舌之利獲得官職,只是白來送命的而已,滿不在乎地說:「要是她能夠在棋盤上贏過我,不用開戰,我就將城池還給她。」
鍾離春得報後,立刻就在兩軍陣前築起高臺,擺下棋盤,然後給白元發請柬。
本來只是說說而已,誰料還成真了。白元無奈之下只能前去應戰,看到鍾離春沒有帶武器和兵士,為了不示弱,也就只帶了兩名衛士。
然而,人家鍾離春根本就沒真的想過靠贏棋來獲取城池,在敗勢已露之時,用法術移動了棋子。
白元見此,當然不幹了,就想拔刀砍人。然而鍾離春早有準備,抄起鐵製的棋盤當頭拍過去,一下子就將白元打得腦漿迸裂。
敵軍主將一死,蓄勢待發的齊軍立刻一起殺過去,將趙軍打得打敗,收復了城池。
在班師回朝後,齊宣王知道了鍾離春「文能匡君武能安邦」,就真的將她迎入宮中、立為王后。從此,「無鹽娘娘生得醜,保著齊王坐江山」的諺語就流傳開了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