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排著長隊使用那臺名叫Cupcake ATM的機器之前,自動販賣機的存在感從來沒有那麼強烈過,它甚至一度火到上了一回CNN。按理說顧客對於這種銷售手段早已司空見慣,但顯然美國甜點品牌Sprinkles重新激起了人們把口袋翻個底朝天來尋找剩餘零錢的衝動,原因在於Cupcake ATM賣的不是尋常的雜誌或者冰鎮飲料,而是新鮮的杯子蛋糕。
就像它的名字一樣,Cupcake ATM的樣子看上去跟銀行邊上的ATM極其相似,同樣的大小,同樣是24小時運轉,只不過變成了可愛的粉色。你在卡槽刷了信用卡之後,得到的不是現金,而是杯子蛋糕。「雖然ATM裡賣的杯子蛋糕跟我們在Sprinkles店裡每天烘焙的產品沒有任何區別,但目前顯然是ATM更受歡迎。」Sprinkles的市場營銷副總裁Nicole Schwartz對《第一財經周刊》說。
用ATM賣蛋糕的奇思妙想來自Sprinkles的創始人Candace Nelson。懷孕期間,一天深夜裡她突然非常想吃杯子蛋糕,但那個時間段顯然所有店鋪都關門了,包括她自己創立的Sprinkles。「你可以想像一下,作為Sprinkles的創始人,連我都無法在午夜吃到一口杯子蛋糕,這件事聽上去有多荒唐。」Nelson說,「我覺得一定有一種方式能實現我想要的東西,後來我就構想了杯子蛋糕24小時自動販賣機這個主意。」
Nelson和她的丈夫一共花了超過一年的時間設計和製造這臺特殊的自動販賣機。首先他們需要確保這臺機器在運轉過程中冷藏存儲環節的安全性。「杯子蛋糕是非常脆弱的小東西,它是以黃油為基礎做出來的,所以冷凍和冷藏的環節尤其重要,稍有不慎就會極大地影響口感,」Nicole Schwartz指出,「這意味著只要杯子蛋糕從機器裡的存儲倉被運送到顧客手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差錯,這隻杯子蛋糕就毀了。」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他們設計了一隻特殊的機器人手臂,這條手臂會使用吸力緊緊握住蛋糕盒,然後溫柔地把它移到顧客面前的窗口,而不是像傳統的自動販賣機那樣直接把罐裝飲料粗魯地「扔」到出口處。
Nelson選擇把這臺新奇的小機器安裝在Sprinkles的實體店旁邊,這樣既方便進行管理,同時也能作為實體店的銷售補充。「因為我們的正常營業時間只有12小時,但你知道所有的店面房租都是按照24小時計算的。」Schwartz說,「在我們停止營業的12個小時內,ATM就成為了一種能夠把我們的食品傳遞到消費者手裡的非常有效的手段。」
它們還策劃了一個營銷活動來鼓勵人們使用ATM—持有Sprinkles會員卡的會員可以免費帶走他們能夠用雙手抱住的所有杯子蛋糕,跟必勝客早期的自助沙拉吧的策略類似。
Cupcake ATM很快引起了轟動。經常有美食節目的主持人在鏡頭前饒有興趣地介紹著這臺新奇的ATM的使用方法。「我們所收穫的市場效應是完全始料未及的,從Jay Leno(美國NBC電視臺知名脫口秀主持人)到Wolf Blitzer(CNN節目主持人),每個人都對我們的24小時杯子蛋糕ATM議論紛紛。」Nelson說。
目前Sprinkles在美國加州的比佛利山莊、紐約的曼哈頓地區陸續放置了幾臺ATM,銷售從香草到巧克力等口味各異的杯子蛋糕,但這些新開的ATM會對消費者進行限購,以防來不及補貨。不過就算是限購,Sprinkles的ATM還是實現了每天賣出超過1000個杯子蛋糕的銷售記錄。「你會發現每一個擁有Cupcake ATM的街區總是會排很長的隊。這種興奮始終在持續,我們每開一家杯子蛋糕的ATM總是會迎來相同的市場效果。」Schwartz說。
為了不讓排著長隊的顧客失望,Sprinkles從總經理到烘焙師都在加班。整個Sprinkles的管理和銷售團隊除了打理實體店的生意,現在還要監管所有自動販賣機的運轉。它們不得不額外聘請了一對夫婦烘焙師來幫忙烤更多的杯子蛋糕。烘焙師每天凌晨兩點就得到店裡,而守門人要到午夜才能離開。
事實上Nelson並不是第一個想到可以在自動販賣機裡銷售新鮮美味的聰明人。早在上個世紀,食物自動販賣機就曾經給人們的飲食習慣帶來了顛覆性的影響,如今英語國家管午餐叫「Lunch」就有它的功勞。
在工業革命以前,午餐還一直被稱為「正餐」(Dinner)。1912年7月2日,Joseph Horn和Frank Hardart兩人從歐洲得知了自動售貨機的概念。在首席工程師John Firtsche完善了原有的機器後,兩人第一次把Automat帶到了紐約時代廣場的正中央。
他們告訴每一個路過的上班族,你需要做的只是往卡槽裡投一枚硬幣,打開你看中的食物儲藏格,然後你就能吃上一頓午餐。他們還在機器前放上幾組桌椅,供人們能坐下來用餐。從那一天開始,紐約的上班族們給這臺機器取了一個響亮的名字—「現代奇蹟」。
Automat恰到好處地滿足了當時紐約經濟規模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後形成的市場需求。快節奏的工作迫使人們放棄在家裡吃正餐,轉而尋找更快速有效的解決方案。此後,「Lunch」這個本意為隨便吃吃休閒食品的詞語開始正式和午餐聯繫在一起。
後來,由於汽車業的發展,不少勞動力被分散到了郊區,再加上食物的製作成本不斷上升,Automat才逐漸走向沒落。
不過在Steve Stollman看來,Automat提供的「快餐」跟常常受人詬病的肯德基與麥當勞完全是兩回事。Stollman現在打算復興這臺創造奇蹟的機器。他從25年前就開始收集、翻新已經被閒置的自動販賣機Automat,然後把它們再賣到世界各地。
「有些人說,『瞧,那些就是放在機器裡的快速食品。』我說,『不,它確實很快速,但也是真正的食品。因為它做到了營養與美味共存。」Stollman說。
Automat的每個儲藏格都會售賣不同類型的餐點,比如三明治、派、熱食、甜點,還有咖啡。它們全部新鮮製成,由於人們從來都不會看見為你準備食物的陌生人,心理上也總是覺得自動販賣機提供的食物更乾淨。根據當時人們的評價,這些自動販賣機裡提供的食物的確非常美味。到了1940年代,Automat已經遍布整個紐約,沒有人沒吃過Automat的食物,銀行家、管理者、學生甚至兒童都喜歡Automat。還有一些流浪漢會去取一些Automat免費提供的番茄醬,放到熱水裡攪一攪,當成一道湯來喝。
「Automat可以被看做是有錢人和窮人身份平等的革命性產品,因為他們獲得的食物品質是一樣好的,」Stollman說,「它能夠提供最好的產品,又給出一個合理的價格,所以你能買到品質跟價格最完美的平衡。」他認為,自動販賣機既然矗立在一座城市之中,就應當發揮它對於本地社區的價值,比如食材的本地化採購、成為窮人的救濟站等等。
2012年5月,紐約公共圖書館還特地給Automat辦了一場重製展覽。現在Steve Stollman的生意也已經做到了世界各地,你很有可能會在某一家公共圖書館或是大學校園裡跟這臺復古的Automat販賣機偶遇。
不過,Stollman對Sprinkles的Cupcake ATM並沒有給出同Automat一樣的稱讚。Stollman認為Cupcake ATM和杯子蛋糕本身一樣,只是「自動販賣機界的一道餐後甜品」。原因在於首先杯子蛋糕並不是什麼健康的食品,其次它更偏向於一種營銷噱頭。
問題是人們對於糖和黃油的喜愛有時的確更勝過寡淡的菜葉。不是所有販賣新鮮美食的自動販賣機都能像Automat那樣銷售火爆。
美國企業家Luke Saunders因為再也忍受不了只能用垃圾食品匆匆填飽肚子,而在芝加哥推出了一臺叫做「農夫冰箱」的自動販賣機。
這臺機器專賣健康新鮮的沙拉,一共有36個類別可供選擇,包括紫甘藍沙拉配藜麥、菠蘿和藍莓,或者納帕沙拉配鱷梨、葡萄和開心果,甚至還有跟希臘酸奶混合在一起的蔬菜切片。Saunders每天早上製作新鮮的沙拉,並在上午10點之前為所有的自動販賣機配送完畢。一罐沙拉的定價在8美元,到晚上6點過後則會直降至1美元進行促銷。結果還有不少賣不掉,只能等到第二天早上拿去當地的一家食物儲藏室做其他處理。
發生在其他食物自動販賣機身上的類似的做法還包括把剩下的食物送去福利院,或者直接倒掉。Saunders的沙拉生意現在還在繼續,但表現平平。
現在Sprinkles每開一家烘焙店都打算在店旁邊裝一臺ATM。一方面能夠節省租金,另一方面則是為了能夠及時頻繁地進行補貨。根據Schwartz的說法,杯子蛋糕的最佳賞味期限是在出爐後的24小時之內。而由於Sprinkles的店面每天只營業12個小時,要確保Cupcake ATM 24小時的正常運作,就需要一整天都持續不斷地往ATM中補充新鮮的蛋糕,而重新儲備的頻率大約需要每天3至5次。
出於補貨頻繁程度的考量,Sprinkles目前並不打算利用這臺自動販賣機去開拓新市場,只會在那些已經有實體店的城市設立單獨的Cupcake ATM。
至少Sprinkles目前還不需要擔心自動販賣機裡的杯子蛋糕24小時內賣不完要怎麼處理的問題。不過人們對它的熱情能持續多久還是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