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最高境界:安靜、從容

2020-12-21 紅茶說情感

01.

在如今紛繁複雜的時代裡,卻有這樣的一些人:

對於本身浮躁的時代選擇安靜地度過,對於錯綜複雜迷亂的事物選擇從容的面對。

這可能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古往今來,有無數個英雄前輩們的存在,凡是能夠取得成績,名垂千史的人物,哪一個不是善修其心?

回過頭來,這些前輩們在故事中的大徹大悟,靈魂通透,方向明晰,是那樣的讓人嚮往。

當一個人真正能夠通透人世間的是是非非,探求到其內在的本質時,那種心境就是安靜與從容,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你曾經是否一個人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或者停留在人生的哪個分水嶺,心裡存滿了對命運的波瀾。

到後來卻發現,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你還是你,顏色不一樣的花火。

到最後才知道,這個世界是屬於你自己的,與別人沒有關係。

02.

「豐富的安靜」

司馬遷在《史記》寫到:「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在這個動蕩複雜的年代,有數不盡的誘惑,喧囂的生活,讓你的心無法平靜下來。

很多人,他並不是不想選擇平靜的去看待這個世界,安靜的生活,而是他沒有找到進入平靜的切入點與方法。

安靜是一個人的境界,同樣也是一個人的能力。

一個人只有真正讓自己內心安靜下來,手頭裡的事情才會清晰明了的耐心處理,生活的煩心瑣事才能夠迎刃而解。

當一個人做了錯誤的選擇,陷入一頓迷茫,他必須選擇安靜下來才能夠解決自我困境。

安靜,它真的很簡單,讓安靜切入你的生活,迷茫的你,選擇坐下來,倒上一杯茶。

從沏茶到喝茶的過程中享受內心的煩躁向平靜的過渡,然後輕輕的對自己說放輕鬆。

仔細想想看,現在為何處在這樣的困境,你的初衷還在,慢慢的總結,慢慢的規劃,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

如此這樣用一顆安靜的心總結過去,重新規劃你的未來,那麼你就真正做到了安靜。

安靜是一個人對生活的的態度,一個人不管你曾經多麼的輝煌,多麼的高高在上,最終都要走向平凡。

安靜地去對待餘生的每一天,這是人世的輪迴,也是歷史的必然。

周國平先生也曾說過:「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豐富的安靜

03.

「淡定與從容」

人生啊,就像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它非常的奇妙,非常的耐人尋味。

但是,這些人生的美景需要你內心淡定,處事從容才可以擁有。

楊絳曾說過:「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一個人優先選擇內心淡定與從容,他就離成功更近了一步。

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中有一個叫作「空城計」的故事。

這個故事講,三國時期,因為諸葛亮判斷失誤錯用馬謖失去了街亭後,魏國大將司馬懿乘勝追擊率領十五萬大軍朝諸葛亮所處的西城奔擁而來。

當時的諸葛亮身邊沒有一員大將,只剩下兩千五百名士兵和三三兩兩的文官在西城內。

在這個迫切的關頭,諸葛亮想到了一個的大膽的計策。

諸葛亮開始傳令下去,把所有的旗都收起來,所有人按兵不動,城門大開。

每個城門前20名士兵以百姓身份流動,發現有士兵私自擅動的立即斬首示眾。

諸葛亮從容不迫地拿著琴,帶著小書童,在城樓燃香彈琴。

司馬懿到達城下,見此形勢,不敢輕易入城,底下眾將士紛紛感到迷惑。

司馬懿自認為很了解諸葛亮的為人,猜測諸葛亮城門大開,必定使詐,正中他計,所以下令所有士兵快快撤退,快快撤退。

也正是諸葛亮的大敵當前的淡定與從容贏得了戰場的勝利。

如此,淡定與從容的修煉非常之重。

從容淡定,張弛有度,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04.

人活著,最好的狀態就是心安靜,事從容。

面對人生的處處挑戰,處處選擇,請不要逃避,你要真正學會的是一顆駕馭所有的安靜的心和為人處世的從容。

安靜是一個人的生活態度,從容是一個人的處事方式。

學會面對最真實的自己,讓自己安安靜靜的享受人世間的美好,當有一天你會發現,世界美麗,宛如一個你。

做事情要懂得從容應對,能進能退,攻防轉換,靈活自如。等你成功的那一天,你就體會到從容帶給你的是前所未有的快感。

人生的最高境界需要你的安靜與從容去沉澱。

相關焦點

  • 活著的最高境界,一定是安靜
    擁有一顆安靜的心,真摯的情懷,就擁有了最高的修行,最好的品質,最有內涵的人。生活中,他們不會炫耀自己,更知道幸福在自己的心中,不在別人的眼裡,更知道在生活中品味人生,在人生中享受生活。擁有一顆安靜的心,就能營造一個安靜舒適的生活,修行越高,越能懂得安靜的美,越能保持內心的平和,遇事更能不驕不躁,心更能容萬物。想擁有一顆強大的心,首先要能感受到安靜的美,能容能忍,能化解矛盾,即便天崩地裂,也處變不驚,從容應對。只有安靜的人,才能穩住自己的內心。
  • 生活的最高境界:簡單而從容
    很多人都會覺得,生活的最高境界一定得跟錢扯上關係,只要有了錢,吃穿用度無一不是用最好的,房子車子也一定要提升到一個價值,才算是活的好。能夠享受別人享受的,能夠享受別人享受不到的,這樣無憂無慮富足的生活,便會認為這就是生活的最高境界。
  • 安靜的獨處,人生最美的境界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安靜的獨處,人生最美的境界文/魏巍(江蘇)周國平說:人生任何美好的享受都有賴於一顆澄明的心,當一顆心在低劣的熱鬧中變得渾濁之後,它就既沒有能力享受安靜,也沒有能力享受真正的狂歡了。是的,人生最好的境界是安靜。所以,一個人最好的狀態,就是擁有一顆澄明的心,即能享受一群人的熱鬧,也能靜心獨處,安頓一個人的時光。因為喜歡讀書、寫作,所以喜歡上了獨處,開始覺得安靜、自在、不拘束、不用遷就他人,後來就成為一種習慣。
  • 10種人生最高境界
    生命的最高境界!人生的最高境界:忙中不說錯話,亂局不看錯人,複雜不走錯路。事業的最高境界:愛崗盡職無憾,養家小康無憂,自己開心無悔。榮譽的最高境界:你已遠離江湖,江湖還有你的傳說。喝酒的最高境界:你還知道他是誰,他已經不知道你是誰了。交友的最高境界:久不聯繫,常在心中。
  •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的安靜!
    只有心安靜,才能正確面對世事紛擾,心無物慾乾坤靜,安靜是為了擺脫外界虛名浮利的誘惑。只有心境空靈,才能容納萬物,生命也才會變得豐富,達到自由灑脫、逍遙自在的境界。所謂「真空生妙有」,開鑿了池塘,明月總會映照,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裡無雲萬裡天!
  • 人生最美是淡然,簡單、安靜、從容
    人生最美是淡然,簡單、安靜、從容。把過去的恩恩怨怨,都拋到腦後,能夠留下來的,是一份輕鬆自由的心情。人生一種千帆過盡之後的坦然,好像一個人經歷了一場浩劫,突然如釋重負。「人淡如菊,心淡如水」。往後餘生,不負不欠,不卑不亢,不驚不喜,活成了自己,活得真實,活得問心無愧。
  • 評賈平凹《願人生從容》: 以睿智的筆觸詮釋從容人生的真諦!
    《願人生從容》就是這樣的一部作品。它是繼《自在獨行》之後,當代著名作家賈平凹的又一精品力作。語言並不深奧,不會讓讀者不知其然;相反,文字幹練、淺顯,卻很容易讓人進入境界,一瞬間安靜下來,認真享受時光,思考人生。全書共分五章,每一章都有不同的主題,層層遞進,去闡明人生的主旨和要義。第一章開門見山,表達了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從容安寧度過這一生的良好祝願。第二章以波瀾不驚的筆調,勸慰人們在塵世的喧囂紛擾中,要靜心去面對這個世界。
  • 人生最高境界:心境,心靜,心淨
    人生最高境界:心境,心靜,心淨行走在紅塵裡,每個人都會遇見暴風驟雨和詩情畫意。當歲月的帷幕徐徐拉開,俗世中的每個人都成了人生舞臺上的表演者。倘若我們能做好心的三修,那麼,毋庸置疑,我們的戲份一定會非常出彩。
  • 人生的至高境界,是豐富的安靜
    #人生哲理#大千世界,每個人都對自己的人生有很多的疑問。很多人進入人生的後半階段,仍然渾渾噩噩地過著自己的生活;而有些人則在樂此不疲地追求著人生的境界。《人間詞話》有雲,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罔不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也。
  • 「心靜如水」,是一種很高的人生境界,是人生的大智慧
    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往往有一種人生大智慧,杜絕浮躁,淡定從容!這種人生大智慧,可以用四個字形容,那就是「心靜如水」,這也是一種很高的人生境界。浮躁,是現代人的一大通病。急功近利,目光短淺,心態失衡,怨天尤地……都是浮躁之人的表現。
  • 南懷瑾:我把人生最高境界總結為三句話,若能看透其中,漸入佳境
    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九萬裡悟道,終歸詩酒田園此為南懷瑾闡釋的人生最高境界;南懷瑾,中國文化國學大師、佛學師,常為眾人傳授佛學,修身養身之道。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一個完整的人,須有心、骨、表組成;也就是說,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三教合一,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 人生的七個最高境界!
    人生的七個最高境界!1、學習的最高境界是「悟」知識,可以通過學習來獲取,但智慧,僅僅通過學習,是很難獲取的。一個人的智慧,除了學習,更需要悟,悟,是學習的最高境界。如何去悟?2、做人的最高境界是「舍」有舍才有得,捨不得,便不得,捨得,才能得到更多,做人的最高境界是「舍」。捨得付出,才有收穫;捨得努力,才有回報;捨得善良,方能心安;捨得愛,才能得到更多的愛。
  • 南懷瑾:三句話將人生最高境界總結,佛道儒三家智慧精髓
    他的人生可以說是非常的有質量的,有的人活了大半輩子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麼,並且在人生的前20年裡就已經失去了生活的思考,人生豈能夠這麼的沒有自己的思想和存在的意義。有人說當你不知道自己活著的意義和方向的時候,就看看那些把生活活得有意義的人是怎麼活著的吧,有一個信仰總是好的!
  • 人到中年的最高境界,一定是越來越靜
    靜,是人生最好的境界。累了,放鬆自己,讓心靜一靜,清掃內心的雜物,清除內心的欲望。煩了,放空自己,讓心靜一靜,清空內心的煩惱,還心一片清靜空間。有時候,無限渴望,有那麼一天,有那麼一個屬於自己的安靜角落,安靜地看雲捲雲舒,安靜的賞花開花落,不動聲色地活成一泓深流靜水。紛擾紅塵,何以解憂,唯有心靜,人生,最美的心情,定然來自安靜的體驗。人生,最好的境界,是靜水流深。
  • 人生的最高境界:上善若水,厚德載物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各人有各的看法,各人有各人的見解。其實,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上善若水,厚德載物」這八個字。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其意就是最美好的品格,高尚的情操、應像水一樣,水滋養萬物,造萬物卻與事無爭,水總是處於人們所不願處的地方,潔身自好,故達到美好的境界,符合自然法則。這就是厚德載物的品質。
  • 生活的最高境界是理解,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心靜
    人生苦短,歲月如歌,在短短的年華裡,我們應當在生活中自我修養,先學會做人,然後才能做好事,榮辱不驚,閒看潮起潮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生活的最高境界是理解,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心靜。心靜,就能進入一種「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的妙處。
  • 成熟的最高境界,是心境如水
    在歷練中提升人的心性,磨鍊人的心智,使得人生道路上的步伐邁得更加穩健、更加坦然、更加篤定。成熟不是唯唯諾諾、人云亦云,它是一種堅持自己的秉性而不隨波逐流的境界。人生的根本意義不在於世俗的榮辱、成敗與得失,而在於對世間萬物失之不憂、得之不喜的健康心態,從而達到一種淡泊自適的境界。
  • 《道家開示人生九大生存智慧,乃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一、守拙的智慧,心頭洞明,表麵糊塗《老子》言:「見素抱樸,少私寡慾」,做人的最高境界這時候的隱忍,才算把人生百味都嘗盡。失意時的忍,是知雄守雌,以退為進。六、生存的智慧:靈活應變,從容謹慎一個人去拜訪道長。道院的門很矮,他沒注意,結果碰到了頭。道長對他說,要想不碰到頭,就要學會低頭。為人處世也是如此。
  • 人生最高級的精緻:內心豐盈,靈魂有趣,從容淡定
    精緻,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一種人生品味。相對於如今隨處可見的「偽精緻」、「窮精緻」,人生最高級的精緻,便是內心豐盈,做一個靈魂有香氣的人。如是,人生最高級的精緻便是將原本充滿乏味枯燥的人生過得充滿詩情畫意,將原本充滿壓力的日子過得風輕雲淡,悠然自得。讀書學習,將自己的靈魂供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精緻的模樣變化逐漸顯現,不給自己的生活設限,不給自己的內心修籬築笆,堅持自己所愛,用心經營生活,將日子過成詩一般優雅。
  • 拂逆境,從容心,一種難得的境界
    這是何等地從容和隨緣,想必人生便再也沒有憂傷了。喝到了貪泉的水感覺很清爽,但如果沒有,哪怕是車輒裡的雨水,也一樣很快樂。對於生活而言,若能做到無論拂逆幾何,我心依舊從容,的確是一種難得的境界。但這也並非奢望,因為從容不需要我們愚公移山,不需要卷河而倒流,只需要一顆隨遇而安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