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地時間本周三,好萊塢傳奇巨星柯克·道格拉斯去世,享年103歲。柯克·道格拉斯的兒子、奧斯卡影帝麥可·道格拉斯已經確認了這一消息。
柯克·道格拉斯是好萊塢電影黃金時代的不朽巨星,常飾演硬漢角色,是好萊塢文化的標誌性人物。他先後三次獲得奧斯卡影帝提名,1996年獲得第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柯克·道格拉斯早年登上過百老匯舞臺,二戰時期成為了一名軍人,加入過美國海軍。戰後他回到好萊塢,於1949年,憑藉在影片《奪得錦標歸》裡的出色發揮,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能夠和同期的男神格裡高利·派克、約翰·韋恩等人一決高下。柯克·道格拉斯是60年代好萊塢的硬漢巨星,戲路廣闊,曾以1953年《玉女奇男》和1956年《梵谷傳》再度提名金像獎。
柯克·道格拉斯的傳奇不僅來自他的演員身份,50年代晚期,他成功轉型幕後,成立了自己的製作公司,開拍了傳世經典《光榮之路》和《斯巴達克斯》等佳作。
早起的好萊塢被大型製片公司牢牢控制,明星不過是公司的棋子,常常受到各種欺壓。大批演員曾和好萊塢的「製片廠制度」展開鬥爭,想擺脫被當作工具和花瓶的命運,改變極為不公平的待遇,但大部分人都失敗了。
柯克·道格拉斯憑藉自己的超凡魅力與影響力,以及幾部重量級作品,終於擺脫了大廠控制,走出了屬於他自己的道路。不少人把他當作英雄的範本,他的行為甚至改變了好萊塢未來的發展格局,扭轉了演員與製片廠的關係。
柯克·道格拉斯作為扭轉好萊塢發展格局的關鍵人物之一,可謂傾盡全力,不僅投入了巨大的財力,而且還親自把控各個環節,在片場有著說一不二,無可撼動的地位。
拍攝《光榮之路》時,他提攜了當時才29歲的青年導演庫布裡克,《光榮之路》是庫布裡克的成名作,奠定了他好萊塢新一代電影導演的地位,為庫布裡克未來的大師地位奠定了基礎。
當時,柯克·道格拉斯比庫布裡克整整年長了12歲,而且還是公司老闆。道格拉斯崇拜英雄人物,偏愛宏達題材,有著強烈的控制欲,因此他的電影作品往往會打上明顯的個人印記。
戰爭史詩《斯巴達克斯》就是一個例子,影片的原任導演安東尼·曼在影片開拍之後不久,就被製片人道格拉斯解除了職務,兩人衝突巨大,對於影片的風格意見不統一。而且柯克·道格拉斯堅持由好萊塢十大黑名單編劇之一的道爾頓·特朗勃來改編劇本,由同樣排在黑名單中的彼德·布羅克扮演配角,這樣的選擇,雖然在圈內獲得一致好評,但也飽受社會爭議。
隨後,庫布裡克受道格拉斯的邀請接任該片的導演工作。庫布裡克雖然接受了這個任務,但無權全面控制影片的製作過程,也無權按照自己的意圖剪輯影片,這讓他非常不滿。
眾所周知,大師斯坦利·庫布裡克同樣是個特立獨行的片場「暴君」,在拍攝《斯巴達克斯》期間,雖然道格拉斯給了他一定的自主權,但他仍然感到道格拉斯投下的陰影。拍攝結束後,庫布裡克拒絕承認《斯巴達克斯》是他的作品,並且發誓再也不拍不能全權做主的電影。
《斯巴達克斯》耗資達到驚人的1200萬美元,在當時堪稱天價。庫布裡克拍攝該片用了167天,光是羅馬軍隊與斯巴達克斯起義軍交戰的場景就拍了6周。劇組還向義大利博物館借出5000套軍服和7噸鎧甲,187名特技人員都接受了角鬥培訓,臨時演員有8500人,總共10500人參與了該片拍攝。
這部規模宏大的史詩般的電影,通過對歷史真實地敘述,展示了人類永恆的自由之戰。而導演庫布裡克運用他獨特的電影語言,讓影片在雄偉壯麗的外觀之外,亦有著細膩生動的角色內心描寫,因而呈現出遠勝同類作品的悲壯氣氛和深度內涵,讓斯巴達克思在波瀾壯闊的歷史舞臺上上演著人類的愛與承諾。
影片最終獲得6項奧斯卡提名,拿下4個獎項。獲得了金球獎劇情類最佳影片。2017年12月,《斯巴達克斯》入選美國國會圖書館保護片目名單。
晚年的柯克·道格拉斯熱心公益,先後出資修建了四百多個小型兒童樂園。此外,他還為洛杉磯當地的兒童醫院捐款,並給位於洛杉磯穆赫蘭道上的美國影視基金會老人之家,捐助了4000萬美元善款,專門服務那些受阿爾茲海默症困擾的影視圈同行,因此特別受好萊塢同仁的一致稱道。
其實,柯克·道格拉斯的父母都是來自俄國的猶太裔移民,因為不識字只能靠打零工和撿垃圾度日,卻堅強地養活了道格拉斯在內的七個孩子。小時候,柯克·道格拉斯打過各種零工,從賣報紙到當街頭小販,早早便體會到人世間的各種疾苦。因此,柯克·道格拉斯1988年出版的自傳,書名就叫作《拾荒者之子》(The Ragman’s Son)。
從「拾荒者之子」到好萊塢的「斯巴達克斯」,柯克·道格拉斯的一生絕對稱得上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