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帳號:Qthemusic 英國權威音樂雜誌《Q》中文版 原標題:「 《動物森友會》:簡單的遊戲,不簡單的音樂」 原創作者: 笑臉趴趴狗 圖:遊戲截圖 編輯:貳手
2020年註定是個不平凡的年份。當人們還在被紛繁複雜的事情弄得心煩意亂之時,一個看上去完全不像遊戲的遊戲卻在3月成了網絡上最熱門的話題。從許多老玩家的眼光看來,這個名叫《動物森友會》的遊戲完全沒有絲毫3A大作的樣子。可就是這個非傳統的遊戲竟然走出遊戲圈,成了男女老少談論的焦點。在女性購物社區裡、朋友圈裡,以及社交平臺不斷刷新奇聞趣事的信息流裡,總能看到《動物森友會》的種種趣事和靚圖。就連上海消防的官方微博也忍不住「登島」,用遊戲視頻製作了一段視頻,藉以宣傳消防安全知識。
不久前在任天堂Switch遊戲機上推出的《集合啦!動物森友會》是這個系列的最新作品。這款於3月20日上市的遊戲,正好遇上了全球新冠肺炎的疫情,讓被迫宅在家中隔離的人們紛紛將無處釋放的能量投入到虛擬世界之中。
借著特殊時期,《動物森友會》創下了驚人的銷售紀錄,僅僅在日本該遊戲首周就銷售了188萬份之多,這還只是開售前三天的數據。任天堂Switch遊戲機也藉此機會,一舉突破Wii在日本的銷售紀錄。而在中國社交媒體的推波助瀾之下,無論你玩不玩遊戲都會體會到《動物森友會》的熱度,似乎在這個時候不玩這個遊戲就沒法和朋友搭上話。很多人第一眼看到《動物森友會》會以為這是一個給孩子過家家的遊戲,卡通的建築、可愛的動物,還有村民們發出的奇怪而幼稚的說話聲……然而當輕鬆舒緩的開場音樂響起,即使是大人也忘掉了現實,置身於遊戲世界中。雖然看上去非常幼稚,但《動物森友會》的玩家早已超越了兒童和女性玩家的範疇,如果你在網絡上遇到哪個拼命給這款遊戲宣傳的人,他很有可能是個五大三粗的壯漢。
最早這款遊戲的定位人群就是那些重度玩家,任天堂原本計劃在N64的磁碟機上製作一款多人聯網的角色扮演遊戲,在遊戲裡玩家們不僅要共同作戰,還需要藉助各種動物的力量,戰勝敵人通向勝利。但是隨著磁碟機胎死腹中,老舊的卡帶已經無法承載龐大的遊戲世界,於是這個與動物並肩戰鬥的遊戲被改成了和動物一起過日子。原本是打打殺殺的戰場,現在便成了種地釣魚的世外桃源,讓很多重度遊戲的愛好者措手不及。
△N64遊戲機
早在2001年4月14日,第一代《動物森友會》就已經在任天堂的N64平臺上發售,可由於玩法過於另類,沒能在核心玩家群體內造成多大的影響。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可愛風格的遊戲在意想不到的群體間產生了熱烈的反響。
△《動物森友會》限定版Switch遊戲機
日本社會有著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很多剛生了小寶寶的新手媽媽在家閒來無事,便玩起了《動物森友會》,並且很快在這個群體內流傳開。不久後,日本的女性雜誌便刊登了關於《動物森友會》的專題報導,讓這個遊戲一下子走出了遊戲圈。幾年後,掌上遊戲機NDS上的《動物森友會》更是將這個系列的熱度帶到了全新的高度,全球一千多萬的銷量,成為很多知名大作都無法達到的高度。
△NDS遊戲機
什麼是《動物森友會》?
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動物森友會》到底是何方神聖?它究竟有什麼魔力,在短短一周時間內就擁有了大量話題。如果用一句話來解釋《動物森友會》這個遊戲,答案非常簡單——假裝自己在和一群會說話的動物一起過日子。
《動物森友會》中設定的場景普通,不過是一個小島嶼上的村落。這個村子的時間流逝和現實生活中一樣,在村子裡生活著不同的小動物們,他們和人一樣會說話、會生氣、會八卦別人的隱私。但每隻動物又有著不同的性格,喜歡的東西、偏好的風格也截然不同。他們會像真實世界中的鄰居一樣,搬進又搬出,還可能與你談論前一個鄰居(即另一個玩家)的種種故事。如果你特別喜歡某個鄰居,不妨多去他家串串門,和他多聊聊天,多多培養感情,偶爾送點東西還能收到熱情洋溢的回信。有時他會希望換一種生活而搬離村子,挽留和別離就會成為你最難忘的記憶。
《動物森友會》就是生活,你可以完全拋開和鄰居們的情感交流,做一個快樂的自由人。遊戲並不強迫你做特定的事情,這裡只有平和的鄉村生活。你可以去海邊釣魚,去樹林裡採果子,在自家的院子裡種樹種花,在鄉間捕捉昆蟲。
如果煩膩了單調的生活節奏,你也可以在動物們經營的各個場所裡尋找不一樣的情調。伴著舒緩的鋼琴曲在咖啡館裡喝上一杯咖啡,在博物館的天台上仰望星空,畫出只有自己知道的星座,或者精心搭配心儀的服飾和髮型……一切仿佛理想中的生活。
在《集合啦!動物森友會》最新的這一作中,自發創作的玩法成為引爆網絡的話題點。玩家們紛紛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設計出一套又一套新奇的服飾,以及各種讓人忍俊不禁的招貼畫。
由於遊戲允許通過掃描二維碼導入外部圖片,因此玩家們的創作可以更迅速地擴散。有把自己裝扮成動漫人物的,也有人穿著趕潮流的時髦服裝,甚至還出現了專屬於成年人的服飾。每個人都可以在遊戲的家裡貼著體現個人風格的圖片,追星、練字,甚至還貼著「活殺現做」賣魚的小廣告。你在網絡上看到的《動物森友會》中絕大多數的有趣信息,都來自於玩家的創作。
但無論《動物森友會》這款遊戲的自由度多高,玩家在遊戲中依然有一個明確的目的——還房貸。就和現實生活一樣,既然你擁有了一幢屬於自己的小屋,那就得償還購置房產的貸款。從遊戲一開始住進小帳篷,你就背上了一筆不小的債務。儘管償還房貸是沒有期限的,但它仍像是套在頭上的緊箍咒一樣。隨著房子越換越大,剛剛還清的房貸轉眼就變成了更大的債務。
任天堂美國分部的前總裁雷吉對這一設計解釋道:「《動物森友會》可以讓孩子們學會什麼是房屋貸款。」為了償還沉重的債務,《動物森友會》的玩家們開動腦筋,通過釣魚、種果、收破爛等方式還債,但最有效率的還要數買賣大頭菜。這種有點像股票又有點像期貨的東西,既能讓玩家一夜暴富,也可能讓玩家傾家蕩產,把好不容易積攢的財富變成了爛在地裡的菜幫子。在不同好友的村子裡流竄,尋找大頭菜的高賣價,又像極了當今滿世界亂跑的國際金融資本。從這一層面上來講,《動物森友會》絕沒有表面看上去的那麼簡單。
簡單的遊戲,不簡單的聲音
《動物森友會》是一個在聽覺上極具辨識度的遊戲,熟悉這個遊戲的玩家可以僅憑耳朵就快速辨認出它。當遊戲的音樂響起,似乎有一種魔力將身上的一切疲憊消除,煩惱憂愁也忘得一乾二淨。而動物們古怪的說話聲,更讓人相信這是一個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在外國,很多人還故意把《動物森友會》的音樂做成數小時的合集,專門用在學習、工作期間當背景音樂播放,放鬆心情療愈傷口。
《動物森友會》的音樂總監名叫戶高一生,是任天堂資深的遊戲音樂作曲。當他開始為《動物森友會》作曲時,就為這個遊戲的音樂定下了一個基調——平和的、放鬆的情緒。基於這一精神,《動物森友會》的音樂旋律始終不會有太大的波瀾,也不會有尖銳的衝突。為了達到自然平和的效果,戶高一生先是提出遊戲全部使用不插電音樂(accoustic music),不藉助任何合成器和電子音。但在聽過了幾段小樣之後,他意識到全不插電音樂讓這個遊戲聽上去過於放鬆了,玩家可能連玩下去的興趣都快沒了。於是他改變思路,又拾起了電子樂和合成器,只不過以一種接近不插電音樂的方式呈現出來,讓玩家難以分辨「仙樂」自何處而來。
△戶高一生
《動物森友會》的配樂非常豐富,每走到一處地方就會有不同的背景音樂出現。無論是海邊的沙灘,還是茂密的林間,或是動物們的家門前……雖然都以安寧平和為主題,卻各有自己的風味。就連遊戲裡不同的動物角色配樂也有著細微的差別,動物們的喜怒哀樂也會影響到玩家聽到的聲音。
像這樣細緻之處透露著心思的配樂思路,從另一個角度看也意味著海量的作曲工作。僅僅是第一代的《動物森友會》就有199首配樂,全部被裝在容量不足百兆的卡帶裡。到後面的續作曲庫又翻了幾番,如此龐大的曲庫讓這款遊戲的配樂一直處於超負荷運轉。包括戶高一生在內,最初的《動物森友會》只有三名作曲人,他們分別負責村子的戶外場景、房子內的伴奏樂,以及不同事件和動物角色的主題樂曲。因為遊戲的時間和現實一樣,還要為許多節日準備特別的樂曲,比如萬聖節時就會有專門的配樂,戶高一生給這首曲子定下的基調就是既要好玩又要有趣,同時還要帶著一點古靈精怪。
而最後,所有的曲子都要匯總到戶高一生那裡再做一次統一修改,他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裡就定稿了58首樂曲。當遊戲發售日漸漸臨近時,戶高一生已經沒有時間做別的事情,最後完成的事件音樂是他在橫穿日本的火車上定稿的。這個小小的遊戲承載了音樂人太多的心思和汗水。
音樂背後的稀奇古怪
戶高一生是一個喜歡搞怪逗樂的人,因此《動物森友會》裡也常常在不經意間流露出這位音樂總監的個人趣味。為了錄製遊戲裡蟲子的叫聲,他專門帶人爬上了京都近郊的伏見山地。但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還要數動物說話時的嗶嗶啵啵聲。這個像機器人一樣的說話聲,並不是遊戲創作者們最初想要的效果。
像很多主流遊戲一樣,《動物森友會》的動物們原本也會發出像人一樣的聲音。戶高一生本來是打算使用錄音或者模擬人聲,但是由於遊戲主機的機能和容量有限,無法承載大容量的配音,再加上這個遊戲本來就有字幕,即使沒有配音也完全能理解動物要表達的意思。更何況說話的可是動物啊!戶高一生認為讓動物發出人一樣的聲音,本身就顯得非常驚悚。就這樣,合成出的奇怪聲音就成了動物們的語言,如今反而成了《動物森友會》的一大特色。
在以出身公立大學理工男為主的任天堂裡,私立音樂大學畢業的戶高一生顯得相當特別。他總是背著一把吉他在公司裡吟唱著歌謠,而這一形象竟然也被帶進了《動物森友會》之中。在遊戲裡,有一個每周只能見一次面的角色——白狗歌手KK。每周六晚上八點一過,背著吉他的KK就會出現在村中的固定場所,他會給到場的聽眾獻上一首歌。你既可以隨他的意願唱一首新歌,也可以自己點播(只要你知道他的歌單上的歌曲叫什麼)。每唱完一首新歌,KK就會贈送給你這首歌的唱片,這樣就能在自己的家中不斷循環播放他的歌曲了。
△KK
KK在遊戲中是一條全能的音樂狗,沒有他不能駕馭的音樂風格,每一代《動物森友會》都會在KK已經很長的歌單上再增加幾首新歌。如今列出他唱過的所有歌曲,儼然是一個音樂大百科全書。KK能唱所有主流的音樂類型,流行樂、爵士樂、搖滾樂這些對他而言都是小意思。如果你希望給自己的家中添加一些舞蹈的氣氛,那麼可以向他點播《KK探戈》《KK恰恰》或者《KK桑巴》。在他的歌單裡甚至能找到非常冷門的音樂類型,比如名為《KK騎士》的歌曲,致敬的正是日本特攝片《假面騎士》。
KK的歌喉極有特點,雖然和其他居民一樣也是奇怪的合成音,但如果每周都聽他的演唱,時間一長還真就聽習慣了,畢竟《動物森友會》是一個遊戲時間以年計的遊戲。再看這條白狗的模樣,濃眉大眼、雙眼皮,背著一把吉他,這形象正是源自音樂總監戶高一生。就連遊戲中喜歡吃咖喱飯這條設定,也完全照搬了戶高一生的喜好。而KK這個名字,則源自戶高一生在學生時期的綽號。
除了在遊戲中安排了自己的化身,戶高一生還埋藏了一個更深的彩蛋,那就是最能代表一個作曲家的東西——一段旋律。這首名為《戶高之歌》的歌曲只有短短的幾小節,聽上去又滑稽又洗腦,卻是戶高一生職業生涯最重要的代表。每一作的《動物森友會》裡都可以跟KK點播這首曲子,因此很多人也將其稱為「KK之歌」。畢竟人們已經分不清誰是KK誰是戶高一生了。作為個人歌曲的代表,戶高一生幾乎將這段旋律當作彩蛋,放進了他參與過的所有遊戲裡。在《動物森友會》中除了可以讓KK唱出來之外,還會在很多稀奇古怪的地方聽到這首曲子。比如初代中送玩家前往村子的巴士上,司機就會哼唱著這首歌前進。而在最新的Switch版本中,玩家躺在家中時就有可能聽到這段旋律,有的村民在交談時也會忍不住哼出來。
《戶高之歌》在很多任天堂出品的遊戲裡都能見到,甚至成了很多任天堂遊戲愛好者「尋寶」的樂趣來源。只要在特定的地方等上特定的時長,就有可能聽到這個彩蛋。比如在Game Boy(1989年,任天堂發售的第一代可攜式遊戲機)上的《塞爾達傳說:夢見島》中,只要在滿是青蛙的房子裡待上兩分半鐘,和整個遊戲畫風不搭的《戶高之歌》就會出現。
△塞爾達傳說:夢見島
另外,像在遊戲《超級馬裡奧世界2》和《路易吉的洋館》裡都能聽到這段旋律。
超級馬裡奧世界2
路易吉的洋館
而這個彩蛋埋得最深的要數同樣是Switch上的《馬裡奧賽車8豪華版》了,除非你耳朵特別靈敏否則很難分辨出來,在一條滿是小恐龍耀西的賽道中,如果把音樂關掉只留音效就會聽到賽道邊的觀眾小恐龍嘴裡正哼著《戶高之歌》。但為什麼是小恐龍耀西哼唱這段旋律呢?因為耀西那可愛的聲音竟然是出自戶高一生的配音,只不過他在後期又做了一番處理才顯得如此特別。
△馬裡奧賽車8豪華版
或許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音樂人,《動物森友會》才會在眾多遊戲中顯得與眾不同。雖然最新的遊戲上市沒多久,卻早已成為網絡上討論的熱門話題和搶手商品。即使被淘寶上的奸商們不斷地抬高價格,依然擋不住玩家的熱情。是啊,在疲憊的生活之餘,誰不希望在一個無憂無慮的島上和可愛的動物一起過著最幸福的日子呢?
文 笑臉趴趴狗 圖 遊戲截圖 編輯 貳手
轉載自公眾帳號:Qthemusic 英國權威音樂雜誌《Q》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