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學生愛心暑託班開課啦!垃圾分類課程成「標配」

2020-12-21 澎湃新聞

在普陀區長壽路街道辦班點內,來自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信息中心的科員倪佳潔教小朋友如何正確投放生活垃圾。 本文圖均為 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圖

「紙尿褲是什麼垃圾?」

倪佳潔現場發問,一名小朋友受邀到講臺,實地模擬垃圾分類。她一開始誤將印有紙尿褲的卡片,投進了有害垃圾的箱子,為了讓小朋友分類精準,倪佳潔類比了貓砂的例子。

「貓砂是給貓咪收拾便便的,紙尿褲是小寶寶用過的,貓砂是幹垃圾,那麼紙尿褲是?」倪佳潔說,小朋友立馬反應過來,把紙尿褲的卡片投進了幹垃圾桶。

7月8日,上海市小學生「愛心暑託班」正式開課,垃圾分類課程今年成為愛心暑託班的「標配」課程。早上9:30,在普陀區長壽路街道辦班點內,一堂生動有趣的垃圾分類課開始了,講課教師是來自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信息中心的科員倪佳潔。

課程中,倪佳潔通過互動問答、現場模擬垃圾分類等形式,科普為何要垃圾分類、垃圾不分類的危害在哪裡,以及如何正確分類。

「除了紙尿褲,奶茶杯是什麼垃圾呢?」這一次,小朋友認為奶茶杯屬於「可回收垃圾」,倪佳潔立即提醒小朋友:「用過的奶茶杯因為已經被汙染,所以不能再可回收利用,而應該屬於幹垃圾。」

垃圾不分類會有多大危害?倪佳潔表示,單純去講垃圾不分類給城市帶來的危害,小朋友很難理解,因此她拿2017年老港垃圾填埋場數據為例。

「在這裡,一年填埋的垃圾量等於85艘遼寧號航母的排水量。」 倪佳潔補充說,「兩周時間,垃圾如果不分類,就可以堆砌出一座金茂大廈。」這些形象的類比,現場引發小朋友們的陣陣驚嘆。

倪佳潔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採訪時表示,2019年,「愛心暑託班」的垃圾分類課程由上海市綠化市容局和團市委統一配送, 「這類課程其實從2014年開始,就已經進入愛心暑託班,但今年與以往不同的是,互動性更強,更加『接地氣』,我們希望能通過活潑有趣的講解、動畫片、遊戲等多種形式,更容易讓小朋友接受,而不是一味地講大道理。」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小學生「愛心暑託班」2019年辦班點增至556個,較2018年增加10%,為方便學生學習垃圾分類的理念,主辦方為所有的辦班點配置分類垃圾桶。

在靜安區石門二路街道辦班點同樣開設了垃圾分類課程,由上海團市委和綠化市容局統一配送相關課程。

倪佳潔表示,她在課程中發現,小朋友們對垃圾分類這一話題已經有基本認識,他們設計了更加精細化的問答,主要是達到查漏補缺的目的。

短短一小時不到的課程,帶給小朋友們滿滿的「乾貨」。來自回民小學三年級的學生蔡承君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平常自己會把在學校學到的垃圾分類知識活學活用,在家父母也讓自己下樓倒垃圾,「溼垃圾要從塑膠袋裡倒出來,再把塑膠袋單獨扔進幹垃圾桶。」

通過一堂課的學習,蔡承君收穫不小,「譬如,瓜子殼應該是溼垃圾。因為它比較硬,我原先以前以為它是幹垃圾呢。」

另一名來自上戲附屬靜安學校的學生張羽琦也告訴記者,在學校和父母的指導下,他主動學習垃圾分類的常識,「我家裡面有4個垃圾袋,2個垃圾桶,分別是可回收、有害和乾濕垃圾,平時我也會從電視、新聞中學習各類垃圾投放。」 他進一步說,「垃圾分類很重要,如果有害垃圾埋在土裡,會影響土地,我們就沒有糧食吃了。」

來自江寧學校二年級的學生史璞韻則表示,她希望上海能做好垃圾分類,這樣會使得我們的生活環境變得更好,「我去過西雙版納,很喜歡那裡的藍天綠樹,希望有一天上海也像西雙版納一樣漂亮。」

相關焦點

  • 「兩周的垃圾就能堆出金茂大廈那麼高」 垃圾分類課程覆蓋愛心暑託班
    原標題:「兩周的垃圾就能堆出金茂大廈那麼高」 垃圾分類課程首次覆蓋全市五百多個愛心暑託班兩周的垃圾就能堆出金茂大廈那麼高。」 「啊!怎麼那麼多?!」22日,在靜安區彭浦鎮高平路735號的愛心暑託班,環保志願者給40多個孩子講解垃圾分類知識,引來陣陣驚呼和強烈好奇。  今年是愛心暑託班開設垃圾分類課程的第五個年頭。與往年不同的是,垃圾分類公益宣講越來越生動、形象、豐富,而且首次全面覆蓋全市500多個愛心暑託班辦班點,保證至少 「一點一課」。
  • 垃圾分類課、堆肥試驗、親手實踐...做好垃圾分類,這些學校是認真的
    上海已有許多學校將垃圾分類的知識融入進日常的課程中。在上海,將「垃圾分類」帶進校園,可不是給學生上一堂垃圾分類課這麼簡單。那麼,上海這些學校是怎樣給學生做好垃圾分類教育的呢?垃圾分類知識課不可少在靜安區五四中學的地理課上,老師從鄰國的垃圾分類方法延伸開來,講到上海的生活垃圾分類現狀,並通過玩小遊戲的方式,讓學生們更加直觀的了解垃圾分類。
  • 工地上辦起愛心暑託班 首期37名小候鳥已開課
    近日,李滄上臧·爐房城中村改造項目工地的小侯鳥愛心暑託班開班,課堂上,志願者變身老師為小候鳥們講課,來自全國各地的37名小候鳥在工地上與父母團聚的同時,還可以免費學習音樂、國畫、電影等課程。  3個工地辦起愛心暑託班  留守兒童是備受社會關注的一個群體。在勞動密集型的施工企業,農民工數量大,且由於工作的流動性,其子女很多都留守在老家由妻子或老人照看。
  • 一個「特殊」愛心暑託班:你對他好他就對你好,像一面鏡子
    北郊學校的一棟教學樓被用作陽光兒童愛心暑託班。 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圖16歲的亮亮是一名自閉症患兒,但同時又是一名音樂愛好者,身材高大、體重超過150斤,也非常怕熱。在暑託班,亮亮最愛做的事情就是跑去空調前,對著冷風唱歌。
  • 探訪上海4家自辦暑託班的單位:需求量太大名額要秒殺
    上海某愛心暑託班正式開班,志願者正在指導小學生。  澎湃資料圖還記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那些國營大廠、機關事業單位的暑託班嗎?多麼親切暖心,卻又多麼遙遠。自2000年之後的數輪「嬰兒潮」,再到去年開始實施的「二孩政策」,專家們預測,未來上海年均出生人口將近30萬人。
  • 滬4萬名小學生體驗公益暑託生活 做手工搭模型等
    昨天,在虹口區魯迅初級中學的愛心暑託班上,連續三年夏天來「上班」的男生李昊焜在完成了一個航母模型搭建後,興奮地對記者說。  由團市委、市文明辦、市教委、市慈善基金會等多單位繼續聯合主辦的愛心暑託班,今年在全市擴容到400個辦班點,近4萬名小學生體驗公益暑託生活,大部分辦班點開出了自己的特色課。
  • 做燈籠、玩垃圾分類小遊戲……寒假託班管開班第一天他們這樣過
    楚天都市報1月15日訊(記者孫婷婷 通訊員餘明 潘露)今日全市70個青少年寒假社區託管室正式開課,此次活動內容主要分為四個主題,分別是童心向黨齊歌頌、傳統文化共傳承、文明創建做貢獻、垃圾分類我先行。今日,記者走訪了武漢市青山區青和居青少年空間和八大家花園青少年空間,體驗寒假託班管開班第一天,有的安排了燈籠製作課程,有的設置了撥浪鼓製作課程,還有安排了垃圾分類小遊戲,從遊戲中學習知識,課程內容豐富多彩,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紙片對疊成愛心狀,一片一片粘貼起來,燈籠的雛形就出來了。」
  • 上海中學生開發垃圾分類桌遊 今天全市大賽「捉對廝殺」
    ,「2019年『挑戰分類王』垃圾分類桌遊大賽」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虹口校區逸夫會堂內舉辦,160名參賽者「捉對廝殺」,用上海高中生自己開發的桌遊,體驗了一回「桌面版」垃圾分類。 記者體驗了一下這款桌遊,在選擇了遊戲角色後,就可在棋盤上擲骰子,並將垃圾扔入對應垃圾桶中,先扔完卡牌者勝出,並進入下一輪。 桌遊中的「垃圾卡片」除了基礎版還有進階版,比如「沒吃完的番茄蛋湯外賣盒」,需要分為「下水口倒出湯水、溼垃圾、幹垃圾」三步才能完成投放。在遊戲過程中,參與者能更加熟悉垃圾分類知識。
  • 16所學校開設「垃圾分類」課程
    這是該校承辦的「垃圾分類知識進校園」現場教學觀摩活動的場景。泰州市城管局、泰州報業傳媒集團、泰州醫藥高新區科教局等單位領導,以及來自高新區各學校的分管校長、課程教師等出席了當天的活動。「垃圾分類知識進校園」項目由泰州市城管局、泰州報業傳媒集團聯合主辦,於2018年底開始啟動,目前,市區已有16所學校相繼開設了「垃圾分類知識」課程。
  • 小孩跟爸媽一起上下班 別家單位的暑託班你羨慕嗎
    昨日,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的暑託班正式開班。這學前班的小教室,由醫院原來的技能中心改造而成。還有一個學齡班,辦在了小型圖書館裡。每逢放暑假,孩子們最開心,家長們最糟心。白天把孩子一個人放在家裡大鬧天宮,怎麼放心得下?
  • 手作烘焙課程,開課啦!
    「小食大器社交廚房」有專業的西點烘焙師,示範教授許多連我這種資深烘焙達人都不會做的法式西點甜品。課程分類:基礎手作烘焙,高級手作烘焙手作烘焙課程表:*高級手作烘焙課程藍莓芝士蛋糕(Blueberry Cheese Cake)
  • 譙城區:小學生爭當垃圾分類「小達人」
    12月5日上午,譙城區城管局環衛中心和團譙城區委組織39名小學生參觀譙城區生活垃圾分類科普展館和垃圾分類智能投放設備。活動中,來自譙城區金地建投公司的垃圾分類講解員,向小學生們介紹了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並與小學生們開展互動問答遊戲,隨後,講解員向小學生們演示了垃圾分類智能投放設備如何正確使用,並一一進行體驗操作,最後參觀了垃圾分類科普館,使小學生們進一步了解垃圾分類的意義和如何正確進行垃圾分類。
  • 上海蓬萊二小率先推行垃圾分類,通過學校影響家庭和社區
    「垃圾分類」眼下正受上海市民關注。2018年1月29日的上海市政府記者招待會上,上海市長應勇在回答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關於垃圾分類的提問時,向全社會發出倡議:垃圾分類,從我做起。而在2018年上海兩會期間,如何推進垃圾處理也被眾多代表委員熱議。
  • 浙江金華師生探索「童趣化」垃圾分類 讓落葉「活」起來
    小學生的樹葉貼畫作品。 金華開發區垃圾分類辦提供中新網金華12月25日電 (奚金燕 童笑雨 郎麗曉 鄭俊能)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小小的樹葉也能做成精美的藝術品。小學生的樹葉貼畫作品。 金華開發區垃圾分類辦提供在老師的帶領下選完樹葉,第二件事就是構圖了。由於有美術功底,張可馨很快便畫好龍的形態,她首先選取帶有金邊的銀杏葉,用剪刀剪成小片,沿著龍腹部拼貼。「畫龍點睛」是作品收尾的最後步驟。
  • 阿拉有垃圾分類形象大使啦,「上海經驗」來一波
    阿拉有垃圾分類形象大使啦,「上海經驗」來一波 2020-12-14 16: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讀了這本書,讓幼兒園、中小學生都把垃圾分類進行到底
    垃圾分類是今年上海熱門的話題,上海也成為了全國首個立法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的城市,由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指導,華東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聯合主辦的「踐行垃圾分類,優化城市環境——《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知識讀本》叢書發布會」在上海書展舉行。
  • 垃圾分類權威指導用書來啦!幼兒園小朋友也能看明白
    日前,上海市綠化市容局、市教委和華東師範大學聯合發布了上海首套全市統一的《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知識讀本》。為適應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認知水平和閱讀習慣,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推出的這套《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知識讀本》分為三冊——幼兒園版、小學生版、中學生版,有針對性地進行垃圾分類知識的科普。
  • 引爆微戲劇 「垃圾分類」助力園本特色課程發展
    城市環保的難點和痛點——垃圾分類,杭州市西湖區紫荊學前教育集團將生活垃圾的再利用帶入園區,來助推園本特色課程微戲劇遊戲的發展。專注於園本特色課程微戲劇遊戲的開發與探索,在課程實踐的路上已然形成了自己探究路徑及實踐經驗。開學至今,集團積極響應全市「垃圾分類」的號召,園內積極進行垃圾分類的各類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