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問一個土生土長的瀋陽人「什麼瀋陽美食最正宗」,那麼他的回答裡一定會出現兩個詞——「雞架」、「老雪」。瀋陽人曾這樣調侃「生活不止遠方的苟且,還有雞架和老雪」。
雞架和老雪堪稱瀋陽人的「城市之光」,沒有一隻雞會完整地離開瀋陽,也沒有一瓶老雪會未開封地離開酒桌。即使時代在不斷變遷,更多新鮮的血液匯入瀋陽,林林總總的美食橫空出世,但雞架和老雪在老瀋陽人中的地位卻從未被任何事物所取代。為什麼老瀋陽人對這二者有如此深的執念呢,下面小編說說一二。
雞架
曾有數據統計過,瀋陽是全國最大的雞架消耗中心。雞架——即雞肋,就是楊修所說「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主人公。可瀋陽人卻能把雞架做成花樣繁多、有滋有味的地道美食。
就如同柳州的螺螄粉、河南的燴麵、陝西的肉夾饃一樣,雞架在瀋陽人的手中,奇蹟般地從外地人認為的肉少骨多的刻板印象裡,成為了瀋陽美食的標誌之一。離開瀋陽,或者東北,你很難會從大街小巷數以千計的美食攤子中發現雞架的蹤影。在外地人看來,瀋陽人喜食雞架或許難以理解,但雞架早已成為了瀋陽人的頂級快樂。
在瀋陽,雞架的做法各式各樣,有人曾調侃道,每一個雞架都有自己獨特的做法。或烤、或烀、或拌、或炒、或鐵板、或炸、或煎、或燻……每一個雞架都會找到自己的歸宿。
夜晚的涼風、熱鬧的街邊攤、明亮或昏暗的燈光、桌上放著幾瓶老雪、桌邊圍坐三兩個朋友,食客們說說笑笑,一邊喝酒啃雞架,一邊暢聊人生順便趁機吹幾句牛。這是燒烤聖地瀋陽最樸素平常,也最有煙火氣的夜景。
啃雞架的樂趣,有時並不在雞肉,而是烤得酥脆的雞骨和鮮香誘人的香料。在瀋陽,最受歡迎的絕對是烤雞架,烤出的雞架焦香四溢,香味可以傳出半條街。而偏甜的炸雞架更受年輕人的追捧,炸好的雞架微甜又微辣,金黃色的外皮十分吸引人。
那麼瀋陽人為什麼如此看重雞架呢?原因有二:
瀋陽人並不是從一開始就喜歡雞架的,在國企改革後,下崗大潮席捲了這座城市,瀋陽人才開始愛上了雞架。其中原因頗令人心酸,那時愛喝酒的工人們經濟拮据,卻又不能只靠炒青菜下酒,於是這一大群體盯上了價格便宜的雞架。他們苦中作樂,把雞架做成了人間美味。當時瀋陽的工人們娛樂方式少,許多人只能靠喝酒聊天來消磨時光。下酒的配菜不宜飽腹漲肚,因此,肉少油大頗為重口的雞架便成了首選。老雪
老雪,即雪花啤酒,俗稱「悶倒驢」,是瀋陽土生土長的啤酒品牌。老雪在瀋陽人中的重要性,從待客之道中就能看出。對瀋陽人來說,與好友聚會,可以沒有豐盛的菜餚,但如果沒有幾瓶老雪,就仿佛少了些味道。
老雪,已成了瀋陽人的本土情結。在喝上老雪的那一刻,生活的辛酸、家庭的甜蜜、人生的各種幸福和不如意都被一股腦地裝進眼前這個大綠瓶裡。再得一知己交心暢談,人生的什麼痛苦磨難都仿佛盡數消散。
老雪已不僅僅是一種酒,更是瀋陽人與故土的羈絆。遠在他鄉的瀋陽人,在為生活奔波的空隙裡,喝上一瓶老雪,那根緊繃的弦才會稍稍放鬆一點。
在小編看來,老雪成為瀋陽人摯愛的原因有二:
好喝實惠還不貴。老雪是酒局標配,價格一般在2.5元到4元之間。物超所值,酒勁兒童叟無欺。後勁兒十足。普通的啤酒喝上三兩瓶可能才會有感覺,但老雪,一瓶就能讓你臉微微紅。普通人喝五六瓶就已經是極限狀態,能喝十多瓶的絕對是酒局大哥。曾有這樣一則新聞,河北承德的梅先生來瀋陽出差,當晚就想嘗試一下老雪的威力。四瓶啤酒下肚,梅先生直接喝斷片。不僅丟了手機,還丟了17萬現金。
老雪的威力不禁讓人咂舌。
以上為小編個人看法,歡迎補充和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