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塘Video|蝦腔永響!眾名家同臺獻唱,紀念粵劇宗師羅家寶

2020-12-19 羊城派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麗

圖/視頻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宋金峪

在第八屆羊城粵劇節中,一場名為《蝦腔永響經典長存》的演出吸引了廣大粵劇迷的關注。11月19日晚,這場旨在紀念粵劇一代宗師羅家寶誕辰九十周年的專場晚會在廣州江南大戲院舉行。晚會由中國戲劇家協會指導,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廣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廣州市振興粵劇基金會主辦,胡智榮文化基金獨家贊助,並由廣東粵劇蝦腔藝術研究會、胡智榮文化基金、廣東八和會館聯合演出。

羅家寶創立的蝦腔是當今最流行的粵劇唱腔流派之一,亦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瑰寶。當天的晚會上,一眾粵劇粵曲名家和蝦腔的傳人及愛好者走進經典,傳唱蝦腔,精彩演繹引發現場觀眾陣陣叫好。

名家接連登場,羅家寶經典再放光彩

晚會共推出八個節目,其中兩個是曾由羅家寶主演的名劇選段,包括革命現代戲《山鄉風雲》中一場「訪貧問苦」。當年羅家寶飾演何奉一角,並與飾演女主角劉琴的藝術大師紅線女等拍檔,演繹深入人心。這次,該選段由羅家寶的弟子、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梁耀安飾演何奉,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崔玉梅飾演劉琴,再加上羅家寶的弟子、國家一級演員郭建華飾演黑牛,著名粵劇花旦、南方電視臺《好戲連臺》節目主持李池湘飾演春花,使這一名劇再發光彩。

多位名家演繹羅家寶過往經典《山鄉風雲》

另一個曾由羅家寶主演的名劇選段是古裝劇《蘇小妹三難新郎》的選場,此次由國家一級演員、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盧秋萍飾演蘇小妹,羅家寶的弟子、國家一級演員劉建科飾演當年由師父主演的新郎秦少遊,兩人表現十分到位,演得妙趣橫生。

盧秋萍、劉建科演繹《蘇小妹三難新郎》

羅家寶所唱的粵曲也十分流行,這次晚會便選取了六首。其中,胡智榮文化基金主席、國際菁英會主席、廣府人聯誼總會執行會長、廣州市振興粵劇基金會榮譽會長、廣東粵劇蝦腔藝術研究會榮譽會長胡智榮獻唱兩首。一首是名劇《柳毅傳書》之「花好月圓」,胡智榮與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倪惠英傾情演繹,唱得跌宕有致、感人至深;另一首為《漢武帝初會衛夫人》,胡智榮與著名粵劇著名表演藝術家、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曾慧對唱,唱來韻味濃鬱、令人陶醉。

胡智榮、倪惠英對唱《花好月圓》

胡智榮、曾慧對唱《漢武帝初會衛夫人》

此外,廣東粵劇蝦腔藝術研究會會長、羅家寶的弟子張錦錫與優秀青年粵劇演員劉麗貞聯手獻唱的《鸞鳳分飛》,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黎駿聲和紅線女藝術傳人、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郭鳳女深情對唱的《隋宮十載菱花夢》,著名「星腔」藝術家、中國曲藝牡丹獎得主何萍與羅家寶弟子樊春榮聯手演唱的《情贈茜香蘿》,都各具特色。

張錦錫、劉麗貞獻唱《鸞鳳分飛》

黎駿聲、郭鳳女對唱《隋宮十載菱花夢》

何萍、樊春榮演唱《情贈茜香蘿》

名劇《夢斷香銷四十年》的主題曲「再進沈園」,羅家寶的演唱被公認為「蝦腔」藝術流派的巔峰之作。這場晚會將此曲作為壓軸,以大合唱形式演繹,先是由90歲高齡的原廣州市老市長、廣州市振興粵劇基金會永遠榮譽會長黎子流(下圖中)領頭唱出,接著由一眾廣東粵劇蝦腔藝術研究會的榮譽會長、會長、副會長們輪番接唱,贏得全場掌聲不斷,晚會也被推向了最高潮。

壓軸大合唱《再進沈園》

弘揚傳統文化,胡智榮大力振興粵劇

在廣東的粵劇曲藝界,本次晚會的總策劃和出資人、胡智榮文化基金主席胡智榮一直以其集知名企業家、藝術傳播者、慈善家於一身的獨特身份而廣受稱頌。二十多年來,胡智榮多次贊助支持舉辦粵劇粵曲的演出活動,支持粵劇藝術相關書籍的出版,為粵劇藝術的振興、傳承和發展及嶺南地方戲曲的普及和傳播作出了重要貢獻。

《蝦腔永響經典長存》眾名家合影

胡智榮出生在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中國著名藝術之鄉——廣東中山小欖鎮。他自小鍾愛粵劇粵曲,4歲便開始學唱,成長過程中結識多位廣東粵劇界的名家,包括粵劇藝術泰鬥紅線女、羅品超、新馬師曾以及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鄭培英、羅家寶、陳笑風、倪惠英、盧秋萍、關國華、小神鷹、文千歲和曲藝名家黃少梅、白燕仔、譚佩儀等,結下深厚情誼。上個世紀90年代初,胡智榮正式拜羅品超為師,虛心學藝,並嘗試大舞臺亮相。1996年,24歲的胡智榮參加由香港粵劇紅伶、慈善家新馬師曾等舉辦的大型籌款演出活動,在香港紅酏體育館登場,與粵劇名伶王超群對唱粵曲《花田錯會》,受到名家、觀眾們的一致好評。

胡智榮在《蝦腔永響經典長存》舞臺獻唱

胡智榮的事業雖開展於全國各地,但他卻始終念念不忘家鄉優美的戲曲藝術。多年來,他不斷關注粵劇粵曲事業的發展,多次組織粵劇名演員參加或出資舉辦各類社會慈善公益演出。2007年,為弘揚粵劇藝術、保護珍貴文化遺產,胡智榮和他的公司為廣東省繁榮粵劇基金會捐款600萬元。胡智榮有一個著名的「三分之一」理念,即個人財富,三分之一用於投資發展,三分之一用於生活,三分之一用於公益慈善。基於這一理念,胡智榮2011年倡議和發起成立了胡智榮文化基金。在這次的《蝦腔永響經典長存》專場演出上,全國政協常委、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中宣部原副部長、中國文聯原黨組書記胡振民,黎子流老市長和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梅」得主歐凱明,為胡智榮頒發了羊城國際粵劇節紀念牌和證書(下圖)。

胡智榮(左三)獲頒羊城國際粵劇節紀念牌和證書

近年來,胡智榮更堅定投身粵劇藝術文化公益事業,弘揚粵劇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他還帶領粵劇走出國門,先後在澳大利亞雪梨,美國夏威夷、西雅圖、舊金山等地巡演。(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艾修煜

審籤 | 樊美玲

實習生 | 關子琳

相關焦點

  • 名家演出周丨粵劇大師羅家寶愛徒劉建科專場展示「蝦腔」韻味
    國家一級演員劉建科聯袂曾小敏、冼鑑棠、嚴金鳳、蘇臨軒、李雯婕、何華亮等粵劇名家、新秀,為戲迷獻上其師父粵劇大師羅家寶的代表作:經典粵劇《夢斷香銷四十年》和《血濺烏紗》。本次專場演出,是為紀念粵劇一代宗師羅家寶先生誕辰九十周年,向經典致敬。演唱「蝦腔」名曲與羅家寶結緣粵劇「蝦腔」藝術,是由已故粵劇一代宗師羅家寶創立。
  • 劉建科專場傳承「蝦腔」藝術
    粵劇《夢斷香銷四十年之「再進沈園」》為紀念粵劇一代宗師羅家寶誕辰九十周年,向經典致敬,11月6日、7日晚,廣東粵劇院「名家演出周」劉建科專場在廣東粵劇藝術中心上演,國家一級演員劉建科聯袂曾小敏、冼鑑棠、嚴金鳳、蘇臨軒、李雯婕、何華亮等粵劇名家、新秀為戲迷獻上其師父粵劇大師羅家寶的代表作
  • 名家周末大舞臺迎來吳非凡,紅線女曾稱其「百年一遇好苗子」
    南都訊記者許曉蕾 通訊員穗文廣旅宣 8月29日晚,伴隨著廣州塔下滔滔的江水聲、鏗鏘的鑼鼓聲,「粵韻廣州塔——名家周末大舞臺」惠民演出第六期「粵藝精粹——粵劇技藝展示專場」拉開精彩大幕。本期的主打名家為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吳非凡。
  • 廣東粵劇界紀念紅線女 隔空同唱《荔枝頌》
    廣東粵劇界紀念紅線女 隔空同唱《荔枝頌》   廣東粵劇界紀念紅線女  12月30日晚,由廣東省繁榮粵劇基金會、廣州市振興粵劇基金會、廣東粵劇工作者聯誼會、廣州紅線女藝術中心主辦,廣東粵劇院、廣州粵劇院有限公司承辦的「永恆的藝術——廣東粵劇界紀念一代宗師紅線女專題晚會」將在廣州中山紀念堂舉行。
  • 粵劇界紀念馬師曾 85歲紅線女獻唱馬派名曲
    為紀念粵劇藝術大師馬師曾誕辰110周年,廣東粵劇工作者聯誼會從本月開始陸續展開一系列的紀念活動,最為矚目的是9月30日晚在中山紀念堂舉行的紀念演出晚會,屆時,85歲的紅線女將親自登臺獻唱,用真情實感演唱馬派名曲。
  • 出生於廣東順德的香港愛國藝人羅家英,他同樣為粵劇事業奮鬥終身
    羅家英於1946年9月22日生在廣東順德一個粵劇世家,1949年,3歲的羅家英跟隨家人移居香港。他的父親羅家權(羅仕幹)號稱「生紂王」,四伯父羅家樹為「打鑼王」,而堂兄羅家寶則是粵劇「蝦腔」藝術流派創始人。
  • 「大灣區粵劇名家薈」29日深圳大劇院上演
    深圳晚報訊 (記者 趙偉君) 為繁榮深圳文藝舞臺,推動地方戲曲傳承和發展,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的「大灣區粵劇名家薈」專場演出12月29日20時在深圳大劇院隆重舉行。深圳粵劇團聯袂粵、港、澳多位粵劇名家齊聚一堂,展示粵劇藝術發展成就,共迎元旦新年佳節。
  • 戴玉強楊光同臺 獻唱紀念帕瓦羅蒂音樂會
    10月11日晩在北京東方劇院,戴玉強攜青年男高音歌唱家聯袂推出的紀念帕瓦羅蒂逝世6周年音樂會《你沒有走遠》隆重舉行。戴玉強楊光同臺。網易雲音樂官方下載地址網易娛樂10月12日報導 10月11日晩在北京東方劇院,戴玉強攜青年男高音歌唱家聯袂推出的紀念帕瓦羅蒂逝世6周年音樂會《你沒有走遠》隆重舉行。一場高雅的音樂盛宴令到場聆聽的音樂界人士和觀眾重溫了帕瓦羅蒂的經典名曲,沉浸在那震撼人心的不朽旋律中,獲得極大的藝術享受。
  • 大劇院上演粵劇名家薈
    【深圳商報訊】(記者 祁琦)為繁榮深圳文藝舞臺,推動地方戲曲傳承和發展,由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的「大灣區粵劇名家薈」專場演出將於12月29日在深圳大劇院舉行深圳粵劇團將聯袂粵港澳、珠三角多位粵劇名家,展示粵劇藝術發展成就,共迎元旦佳節。 這場演出名家包括中國粵劇界首位兩次獲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的馮剛毅,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麥玉清、崔玉梅,澳門粵劇導師朱振華,著名刀馬旦方佳歡,廣東省藝術節「優秀表演獎」得主李嘉宜等粵劇名家。
  • 化龍東塘樂社在「新家」開鑼獻唱啦!
    粵曲訓練正式拉開序幕▼社員獻唱粵曲「十送香囊」▲其實,東南村、塘頭村那些粵劇愛好者早在1988年就開始組合粵曲私夥局了。當時,一個羊琴、一個二胡就開始簡單的對唱。1996年,該樂社的邱永強、潘楚虹兩人組合參加市級粵劇私夥局比賽獲得了一等獎,當時還獎勵一個羊琴供給樂社使用。此外,東塘樂社的社員黃玉洪還經常與社員一起研究曲調,主動創作一些粵曲劇本。
  • 「粵潮粵精彩——粵劇、潮劇戲曲交流」 專場演出在廣州塔舉辦
    11月7日晚,「粵韻廣州塔——名家周末大舞臺」活動隆重推出「粵潮粵精彩——粵劇、潮劇戲曲交流」專場演出。本場演出同為嶺南之窗「廣州·潮州非遺精品展」的重磅子活動,由廣州市委宣傳部、潮州市委宣傳部指導,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潮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聯合主辦。
  • 名家新秀齊聚同臺獻藝,揭陽這個地方燃爆了_手機網易網
    最近,由揭陽電臺傾情打造的本土節目《潮曲精英演唱會》走進空港經濟區鳳美街道塘埔社區,眾多名家新秀同臺獻藝,唱響潮曲,喜迎新年。在活動現場,來自潮汕三市的潮曲精英與名家新秀聯袂獻藝,盡情演繹潮音潮曲的獨特魅力。
  • 眾名家演繹馬師曾、紅線女流派經典作品 《搜書院》《昭君出塞》將...
    「粵韻廣州塔——名家周末大舞臺」惠民演出8月8日將推出「粵藝流芳——馬師曾、紅線女流派經典作品展演」主題晚會。在廣州塔二層移動平臺,觀眾將可以領略一代粵劇宗師馬師曾、紅線女藝術作品的魅力。
  • 百餘粵劇名伶獻藝 數千戲迷過足戲癮
    > To view this video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and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開幕式上,
  • 廣深粵劇名家名劇「閃耀」第三屆深圳非遺周
    > 11月6日晚,在鳳凰印象劇院,第三屆深圳非遺周的「粵劇粵曲專場」上演了「粵韻名劇粵精彩」—-粵劇名家名劇展演。來自廣州、深圳的粵劇名家,帶來了一場各具特色的粵劇折子戲薈萃。由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深圳市文物管理辦公室)主辦的第三屆深圳非遺周,今年特設了「粵韻名劇粵精彩」粵劇展演活動,作為深圳非遺周的「粵劇名家名劇專場」,由深圳市群眾文化學會承辦。
  • 百戲盛典 直播預告|粵劇《胡不歸》
    歷演不衰的古裝粵劇《胡不歸》誕生於1939年,出自粵劇編劇名家馮志芬之手,由粵劇一代宗師薛覺先及著名花旦上海妹首演,距今已超過80年,早已膾炙人口,部分唱段如「慰妻」、「哭墳」等更是成為了粵劇的流行曲。
  • 粵劇文化盛宴:廣州白雲區428名師生同臺展示粵劇傳統教育特色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張曉莉 唐芬圖/主辦方提供12月19日,由廣州市白雲區主辦、白雲區同和小學承辦的白雲區粵劇傳統教育特色學校教育聯盟現場會暨粵劇文化藝術節舉行。來自白雲區的6所粵劇傳統教育特色聯盟學校的428名師生匯聚白雲區同和小學的搭建舞臺,同臺展示聯盟學校在粵劇傳承教育方面的優秀成果。(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表演粵劇折子戲戲曲舞蹈及創意剪紙秀粵劇是嶺南特有的傳統藝術文化。
  • 名家雲集粵劇版《七十二家房客》
    如今,包租公、包租婆和房客們的故事又有了新版本,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黃俊英領銜,多位粵劇大老倌主演的粵劇《七十二家房客》將於8月27日、28日晚在佛山瓊花大劇院正式公演,廣州觀眾則可以於9月4日晚在中山紀念堂看到這齣爆笑粵劇。
  • 粵劇「裝進」藝術館 名家探秘看點多
    穗東街麥炳榮藝術館融入了南灣水鄉的安謐古樸和人文底蘊,藝術館內陳設了粵劇簡介、名家資料和服裝飾品,利用多種手段共同呈現粵劇傳承中的城市新活力。據悉,穗東街深受「海絲文化」影響,歷史文化底蘊厚重,粵劇文化傳承多年,粵劇人才輩出。據不完全統計,穗東街轄區內大小民間粵劇組織多達 600家。源自本土的藝術家秦中英老先生、伶影雙棲先鋒麥炳榮先生更是蜚聲中外、享譽國際,他們塑造了一個個生動傳神的舞臺形象,將粵劇發揚光大。